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房子问题(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房子问题(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906.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8发表时间:2025-05-19 18:14:30
摘要:有过关于住房、换房子的想法,研究起来是早晚时间不限,就是躺在冰凉的被窝里,也在反复商量。讨论很久,次数很多,虽然政策利好降息降首付送优惠,均因城区中央的楼价过高不降、地理位置不理想,不想搬到城郊新楼过完后半生,房子问题仍然处于尚待未决下决心拍板的议题。

比较一下,我还是觉得有门的房子好,可以进出,可以关上门,可以拒绝外来的我不喜欢的人,甚至故意屏息闭嘴不说话,让外面站着的人,以为家里没人,没有人的房子,就是要债还钱,也没有必要造访的地方。这么做的时间一久,会让我觉出房子最大的好,就是有门,有门的房子更好。
   门和心一样,想关上,任何人都无法进入;只有主动打开想让人进来后,才能任人出去。
   房子,本来就是给人住的,人造的,人住,住进去,就能按人的想法去活着。神,类似人,也住房子,喜欢住更好的房子,只是名称要改,显各与人类不同:或称为殿、寺、庙、刹、庵,从高大上而论,就显得与人的住房有着很大的区别。神,只能造出神殿,是按着神的想法盖出来,神喜欢,打开门,会让敬神理佛的人来敬来住,献着祭礼,陪着它们。
   在很早年份前,我就万分焦虑,一直想着买楼居住的事。每逢电视剧《西游记》播放时,在西天仙地,别人都等着佛祖现身、孙悟空出场受封的剧情,而我却不一样,用研究者的心情,习惯地上课走神,把主要精力放在神住的房子上。那是一间有着强烈阳光射入、前后左右面积很大、需要花很多钱,需要多年营造才能盖起来、买到手的房子,当然神佛住房不用花钱。神佛所居之处皆为豪华精灵之地,显然是有钱有权者,难怪会被人称为殿。与我以前住过的狭窄昏暗小屋,甚至和认识的有钱人住着的别墅相比,皆有着天壤之别,称得上人间、叫得出天堂。或者说,这种雄伟威严的大殿,只有塑像高大的神佛才可入住,越高大越威严,根本就不是我这种普通人能住的,更不会让一个冒着全身汗水味道的人来住。我要去暂时居住,那怕落难避灾,只能是浪费豪华的空间和昂贵的造价,根本占据不住神佛的位置。充其量,我在那个宽敞的地方,只会渺小到成一粒尘土,不如我在自家不大的空间里,显得自我的高大和自在率性,像这一家里的主人,当一位真正心灵自由、光着膀子随处走动、吸烟喝水撒尿的主人公。
   世界上虽然有很多的居所,其中有些房子,有些台阶,根本就不是我辈之人可住的地方、可以走的路。
   说起来也有趣,不知你发现没有,只要有神的地方就有台阶,高高台阶的地形,就一定代表地位和权力。就是偏神小仙居住的坡庙山寺,房子装修得也和平民家不同。大凡神之所居,进门就是从低到高,低为小僧,中为罗汉,傍有菩萨,佛祖高高在上,唯一的中央之地。走进它的门,就要学会爬台阶,像爬一座人生的山坡。不像平民家里的房子里,窜到任何房间,卧室客厅和厨房,甚至厕所,没有任何高低之分,地面都是一平到头。凡是神居之所,不论里外,就是座位,也必有台阶、左右之分,左高右低,中间的地方宁可空着,也会空着不让占地,不许摆东西,那是专门留出来的路,专门供给坐在最里面、最上位、最高处的佛神走上走下使用的官道。那怕是倒数第二个台阶上的神灵,包括菩萨观音,都不能随意走在最中央的专辟小路。
   后来,到北京旅游,听引路的当地导游说起故宫的故事,才知道,故宫中所有的道路中央,包括所有奇数大门的中间大门,只能供皇帝和皇后独专出入使用,平时紧闭,有人守护,这是房子的地位,也是居住之人的地位。其它的人只能走旁门左道,官阶高的、当文官的只能走左门;官阶低的、当武将的,或高级随从只能走右门。给皇帝服务的仆人奴才,这三个门都不能走,要绕另处一段路,走其它的小门,小门就在不远处,也有人守着,防止不够资格的小奴才们冒失地越位进入。其实,如果为服务方便或人格平等,任何人都能从大门进出。实际上,左中右的大门门轴,那怕早已闲得生出锈来,闲着荒着长出野草也不准。规定就是规定,没有额外一说,只有恩赐。你该走什么门就走,否则就是违制,罪重的是逾规,冒犯者要被杀、砍头、诛连家族,而且一杀就是一群人、一族人。轻罪的也要坐牢、罚薪、屁股上挨板子、写检讨书。砍脑袋的人在死前要在皇门前叩恩谢罪,挨打者要强忍疼痛用力欢呼皇恩浩荡,奴才知罪。做好做完这一切,门前,都是最好的地方,才被允许。
   这都是房子和门,联手之中无意间惹下的祸事。
   在乌鲁木齐这样的偏远城市,我也有很多关于房子的故事。这个城市以前就是牧场,没有什么大人物来过,可能是天远地荒的缘故,以前盖建的房子,除了用料很随意就地取材的原因,而且,不是很讲究方位风水,当地人想怎样盖就怎样盖,反正盖出来的能遮风避寒就成。记得,有一次到城市中心的一座城中山去游玩时,走着走着才发现山沟的最里面,居然有一条精致的马路,绕坡而修,沿路而行,走到最终,才能看到还有一小片富丽堂璜的居住小区。站在栅栏外看,里面依然是车道宽敞,林木茂盛,鸟啼声中显得幽静无比,以为是宫殿,所居者非富即贵。再一问看门人才知道,事实果然如我之所想,是某些重要的领导和富翁们居住的楼房。
   我也想着,能卖掉自己的老屋子,能在附近买上一套,借此想沾上一些富贵者身上的运势。结果,房价贵得离谱,而且没有空房可卖。因为绿化区域严格控制建楼,这座山沟里所建的房子数量并不多,一直成为人人争买的紧俏货。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稍远些地方咬着牙买下一套,以为过两年退休后,就能过上幸福安静的生活。结果,口罩病突然来了,而且一来三年,建在这里的房子就不得不停工,一停到今,老板跑了,建筑队散了,原本美好的愿望,此时成为一片盖了顶的烂尾楼。看样子,普通人还是普通人,有些福气是沾不得的,想占便宜的人必要吃亏。我就是其中之一,成为一群太想投机取巧得好处,结果弄成舍不得吃用消费的乞丐,月月背着高额贷款的“负债”翁,最终又住不上新楼的想讨便宜的人之一。
   房子,随即成为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老房子是老旧小区的普宅楼,盖楼的岁数比我的工龄长的多,最好的资源就是院内的绿化小环境,树木丛生有小花园,听说,这里的高层里住着一个大领导。虽然地理位置好,坐公交地铁方便,临近公园医院市场,可是问题还是太多。自来水是老头喘气,时来时停;暖气是神经病发作,长期不热。污水管道更是老病号,常常被扒开胸膛进行维修。物业公司也是一个劲地喊苦,居民们更是天天嫌麻烦。结果很多有本事的人、年轻人,还是以前居住的官员,都陆续搬出去,住到别处新建的好小区。
   出入小区的大门,进出单元的小门,打开自家的进户门,每逢开门时,就会想,如果是一套新房子,我根本就不想换房子。新房子的所有门,一定性情温顺态度很好,不会吱吱呀呀地乱叫,不会夜夜被对门单元的门惊醒。这些发出的响声和此起彼伏的嘈杂声,仿佛不是房子的主人在难受,而是楼房像被挤到了脑门子,天天一动就喊天叫地,冤枉得像即将被杀头时发着毒誓许愿的窦娥,把主人们弄得更像对不起这些门似地满心愧疚。
   最难受的虽然不是门,却是门引起的事。楼下的一层毗临街道,人来人往,是城中心最好的生意之地。我家楼下就开了一家水饺连锁店。它的大门是常开不关,甚至营业到晚上12点,直到打烊,才会哗拉一声锁门。我家的门用得久,有时关不严,就会引来饭店的气味,让人不花钱就能尝味。连饭店里是进了猪肉韭菜馅的料,还是进货了鱼肉丸子馅,或者是芹菜白菜的预制货,甚至是变质的僵死肉味,掺进很多香料添加剂的馅。我们都是最先知道,是关不严的门,替我们招来的朋友。初闻时,还店主说一说,只说让他关门的事,不说这种科技成份的东西,居然天天有人来吃的事。时间一长,他关门开门都随便起来,我们也就习惯并接受了楼下是饭店的现实,从惊讶到好奇,再到怀疑成事实,最终,在酸臭气味的辨析里,听觉和嗅觉都灵敏聪明很多,变成一对替人闻味,却发愿打死不吃饭店饺子的夫妻。
   有过关于住房、换房子的想法,研究起来是早晚时间不限,就是躺在冰凉的被窝里,也在反复商量。讨论很久,次数很多,虽然政策利好降息降首付送优惠,均因城区中央的楼价过高不降、地理位置不理想,不想搬到城郊新楼过完后半生,房子问题仍然处于尚待未决下决心拍板的议题。
   好在这座老房子不错,从质量到位置,始终是房产中介的热门货。房子自己也会十分亲民,懂得用四季不同风光,用楼下烟火气息的踏实,甚至用人间世界的诱惑,变幻着花样来安慰我们:春天,我能最先看到嫩绿绽开的树芽;夏季,窗外的绿意盎然和鸟啼在枝间的勃发生机,让人觉得自己也是个男人;秋风起时,将金黄色的叶片送进窗口,等于送我一片片透着树叶脉络的书签;冬天,它又能最近距离里,积雪、落冰、青枝,相互组合成这座城市的风情,展示出树枝叶片上新落下的洁白雪条。我本是一个懒惰的人,既然换不成新房子,就热爱这个老房子,把它送给我的东西当成礼物收下。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窗口旁搬个软椅坐着看书思考,累了眼花了抬头就能看到窗外的美景,顺手可以抚摸顶到窗户玻璃上的柔软树条。秋天里到来的最好的事,就是收到大自然给我的礼物:有几片带着锯齿边缘、脉络清晰、条纹漂亮、页面完整的榆树叶,直接就像客人到来那样,羽毛般地飘到做饭的灶台上,被我无限欢喜地欣赏半天,然后夹进书页里当了书签。
   从这一套老房子的身上,我明白很多过去没能亲身体验的道理,它们终于从书本的故人的文字里走出来,落到了生活的现实空间:你没有办法去改变环境时,就要学着努力去改变自己。我无法住进明亮的高楼,看不到远处的庞大城区和楼房的连片成群,看不到天山蓝天白云和终年闪亮的博格达雪峰;就要学会主动去低下头来,过着和邻居家一样的日子,去欣赏楼下的车水马龙、潮水行人、行商小贩和身着制服态度不太友好的城管,就要学会和来自低处的树木草丛、爱唱爱跳的大黑鸟和伸着后腿洒尿拉屎的小狗小猫们和睦相处,就要分析和学会品闻楼下饭店里时臭时香的饭菜味道,更要学会抬起头来看对面挤成一堆比你家还高几层的楼房窗口,男人光着膀子在做饭,女人摇着扇子倚门而笑、孩子在楼下跑来跑去的人间场景。看完这一切,终于发现自己以前读的书全是假的,只有眼前的一切才是真实的生活。真正地才懂得,什么才是真实的人间烟火和普通人家的夫妻儿女情长。这是从公开允许销售阅读的书本、电视和电影中,从来就不会出现一次的人间景象和人生感受。
   门,隔开了一切,不仅是明天,还有明天,它把不同的活法,都会一层层地隔开,不想让你看到有想法。活着,需要的并不全是皇宫和神殿,不是别墅小院的绿意幽静,更不是车来人往的高楼富户。而是让人在低矮之中,在平民之间,用低头看脚尖的距离,享受一种平民情分,一种甘于低处,却能眼望高天的情怀。许多时候,站在楼下的人,住在平房的客,所能看到的远,用心体验的大、品读的真、领略的美,并非就是高楼、新房所能给予你的东西,而是告诉你,门把一切都完整地割裂着,让你看不到、看不清、看不见,从而让自己以为,这才是幸福的岁月。
   宫殿的大门、神堂的台阶,沿台阶而上的肃静,只是一种给人看的表层象征而已,并不比围着粗布裙炒菜、烟火燎绕的呛人、辣子入锅大蒜拌拍根黄瓜的一盘菜,会带来更多的生存品位和百享受等级。反而,置身其中会让你感到一种被压抑了真实情感,被伪装的生命神圣,被勒住脖子的窒息,甚至本来就是虚构出来的故事,就是演给别人看的从不真实的梦境。
   权势,会给房子的台阶的大门,用香火和脚步带来一时的喧嚣。同样,也会让房子的主人在身陷囹圄之后,任野雨拍打厉风吹啸,生出一把把野草成丛、落满黄叶的悲凉。人类演绎出来的无限欢喜悲凉,根本不是房子的功劳或者错误,而是住房的人用心念造成的黑暗和光明。房子本来的功能就是给人住的,不是它来住人,让人屈服于它,为它服务,远远背离着祖先造房用房的初衷,门和窗只是房子的附加物,根本提不起造房人的当初意愿。居住在老旧房子,并不能代表你看不远、家境贫穷和被社会无限边缘化,而是让人静念,去守住一份最初的情,住着一种不贪的心境。要真想看到城市高楼大地,看远方地平线,完全可以去登山、去打开另一扇门,站一下别人的楼顶。也许,你才会长久地有一份楼主人们都不曾拥有的爽快和惬意。
   高楼和房子,只是一种建筑,是砖瓦、是水泥钢筋、是玻璃木材,是建筑它的主人使用的一种技术,是商人要出卖得利的商品,是银行想挣利息钱的抵押物,还有住房人用可怜扮出来的一份虚荣之心,仅此而已。
   不管房子多么高大雄伟,不管它如此低矮幽暗,不管它地处市中心,还是远在郊区村庄,它都是一间有门有窗的房子。通过门的许可才能进出,你才会看到人生的路在哪里,人在这条路上最后要走向哪里。门,有门的房子,是人类学会迎接或拒绝什么的权力,是你愿意不愿意打开的心结。再好的房子,没有门,没有对门的控制权,就等于不是房子,或会不会使用门而失去自我。门用无声的语言,用全开半开和留一条缝隙之间,替主人去说话去表达,只有门,才会用隔离的资格,分开你与世界的密切。门把你完整的保护起来,从而不会被人破门而入,这才是房子成为房子的理由。
   那个站在高处,看到灯火辉煌的人,所有能看到的景象,难道就全是你的吗?
   在这座繁华城市的中心地带,我住了整整七年的老旧小房,成天不是通马桶、装笼头、修水管、清理洗菜盆子,就是去物业公司交水电暖气费,再和烧不热的热力公司年年做文字和嘴巴上的斗争,这些事,除了帮着我的门窗外,无人知晓;走出家,锁好门,然后在寒冷的咧风中去挤公交、去将要收市的菜场抢便宜的菜,买来带毛的羊头和猪蹄,点着喷灯自己燎烧浇刮,弄得四处都是难闻的气味,做完这些,直到食物在肚子里消化,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因为房子问题的困绕,我宁可花钱到楼下的小饭店请客喝酒,也从不去主动邀朋友来家聚集。我标榜自己,这不是虚荣,却还是虚荣,心里始终有一些虚荣,走不出要面子这道门坎。无人知晓真实的人生和日常的生活状态,不想让别人低眼看我,就是因为房子不大不新不亮,我有时也恨自己,这样活得并不真诚。
   搬进新房子,是电梯高层,看得更远,视野更大,让人顿生一种感谢过去的生活的触觉。感谢这一间容我、度我、伴我度过最难岁月的老屋。它让我在新旧的对比之中,一点点地看透自己。不知,这是我的庆幸,也是我的悲伤。
   远在深山有远亲,近在闹市无人来。
   人间问题自求解,去买新店韭菜苔。
   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能在篷头灰面里,让自己活得心情愉快,才是有门的生活。这话一点不假!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六日于乌鲁木齐市
  

共 570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房子和门为切入点,细腻地勾勒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文章从对有门房子的珍视开始,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分隔,更是心灵的屏障,能让人自主选择接纳或拒绝外界。作者通过对神佛居所与人间房屋的对比,揭示出房子的高低贵贱并非决定生活的幸福与否,而是居住者的心态与选择。文中穿插了作者在乌鲁木齐的生活经历,从对老房子的无奈与眷恋,到新房子带来的新视角,展现了生活的起伏与成长。作者在老房子中体会到平凡生活的真谛,明白幸福并非来自外在的奢华,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接纳。文章结尾,作者以幽默的语调点明生活的本质,即使在简朴的环境中,也能活出自在与快乐。全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洞察,读来令人深思,也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与力量。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20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19 18:16:13
  作者将房子和门的意象与生活哲理巧妙融合,展现了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洞察。全文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通过自身经历的讲述,生动地传达出幸福源于内心平和而非外在环境的道理,读来令人感同身受,极具启发性。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19 18:17:06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20 20:38:51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