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魂断断魂枪(小说)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星月】魂断断魂枪(小说)


作者:扫地人 白丁,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发表时间:2025-05-13 15:27:16

壹·断魂枪
  
   会耍五虎断魂枪的神枪沙老子龙先生殁了,寿终正寝,八十九岁,在那个年代这实在是高寿了。
   家人在给他大办丧事,喜丧,做流水席,请戏班子,该有的程式一样不少,所以办的很是热闹。亲戚中有人趁着忙乱,留一人望风,其余的进到屋里,专找犄角旮旯翻腾;大弟子王三胜带着几个师弟也急匆匆赶来,匆匆上完香,顾不上好好祭拜师父,也钻进屋里,挨个房间翻找着。
   沙老先生的子女见状赶忙上前阻止,大声呵斥他们,最后终于在众多亲朋和好友的帮助下,把进屋翻找的人全部赶了出去!王三胜不死心,领着几个师弟蹲在师父家门不远处,铆足精神紧盯着,打算一有“五虎断魂枪枪谱”动静,就冲上去抢夺!
   五天后,沙子龙出殡了!
   封棺前,沙子龙的几个儿子特意把棺盖打开,让家族中的长辈和父亲生前故交审视一下,棺材里面既没有“五虎断魂枪枪谱”,也没有父亲生前使用过的那杆“五虎断魂枪”。这其实是沙子龙生前特意叮嘱的,就是防止死后有人开棺盗墓。
   一切安排妥当,沙子龙顺利下葬,白事圆满。
   谁都没有看到的是,自打断气以后,沙子龙的魂魄便静静地待在家门口那棵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槐树上,他静静地看着人来人往,看着子孙哭丧,看着弟子和亲戚中的几个人在到处寻找枪谱和长枪……看到自己顺利下葬,沙子龙满意地点点头,最后很是不舍地再看看家,看看家门的四边,正看着,远处天空出现一个巨大的门,两扇大门缓缓打开,金光从里面放射出来,隐约还传来乐曲声,沙子龙朝着大门走了去,他沐浴着金光,走进大门,巨门缓缓关闭,消失在蓝天中……
   沙子龙魂归故里。
  
   贰·老沙头
  
   解放了。
   百废待兴的国家,到处都在“抓革命、促生产”,“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东北的老沙头,当年是跟着他爷爷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他对老家没有印象,甚至对爷爷的记忆也是模糊的,就记得老头能干、豪爽、爱喝酒,经常用大茶缸子买一毛钱的混合酒,就着咸菜疙瘩也能美美地喝一顿,喝到高兴的时候,一手抱着孙子,一手用筷子头沾着酒给孙子喝……
   老沙头长大了,娶妻生子,拖家带口的在东北转过好几个地方,最后从营口来到了旅大。当年是爷爷带着一大家子,从山东跨海到了旅大,然后再从旅大往长白山、大兴安岭走,走到现在他又回到了旅大,兜兜转转,他也上了岁数,告诉老婆孩子不走了,就在这落脚吧。
   这一落脚,老沙头的孙子也有了。
   老沙头的儿子进了建筑公司当木匠,当工匠好啊,都说“三年灾害饿不死手艺人”,小沙的目标是要在十年内当上八级大工匠,那是他几次在梦里光宗耀祖的高光时刻!
   老沙头岁数大了,又没有手艺,被国营大厂招工的拒之门外,这算是老沙头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滑铁卢。为此他在家生了好几天的闷气,一边喝着闷酒一边骂国营大厂不识货,不要他是大厂的损失!
   骂归骂,老沙头干了一辈子活,闲不住,在家待着不干活浑身难受,跑到东关街桥洞下,等着人来找力工。那时的力工干的很杂,什么活都需要出力,什么活都干。一天干得好能挣一块钱,一毛钱买俩大馒头,一毛钱买一个大猪蹄子,几个好不错的凑在一起乐乐呵呵地吃饱喝足靠到傍晚再往家走。不像现在的力工,基本上都是干建筑装修行当。
   老沙头是在很晚才得知孙子出生的消息。那天下午来活了,到东站搬运七千本书到师范学校,三个人从过晌一直干到天黑,一辆平板车,装满一车,一个人前面拉,一个人后面推,一个人在中间照看,三个人从东站走到学校,足有六里地,来回就是十二里地,走了三趟,累得像个孙子似的,本来说好的是三个人两块钱,管事的老师看这三个和自己老爹一般大的伙计累个够呛,于心不忍,便就多给了一块钱。三个人,一人一块钱,连说管事兄弟够义气,有活还找我们干。三个人,分完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老沙头进门就听到孙子诞生的喜讯,脚一歪,竟一腚坐在了地上,语无伦次地直说:我有孙子了,我有后了……爹啊!俺老沙家有后了……说着便是号啕大哭起来,老婆和邻居连拉带劝地总算是给他拉回家了。
   第二天天不亮,老沙头就爬起来,早饭也没吃,也没跟家人打招呼,自己一个人便擦黑出门了。他又赶到了昨天的师范学校,坐在大门口,等着昨天找他们干活的那位管事老师。
   坐了三个多小时,眼巴巴紧盯着校门口,望眼欲穿,饥渴难耐,终于盼来了那位老师。老沙头饿虎扑食一样冲向老师,把老师还吓一大跳,差点把手里的自行车给扔了。老沙头赶紧扶住老师的自行车,陪着笑脸,跟老师说昨个回家才知道下午孙子出生了,大早赶来求老师给孙子起个名字!
   这管事老师一听,添丁进口大喜事啊。立马就把刚才的不快给忘了,扶着自行车把,细想片刻,说:“昨天正好你搬书的时候,他来到了你家,这孩子跟文化有缘,但是是个男孩,不能文绉绉的,不能像绘画绣花那样雅致,”正说着,忽然操场传来整齐队列呐喊,老师举手狠拍一下车座,道:“就叫沙子龙吧。”
   老沙头一听,赶紧拱手作揖,连连拜谢,道:“谢谢!谢谢!要不还得是你们这些当老师的啊!这个名字好啊!太好了!沙子龙,好!沙子龙,好啊!”
   管事老师也跟着高兴,哈哈大笑道:“古有常山赵子龙,今有你家沙子龙!希望这孩子将来像那常山赵子龙一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辈子有个大出息!”
  
   叁·沙子龙
  
   老沙家的孙子沙子龙长得虎头虎脑,整个星火巷的邻居们都喜欢。
   和沙子龙般大的小孩也都爱找他玩,一天到晚跟着他在外面疯闹,和别的孩子不同的是,沙子龙一天到晚手里总爱拿根棍子,既当指挥棒又当红缨枪,谁不听话就揍谁,谁要闹事就打谁。这邻邻居居的没少来上门告状,告一次状他就挨一次打,时间长了,他自己和家里人和邻居们都不记得他挨过多少次的打了,都说这小子,天生犟种,皮厚。
   沙子龙不爱读书,就爱上房爬树舞枪弄棍的,天生骨架子大,再加上爱活动,十五六岁就长的像个大人似的,高大威猛,周围邻居家有什么出力的活,招呼一声就来了。外面有小青年来闹事闯牌子的,他拎着棍子就冲上去,不把对方打跑出一站地不算完。
   不想闯牌子的沙子龙却在远近闯下了响当当的牌子,无人再敢来星光巷闹事,星光巷的小子们在外面惹了事,回到家门口躲着,保准没人敢打上门来。这一切都是沙子龙的功劳,无形中他成了一大帮小兄弟们心里的天,和星火巷这一带的“天”,整个星火巷和周围的小青年们都听他的号令。打仗打多了,经常会被派出所传唤。派出所一了解,多数情况都是沙子龙领着人被动迎战,特别是家门口的所有邻居没有一个说他坏话的,最后只能命令他遇事少冲动,别把对方给打伤打残了,赶跑就行了……
   老沙头也老了,年轻时出力太多,到老身子骨便垮了,基本上都在家躺着,天好的时候出来坐着晒晒太阳,前几年没少用棒子炖肉来教育孙子,也没少领着孙子给邻居赔礼道歉。现在老了,不能动了,看着孙子领着一帮小哥们闹闹哄哄的,总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啊!和家里人一商量,干脆上班得了。
   于是,刚过十六岁生日的沙子龙便进了建筑公司当上了一个小工。
  
   肆·门槛
  
   工地上的沙子龙因辈分最小,年龄最小,都管他叫二小子。二小子在工地上嘴甜会来事,很自觉地按照样貌挨个叫着大哥大叔大爷。熟悉他爹的工友,都说这还是老沙的儿吗?老沙一天到晚闷闷的,这二小子管哪都闲不住,管和谁都是自来熟,这份溜精八怪的精神头,比他爹强!也比俺儿强!
   上级给公司官派一个任务,组织一百人到河北去干拆迁,当地要盖一个国内最大的工厂,公司副经理带队,很快就调集好了百人队伍,沙子龙因为大伙的喜欢,破例拉进了队伍。
   集体坐上了北去的绿皮火车,车厢里满满登登的人,一眼望去都是穿着绿军装戴个胳膊箍的中学生,这是红卫兵大串联开始了。
   闲不住加自来熟的沙子龙,混在红卫兵中间,一口一个哥一口一个姐地叫的那个亲切,不到十分钟就把这些红卫兵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红卫兵也知道他们要到哪去,当地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也都跟沙子龙讲个清楚。到最后,这些红卫兵都想带着他一起大串联到井冈山去。把带队师傅吓得赶紧把他拉回来,死死看住,再不让他乱跑了。
   到了河北地界,他们集体下车,坐着接站的大解放汽车浩浩荡荡就到了拆迁现场。
   这是一场万人大会战。从祖国各地四面八方赶来支援的工人兄弟们,由会战指挥部统一安排住处和任务。
   沙子龙他们这支队伍被安排在一个过去的大车店落脚。很快就分配好了房间,伙房开始烧水做饭。饭好以后,大伙排队打饭,各自拿着自己的饭盒盛一勺芸豆炖土豆,再拿一个全麦粉和苞米面做的两掺馒头,自己找地方吃去。
   沙子龙端着饭盒,走到宿舍大门口,一腚坐在门槛上,低着头唏哩呼噜地吃起来。做饭的老师傅等大伙都走了,收拾完家什,拎着往宿舍走,一抬头看见坐在门槛上的沙子龙,急忙大喊:“哎,二小子,不能坐门槛上啊!门槛不能坐不能踩啊!坐了踩了是会遭灾祸啊!”有师傅听见,一看,也赶紧跟着喊:“二小子,门槛不能坐啊!是要遭报应的,快起来,上别地方坐去!”
   沙子龙是真饿了,头不抬眼不睁地,含着饭说:“没事啊!没事!坐着吃个饭怕啥!”
   几个人见劝不动他,也就由着他去了。此后,这个门槛就成了沙子龙专属板凳,只要是吃饭休息,他就坐在上面,边吃边和师傅们逗上几句乐子。
   不说话的时候,他就低头看着这个门槛,感觉坐在上面舒服亲切。
   大车店正门的大门槛,比所有房间的门槛都要大。20多不到30厘米长,一米五宽,5厘米厚。沙子龙不知道这是什么木材,心里还想老爹要在一定会知道是什么木头。
   干了两个多月,会战指挥部分配的任务都顺利完成了。临走前,还有最后一个任务,把大车店给拆了,百来号人拆一个十几间房子的大车店,实在是太轻松不过了,不到三个小时,便夷为平地。大家伙开始陆续上车,人都上的差不多了,沙子龙扛着一根木头急匆匆地跑过来。副经理赶紧拦着他,问:“你拿的是啥?拿它干啥?”
   沙子龙抹着头上的汗珠,笑着说:“这是那个大门槛,我坐它得劲,要把它带走。”
   锯掉两头的大门槛,约有一米三宽,很沉。
   副经理说:“这哪行啊!这都是公家的财产,可不能占公家的便宜。”
   人到齐了,就等着沙子龙上车呢,看见他和副经理争论起来,便纷纷说道:“马经理算了吧,他不嫌沉就让他拿着吧,一块破木头……”
   副经理还想说什么,司机也着急了,连按几下喇叭催促,副经理便一挥手,说:“赶紧上车!”转头跟大伙开玩笑道:“就让二小子自己拿着啊,谁都不准帮他拿,累死这小驴筋子。”
   大伙一阵哄笑,开车了。
  
   伍·秘本
  
   沙子龙扛着一根木头回到家,老爹和爷爷都吃了一惊,沙子龙急忙说明情况,那爷俩无奈地苦笑道:也就是你这块料能干出这种事来,吃饱撑的啊!
   老爹接过木头,仔细看看,说:这是一个老柞木,原来那颗树怕是有上百年了,你这也算是拿回来一个不值钱的老货了。
   爷仨一起大笑。
   吃完饭,沙子龙拿过一块湿抹布,把这个大门槛子仔细地擦了几遍,擦得干干净净地往床上一扔,跟着也躺到床上,枕在木头上,侧眼看着,吸着木头的香气,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半夜,沙子龙醒了。是脑袋瓜被坚硬如铁的门槛给硌醒了。他从床上坐起来,揉揉后脑勺,看着大门槛,刚想开灯把门槛放一边去,这才发现屋里亮堂堂的,原来是月光进了屋子,把屋子里面照的亮堂堂的。沙子龙伸脖子往外看看天上的月亮,心里还想,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月亮这么亮啊!
   他又回到床上,想把门槛放到角落,抱着门槛,发现门槛底下隐隐约约有条缝,他俏俏地坐起来,轻轻开灯,把门槛凑到灯底下,用手指甲使劲刮刮,看清楚门槛底下真的是有一个约十厘米长,一指多宽的长方形缝隙。沙子龙悄悄地拿出螺丝刀,轻轻地沿着缝隙四边挂着,把缝隙都刮得有点深度,就用螺丝刀使劲往里面插,一边插一边往外撅,木条渐渐地松动,他又改变方向,从窄的一头往里进,进到一定深度,再往外一挑,木条飞了出去。
   门槛底下出现了一个深槽,凑近灯光往里看,里面有东西!
   沙子龙把螺丝刀贴边伸进去,感觉到底了,再轻轻地往外挑,一个油纸包慢慢出现在他眼前,急忙捏住一角,再慢慢抽出来,再把门槛轻轻放到一边,再仔细地打开油纸包。连着打开三层油纸包,最后油纸包里面出现了十七张纸。
   纸很粗糙,有点像合社包点心那种草纸,草纸上面有字有画。字,是手写的毛笔字,很小;画,是毛笔黑线条画的简单动作。毛笔字都是竖着写的,繁体字;画的人的动作,是在练长枪。

共 1340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作品以沙子龙的人生轨迹为脉络,勾勒出一幅充满时代沧桑与人性挣扎的画卷。故事采用多章节叙事,巧妙地将沙子龙的前世今生交织呈现,既展现了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又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刻画了沙子龙的形象转变。从年少时街头的 “孩子王”,到意外获得枪谱后的武术痴迷者,再到蒙冤入狱后的沧桑蜕变,每个阶段的沙子龙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尤其是他出狱后的抉择,从拒绝透露枪谱,到立志成为律师,展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重新定位,凸显了人性在经历磨难后的成长与升华。小说还深刻揭示了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特殊历史时期的荒诞判决,让沙子龙蒙冤入狱,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给家庭带来沉重打击。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则为他提供了重新开始的机会。这种时代与个人命运的紧密交织,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厚重感。在主题表达上,作品巧妙地将 “五虎断魂枪” 作为核心意象,它既是沙子龙命运转折的关键,也象征着传统技艺在时代浪潮中的兴衰沉浮。最终沙子龙选择放下枪谱,投身法律事业,寓意着传统的个人武力抗争已无法适应新时代,唯有依靠法律和规则,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佳作共赏!【编辑 :萍庭鹤】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萍庭鹤        2025-05-13 15:27:57
  佳作推荐,祝福,万事如意
健康和谐、自由和平、耐心共进!
回复1 楼        文友:扫地人        2025-05-13 15:51:28
  感谢老师点评!老师辛苦!
2 楼        文友:童怀钰        2025-05-13 15:51:07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老舍《断魂枪》的续篇,是对经典致敬!是主人公沙子龙的在另一个时代里的武魂呈现。时代虽异,武魂相同。
回复2 楼        文友:扫地人        2025-05-13 18:03:36
  这是一篇向老舍先生致敬之作。也是我的一个偶然梦境。在看拙作之前,若能先看一遍老舍先生的《断魂枪》这样可能看会感觉更有意思。文中有些词汇已经成为了历史,都是当年社会上的口语词汇。特做一个名词解释:1、天:当地的一霸。用现在话说就是大哥大。2、合社:是合作社的简称,就是现在的商店。3、人保:全称人民保卫组,就是现在的公安。4、群专:全称群众专政,类似现在的辅警。5、彪了:方言就是疯了,疯子,精神病。6、扯和:意思就是调节、调和。7、闯牌子:用现在话说就是扬名立万。8、驴筋子:北方方言,犟眼子,犟种。9、笆篱子:即监狱。蹲笆篱子,进监狱。10、拉大网:是当年特有名词,集体行动抓人。11、挂墙上:意思判死刑枪毙,布告贴在墙上。
3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5-13 21:12:22
  一篇优秀的小说佳作,拜读了,欣赏并学习!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3 楼        文友:扫地人        2025-05-14 12:05:39
  感谢老师点评!老师辛苦!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