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过往】踏莎行•访九龙寺不遇(古韵外四首)
【踏莎行•访九龙寺不遇】
驿外梅残,溪边雪细,孤鸿声断长街里。
溪桥望尽暮云深,明朝新月斜楼外。
寸寸微风,层层山寺,僧敲棋子闲人至。
落花犹带旧时痕,此愁不断如春水。
【踏莎行•惊蛰思乡】
柳树苍茫,云舟隐现。斜阳立尽溪桥畔。
春山料峭带春风,春寒不耐春衣短。
山寺新晴,楼台旧燕。归期总被山遮断。
欲将离恨付流霞,流霞却向天涯远。
【清平乐•白露游合马驿站感事】
斜月初挂,人在垂杨下。
赤水东流连村社,望尽天涯如画。
芦花不解闲愁,年年开满汀洲。
江上风波何处,归来月满西楼。
【临江仙•夜宿龙山】
数日秋风尽放,山光横绝孤城。
云惊秋色与人盟。可怜江上月,格外动人情。
夜醉溪亭何处,归来已是三更。
柴门深吠独相迎。溪风吹柳叶,又作别离声。
【蝶恋花•重阳折菊送人】
山接梅溪斜巷末。水照轻寒,欲上梧桐叶。
竹藏楼头杨柳月,菊花绕路红如血。
休说今年花易折。寂寞楼前,又到重阳节。
雁去衡阳书信绝,更行桥上和君别。
【编者按】这组词作以季节流转为轴,编织出古典诗词中特有的伤怀与哲思。《访九龙寺不遇》借残梅、孤鸿、暮云等意象,在寻寺不遇的怅惘中,将愁绪比作春水般绵绵不绝;《惊蛰思乡》以春山、旧燕、流霞为载体,道尽游子对归期的渴盼与命运的无奈;《白露游合马驿站感事》用斜月、垂杨、芦花,在如画江景中暗藏漂泊的孤寂;《夜宿龙山》以秋风、江月、溪声,勾勒出夜归人的清冷与乡关之思;《重阳折菊送人》则借梅溪、菊花、归雁,在重阳送别中倾诉离别的浓烈与思念的深沉。词作既展现了古典诗词 “以景语写情语” 的含蓄之美,又蕴含着对人生聚散、命运起伏的深沉慨叹,读来令人低回不已。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26 10:36:28
词笔含情,意境幽远!从残梅孤鸿到斜月芦花,四季风物皆成愁绪载体,格律工整,比兴精妙,道尽人生聚散,读来满口生香。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26 10:36:46
五首词作如五幅水墨,将思乡、别绪、孤寂融于残梅、流霞、菊花间,景语情语浑然一体,尽显古典词章的深情与哲思。
3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5-26 10:59:37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