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吆喝中的思念(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吆喝中的思念(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320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3发表时间:2025-05-23 18:52:29

“大舅又拉来一车蒜来承德卖了。”听哥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地上。
   大舅现在东北日子过得滋润,公司经营得红火,怎么突然想起跑这么远来卖蒜?我心里直犯嘀咕。中午扒拉了几口饭,就急匆匆往滦河老街跑去,远远地,就听见大舅那特有熟悉的大嗓门:“紫皮子蒜了!新鲜的!便宜,便宜!快来买呀!”
   循着声音望去,大舅正站在货车顶上,手脚麻利地给顾客剪蒜,装蒜。阳光下,他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车前围满了人,排着长队。我站在人群外,看着大舅忙得满头大汗却笑得见牙不见眼,心里更纳闷了。
   等忙过这一阵,我凑上前打招呼。大舅见是我,眼睛一亮,从车上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蒜皮:“你来得正好,帮舅看会儿摊!”我接过剪子,看他咕咚咕咚灌下半瓶水,这才问出心中的疑惑。大舅说今天刚好是他老丈人去世第三年,他想喊两嗓子让他老丈人听听。
   原来那年,大舅初来承德时也是拉了一车子紫皮子蒜,一车蒜卖得很顺手,一天的功夫就卖得只剩下两辫,这时一个在一边站了很久的大叔急忙忙走过来,把剩下的两辫蒜给买了。大舅高兴地数着钱,把钱放进了一个大皮包里,算计着再拉一车蒜卖,结果上厕所功夫,钱袋子就丢了。为了卖蒜,大舅早晨赶到老街也只是啃了一个棒子面饽饽,中午也没顾得吃饭,寻思卖完蒜再吃。眼看着钱不见了,他一着急还犯了低血糖“扑通”一下栽倒在地上,那个叔叔刚买了大舅两辫子蒜转身要走呢,见此情景急忙上前把大舅抱在怀里掐人中,给他嘴里塞了一块糖,大舅才慢慢缓过劲来。
   叔叔姓李当他听说大舅丢了钱就说,据他所知街上还真有一个惯偷,经常偷一些外来做买卖人的钱,那个钱袋子肯定是让他偷走了。但找这个人不好找,得打听打听。他就邀请大舅先去他家,他说如果那个钱真让那个惯偷偷走了,他一定帮大舅把钱要回来。
   那年我们一家还没来承德,大舅也没地方去,就和李叔去了他家。
   李叔家就住在街里,家里只有一个闺女,比大舅大三岁。女孩子人很热情叫李丽,当她听说大舅的情况后,当即就骑车去了街里四处打听那个惯偷的情况,李叔也去了当地派出所了解那个惯偷的家庭住址。经过他们父女俩的热心帮助打听,终于帮大舅找到了那个惯偷,经过做工作他交出了钱。大舅在李叔家里住了两个晚上,临走时大舅为了感谢那个叔叔和那个女孩给予他的帮助,就掏出五百块钱给他们,他们坚决不收。李叔说:“我帮你不是举手之劳嘛!小伙子,一个人出门在外不容易。赶紧回家吧!”
   大舅高中毕业那年正赶上姥爷退休,姥爷就让大舅接了班。刚开始大舅进入工厂觉得一切都新鲜,也能按时按点地上班,后来大舅觉得工厂上班太过于单调,挣得钱又少。他上班前曾许诺等挣钱了给姥姥开一个饺子馆,但一个月就那么点死工资,照这样挣钱,猴年马月能实现自己的诺言呀!大舅是个孝子,他觉得说过的话就应该兑现。于是他就想法设法琢磨怎么挣钱。为此,他经常开始请假做一些小买卖,发现啥商机了都会尝试去做。后来他听说河南杞县大蒜便宜,大舅就借了朋友车进了一车,拉到了承德卖。钱是挣了,却险些丢了。回东北后,通过这件事他不再动小心思,开始安心上班,后来大舅还进入销售科当了一名采购员,每天乐此不彼地来回出差,给单位联系一些工厂的业务,和一些厂家签订一些工厂的合同。
   一次,领导派他来承德一家二轻工具厂联系业务。姥姥听说他要去承德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东北特产,让他带给帮他的李叔和李丽。特别巧的的是李叔的女儿李丽就是这家工具厂的业务员,在她的帮助下,一些业务和合同很顺利地签了。那天大舅虽然回了东北,心却留在了承德。回东北没过多久,大舅毅然辞了工厂的工作,来承德投奔李丽,李丽也喜欢大舅,俩人没过多久就领证结了婚。
   大舅和李丽结婚后没多久,老丈人就把自己的退休金和自己的养老钱全部拿出来给大舅开了一个五金商店。老丈人说,从见大舅第一眼就觉得大舅人靠谱,而且脑瓜够用,绝对是个做买卖的料。他说:“我给你开这个店不是让你能挣多少钱,而是让你和我女儿有个营生干,你不喜欢别人对你指手画脚,那就自己做老板,过自由生活。”
   大舅被老丈人对自己的付出行为深深感动了,他感恩老丈人对自己的好,也和老丈人表示:“以后我就是你的亲儿子!一辈子对您和丽丽好!”
   大舅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和李丽结婚后,每天一日三餐给老丈人和李丽做饭,细心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自从来承德后,他由于做买卖也是很少回东北,赶上年节每次回东北,都会把老丈人和媳妇带上。姥姥也是善解人意的人,她经常说的话是:“好好对待你的家人!他们把什么都给了你,你要懂得珍惜!感恩!”
   本以为日子这么过挺好,没成想大舅和大舅妈结婚几年后的一天,大舅的老丈人出去溜鸟时一下晕倒在公园,送进医院一检查是肺癌晚期。医生给出的结论是,只有六个月的生命。李丽听说信后哭得稀里哗啦,大舅也一时乱了分寸。他给姥姥的电话里哭着说:“妈呀!我老丈人,我的爹病了。他,他只有六个月的生命了!”姥姥听后,急忙坐快车来到承德,她掏出一个十万块钱的存折说:“咱不怕,我攒了一些钱给你老丈人治病!”
   大舅不相信当地医院的诊断,拿了姥姥拿的钱和家里的所有钱,就带着老丈人去了天津肿瘤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且做了手术。随后,他又带着老丈人去了北京协和医院复查,后来从北京协和医院回来他彻底蔫了,医院给出的结论也只有六个月。但大舅回到家后,为了不让李丽担心,他故作轻松地对李丽撒了谎说:“误诊了。大医院都让回本地治疗,你想想能厉害到哪去呀?”
   随后,大舅托自己在国外做买卖的同学,给老丈人高价买来进口药尽量维持老丈人的生命。进口药价格昂贵,几个疗程下来就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大舅最后卖了五金店,借了高利贷。他说,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要尽全力救自己的家人。为了救老丈人他什么偏方都给他尝试,他听一个中医说每天吃一把炒蝎子,可以以毒攻毒,缩小身上各个地方扩散的肿瘤。大舅就一箱箱网购蝎子。买回来蝎子,他亲自动手清洗翻炒,他怕老丈人吃不下去,他都会把蝎子炒干研成末放到粥里。炒熟蝎子他带头吃几个,给老丈人看,这样老丈人也就跟着吃了。后来他不知听谁说,把三个带土的胡萝卜洗干净,七头紫皮子大蒜一起蒸熟混在一起,每天坚持连吃一年,能治疗老丈人的病。大舅听后如获至宝,就一麻袋一麻袋往家里买带土的胡萝卜和紫皮子大蒜。为了便于储存,他还特意在院子里挖了窖储存胡萝卜。那一阵,大舅只要听说哪个地方有好中医,无论多远大舅都会领着丈人去看,全国各地几乎去了遍。钱花光了,外债累累也没有挽回老丈人的病。但老丈人临终前却满意地拉着大舅的手说:“我从第一天见到你在车上卖大蒜,就认定你这个小子不错。特别是你那声脆灵灵的吆喝声,我喜欢。小子,喊得不错!我闺女这辈子跟着你,我放心了!”那天,大舅的老丈人在大舅的吆喝声中,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卖大蒜了!卖大蒜!”大舅突然又吆喝起来,声音洪亮得惊飞了树上的麻雀。我抬头看他,发现他眼里闪着泪光,嘴角却高高扬起。这声吆喝穿过熙攘的人群,越过老街的青瓦屋顶,飘向很远很远的地方。
   此刻,我猜大舅他一定又听见了那声熟悉的夸奖:“小子,喊得不错!”就像多年前,那个站在货车上的年轻人,第一次用吆喝声打动了一位老人的心。

共 29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市井吆喝声里,藏着生活的味道。故事中的大舅以紫皮蒜为媒,串起了半生恩情。大舅初到承德时,他因一车蒜结缘古道热肠的李叔父女,收获患难相助的温暖。老丈人倾囊相授的信任,让他从漂泊青年蜕变为担当男人。而当老人生命垂危,他倾尽家财,遍寻良方的执拗,更将孝义刻入骨髓。多年后,那声穿越老街的洪亮吆喝,既是生计的延续,亦是深情的回响。市声喧嚣中,他仿佛与逝去的亲人重逢,用最朴素的乡音传递着永不褪色的感恩。一车蒜、一句夸赞、一生羁绊,故事以粗粝而温情的笔墨,勾勒出中国人骨血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伦理画卷。当现代人困于疏离与计较时,这份跨越生死的质朴情义,恰似一瓣辛辣却回甘的蒜,刺痛并唤醒我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非常不错的一篇文章,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24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5-23 18:52:44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何叶        2025-05-23 21:53:06
  感谢小雨辛苦编辑,问好辛苦了!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5-23 18:54:11
  不错的一篇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2 楼        文友:何叶        2025-05-23 21:53:31
  再次感谢小雨的支持,辛苦了!
3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5-05-23 21:46:01
  吆喝声里藏着亲情,藏着辛酸,藏着感恩,佳作,欣赏学习!
李春胜,教师
回复3 楼        文友:何叶        2025-05-23 21:55:24
  感谢老师厚爱支持,李老师文笔优秀,向老师学习。问候老师周末好!
4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25 10:52:58
  恭喜社长获得精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