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到底怎样活着(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到底怎样活着(随笔)


作者:武汉廖生斌 布衣,244.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2发表时间:2025-05-27 05:41:54


   那天,一位好久未联系的战友在微信上问我:“这些年过得好吗?”突然间,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沉思许久,想起当年最流行的一句话,别问我过得好不好,我只能告诉你我还活着。
   是的,我还活着,网络又流行这句话,这一生,把养我的人送走,把我养的人养大,没有余生,更没有来世,太累了,太苦了,太无奈了。
   我还活着,艰辛地活着,曾经的起早贪黑为了什么,没日没夜为了什么,忙忙碌碌为了什么?人们常常说道,好死不如赖活着,是的,我应该好好活着,虽然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甚至人生路上我走了许多弯路,虽然世态给我许多炎凉和不公。
   就这样,在年复一年的数不尽的冬去春来里挣扎徘徊,就这样,在这养小赡老的等待中慢慢老去,就这样,我还活着,艰难地、艰辛地活着。
   我也在深思: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也许我们都曾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到疑惑。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为了不让爱人失望,为了不被人看不起,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可以有成千上万的答案,但最终的答案只有一个:为了不辜负自己,为了不辜负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二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已经死了,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伟大领袖毛泽东于1976年9月9日长眠。这么多年了,我们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忘。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年代,他创建了一个新中国。他建设了一个先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他缔造了一支人民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创立一个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
   今天我们无法忘记他,是因为有一种精神,穿越时代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我们无法忘记他,是因为他胸怀人民,他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思想格局,所以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1976年1月8日,人民的总理——周恩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又一颗巨星陨落。他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和国际交往呕心沥血,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当周恩来遗体送八宝山火化时,上百万人伫立在十里长街默哀送灵。
   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你在哪里?人民舍不得你。那天,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人民的好总理,你的离去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边哭边跑。
   敬爱的周总理,虽然你走了,但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你和人民永远在一起,人民不会忘记你。
   有一位老人,他驻足中国南海边,亲切的笑容在五湖四海荡漾,一个春天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啊,他就是邓小平,一个世界瞩目的名字,一位20世纪的伟人。他把毕生的心血献给了中华民族统一和振兴的伟大事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
   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日益繁荣,国家日益强盛,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足,而这一切无不倾注了设计师的全部心血,作为扭转中国命运的其中一人,在人民心中,邓小平无不透着作为伟人的气质与魅力。
   他坚持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情地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人民也深深地爱着他。
   中国有着现在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可谓称得上是第一功臣了。他那伟大的领袖形象也将永远铭记在我们中国人民的心中,他的理论和精神也将不断指引我们国家走向更加繁荣、更加富强的发展道路。
   焦裕禄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每年的焦裕禄逝世纪念日和清明节,位于河南兰考的焦裕禄陵园和位于山东博山的焦裕禄纪念馆内,人们从全国各地自发前来,祭奠、怀念这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在百姓心窝里扎根的人,身体殁了,精神还活着。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
   2021年05月22日,这是个足以让全世界人民痛心的日子。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在湖南长沙仙逝。
   享年91岁,但他将永远活在人们心里,永垂不朽!2021年5月22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个消息仿佛是一个惊雷炸开!受人敬重的袁爷爷,是还在海南顶着大太阳下田的饭碗守护神,这样的袁老怎么可能去世?
   “他撑着等我们中午吃饱饭后才走”,这句话又令多少人潸然泪下。
   此时,所有人从震惊中惊醒,那个撑起一片天的老人,真的走了,就像西沉就不会升起,划过天幕就不会再回来,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
   东京审判亲历者——高文彬,全程参与了东京审判,并揪出了向井与野田毅两个杀人狂魔。他是目前中国国内唯一健在的参加过东京审判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作为东京审判的亲历者,他和其他中国代表一起,历经艰辛亲手把日本战犯送上了审判台。
   相信,历史不会忘记东京审判,也不会忘记在东京审判中,为祖国伸张正义,惩奸除恶的这些英雄中国人的名字。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能活在人民心中的伟人能有多少,能为人民所想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山河为证,日月为鉴,你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三
   我突然又想到我当兵的地方——青海省格尔木,那里有一栋的将军楼,它见证了高原官兵的创业史、奋斗史和荣誉史,见证了青海和西藏、青藏公路的过去和现在。但很少有人知道将军楼中所谓的“将军”究竟为何人,将军楼外侧绿草如茵的山坡上,有一座坟墓,叫将军墓。将军墓西北面有一条三里多长的大沟,这是一条哈达,萦绕在雪山之巅;这是一条玉龙,穿梭在云雾之中;这是一道彩虹,飞舞在青藏高原,映红了苍天,照亮了大地,它诞生在20世纪50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4年青藏公路修筑完毕之后,据不完全的统计修筑这一条公路已经牺牲了179人,除此之外还有六百余人在修筑的时候负伤,到目前为止青藏公路修筑工程是全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公路工程,青藏公路全线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起点是我国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终点为我国西藏自治区的省会拉萨市,青藏公路在修筑的时候条件很差,而且还有着战乱的风险。
   青藏公路是我国交通历史上的骄傲,一些国外专家人都认为青藏公路的修筑难度位于全世界各大公路之首,而且在1954年之前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水平都不是特别的高,但是我国的修筑工人们和工程师们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就让青藏公路顺利通车,在1978年之后我国再次对青藏公路进行改造升级,现如今,青藏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修建青藏公路付出心血、甚至牺牲的工人或者专家们,虽然你们的名字鲜为人知,但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你们只是普通的工程兵,但你们修建的公路却如雪域天路,把西藏与祖国内地紧紧相连,为雪域高原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你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你们永远活定格人们心中。
   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一级英雄”邱少云在1952年10月,他在距敌前沿阵地60多米的草丛中潜伏时,为避免暴露任烈火烧焦身体而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并追记特等功。
   邱少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写道:“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他双手深深插进泥土中,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剧痛,一声不吭、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战地丰碑——杨根思,共和国之光——黄继光,万夫莫开——高成山,坚柔并在——贫宝山,破阵锋芒——卜广德,钢铁长城——于泮宫,奇迹领袖——于喜田,远袭先锋——毛张苗,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这样的英雄很多,甚至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他们的英骨虽埋在异国他乡,但祖国没有忘记你们!人民永远敬仰你们!
   高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高炮团225营一连指导员,成为一名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1998年8月1日,随部队参加抗洪抢险,在湖北省嘉鱼县洲湾地段抗洪时,高建成为抢救战友光荣牺牲……
   大家还记得李向群吗?这个英勇年轻的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他家虽有百万家产,但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选择参军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战士、优秀士兵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李向群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这位英勇的战士以其20年的短暂生命和22个月的短暂军龄,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赞歌,被誉为“新时期的英雄战士”。
   李向群、楚河畔、高建成、朱治清、汪洋湖……这些一个又一个陌生但不朽的姓名,你们是抗洪英雄,人民记得你们,祖国记得你们!李文亮,他有着一个新的称呼,吹哨人。有人说,他代表的是医生的良心。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不幸的是他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但再也没有上去,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有些人死了,可是永远活着。李文亮只是普通的一名医生,他就是这样的人!
   在我的老家,蔡甸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夏思思,29岁。她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1月19日收治人民医院,医院全力救治。2月7日病情恶化,医院紧急将其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救治。2020年2月23日清晨6时30分,经救治无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去世。像他们一样的抗疫英雄们,披着白色战袍,站在抗疫战场的最前沿,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疫情的蔓延。他们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人民怎会忘记你们,国家怎会忘记你们?
   中国普通人千千万万,但能被人记住名字的有多少?你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或者士兵,或者医生,但你们将个人的困难、甚至生命置之度外,心系祖国,心系百姓,你们的青春永远光彩照人!
   掩卷细思,能永远被人记住的人,无论伟人或普通人,但他们的胸怀宽广,心系人民,这是你们活着的意义!
  
   四
   他们曾苟且活过。
   还有一些人,虽然他们活着,但已经死了。
   沦落成贪生怕死、苟且偷生的糟老头,南宋奸臣卖国贼秦桧,以“”莫须”的罪名害死抗金名将岳飞,祸乱朝政,虽然他生前享尽荣华富贵,但死后却遗臭万年。
   秦桧的坟墓被称为“秽冢”,墓碑上“不镌一字”。过了二百多年,人们对他仍十分憎恶,明朝成化二十一年,有人把这个“秽冢”铲平。把秦桧和王氏两具肮脏的尸骨扒出来,扔到臭水沟里,发泄对这个好贼的愤恨。
   近代显贵一时的袁世凯,曾因追逐名利出卖维新志士,致使戊戌变法中途夭折。辛亥革命后,为能当上中华帝国皇帝,他更变本加厉,甚至不惜出卖民族主权,几乎全盘应允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他的卖国罪行激怒了全体国人,整个中华大地掀起了讨袁的浪潮。
   最后,他只有在四面楚歌的声讨中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卖身投靠日寇,甘为汉奸的汪精卫,最后竟是痛苦地死在自己为之效命的日本主子手中,更不用提他们身后的千载罪名了。
   人之初,性本善,刘青山和张子善,这两个人在新中国没有建立之前,也为革命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国家建立后,他们被安逸的生活所腐蚀,贪图享乐,荒淫无度。在天津政府的重要职位上贪污了将近171亿左右人民币。
   数字即使换算到今天,都让人啧舌,放在当时经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新中国,就更是一个天文数字。171亿,在当时可以买5,000万公斤的小米,买2000多万斤的猪肉。这一笔被他们贪污的金钱可以养活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民。
   官员手中掌握公权力,但这权力始终来源于人民,必须始终秉承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只有不忘这一根本理念,才不会走弯路、走错路,才不会走上刘青山、张子善等人的错误路径。
   《人民的民义》中的赵德汉,一名正处级干部,在家吃着阳春面,胸中无时不想着共产党,这样的官员现如今的确也已经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然而当跟随侯亮平来到他的“秘密别墅”时,群众瞬间惊呆了,尤其是满冰箱的人民币,满床的毛爷爷,直至这时,赵德汉虚伪的假面具才被摘下。
   在老戏骨侯勇的演绎下,“贪官”落下了悔恨的泪水,作为从小家境贫苦的农民娃,好不容易凭着学习优异,步入了政途,结果因为忍受不了金钱的诱惑,彻底沉沦,关键这么多钱,他也没有怎么动过,也算是倒霉,别人贪污几千万的都买奔驰,宝马豪车了,可对比赵处长,反而在北京骑着自行车代步,能不叫倒霉么?
   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之便,拜倒在金钱面前,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活着就是为了钱,为了私利,置人民利益于不顾,有些人甚至牺牲人民的利益来获取个人利益,这就是他们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这些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到底应该怎样活着?这其实不是一个哲学的难题。历史就可以回答,我们身边的人就可以告诉我们。活着,并不难,难的要活出一个人的意义和尊严。好好活着,不为活着而活着。
  

共 533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有着较高质量高标准的正能量美文。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和目的又是什么。作者开篇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说起,用真挚的话语说明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并给出了答案:为了不辜负自己,为了不辜负这次仅有的生命。这个观念很快与读者能产生共鸣。接着文章用正反两方面的人物为例来加以阐述,立场坚定,理由充分,证据确凿,很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也很有感染力。如列举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焦裕禄、袁隆平、邱少云等众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敬仰,人民当永远铭记他们。文章同时还列举了秦桧、袁世凯、汪精卫等反面人物,他们的罪行将永远订在耻辱柱上,遭世人唾弃。文章结构庞大,气势恢宏,主题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多彩,结构清晰自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照应。语言质朴无华,感情真挚。文末以问话形式结束,给读者留下了深度思考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美文佳作,点赞!感谢老师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继续,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东篱编辑:红花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5-27 05:46:50
  人,到底怎样活着,活着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文章从正反两面举例加以论证,很有说服力,也很有影响力。正能量满满的文章,令人思考,给人启迪。学习了,祝老师夏祺顺安!
2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5-05-27 06:01:40
  感谢社长精彩编辑!老师辛苦了。感谢紅花草老师撰写的编者按!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5-27 08:34:25
  活着不易,选择一个方式好好活着更不易。生死大事,人们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思考 。作者的文章,以宏大的叙事,回答了人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发人深省。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5-05-27 08:38:14
  谢谢老师雅评!
4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5-05-27 10:41:33
  谢谢怀才抱器老师美评!长评!
5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5-05-27 13:35:06
  王素荣老师点评:人,到底怎样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从一次战友的问询中对活着的意义进行了深思。从小我到大我进行了质的飞跃,从国家伟人到抗战英雄。抗疫英雄到青春的战士,从人民的卫士到贪官污吏……用无数的先烈唤醒新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人,为什么活着”。这篇文章极具正能量,站位高远,目光远大,不愧为军人!为廖老师点赞。
6 楼        文友:袍泽俱乐部        2025-05-29 13:58:35
  文章在探讨人生意义时,跳出了空洞说教的窠臼。作者通过对腐败者扭曲价值观的鞭辟入里的批判,反向勾勒出生命价值的坐标系——活着不应是对私欲的无度追逐,而应坚守尊严与意义。这种“破而后立”的论述方式,让抽象的哲学命题变得鲜活可感,既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更彰显出其对人性、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赋予文章超越文本的社会价值与人文温度。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