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采风(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花香】采风(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94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2发表时间:2025-05-15 15:56:58
摘要:五月,人称火红的五月,赞美五月的诗文如雪片,常言道:“人间最美五月天。”五月的诗情画意,充满了这初夏的季节。我们走进慕名已久的高望寺村,推进文化“六进”采风活动。

五月,人称火红的五月,赞美五月的诗文如雪片,常言道:“人间最美五月天。”五月的诗情画意,充满了这初夏的季节。我们走进慕名已久的高望寺村,推进文化“六进”采风活动。
   宝鸡市扶风县高望寺,因千年古刹一一高望寺而得名,它位于关中西部,距县城十五公里,西接岐山风鸣、南与眉县接壤,是个鸡叫一声听三县的好地方。
   二十多名作家、文化名人,统一在县上集中,他们都是扶风文化界的精英,用农村土话说都是扶风文坛的“宝贝疙瘩。”一个个都是拿起笔来能写文、放下笔来能种地的文坛高手。
   早上繁华的县城,美丽如画,街道两旁的风景树,早已扮上了绿装,街道上车水马龙,上班的人流和晨练的人流,还有上学的学生,把街道聚成了人的海洋,只见那环卫站的洒水车,放着优美动听的音乐,缓缓奔走,那冉冉升起的太阳,也放着温柔的光芒。
   四辆车风驰电掣的迎着朝霞按定位走着,公路旁一行行树木一扫而过,久旱的麦田里,麦子像患了重病的老人,摇摇欲坠地在生命线上挣扎。车上人们谈论着旱情、谈论着今年的欠收,谈论着今后的生活。经过四十分钟的行驶,车到了指定地点一一高望寺村委会。
   村上早就准备好了迎接,书记因县委组织出外考察,安排一位漂亮的才女副主任全权负责接待工作。搭眼一看,这位美女,一身合体的普通便装,衬托着她美丽、干练、花朵般的身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炯炯有神,那双眼更体现出她的机灵与智慧,娓娓道来的关中方言,显示出她的多才多艺。
   初夏的天气,如火如荼,那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大地,把高望寺村部大院照得更加动人,这些作家、文化名人被这风景如画的村部震惊,二楼办公室顶上一行孤星、钢筋上焊接的“高望寺村”栩栩如生,下面的党建标语格外醒目。
   大门外一个高大的人造石上又一个“高望寺村”大字醒目,村部外一片绿化带,整齐地排列在扎好的小围墙内,旁边还有小花小草,还有几棵风景树也排列在村部不远的地方。
   简单的采风会议结束后,采风人员在前面指挥车的引导下,四辆车奔向了一片大棚蔬菜基地。高大的棚内,那一行行大辣椒树整齐地排列着,那出叶的大辣子,仿佛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腰里别着手榴弹似的,顺这头向那头望去,几乎看不到边,一个个采摘的农妇,提着专用笼,小心翼翼地采摘着,她们好像护着刚出生的幼儿一样,只怕心疼它似的,棚外有几辆农用小车,不断有农妇将摘好的辣子装上车。老板告诉我,今年辣子长势不错,但价格不高,这次摘的是头波货,紧靠地皮,不太好,以后都是好光光(最好)的辣子了。老板还说:“这辣子是个秀才活(谨慎)一点不敢急、不敢碰,所以就要慢慢操作,今年工价又高,利润总体不大,老板说着,脸上流露出一点悲观的情绪。
   细细再观察,绿色的辣角,好像在绿色的海洋里,那一个个饱满诱人的辣角在最底层长着,二层三层甚至四层,有些在开花、有些刚从花蕾中脱颖而出,有些正长着,三五天就可以采摘。
   出了大棚地,对面又一个空荡荡的大棚,放着乱七八糟的工具,老板说,这是一个车间,天下雨了可以把车开进去装货。白天太热了也可以开进去,把大棚内采摘的辣子装上。
   老板一会儿又喜形于色,他告诉我们,有一年天下连阴雨,许多辣子都出不去,商场告急,他把车放进这个库房装辣子,那年的供货,可赚了些钱。
   太阳照着,大棚内外一片沸腾,人们忘记了初夏的炎热,一切浸腾在这幸福的时刻。
   “走,快走,下一站是吨半田。”美女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还有负责摄影的美女、省委组织部选调生都督促着。
   “什么,吨半田,该不是吹牛吧。”不知谁偷偷议论着。
   路程不远,采风人员头顶烈日,不知不觉地加快了步子,想看看这吨半田,看看一年打三千斤粮食的基地。没有多大一会儿,采风人员聚集在一起,聆听美女主任的介绍。
   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片麦地,麦子绿茵茵的一片,人们仿佛又一次走到了另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根本看不到近半年的干旱,那麦穗用农人的话说像个“响棒槌。”一位有农业专业职称的作家,蹲下看了看麦的摆籽,都是五粒,这放在今年的旱原区,连三粒都达不到,那麦秆稠密的程度,也用农人的话说,连蛇都溜不进去。
   美女的讲解真是豇豆一行、茄子一行,头头是道。她好像是一位伟大的农业专家,给人们分享农业知识。
   吨半田,人们看了、听了不得不心服口服,不得不打心眼里敬佩。
   美女主任又说:“这都是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的结果,也是打成一片,富甲一方,这几年农民腰包鼓了,说话也有底气了。
   “走,还有下一站。”村第一书记又催促着。
   那绿海一样的麦田,大多数为农民出身的作家、文化名人,似乎迈不出脚步,不换眼地看着这绿色海洋,再细细看看,初夏的微风吹着,麦穗摇摇晃晃的摆动着,好像向写它们的作家、文化名人招手,也好像在问候它们。
   车缓缓启动,人们恋恋不舍地从吨半田出来,回到离村部不远的“幸福院。”
   恰巧上午十一点多了,村上老人们有相互搀扶的,有拄着拐杖的,但大多数人都精神状态好,都赶来用午餐,这些午餐都免费,并且一周内饭菜不重样。
   看着这些老人,大都是孤寡老人,我心潮澎湃,他们儿女大都在外地,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尽孝,只能委托或代办。我不由得突然想起一句名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想我有朝一日,我也可能会和他们一样。
   村上陪同我们的美女赶过来了、村第一书记赶过来了,有一位美女书记助理拍着照片。那些老人闻知我们是写文章的,都纷赶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夸起了村书记管理得好,也号召了一批在外的成功人士,是他们慷慨解囊,帮助村上建立了幸福院。村干部和这些老人不断提起一个叫安镇宁的小伙子,年龄四十一点,是他一次次的付出,才是村上幸福院一次次得到保障,说到这里,我又一次仿佛看到这位献爱心的成功人士,我真想见见他和他聊聊。
   我们从幸福院走出来,那正午的太阳高照,热浪又来了,天边的大地似乎一点火就会着了,那水泥路上被火红的太阳烤得连手都不敢摸,街道上的各类树木,叶片都缺少往日的水分,干巴巴的蔫着。我们从幸福院走出来,阳光刺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
   按照安排,进村上党建室稍作休息,就小结起来,所有人员真是群情激昂,赞不绝口。说实话,这几年我因工作关系,文化下乡走了不少镇村,但像高望寺村这样的村还真是寥寥无几。他们不愧是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村子,省上都榜上有名的村子。
   家有梧桐树,就会招来金凤凰,愿各地的金凤凰都飞来高望寺投资建厂,建大棚菜,成功人士也回来落在这梧桐树上,永远在这里扎根垒巢。
   (原创首发)

共 27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农业转型:从增产到提质”“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农业农村部提出的两个乡村振兴的关健措施之一。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各级政府围绕这一目标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扶风县午井镇高望寺村就是千万个乡村振兴带路人的典型代表,他们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选准适应本村特点、群众易于接受、农户驾轻就熟的支柱产业,发展大棚蔬菜,提高耕地附加值;实施“吨半田”项目,向耕地要产量,提升粮食耕种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邀请村上成功人士回村兴办实体,促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发展;倾力推进“孝善文化村”建设,由成功人士支持并建立村级“幸福院”,让村上100多名75岁以上老人每天免费就餐,使村上古稀以上的老人有了老有所食的幸福密蚂。闰土社长写的有声有色,语言朴实耐读,画面感强,文章有真情实感,字字句句打动人心。“按照安排,进村上党建室稍作休息,就小结起来,所有人员真是群情激昂,赞不绝口。说实话,这几年我因工作关系,文化下乡走了不少镇村,但像高望寺村这样的村还真是寥寥无几。他们不愧是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村子,省上都榜上有名的村子。家有梧树,就会招来“金凤凰”,愿各地金凤凰都飞来高望寺投资建大棚菜,成功人士也回来落在这梧桐树上,永远在这里扎根垒巢。”写的多么好呀?全文结构严谨,叙述清晰。高望寺的经验告诉读者:乡村振兴正当时。好文推荐,阅读欣赏。【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5-15 16:00:13
  “农业转型:从增产到提质”“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农业农村部提出的两个乡村振兴的关健措施之一。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各级政府围绕这一目标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5-15 17:38:36
  谢谢德年社长倾情编辑,编按写的真棒,也挖掘的深,谢谢了。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5-15 16:00:37
  高望寺的经验告诉读者:乡村振兴正当时。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05-15 17:40:08
  社长言之有理,再此感谢。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5-15 17:53:05
  “那绿海一样的麦田,大多数为农民出身的作家、文化名人,似乎迈不出脚步,不换眼地看着这绿色海洋,再细细看看,初夏的微风吹着,麦穗摇摇晃晃的摆动着,好像向写它们的作家、文化名人招手,也好像在问候它们。”写的多么好,多么打动人心。
4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5-17 08:50:20
  井田的鼻祖地,如今创造出了“吨半田”的人间奇迹,可喜可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