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三十六计之胜战计(下)(古韵七首))
摘要:三十六计第一套含,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共六个计策。以此为题材,写成绝律词自娱自乐。本篇收录上述计策的后三个。
三十六计之胜战计(下)
第四计:以逸待劳(平水韵)
七绝·以逸待劳(孤雁出群格)
蓄锐养精寻战机,劳师在彼令其疲。
油条王翦藏心术,一觉醒来把楚欺。
注:“”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七律·以逸待劳
大敌当前却养兵,不攻只守律严明。
天天操练磨刀刃,日日侦查探敌情。
待等匈奴神智倦,轮来李牧戟矛横。
盈虚反转凭韬略,靠此阳谋盛业成。
注:“李牧”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第五计:趁火打劫
七绝·趁火打劫
火起之时我不惊,趁危得利事能行。
清军抓住明朝乱,入主中原灭自成。
注:“自成”指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七律·趁火打劫(孤雁出群格)
静看河边鹬蚌争,此时取利看谁能。
崇祯失策昏朝阙,李闯为其捐缢绳。
更有满清关外探,再添三桂禁中应。
火烧京畿全盘乱,打劫连连大业兴。
◎第六计:声东击西(平水韵)
七绝·声东击西(孤雁入群格)
东边开打实攻西,机智班超令敌迷。
两路分兵佯溃败,追军诱出老巢夷。
注:“班超”东汉名将。
七律·声东击西
敌犯东南声势壮,我防西北重军屯。
亚夫慎对疑兵计,吴帅难破苦守门。
遇险形危需冷静,辨谋情恶莫迷昏。
匈奴畏惧一名将,攻守兼修后世尊。
注:“亚夫”指西汉名将周亚夫。
◎江城子·随笔(词林正韵)
两军对峙已占优。
莫昏头,勿强求。
顺势而为,稳健可无忧。
若仗兵多盲目取,遭挫折,中阴谋。
迂回借力用心筹。
善刚柔,锐锋留。
有计相帮,胜绩不难收。
读懂兵书添羽翼,思扩展,事功修。
(原创首发)
【编者按】编辑过作者的一组三十六计之胜战计,这是下编。特别喜欢琢磨,作者将繁复而宏大的历史叙事,变成简约精悍的古韵,可见其才情不俗!第四计:以逸待劳。七绝·以逸待劳:“蓄锐”与“劳师”,其结果立见分明。七律·以逸待劳:操练,养兵,只待敌疲惫,兵势盈虚,自有结果,无需计谋,自破敌。◎第五计:趁火打劫。七绝·趁火打劫:危机四伏可一举成功,且有清兵趁明乱之历史可佐证。七律·趁火打劫:鹬蚌相争,谁得利?一部青史来诠释。◎第六计:声东击西。七绝·声东击西:佯败佯攻有说法,诱饵抛出鱼上钩。七律·声东击西:攻守之势并非等来的情势,声东击西可造势。◎江城子·随笔:两军对垒,并非看人数的多寡,要保持清醒。刚柔相济,也是用兵之道,兵书熟读还需慎用。作者对军事熟知,于是捕捉精准,以简约的语言,写出兵法之深奥。作者以事实典故诠释用兵计谋,深入浅出,用字朴素,内涵很深。步韵正确,平仄无讹,节奏上很铿锵,仿佛一场场战事就在眼前,又能让我们知晓失败之原因。【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0160006】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5-16 07:57:47
以精当的史实诠释三十六计之胜战计,这些计谋属于军事,也属于生活的。生活多一份智慧,困难就少一点。作者的古韵,写得精当特别,体裁不落俗套,别开生面。感谢投稿东篱,感谢微尘冯老师对东篱的热爱。远握,问候夏祺,继续期待冯老师的古韵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16 09:06:33
一组词,体现的是古人的智慧,更是老师对古人深刻的研究和对生命的另类的解读。点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