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我俩的羊群(散文)

精品 【柳岸】我俩的羊群(散文)


作者:一苇清寒 童生,53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6发表时间:2025-05-24 09:48:00
摘要:它们在那片土地上争抢着,争草,抢水,夺麦苗。它们跟庄稼人一样,努力的活着,活到生儿育女,活到我俩回来又离开,活到家里缺钱,被羊贩子拉走。

那年暑假,我俩接手了我们两家的两圈羊,搬着指头能数过来的两圈。那么升官也就变的理所当然了。羊倌,很显然的是,在家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赫的提升。毕竟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气都不敢喘的高中生一跃成为了家族的首个大学生,还兼任着羊倌这么一要职,自我感觉就是咸鱼不但翻了个身,还越过了龙门。连那两圈羊都跟着我俩,一天抬着“高傲”的头,在山岗子上像风一样的转来转去,把饿肚子,吃草都抛到脑后,被山风刮到那个犄角旮旯被存放了起来,一直存放到山窝窝里两只“金凤凰”飞出去的那一天。
   那时的我俩,真感觉自己就是别人口中那个“像风一样的少年”。弟弟每天吼着秦腔,也吼出了小拇指那么大点的名气。唐家洼下翻地的唐三老汉听到了,不问这娃今年考上没,直说这娃没唱戏,可惜了这一副好嗓子。连那头吃草吃的好好的“馋嘴子”(羊倌给每个羊起了名字)都跑到田埂边上,侧歪着头,半眯着眼张望着,似乎听得也入迷,时不时地还和着弟弟的腔声“咩”一声,这是在“帮腔”吗。我过去就是一鞭子,嘴里骂道:“把你馋死来”,惊得其他羊四荒而逃。
   我钟情于、执着于我的那首天籁之爱,夹着嗓子唱,吼着唱,使出浑身解数的唱,所谓的高音低音乱七八糟的音我都用上了,但终究没有得到唐三老汉的一句点评。那头馋嘴子我不知道是被我打怕了,还是对我的歌唱不感兴趣,顶多就是抬起头来翻个白眼又啃食青草去了。村里的人都喜欢听秦腔,也喜欢吼秦腔,累了吼两句解乏,烦了听一段解闷,满腔的豪放再适合不过这片粗犷的黄土地了,对他们而言,我这在他们听来或许连鬼哭狼嚎都不及吧。但我没有放弃,每天依旧唱着,唱给山听,唱给风听,唱给我的村庄听,唱给我俩的羊群听(管它们感不感兴趣)。
   我不知道是因了它们的特点,还是因了我俩在它们犯了错后,可以针对性地叫骂它们,我俩给每只羊都起了名字,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那头“典范”馋嘴子,还有红头,瘦子……到后来我俩上学,大伯和父亲接手这群羊后,这些名字依旧延续使用着,或许是每晚羊群进圈前,我俩分羊时的喊叫,他们对这些称呼习以为常了吧。不幸的是,我俩上学后不久,听父亲说瘦子在一次吃完苜蓿后给胀死了。期初听到这个消息我是有过难过之心的,好几次睡梦里都梦见我俩的羊群,梦见瘦子,毕竟在那一段日子里我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可是想想也罢,老家话说的好,牛羊一朵菜,给自己一点安慰这事从心里也就过去了。再者瘦子瘦和胀死是有原因的,平常嘴细,不怎么吃,碰见好的不知道饥饱,时也,命也。
   天刚蒙蒙亮,我俩就赶着羊群出圈。尽管是夏天,但在西北的早晨天气还是比较凉快的,羊群也就不会你推我搡地乱跑。去哪里,一般都是大伯规划好的,他对这片土地太过熟悉,这里一草一木的呼吸都跟他连在一起,哪里的草什么时候能长出来,哪里的草羊喜欢吃,他比谁都清楚,沿着他的路线“行军”,总能遇到一块植被茂盛的地方。我喜欢看样吃草,看到一缕缕的青草被羊卷进嘴里,我也会拔一根草放到自己嘴里尝尝味道。弟弟也是,总能看到弟弟嘴角钓着一根草,越嚼越短。羊是饿,我俩是馋,是嚼新鲜,尝好奇。
   羊在那洼地里你争我抢地吃,我俩躺在地头,看天,看云,看过往的飞机,那时的我们没有出过远门,见识就跟我们的羊群一般大,最大也不过我们的村庄,所以躺在那里,只能谈天,谈地,谈论我们的羊群,哪个吃草好,哪个要下崽了,谈论村庄的那些多嘴婆娘。感觉羊永远抢不够,挣不够,不是这个把那个顶一头,就是那个把这个撞一下,像极了我俩,谈不到一起,躺着的突然跳起来一个把一个抽一羊鞭,路过的王家老汉问我俩有多大的仇恨,连我们也不知道。
   羊怕热,一热就会头顶头地团成一团,一羊鞭下去,你推我搡地换个地方又团起来。据二爷说这是因为羊的头里有一种蛆,天热蛆会使羊的头痒得不行,所以才会出现此现象。所以它们吃饱也好,饿着也罢,一到九点多的时候我俩准时赶羊进圈,偶尔去得早了,惹得大伯会说“你俩这纯属是完任务”,念叨个不停。
   下午出圈时,已是五点,我俩的羊群还是早上进圈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羊团”,这也造就了我俩几秒下山岗的经典场面。还是唐家洼,还是那条土路,一鞭下去,羊是滚下去的,还是跑下去的不得而知,对于我俩而言,下去够数,活着就行。我俩紧随其后,混杂着羊尿骚味的土雾弥漫开来,争先恐后地往我俩的鼻孔里,牙缝里钻。快哉,这场景,让我不经赞叹到:羊群熙熙,皆为草来;羊群攘攘,皆为草往。
   下了洼,进了柴家已经破败不堪,连院墙都没有,何谈房屋,完全称不上老宅的老宅,只留两孔黑乎乎的窑洞守望着这一院的杂草,春生冬衰,年复一年,而院落的主人终究没有回来。羊接着团,团的更紧了,大喘着气,肚子此起彼伏地煽动着,我俩就近找个阴凉地,大地做床,羊鞭为枕,接着谈论属于我俩的“天地大道”,早上羊鞭的疼已被山风刮得没了影,徒留痕迹在腿上,旁边看笑话的羊群估计心里在想:“旧恨”去,何时添“新仇”呀!可惜,这次羊群失望了。
   太阳快要落山,唐家洼的山影连上彭家山的山脚跟的时候,羊群也就散开了,它们也知道到填饱肚子的时候了。这时候南河湾里的旱蛤蟆最热闹,好像跟比赛似的,一个比一个叫得欢,一个比一个叫得声音大,这不由得让人想起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那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这靠天吃饭的黄土高坡上,稻花香梦都不敢梦一下,只能空留蛙声一片。但这里的庄稼人,就像被上天眷顾过一样顽强生存着,种出只有西北大地上独有的麦香,诉说着一个个特别的丰年。
   我俩时不时地会给羊群打打牙祭,这种“好事”馋嘴子和瘦子甚是了解。太阳完全落了山,黑幕还没有完全遮住这块土地的时候,它俩已经开始张望了,望向那几块苜蓿地。偷放苜蓿是我俩能让羊群吃饱的唯一手段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手段。等天完全黑下来,淹了身,羊群便会得愿所偿地被我俩赶进不知道是张大,还是李四,还是王三的苜蓿地,羊群敞开了吃,我俩躺在苜蓿地里看星星,等月亮,一阵阵山风吹来,带着草腥味,带着苜蓿花的花香味。这时候的山谷里褪去了白天的烦躁,变得很静,只有清清脆脆虫鸣,蛐蛐叫,剩下的就是羊群撕扯苜蓿的声音了。
   后来,我俩的羊群有了新成员,满平叔家的断腿羊来了,一只腿绑着两块小木板,绳子几乎缠满了整条腿的羊。说是让我俩带放一下,其实我俩心里清楚,他家只是没有公羊而已,只可惜造化弄羊。
   记得贾平凹在书里形容这片土地时说:“在这片土地上尽然有人生存,真是一个奇迹。”是的,这里的人儿奇迹般的生存着,一辈又一辈,就像他们种的一茬茬庄稼,但山坡上的草似乎并没有庄稼人的那么倔强,雨水多了这里的植被就茂密一点,雨水少了只见黄土不见草,或许黄土高坡这一词就是这样来的吧,而封山禁牧也就能说的通了。
   那晚天色刚暗下来,我俩准备给羊群打牙祭时要穿过禁牧区,刚要穿过禁牧区时,听到上面有人喊“放羊的”,顿感天塌了。这可了得,这一群羊要是被巡山的抓住,罚款卖两个羊都不够。趁着夜色跑吧,于是乎,扬鞭催羊急,四条腿的加两条腿的无论多高的梯台,只是往下跳,不到一根烟的功夫,又到了唐家洼的一个大坑里,心已经跳到了嗓子眼……回首望,不见巡山人,这才把心安放回去,缓过神的我俩,才想起断腿羊,借着月色找寻半天羊群里才找到那头断腿羊,幸好羊在,腿也在,只是那条腿羊悬提着,不敢落地。
   再后来,两只“金凤凰”飞出了山窝窝,而他们的羊群依旧在那片土地上争抢着,争草,抢水,到了别人家的田间地头都要夺一两口豆苗、麦苗……它们跟庄稼人一样,在这片土地上努力的活着,活到生儿育女,活到我俩回来又离开,活到家里缺钱,被羊贩子拉走。
  

共 30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俩的羊群》叙述了“我”和弟弟一起放羊的经历。那年暑假,我和弟弟接过了我们两家的放羊的担子。从家里娇惯的孩子,成为了家族的首个大学生,还兼任着羊官这么一要职,我有种自豪感。我俩赶着羊,在山窝里转来转去,弟弟吼着嗓子唱着秦腔,我也跟着吼唱,没人听不要紧,我们羊宝宝们喜欢听,我们还根据羊个性,给每个羊起了好听的名字,我们每天喊着他们的名字进进出出,当得知一只叫瘦子的羊在一次吃完苜蓿后给胀死了,我难过了好几天,梦中还梦见它可爱的样子;我们俩起早摸黑去放羊,熟悉那片土地草长得好,羊爱吃,羊爱吃的草,我和弟弟也拔一根放在自己嘴里咀嚼着;羊在吃草的时候,我们躺在地头看天,看云,看过往的飞机;谈天,谈地,谈论我们的羊群,谈村里的趣事;我们俩只管放羊,至于羊出现什么状况也不管;我俩时不时地会给羊群打打牙祭,趁着天黑时刻,把羊赶进不知谁家的苜蓿地里让它们解解馋,等巡山的来了急忙赶着羊跑,以至于一只羊在跳坑时跌断了腿,我们不管不顾,直到回首不见巡山人,才把心放进肚里,借着月色找寻半天羊群里才找到那头断腿羊,再后来,两只“金凤凰”飞出了山窝窝,而他们的羊群依旧在这片土地上努力的活着,活到生儿育女,最后被羊贩子拉走……散文讲述了“我”和弟弟放羊的故事,故事感情丰富,亲切自然,妙趣横生,读之温馨暖心,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601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5-24 09:48:28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5-24 09:49:59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笨熊李春胜        2025-05-24 11:07:45
  天真、浪漫,是童趣的释放,文字荡漾着活力,渗透着大自然的清新,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李春胜,教师
4 楼        文友:老百        2025-05-24 11:08:13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