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丁香】读书与思想(杂文随笔)

  【丁香】读书与思想(杂文随笔)


作者:铁笔浪人 童生,959.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发表时间:2025-05-20 23:23:22
摘要:有思想的人才会去读书……

读书是好事情,不只是读进去觉得有趣,也顺带把自己的思想和作者的思想做了碰撞。思想和思想的碰撞不会出现头疼,但可能会出现头痛或火花。头痛可能是自己读的书过于深奥,超过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产生火花是自己的思想被点燃,豁然间使自己明亮。还有一种情形,自己原来一潭死水的思想,犹如被人扔进一颗石子,瞬间起了波澜,一圈一圈的水纹漫了开来,连自己都觉得惊奇。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读书,自己总会发生反应。
   书都是有主题。主题便是书的作者的思想。书,不过是作者的某种思想的载体罢了。
   读者也有思想。倘若读者没有思想,他是不会读书的。即便他手里拿本书,那也是一种道具,比如接头的暗号,或者是装装门面。也可能是生火需要的燃料。
   有思想的人才会去读书。
   世上有多少种人,世间便有多少种书。因为书都是人写的。不同的人写不同的书。所以,读不同的书,如同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书里也就有不同的写法。谁是谁非,越读越明。
   人的生长,如同草木一样,须要养分,所以一日三餐或是两餐,必不可少;人的成长,也如同草木,须要世面。经历风雨,就是草木的世面。人要经历的世面,情形多样。但读书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
   人是否经历世面,实际与是否读书没有直接联系。世面只是生活过往中遇到的所有境遇。文化人有生活,文盲也有生活。各人有各人的世面。但读书也可以改变人的世面。
   读书起到的改变,先会是思想的改变,然后才是行动的改变。但说到底,改变是为了生活。所以,读书也是为了生活。
   生活是什么?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人人都会回答。只是不论怎么回答,都有一个共同点:生活是现实的、实际的。因为生活不是书,可以由自己随意编写。书却可以编写出来,甚至会编写的很理想化。像书中写的梁山泊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与王子、牛郎与织女这些故事,我认为现实生活里是没有的。现实里的生活哪里有很理想的事。所以才有人说:人生哪有全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所以,读书虽好,也要被书误导。书里的完美偏要和现实接合,便是误导。
   宋代的汪洙,写了一首诗,题目叫《神童诗》,挺长。共中两句是这样写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把读书捧到很高的位置。至今,这两句话还有人认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古代,读书可以说是改变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唯一途径。连孔子都说:学而优,则仕。可能也因为孔子这个教育观点吧,我总觉的孔子的学生颜回死的太可怜。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极富学问。《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幸早亡。
   我想,读书是为了生活的需要。颜回为了刻苦读书,住的差,吃的差,最后亏了身体健康,早亡了。以颜回的学识修养,他应该利用他的学识搞个专职或兼职,把必要的生活先搞起来,再做学问也不迟。他住的很差,吃的很差,别人都替他担忧,他却乐在其中。所以说,人都不在了,有那么多学问有何用。所以说,读书要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能死读书。像颜回一样,把自己往死里读——这不是他的本意,结果却是这样。
   说到这里,再顺带提一句《论语》。《论语》是公认的一部经典书籍。因孔子而得名。孔子的思想学识、社会影响也不用多讲,世人都知道。
   由于世人对《论语》的推崇,就有人说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这句话若是放到孔子的时代,我想是有道理的。或者说把这句话放到整个封建社会,我想它也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把这句话放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句话还有没有道理,就值得人们商榷。还拿那句“学而优则仕”来讲,当今学习好的人非要去做官吗?可能有的人更适合当科学家,当大国工匠等。所以,读书还要与时俱进。既不能像颜回那样死读书,把命都搭进去。也不能像“学而优则仕”那样,读死书。
   读书的结果是让人的脑袋变的聪慧。聪慧只是聪慧。聪慧不是必定和财富、权力划等号。因为财富和权力这些事情,不是一个聪慧就能搞定。
   聪慧的头脑总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当一个随大流的现象出现时,聪慧的头脑会保持清醒,并会认为,每一次随大流的现象未必都正确。他会有自己的看法。这在当今这个商品社会与网络社会叠加共存的时代,就显得更为必要。
  

共 17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诗书改变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思维,拓宽人的视野。要想提升自我,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诗书,当你深处基层,一文不名,好好诗书,通过诗书来提升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你将伟人的思想学到了,毛爷爷会跟你一辈子,你把孙子兵法学通了,武圣人会跟你一辈子。我们的父母从小就跟我们说:“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说了,有思想的人才去诗书,读不同的书,如同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读书也可以改变人的世面。作者借用李淑同的话“人生哪有全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全篇文章引经据典,全面认证,剑锋所指,无一不与诗书有关。但最终作者还是告诫大家:读书还要与时俱进。就如现在,如果你还没有接触AI,显然你已经落伍了。努力诗书吧,读书使人明智,使人睿智。好文章推荐共赏。【丁香编辑:仇育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仇育富        2025-05-20 23:24:17
  好文章,推荐共赏。
2 楼        文友:仇育富        2025-05-20 23:24:43
  感谢作者为大家提供了优秀的精神食粮。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