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丁香·花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溯源(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溯源(散文) ——西游记与禅宗系列


作者:春风杨柳 举人,412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发表时间:2025-05-14 16:11:32
摘要: 用禅宗的角度看《西游记》,可以说十九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回,作者不仅把鸟窠禅师这个禅宗公案写进了小说,而且把《摩诃般若菠萝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写进了小说,很明显,小说是在大力弘扬《心经》,把《心经》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用禅宗的角度看《西游记》,可以说十九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章回,作者不仅把鸟窠禅师这个禅宗公案写进了小说,而且把《摩诃般若菠萝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写进了小说,很明显,小说是在大力弘扬《心经》,把《心经》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西游记》还将《心经》全文记载于书中,并且对其做了详细介绍。此经“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西游记》里所涉及的佛教经书不压于百部,但大都点到为止,将其全经内容写进书中,仅此一部,可见作者对《心经》的推崇。并且在此后很多故事情节里,都有唐僧师徒对《心经》感悟和解读。并且每次遇险时持诵《心经》,都能化险为夷。
   在《大藏经》里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600卷般若经类的核心经典,是《大般若经》的心脏、纲要和根本,故称《心经》。它阐述了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佛教义理,突出了“空”的思想,强调“无所得”的境界,认为通过般若智慧可以度一切苦厄,证得菩提果。
   就现有资料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公元前1世纪贵霜帝国的一位僧人所写,据记载最早在公元200—250年被翻译成汉语。从古至今,译成汉文的有10余个译本。这10余个译本有详有略。留存较早的是东晋后秦时期鸠摩罗什译本(298字)。最晚的是贡噶活佛译本。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是玄奘大师译本(268字,54句)。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西游记》里《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源头,让读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根据字数和具体内容,《西游记》中的《心经》应该是摘录玄装大师译本,但有三处不同。
   一是字数不同(270字与268字之差),主要是题目不同造成的。《西游记》里的《心经》题目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鸠摩罗什大师译本的题目)。而玄奘译本的题目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西游记》里的《心经》题目多了“摩诃”两字。
   二是经文有一句误差,玄奘译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西游记》本“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从经文理解看,应该是《西游记》本有误。
   三是《西游记》本“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玄奘译本“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根据经文理解,应该是《西游记》本中的“寂”字有误,“寂”应该是“集”。
   从时间看,唐朝玄奘的《心经》译本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明朝吴承恩写《西游记》时,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根据玄奘大师的徒弟窥基法师所写《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记载了当年玄奘大师得到《心经》详细来历。
   玄奘大师在未去印度之前,曾经在四川空恵寺遇到一位生病的天竺法师。这位法师知道玄奘大师即将去印度取经,极为佩服,告诉玄奘西天取经路途遥远,极为艰苦,没有坚强意志的人不可西去。但玄奘不畏艰难,表达了坚定的决心。
   历经千难万苦,到达了印度摩竭陀国被玄奘大师坚定的决心和坚强意志所感动,这位生病的法师,用梵语口授了《三世诸佛法门心要》(即梵文《心经》)。并告诉他,遇到困难,诵经49遍,可以化险为夷。
   多少年后,玄奘大那烂陀寺见到了当年传授《心经》给他的法师,原来此人就是观世音菩萨。
   从现在流行的玄奘《心经》译本内容看,它是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向舍利子(舍利佛)传授修行感悟。据佛教经典记载《心经》的主要内容是释迦摩尼传授给观世音菩萨的。
   《心经》讲得是观自在菩萨修行的法门。也是所有修菩萨行之人的法门。突出的就是一个“空”字。其核心思想就是“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法空相,超越二元对立;无执无碍,“心无挂碍”;般若智慧,照见实相。
   《心经》里的舍利子,就是舍利佛,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本名优波底沙,因母亲眼睛似舍利鸟得名“舍利子”,曾为外道弟子后皈依佛陀,辅佐教化并接引信众,未来将成为“光华如来”(佛号)。
   根据《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2月北京第一版)里的《心经》全文没有分段落。而现流行的玄奘译本《心经》则有分段。分段是为了更好理解,更好记忆。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知道,《西游记》里的《心经》,题目“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来自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内容则来自玄奘大师的译本。
  

共 17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娴熟的文笔,记录了《西游记》的点点滴滴,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玄奘大师的法力和其它,写出了《心经》,文章语言好,结构好,也剖析的好,字字句句暖人心房。“玄奘大师在未去印度之前,曾经在四川空恵寺遇到一位生病的天竺法师。这位法师知道玄奘大师即将去印度取经,极为佩服,告诉玄奘西天取经路途遥远,极为艰苦,没有坚强意志的人不可西去。但玄奘不畏艰难,表达了坚定的决心。历经千难万苦,到达了印度摩竭陀国被玄奘大师坚定的决心和坚强意志所感动,这位生病的法师,用梵语口授了《三世诸佛法门心要》(即梵文《心经》)。并告诉他,遇到困难,诵经49遍,可以化险为夷。”写的正好,令人回味无穷。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闰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5-05-14 16:15:02
  写意深刻,写出了《西游记》的片断,令读者回味无穷,
2 楼        文友:闰土        2025-05-14 16:18:27
  作者写出了三处不同的特点,由此可见作者知识渊博,有真才实学。
3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5-14 17:37:49
  看得出本文的作者对佛教很有研究,相关知识非常丰富,为作者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5-05-14 22:14:24
  谢谢蓝色光影文友热情的鼓励,问好祝福。
4 楼        文友:春风杨柳        2025-05-14 21:39:19
  谢谢闰土先生精彩的编者按,编辑辛苦,问好祝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