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无声的吊唁(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无声的吊唁(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47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发表时间:2025-05-22 11:54:29
摘要:一篇悼念连襟的小文

(一)
   襟兄赵波涛逝世了,享年73岁。
  
   (二)
   上周妻子说,姐夫的病厉害了,咱们再去看看他吧。于是我俩来到了他生活了一辈子的肃宁县尚村。
   姐姐家是前后院,前院是一排老平房,后院是新落成的一栋小楼,因为还没有装修完毕,一家三代依旧住在老院子里。老院子很大,可以开进四五辆轿车。襟兄在院子里种着一棵桃树,两棵石榴,都已经挂果。桃树和石榴树的果实虽然不大,但在收获时,总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原来是种着两棵泡桐的,襟兄嫌这树太高大,因为它的高大,使得整个院子变得阴暗,常常一个夏天见不得阳光,后来便把泡桐砍掉,换种了桃树和石榴。这也许是襟兄的一种寄寓吧。桃子是长寿的象征,《神异经》说“东北有树焉,名曰桃……食之令人知寿。”院子里种了桃树,那就等于种了长寿。至于石榴,不但象征福寿长绵,而且还象征多子多福。
   进的院来,一片寂静,听到动静,老姐姐开门出来迎接,头一句话就是:“大老远的,又跑来干么,好好在家歇着。”她总惦记妹妹和妹夫的身体,她的身体不好可以,但妹妹妹夫身体不好,她就着急上火。
   襟兄已经没有起床的精力,一米七五的个头,现在卷曲着,像个孩子昏睡在床上,已经让癌细胞吞噬的瘦骨嶙峋。我站在他的头跟前,他没有反应,脸上除了淡淡的一丝红晕外,已经失去了任何表情。我很担心他不能抗拒癌症晚期的疼痛,看到这脸色,我松了一口气,止疼药起了作用,从表情看,没有我预想的痛苦。
   我的心里一阵酸楚,这具生命曾经是那么的活力四射。记得有一年过年,我们都去给老岳母拜年,岳母倾其所存,准备了丰盛的酒菜,招待这两位“高贵”的亲戚。大舅哥拿出了主人的姿态,陪我两喝酒,沱牌曲酒,三个人喝了三瓶,饭后我俩都躺倒了炕上。傍晚醒来,坐起来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怎么样,让老娘把菜热热,再闹两盅?”以后喝酒,我不敢再和他较劲,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现在。
   现在,我多么希望他坐起来对我说:“怎么样,让你姐整两菜,闹两盅?”
   老姐姐告诉我们,他的疼痛还好,就是这几天饭也吃不了多少,还闹腾得厉害,折腾人。妻子劝慰老姐姐:“病人身上难受,心情也不好,可能已经意识到死亡的来临,闹腾是免不了的。”
   妻子的话是对病人现状心理的总结,她有过这样的极其相似的护理经历。姐姐也非常明白病人的这种心理,她竭力承担着一个老妻应该承担的责任,并且承担得那么的慎重、严谨和倾情。姐姐的护理比医院的专业护理精心得多,她在用夫妻的真情,呵护这个人生伴侣最后的行程。
   老姐姐看上去很是疲惫,她也是70多岁的人了,两年前因肺癌摘除了肺叶,本身也是个重病人,现在却要负担起丈夫的日常照料,对这个满头白发的老人自然意味着艰辛。老姐姐很要强,依旧保持着农村妇女传统的礼制道德观念。面对妹妹的劝慰,她说:“我慢慢陪着他吧,不忍心让儿媳妇和闺女来给他端屎端尿。”她在心疼爱怜孩子。妻子说把尿不湿用上,姐姐说闹腾的不行,用不上,刚垫上就撕掉了,转眼就会拉尿在床上,需要不停地给他拾掇。
   老姐姐家的窗台上养了很多花儿,大概是因为太忙,更可能是因为襟兄病重家人的心情不好,这些花失去了精细的照料,任其自我疯长。唯有客厅窗台上的一盆“勿忘我”却长得旺盛而别致,并开放着微小淡雅的花朵。这盆花儿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看上去应该是有意为之,枝叶匍匐在窗户的玻璃上四散扩展开来,希望透过玻璃去拥抱太阳的光辉,但硬生生地被玻璃封闭割裂开来。从外面看去,竟然像镶嵌在玻璃中的一幅彩色工笔画,本来三维立体的茎叶和蓝色花朵,变成了二维的平面图案,那花的色彩、花的精神则显出被禁锢过的倔强和神采奕奕。有一盆仙人球已经干枯,球体上遍布着焦黄的斑块,除了根部还有一点绿意,浑身没有了一点生气,倒是那些刺,依旧坚挺。
   外甥女小艳北京上班,每到星期天就带着孩子回来住两天,外甥媳妇小娜是个老师,一放学就急急忙忙往家赶,都希望挤出更多的时间帮母亲一把,多陪伴父亲一段时间。外甥宝丰在石家庄的一处铁路维修工地上工作,管着一大摊子事情,但几乎两三天就跑回来一次,寻医求药都是他的事情。我们来的时候,他去医院给父亲开止痛药,这药是受控药品,按人按病按时供给。病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宝丰不得不去向医生求情,希望一次能多给开几片,但总是让希望落空。
   一个月没有见,宝丰瘦了不少,眼眶发青,眼白上布满了血丝,一看就知道这孩子睡眠严重不足。父亲躺倒了,他现在开始顶门立户,要开始真正肩负赵家的家族传承重担。我感到了这孩子肩上的压力,四十多岁,正是攀登人生陡坡的关键时刻,稍有懈怠,就会从这个大坡上滚落下来。看得出,这孩子把精神和体力中的“预备队”都动用了起来,他在冲击人生的顶峰。进门没说两句话,工地就打来电话,一接电话就是半个小时。他说,姨夫,不陪你们吃饭了,要赶回工地,把现场施工的问题解决了再回来。他眼泪汪汪:“看情况我爹没几天了……”
  
   (三)
   小满节的前一天上午,小艳发来微信“我爹走了……”一长串流泪的表情包。虽然已经知道时间不会太长,但得到消息这一刻,我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整个胸腔显得空落落的,有一股热气向上涌动。襟兄73岁,这个年头,这个世道,他的年龄还不算大,还不到告别这花花绿绿世界的时候。但癌症这病神,不知什么时候在阎王殿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控了生杀大权。希望谁死,谁就必须死,没得商量。我很敬仰癌症执法的公平公正,不唯权,不唯上,不唯贫,不唯富,但我也不解癌症不分老幼,不分好坏,不分仁义骄横,不分善良邪恶的死亡判决。
   我的身体原因,妻子不让我去送别,她说:“我代表你,姐夫会理解的,你在家里看家,给姐夫写首悼诗,算是祭奠。”
   在死亡面前附庸风雅,需要一定的定力和认知力,还需要有将死亡升华为风雅得精神境界。父母去世的时候我都写过悼亡的诗文,但都是丧事之后心境平静下来的事情。面对死亡,都是“悲痛”“哀伤”“泣悼”一类,否则不能与死亡的情景和情感所交融。庄子为妻子的死“鼓盆而歌”的情感境界,有几个人能够苟同,又敢于苟同。
   我听从了妻子的建议,她走后就坐在微机面前,沉静心绪,整整用了一上午的时间,为襟兄作了一首诗:
   悼襟兄波涛
   肃宁田野映沧桑,
   碧穗波涛不再忙。
   独步幽都星夜冷,
   家中新麦慰君亡。
   襟兄活了73岁,没有离开过肃宁这片热土,他在麦收前离开这个家,没有能够看到今年新麦的收获,种了一辈子的地,这算是死时留下的遗憾。有缺憾的圆满才是圆满,他的葬礼正是小满节之中,不正意味着大圆满吗。我把他的名字嵌入在诗中,也嵌入了肃宁这块热土之中,老兄好好休息吧,从此解脱于人间俗事。那边一定寂寞阴冷,但家中以及家中的麦子都在惦记你,你不会孤独……
   我把诗发给了宝丰,宝丰一会儿回复:“谢谢姨夫!我把你的诗烧给我爹了,还念叨了念叨,他能听懂的。”
   我知道,他一定能听懂的……
  
   2025.5.21

共 28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哀悼襟兄的文章,痛心与怀念都落在字里行间,令人动容。文章围绕襟兄病重与离世展开,回忆与襟兄相处的点滴,如一起喝酒的快乐场景,展现了襟兄曾经活力四射的形象。同时,细致描述了襟兄病重期间家人的照料与付出,包括姐姐的悉心护理、外甥外甥女们的奔波忙碌,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与责任的担当。最后,作者在襟兄离世后写诗悼念,表达了对襟兄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抒发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消逝的无奈与哀思之情。文章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自己对襟兄的深厚情感融入到字里行间,无论是回忆与襟兄的过往,还是描述襟兄病重时家人的付出,都充满了真情实感。细节描写丰富,同时文化元素点缀其间,为文章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5-22 11:55:46
  文中对襟兄的病情、姐姐的护理、外甥外甥女们的忙碌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情感真挚感人。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5-22 11:56:11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李旭        2025-05-22 14:22:53
  谢谢老师选稿阅稿,谢谢编辑!祝老师身心健康,开心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