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东篱】女儿红(小说)

编辑推荐 【东篱】女儿红(小说)


作者:韩格拉图 举人,4553.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发表时间:2025-05-16 05:14:11


   老徐退休三年了,目前,自己一个人生活。
   当初,女儿读博毕业时,为陪伴照顾老爸,坚持要回国内工作,而且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小城,被老徐严词拒绝。他和老伴便撒谎说,他们喜欢国外环境,尤其自己,虽没出过国,没和西方人打过交道,但特别喜欢西方文化,尤其美国大片。也喜欢西餐。虽然年纪一把了,还时常像年轻人那样,去肯德基麦当劳就餐,点杯咖啡,来个汉堡。或者,到西餐馆里坐坐,点两根黑胡椒香肠,来一盘空心粉什么的。还说,等退休了,就和老伴一起来美国,待女儿将来有了孩子,他们好帮忙带外孙。这样,才让女儿犹豫再三,改变了主意,顺利在华尔街站住脚,并嫁给了自己的美国同学。
   遗憾的是,自己如愿退休了,还没等去美国,老伴突然病故,这晴天霹雳,差点击倒自己。“爸,还有我呢。”女儿一次次安慰,才叫他从哀恸中解脱出来。女儿这小棉袄,母亲无缘穿了,披在父亲的身上一样暖和。
   其实,对女儿的未来,为父的老徐内心是矛盾的。国内现在经济形势大好,自己本意很想叫女儿回国内就业,只是,女儿在美国读了这么多年书,不留在那里继续镀镀金,似乎脸面上总觉得过不去。但海归人才,回到国内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也大有人在,很多海归(龟)变成了海待(带)。所以,这些焦虑,他不会跟女儿说。女儿已成家立业,况且,丈夫还是美国人。自己奋斗了几十年,说到底不就是为了女儿能过得好吗?办完丧事,他掩埋起悲伤,和女儿一道,去女儿家里住了一个月,确切些说,熬了一个月。一百个不适应,自己这半瓶子英语,让他变成了睁眼瞎。实在太憋得慌,自己就绕着女儿家的宅院走上几圈。他这次亲自验证了,美国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反倒是觉得,中国的月亮比美国的更皎洁。最后,他找了一千个理由,好说歹说,说通了女儿,女儿为他订了一张回国的机票。
  
   二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回到家里,如鱼得水。首先,吃得顺口了。吃得舒服,人才会谈幸福。再也不用经常面对汉堡火腿煎牛排了,再也不用咀嚼奶油炒青菜了,他喜欢吃自己做的牛腩萝卜汤、清蒸小黄鱼,一日三餐,米饭飘香。外加一杯“女儿红”,轻轻一啜,舌尖一抿,味蕾顿醒,香抵心头。这待遇,赛神仙,给个美国总统都不换。每当这时,他都更加想念女儿,当初自己的决定也不知对不对,鼓励她留在了异国他乡。
   他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业余时间,他就看书、写点豆腐块,一本《增广贤文》他都快翻烂了。有时,在文学网上发几篇人生感悟的随笔,就像获得茅盾文学奖似的。但有时,他还是感到孤独,尤其午睡醒来之后。让自己忙起来,才能变得充实。于是,他下午拿出点时间,去马路对面的口袋公园去转转,自己在树荫下练练八段锦,看看别人下象棋,万一碰到小区里的熟人,就有一句没一句地搭上几句,比如,今天天气预报说有大雨怎么没下?挺好,就这样,没事的时候多去公园走走,心情好多了,看来,那个多巴胺是好使,纯正的兴奋剂。
   可是,自从附近的大发生活超市开业后,老徐很少去公园了,他把超市当成了公园,每隔几天都要去溜达一次。本来,他就喜欢逛超市,加之他在这家超市有了两大发现,从此更是欲罢不能。这家超市,有“女儿红”黄酒专柜,便宜实惠口感好。他不缺钱,养老金加上女儿给的钱,日常开销根本用不完。但从小养成的节俭习惯,就像痣一样长在胸口上了。他总是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品种出来,换着样品尝下。这是他的乐趣。
   最重要的,他发现3号收银台的收银员,长得太像自己的女儿了。有一米七的身高,亭亭玉立,白皙的脸上,一双弯月眼,总是笑意盈盈。尤其她扎着丸子头,突出了长长的脖颈,像极了在理财公司工作的女儿。连说话的声音都像,柔和中带着干脆。老徐眼花,只看清工牌上第一个字是“孟”,就心中叫她小孟了。一晃快一年没见女儿了,虽然偶尔打打视频电话,但盯着手机,总像在看电视剧,觉着里面的人都是假的。付款时,他明明可以用手机扫码,他故意装作不会用,摸索半天掏出钱包,拿出现金,再元角分数上一遍,故意多磨蹭一会儿,眼睛不离开女孩的脸。女孩倒是没有注意,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手。此刻,他宁愿女儿就是收银员,工作卑微些,收入少些,但毕竟离自己近,想看看抬头就见。天下父母,谁不渴望天伦之乐啊!?
   有两次,小孟一改平时的文静温柔,嗓门有点提高,明显有点不耐烦了,让老徐快点。起初,老徐的脸有点滚烫,他以为小孟发现自己老盯着她看,把自己当成色狼了呢。直到有一次,女孩说出来缘由:“大爷,您能快点吗,您看,后面有那么多人排队。”老徐哑然失笑,这孩子,连发脾气都像自己女儿,眼角闪着嗔怪。就这样,每天从超市回来,他都非常开心。吃晚饭的时候,不忘打开电视,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同时,喝上一杯女儿红。
  
   三
   一个上午,老徐又来到超市,兜兜转转,买了一瓶女儿红和一把上海青。排队的时候,他喵了几眼,发现小孟没在,一种莫名的失落感马上攫住了自己的心。可能是不做了?老徐的一个同事的女儿就做超市收银员,说是工资待遇很低,尤其电商发达,实体超市多半经营业绩不佳,奖金越来越少。所以,收银员像走马灯似的,没人愿意长久做下去。当然,像小孟这样年轻貌美的女孩,超市就更难留住了。要么是生病了,这个冬天,H1N1流感开始流行,女孩子爱美,穿得比较少,更容易中招。
   不管怎么想,老徐决定下午再来看下。还没走下扶梯,女儿从美国打来了电话。尽管自己跟她说过多次,有事发微信就行,打电话太费钱。但女儿还是喜欢打电话,她说,她要听到老爸现场直播的声音才放心。女儿问老徐,怎么最近和自己联系少了。老徐嗫嚅着说,这时差问题自己老拿捏不准,没啥事就不打扰你,怕影响你们工作和休息。
   老徐说不出口,自己精神“出轨”了,老是想着跑到超市里来看“女儿”。女儿还说,本来这个春节夫妻俩要回国内过。有段时间没回了,想家了,想回来陪父亲住上一段时间。再带父亲去西宁和海南转转。西宁是父亲当兵的地方,海南是所有北方人向往的天堂,这两个地方,父亲想起来就念叨。不料,圣诞节过后,公司突然有一个重要项目,要自己牵头去做。听到这里,老徐明白了,女儿的意思是今年春节回不来了,但却绕了个弯子。女儿日常讲的是英语,但却是一颗中国心。既然如此,就按中国的规矩办,以工作为重。女婿西方观念根深蒂固,休假时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奈何自己,坚持叫女儿婉拒工作回国探亲。老徐立马声色俱厉,劝说女儿留下。虽是这样说,心里还是挺失望的。中午回家,连肉丝都懒得切,草草将咸菜肉丝面篡改成了一碗咸菜荷包蛋面,呼噜呼噜吃下,午觉没睡,茶没喝,就又散步来到了大发超市。
   中午刚过,人不多,他装模做样去女儿红专柜前转了一会儿。这里货架上每瓶酒,如果拿到公安局去鉴定,每个瓶子上都一定有他的手印。每次进超市,他很少空手出去,这次,他还是拿了一瓶女儿红五年陈,反正保质期长,放家里慢慢喝吧。提着购物篮,赶紧去付款处,老徐竟然觉得紧张得心跳起来,像是初恋时每次去约会的感觉。老徐惊喜的是,小孟来了!中午自己没喝酒,没有酒壮胆,自己竟然不敢去排3号收银台了,只好排在4号,离3号近些,用余光多看几眼小孟。奇怪的是,今天小孟没穿工作服,而是穿着一件红毛衣。
   “小孟,新娘子怎么不多休几天?”5号收银员年纪大些,边忙着扫描条形码,边和小孟打趣。
   “老夫老妻了,那么黏糊干嘛?再休息,该扣奖金了,下月房租就扣没了。”小孟这玩笑开大了,刚结婚就这么讲,令5号收银员没压住,竟笑出声来。排队的顾客纷纷向这边望过来。
   老徐听明白了,离开收银台时,还是忍不住回望了小孟两眼。正巧小孟的目光扫视过来,四目相遇。老徐不好意地将目光赶紧移开,看对面的“顾客服务中心”。为什么会这样?像贼似的,自己可是堂堂正正的公民,读过一点心理学的,看人尤其看女孩子,超过三秒,就不礼貌了。但他多么希望,小孟能多看自己几眼,多看自己一会儿。
   老徐照例常来超市闲逛,买走一瓶或两瓶女儿红。妻子在世的时候,每次他喝酒,她都会说一句“少喝点”。但现在,女儿红成了他的精神依靠,一日不喝,人就无精打采。也可以说,女儿成了她的精神寄托。他曾对妻子和朋友说,女儿红,是他的吉祥酒,就是常喝女儿红,女儿才金榜题名,考上了名校,才有如今人人艳羡的好工作。只是女儿离得远,“远水不解近渴”,距离产生美,也产生审美疲劳。如今,小孟成了女儿的化身,如果女儿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嗔怪自己,会不会叫自己去医院的脑外科。
   小孟结婚了,作为长辈,应该为她高兴,但不知为什么,老徐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四
   超市大年三十上午照常营业,只是下午会早点关门。老徐早起后,想起这个年又要自己过,虽说习惯了,但内心还是感到空落落的。他煮了盘速冻饺子,看着还没放进酒柜的女儿红十年原酿,本打算年夜饭时品尝,干脆,提前吧,竟然就着饺子,喝了一杯。咂吧咂吧,回味起来,馥郁中散发出淡淡的苦涩。匆匆吃过,鬼使神差,门上的对联都还没贴,他像上班一样准时,七点半准时出现在超市门口。和他一起等在门口的都是和他年龄相仿的大爷大妈。其实,自己没什么要买的,女儿红家里的酒柜和橱柜都摆满了。他就是想来转转。
   女儿红的专柜,一夜之间搬到了收银台的斜对过,手里摩挲着黄酒,老徐的眼睛还是不自觉地飘向了收银台。小孟没在。一定是过年放假了。希望她过好年就会回来。也许,她真的离职了,过完年就不会再来了。很多年轻人,都是拿完年终奖,就跳槽了。老徐心中立刻竖起成排的问号。没心思转下去了,他空着手走出超市。还是第一次,他没买上一瓶女儿红。
   到来小区门口,想到又要一人面对冷清的春节,不觉放慢了脚步。正愣神,一个穿着滑板鞋的小男孩倏忽间和自己撞在一起,后面还跟着他妈妈的尖叫声。自己没防备,打了个趔趄,刚想看究竟,有人扶了自己一把:“爸爸,你这是去哪了?”是女儿,女儿身后是微笑的女婿,两个人都系着中国红的红围巾,喜气洋洋,仿佛从天而降。
   “你们、你们怎么又回来了!”老徐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那个项目黄了,所以我就可以休假了,”女儿兴奋地答道,“是客户原因。”怕父亲误解,女儿又补充一句。
   “太好了,怎么没告诉我一声?”
   “想给你个惊喜呗。”
   “快回家,今天外面有点冷。”老徐看着女儿,又看看女婿,心暖得要融化了。
   “不冷,见到爸爸心里热乎乎的。”喜爱中国文化的女婿中文进步很快,他说得老徐心花怒放。
   女儿意外回来,老徐别提多高兴,将年夜饭烧得非常丰盛,他还烧了一盘自己多年没烧的咕咾肉,吃的女婿直翘大拇指。三人喝下两瓶女儿红,饭桌上,出乎老徐意料的是,女儿女婿对国内的变化赞不绝口。女儿还说出了春节后,想要回国内发展的打算。
   老徐大喜过望,若不是女儿拦着,他还要打开一瓶女儿红。
  

共 43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老徐喜欢肯德基麦当劳,喝咖啡吃汉堡,今西餐馆坐坐,想尽快适应美国的生活,准备和老板一起去美国和女儿一起生活。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切安排都打乱了。老伴突然离世,好在还有女儿,女儿留学,最好回国就业,但国内就业形势并非理想,况且女儿也在国外结婚,他只能随了女儿的愿,亲往美国,可去了之后,住上一个月,他就不习惯了,找了不少理由,终于回国。起初,一切回归本来,日子很滋润,但失落还是出现了。尤其是逛了大发超市,盯上了“女儿红”,对3号收银台的女孩子有了贴脸谱的感觉。故意磨蹭,偷偷地瞅几眼。回家喝着小酒,想着“好事”,终于让老徐感到日子很有意思了。老徐,明天都几乎离不开看看那个女儿红专柜,看看那个颇似自己女儿是3号收银员。他担心自己已经精神“出轨”了。连女儿给他打越洋电话,都感觉的多余的了。3号收银员上班并不应时,可能出于多种原因,这也令他去猜测。过年了,更让老徐惶恐,生怕3号从此消失。一声真正的女儿声,响在他的身后,女儿女婿外孙突然出现,当然是有合理的情节布局安排,这让老徐终于找到了过年团圆的感觉。这个故事,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起伏,主要写老徐的亲情,这个故事,可能会让很多人有代入感。作品强调的是亲情在生活中的价值,老徐寻找女儿的替身,让他寝食不安,也让他暂时得到了亲情的假象安慰。仔细想这个故事,背后是发酸的情感煎熬。亲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亲情在的时候,我们可能不觉得珍贵,相处平常,波澜不惊,一旦把亲情分开,可能就需要一种寄托了,女儿红和3号的出现,填补了老徐日子的无聊和空虚。这个故事,用老徐的一段经历,准确地告诉我们,必须珍视和呵护亲情。好在结局被作者安排了一个大团圆,显得轻松,这也是作者不忍继续写出老徐的惶恐和不安吧。“女儿红”这个题目,应该说是一语三关,可见作者构思文章的精密细致,给读者最美的审美阅读体验。读过作者不少小说,基本上可以把握作者小说的特色了,能够在从容的叙述中,将人物的情感纠结表现出来,不以奇崛的故事情节摄人眼球,却以解剖人物的心理世界见长。在对亲情的理解上,作者以失落和突然获得,老引起我们的情感体验,要比写在平常的亲情交往中,来点小插曲,小惊喜,小确幸之类的东西深刻多了。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内心世界,以破茧抽丝的方式,来展开主题,真有读头。【东篱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5-16 07:39:10
  小说中的主人公老徐,有两大不可越过的坎,一是每天要有女儿红喝,二是老伴去世以后特别想女儿,可女儿在美国……喝酒好解决啊,门口的超市就有,随时买。想女儿就去美国住就是,但去了也没有用,不适应。但他在超市找到了女儿的替代品——3号。小说写得很精彩,反映了一部分老年人的心态,从一个角度再次告诉我们——亲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情感之物。力荐赏读。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创丰!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08:38:20
  谢谢老师这么快就编辑发出,编按精美深刻,写得真好!这篇小说,故事来源于身边的人和事。现在,独居老人现象非常普遍,这个独居,其实不是无儿无女,而是儿女不在身边,尤其文中描述的女儿,留学后就留在了国外,而父母却无法适应国外生活。他们既希望子女在事业前途上有所造就,又内心渴盼他们能回到自己身边。如老师言,“亲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情感之物”。亲情可贵,尤其在现今社会,亲情正在被生活消磨殆尽。拙文就是想写这样一个故事。可惜,状态不佳,笔力亦欠佳,断断续续写成,得到老师热情的鼓励,我深感激动和不安。愿天下人都能团圆。顺祝老师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2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5-16 08:03:16
  异国他乡不自由,把儿女培养得太好了又离开父母身边,独居老人难呀!文章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独身子女父母的心里纠结,老人思念亲人的精神困窘,文章简洁,故事动人,人物勾画得恰当。祝老师生活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08:43:40
  谢谢老师精彩的点评!拙文就是想写出独居老人这种纠结的心理,写出他们内心深刻的孤寂。如今,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破解迷局,需要全社会去努力。文很平淡。感谢老师热情的鼓励,顺祝写作愉快!
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16 09:04:55
  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形状,孤独坚毅的老人为了女儿的幸福,一个人借助“女儿红”来埋藏自己对女儿的思念。在和女儿一起住在美国时,感觉中国的月亮比美国的皎洁,这是深切的爱国情怀。结局很美,在团圆夜,女儿回家给父亲一个惊喜,和着女儿红,才是这个年夜里最美的烟火。点赞学习,祝老师夏安。
回复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09:59:05
  感谢老师关注拙文!独居老人现象越来越普遍,平时跟他们聊天,了解到他们内心的纠结。希望儿女他乡有出息,生活幸福,更希望他们能常回家看看。但多数时候,这种愿望都会落空。忙,成了唯一的理由。感慨于此,写了拙作。文很平淡。感谢老师的热情鼓励,顺祝夏日愉快,写作大丰!
4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5-16 09:09:08
  人的情感世界是复杂的,再刚强的人在儿女面前那颗心都会特别柔软特别的脆弱,这是一个老伴离世,女儿工作在国外,独自生活的老人,把对女儿的思念寄托在每天到超市去买女儿红,看一看和女儿长相相似的收银员,读后让人眼眶发热!好文拜读!
回复4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10:03:49
  是的,现在独居现象比较普遍,老人的心理健康特别值得关注。在小区里,经常碰到这样郁郁寡欢的老人,儿女远在海外,想见而不易得。本小文意在对这种现象给予一定的揭示,希望引起人们的深思。感谢老师热情鼓励,顺祝夏日愉快,写作大丰!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5-16 10:33:33
  我对小说还未敢涉足,不敢妄谈。但读过韩老师的美篇,我觉得小说有两点印象深刻:其一是选了一个很好的标题。可以多方照应,还有暗语;其二是情节的安排巧妙。虽则简单,但表现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足矣。亲情在生活中的分量也透视无遗,拜读学习!祝孟夏快乐,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10:59:12
  感谢老师关注拙文。小说写作,我也相对较少,经验不多,摸石头过河。老师所言极是,标题的选定,我的确有多方关照的想法,只是情节,略显平淡无奇一些。旨在反映目前独居老人的精神困境,希望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和热情鼓励,顺祝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5-16 13:34:29
  “女儿红”,这个题目蕴意深刻,既指酒,又指老徐的女儿,还指超市3号收银员。作者精心构思,紧紧围绕“女儿红”酝酿故事,情节有跌宕,故事很有现实意义。老徐放飞了女儿,让女儿在国外发展,可当老伴去世后,老伴孤苦无依,喝“女儿红”酒成了他的精神寄托。3号营业员与老徐的女儿很神似,老徐每每踏访,都从慢点钞票结账、多多逗留中得到满足。可是,快过春节了,那份独居的空寂感、对女儿的想念达到极致。女儿女婿风尘仆仆归来,准备陪老徐共度新春佳节的场景甚是感人。好文,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栩栩如生,人物形象鲜活饱满,故事层层推进,值得细读细品。这样的小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感佩才情,问候韩格老师,夏安!
回复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14:20:37
  这个小说题材我放在文件夹里有几个月了,现在写出来,和当初的构思有些出入,但反映独居老人的精神困局的想法没变。这个小说,相对写起来容易些,因为事件和人物本身在周围俯拾皆是。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老人,儿女国外求学,最后就留在了那里,老人奔赴过去,极度不适应,无奈再回来,忍受思念和寂寞的痛苦。无论什么年代,亲情的价值都是无可替代的。我用“女儿红“的词来统领主题,确实有老师所言的含义和指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是全社会的问题,希望这个小文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思考。文很平庸,感谢老师精彩的解读和热情的鼓励。顺祝老师工作顺利,写作愉快!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5-16 14:12:16
  父亲想国外的女儿,将注意力转移到门口超市的收银员,只因为收银员长得非常像自己的女儿,每次买女儿红酒,喝女儿红酒,这都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老师把老徐的心理活动写得惟妙惟肖,学习了!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14:23:07
  感谢老师关注小文。是的,这个小说的故事一点都不复杂,甚至很直白。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独居老人的内心其实是很困苦的,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他们。写小说,我是小学生。感谢老师热情的鼓励,顺祝农忙愉快,写作大丰!
8 楼        文友:枫桦        2025-05-16 14:27:58
  老师的短篇真精彩,点个赞!人生的坎坷不断,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是是非非。老师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篇幅里展现这些东西,现在不易。拜读好文!
回复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14:51:34
  谢谢老师关注拙文!文中的人物,在我身边很多,我一直想写一个这样的作品,来反映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以及精神生活的孤寂。文章平白,写小说,还要多向老师学习。谢谢热情鼓励,夏日愉快!
9 楼        文友:简柔        2025-05-16 14:59:55
  独居的老徐,对远在美国的女儿无比思念,唯有以女儿红和似女儿的小孟来慰藉思念,来支撑寂寞的生活,让人心酸,又为之动容。幸好春节女儿一家回来过年,让人为老徐感到好开心。女儿将回国工作,老徐不再孤单,这个结局让人很欢喜。韩老师在平静的叙述里有牵动人情感的力量,赏心悦目的小说,精彩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6 15:17:25
  感谢老师精彩的解读!这篇小说,是源于身边的独居老人特别多,而且很多都是子女在国外求学,而后顺理成章地留在了异国他乡。老人们水土不服,去住了一段时间就都回来了。我的同事就有这样的人。所以,小说的素材很容易抓到。我的讲述,意在呼唤社会对独居老人这样一个群体的关注,不止是吃喝,他们同样渴望精神的富足。文有些平白,感谢老师的热情鼓励,顺祝夏日愉快,写作大丰!
10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5-17 08:26:29
  很感人的文章,贴近生活,人物情感描写细腻,情节处理巧妙,层层推进,扣人心弦,拜读学习了,问好韩老师,创编快乐,生活愉快!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0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17 09:49:06
  谢谢关注小文!文中讲述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现在这样的独居老人,小区里非常多。希望拙作能带给人们一点思考,如何关爱老人的心理健康。文章平白,感谢老师的美誉和热情鼓励,顺祝夏日愉快,写作大丰!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