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诗韵】鹧鸪天•新中国的农民和土地(古韵十首)
一、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2,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私有制)
赤县迎来处处春,农奴千万得翻身。
土豪打倒颁新政,良田私有长精神。
无压迫,可余存。欢声洋溢绕乡村。
从今干劲冲天起,做主人生弥足珍。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8年,逐步取消土地私有权,过渡到集体所有制)
独木难支农发慌,邻朋互助友情长。
收成还盼及时雨,吃饭全无隔夜粮。
肥缺乏,汗流光。年年耕种独心伤。
田归集体规模化,历史翻开又一章。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1958-1978年,全面推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公有化模式)
公社成员兴致高,田中岁月少操劳。
收成但靠工分管,吃饭全凭集体烧。
人易惰,地无饶。缺衣少食怎堪描。
供需出现新矛盾,动荡时光终撤销。
四、大包干首创承包制(1978年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按下手印)
人缺吃穿地不殷,分田纸上指痕新。
承包模式归私有,敢向苍天要自尊。
倾热血,铸农魂。孤灯灼灼照乾坤。
今朝一意潮头站,从此英名史册存。
五、全国推广包产到户(1982年完成,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激活农民积极性)
土地承包好政行,乡村处处景清明。
分田分具精神爽,栽豆栽瓜自主营。
朝滴汗,暮勤耕。丰粮丰产尽欢声。
农家迈入新时代,基本朝纲得振兴。
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21世纪以来,推动土地流转与市场化配置。)
改革春风吹四乡,农人入市挣钱忙。
经年土地无心种,每月工资格外香。
嫌少值,怕多荒。良田流转始登场。
两头盈利皆欢喜,集约耕耘利益长。
七、第一轮土地承包(15年)
土地承包初始尝,增收促产有良方。
三餐摆脱大锅饭,四季欣闻谷物香。
耕己地,纳公粮。农家个个喜洋洋。
乡村建设从今起,陆续迎来砖瓦房。
八、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
二次承包细丈量,村田打乱再分忙。
添人添地重规划,丰产丰收不纳粮。
多减负,尽开荒。精神富足地流香。
惠农政策频频出,补贴书来新史章。
九、第三轮土地延包(土地承包权在原有基础上延长30年)
土地延包工作忙,其中细节不寻常。
增人没给多增地,减地而今不减亡。
新政策,老村庄。迁城农户也沾光。
确权再续多欢喜,归整消零意味长。
十、农村土地的最终走向(农村土地的集约化与市场化,城乡融合发展)
流转延伸意味长,耕田大户办农场。
化零为整促高产,致富安居有妙方。
谋伟业,谱华章。城乡融合是纲常。
农人渐少粮无少,党的威名四海扬。
(原创首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