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李子坝打卡记(散文)
一
来到重庆已经很晚了,我们还是赶到李子坝,去看轻轨穿楼。此时,华灯初上,一派璀璨的光芒笼罩着整个城市。黑暗里流淌的河流,翻动着异样的波浪,两岸的光影瀑布倾泻到水面上,迎合着一阵阵的热潮。耀眼的灯光,映照着在江面上行驶的游船,缓缓地拉长了每个人的目光。
快看,来了来了!有人兴奋地喊道。我忙随着众人看去的方向望去,高架桥上,一条轻轨钻破淡淡的夜色,一路轻快地奔来。我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它便一头扎进大楼里,让人不能不发出一声惊叹。
如此丝滑,如此无瑕,想不到这样的一条庞然大物,竟然与楼体结合得这么好,让人不由地产生这样的想法,到底是先有的楼,还是先有的车呢?我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不长,就要急匆匆地找旅馆入驻。脚下的路让我们不由自主,总是强硬地改变着我们的行走路线,也改变着我们的意愿,简直没有一点点的感情温度,是那么的不可理喻又不可抗拒。每天的公里数字是那么的僵硬,是那么的让人无奈,一天天只能把所有的时间都堆积到漫长的行程上,尽管我们有些依依不舍,还是在轻轨的不停穿梭中,离开这里。
旅馆离江边不远,浑浑噩噩的脑子里,被黑夜覆盖着,理不清什么头绪。进入到房间里,拉开窗帘,透过朦胧的夜色,一条辉煌的江水闪着金色的波浪,透着无限的神秘。我的眼前一亮,这是嘉陵江啊!是的,是嘉陵江!她是重庆市的母亲河,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正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甩出一个大大的湾,让这座城沉浸在她的臂弯之中。
唉!可惜的是,明天我又要离开这里,去到不知名的地方。我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明天早上去李子坝打卡,利用出发前的空隙去看,足能弥补遗憾。去风景区旅行,想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总是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我对此深信不疑,并且不只是想想,而是常常付诸实施。没有时间,挤出时间,创造出条件。有了这个想法,我便在黑暗中看见了属于自己的那道光。
这时候,我仿佛听见轻轨发出的“嚓嚓”声,宛若鸟儿的鸣啭那样悦耳。这声音伴随着旅人穿过空旷的原野,去向那心中的圣地。极致的路上就要有极致的追求,让脚下的这条路,成为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一夜,我在光荣与梦想之中度过,为即将开始的旅程加油打气。凌晨四点,我便爬起来,早早来到了马路上。我被一片乳白的浓雾束缚,不辨东西,摸不清来的方向。我努力地搜寻着脑子里残存的记忆,那从何而来的命题,又一次摆在我的面前。
我猛然想起重庆还有另外一个称谓,“雾都”是这里绝对意义中的象征,傍着这样一条大江,怎么会不被雾气笼罩呢?江水茫茫,去向不明,大概是在遮蔽着行踪,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制造出一种神秘感。
这雾气是流动着的,并非凝固不动。我站在原地仔细地判断一番,雾气流动的原因是随江水的不停流动,也就是说,江水在推动着雾气流动的方向。我没有犹豫,立即向着雾气流动的方向跑去。
我向前奔去,虽然看不清什么,却可以看清身边的石栏和脚下整齐的便道。此时,在大雾里奔跑,显得走位飘忽,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物件,仿佛一闭眼就可以进入到梦乡。我的意识就如同一支笔,可以描绘出风景的线条与轮廓,以及我望而不得的生活。我承认,这些非常虚幻,甚至有些缥缈,我还是强自镇定地寻找最终的答案。
二
不知道在大雾之中挣扎了多久,当我听见“嚓嚓”的声音,猛然抬头看去,那空中的雾团仿佛在一瞬间散开,一道亮丽的光焰钻进了楼体,我顿时惊呆了。怎么感觉脸上有液体滑过呢?我坚信那是雾霭的眼泪,是被一份坚定与果敢感动到了。
李子坝站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正街39号。重庆地形复杂,许多建筑不得不依山而建,设计师巧妙利用高差轻轨线路与商住楼相结合,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节省了有限的空间。
李子坝轻轨穿楼是作为中国首个与商住楼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其独特的设计让人叹为观止。1998年,重庆市政府决定在李子坝轨道建交通站点,但这里早已规划了居民楼建设。车与楼的共存问题成为一个难题,经过无数次设计攻关,最终拿出了轻轨与居民楼共同建设的方案。2005年,这座车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轻轨穿楼也成为重庆市的标志性景观,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众多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打卡留念,来体验重庆市这个魔幻城市所带来的魅力。
当我看见身边已经是黑压压的人群时,心里的孤寂感顿然消失。此时的雾霭已经不是那么的浓重,江水依稀可见,那一幢幢大楼像一根根黑漆漆的黑柱,矗立着,支撑起的空间也越来越高大,那份昏暗也渐醒渐明。
有人穿过马路,走去对面的大楼。大概是不甘于在这里拍摄,不如走去上面,要更近距离感受。我想是这样,便立刻动身尾随而去。楼里都是忙碌的身影,一层二层三层都是商业区,出售各种商品。我走上四楼,有一个窗口,这里是个打卡地。
通过窗口可以看见两条轻轨的轨道就悬在头顶,能看见轻轨的底部,轻盈划过的身影。声音微小,震动也不大,真的让人意想不到,这些都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的庞然大物怎么会无声无息地来去呢?我不禁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力量而自豪。
不过,这里还不是最好的打卡地。有人在这里转一转,便又向上走去。我心领神会,也快步跟随。来到五楼,在一处长廊的阳台上,已经排成了一队,打卡的人们在按照次序先后,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让人想不到的是,来这里的人们都在干什么。这里是两幢楼之间,有一条宽大的空隙。轮到一个人,只见他侧身摆好姿势,使劲张开嘴……
我很纳闷,走过去看那拍摄者手中的视频。天哪!一瞬间轻轨通过,竟然是钻入了口中……我简直是醉了,还有这样让人惊诧的事情,这轻轨穿楼已经被演绎成什么了?这个视频一定非常的火,这种落差感一定是空前的。刚刚看过轻轨穿楼,在这里竟然还有轻轨穿口!可见人们的创造力有多丰富!
三
我们继续往上走,来到八楼之上,竟然看见了一条热闹的大马路。站在这里,我不禁有些蒙圈。明明是八楼吗,怎么有一楼的感觉呢?我不由地回想着,刚刚爬上来的感觉,楼梯还在身后,马路就在面前,不会错的。不愧是魔幻的重庆,真的让人拿不准自己所在的位置。
有位老大娘正在买烤肠,她看我发愣,问我买不买?我想了想还是掏钱买了一根。当然,买她的东西,是有事请教于她。向她打听一下此时的方位,不至于弄错了。
大娘的回答是肯定的,这里是八楼车站,她说着还用手指一下,去那里就可以乘坐轻轨了。她说完,两眼笑眯眯地瞅着我,似乎在等待我的下一个问题。
不远处有个山洞,我又一指,那里通向哪里呢?大娘头也不回。那里不通向哪里,是加油站。
我一下子觉得尴尬。她善意地笑着,是那种暖暖的,让我这个外乡人感到了她的好意。我向她挥手告别,忙去看我们同行的几个人。有的去了车站,有一个人却朝着车站不远的胡同走去。
我紧跑几步,便追上了他。那人还很年轻,嘴上冒出淡淡的胡须,一顶遮阳帽,一副眼镜,听见我的脚步声,回头来,眼睛里充满笑意。他用手指比划一下,意思是快点跟上,让我感觉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有一架叶子婆娑的葡萄树,旁边有一条小道。这里是居民楼的生活区,栏杆上还晾晒着衣物。前边就是一条轻轨的轨道,横亘在那里。一辆轻轨飘然而过,居然离我们不过十几米的样子,太近了太近了!我不禁惊呼。
那人灿然一笑,把他的手机交给我,他把手做成一个抓的动作,让我抓景拍摄。我忙打开手机,调整角度。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干过,不是什么难事。
轻轨过来,要从他的手里通过,仿佛一只手在抚摸似的,能充分感受到轻轨的质感。这里没有别人,只有我俩。我们在这里打卡,没有一句话的交流。有动作就可以了不需要任何语言。
我们又去了一个打卡地,是这里的最高层,站在这里能看见轻轨进入到李子坝的全景,另外,嘉陵江以及所拥揽的这座城。江水的轨迹是按照那条粗壮的比划走下去的,朝阳激情地泼洒下淡淡的红晕,给抹了一层浅红的亮尾。
风景是灵魂深处的最后注解,属于现在的和属于未来的,都要精心保留。我和那人分手时,只是挥挥手,我们便各自消失在各自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