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夔门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夔门游记(散文)


作者:三峡布衣 举人,3237.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发表时间:2025-05-27 19:00:19
摘要:序:夔门天下雄,双峰锁大江。余自渝州放舟三日夜,终见赤甲白盐如天门豁开,始悟杜少陵"众水会涪万"之磅礴。白帝孤城托孤遗训犹闻,瞿塘绝壁栈道孔痕尚存,更见AR重现唐宋津渡、江底博物馆融古今水文。此间山水既镌刻着诸葛亮凿壁运粮、李白轻舟逐浪之史诗,亦见证高铁穿山、全息夔龙之新生。恰似十元纸币水墨丹青跃然江面,星垂峡口时,方知山河既是文明之容器,更是永恒之诗行。

时维乙巳仲夏,余自渝州放舟三日夜,舟行六百余里,终抵奉节。江雾初散,赤甲、白盐双峰如天门豁开,瞿塘峡口一泓碧水映朝霞,始见"夔门天下雄"真容。此景恰似杜甫笔下"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的磅礴气象,十元纸币背面的水墨丹青,此刻竟在粼粼波光中活现。
   ​白帝城怀古​
   晨光熹微时,踏过百米廊桥登临白帝孤岛。诸葛亮铜像沐金而立,其身后汉白玉碑镌刻的《出师表》笔锋如戟,墨痕间似有金戈铁马声。托孤堂内,刘备蜡像垂首托孤之态,令千年后的观者犹闻"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遗训在梁间回响。最妙在碑林深处,启功楷书《早发白帝城》拓片悬于素壁,太白诗魂与当代书风在此奇妙交融。立观星亭远眺,昔年滟滪堆已没江底,唯见游轮犁开平湖如镜,恍若时空在此折叠——诗圣杜甫"白帝高为三峡镇"的咏叹,与当代工程师驯服江河的伟力,竟在夔门前达成和解。
   ​瞿塘胜境探幽​
   午后乘画舫入峡,方知古人"瞿塘险过百牢关"非虚言。两岸绝壁高逾千米,岩层褶皱如巨册叠压,石灰岩与页岩交错处,竟有古栈道榫孔残存,传说乃诸葛亮为运粮所凿。忽见南岸粉壁堂摩崖石刻群,赵公硕《宋中兴圣德碑》字大如斗,冯玉祥"踏出夔巫"隶书如刀剑铿锵,千年墨迹在湿润峡风中愈发苍润。最奇当属"间歇泉",岩缝清泉时断时续,其声恰合《水经注》"泠泠如环佩"之载,与游船汽笛构成古今交响。
   ​秋色中的文明对话​
   适逢深秋,赤甲山枫叶似火,白盐山槭树鎏金,江面浮光跃金处,忽现仿古帆船载昆曲伶人溯流而上。但闻《牡丹亭》水磨腔穿云裂石,与山巅《归来三峡》实景演出的川江号子遥相唱和。夜宿夔州古城,新建依斗门城楼灯火通明,扫码方知此门原在旧城水门下八十米处,数字复原技术令淹没的唐宋码头在AR眼镜中重现。最叹为观止者,当属江底博物馆:透过双层玻璃舱,白鹤梁题刻群在幽幽蓝光中静卧,石鱼眼刻度与当代水文监测数据在投影中重叠,恰如李白诗句"古人今人若流水"的具象演绎。
   ​山河史诗的当代续章​
   登临三峡之巅,方解"赤甲晴晖"真谛。晨雾渐散时,赤甲山岩层赤若丹砂,白盐山崖壁皎如霜雪,阴阳两极在晨曦中达成微妙平衡。无人机掠过海拔1388米的观景台,传回画面中:东侧郑万高铁桥如银龙穿山,西向渝宜高速路似玉带缠腰,古夔门锁江之势,已化作立体交通枢纽的豪迈。老船工杨氏指着江心航标笑言:"昔年拉纤过夔门,三月不识肉滋味;如今开着观光船,给游客讲\\\\\\\'轻舟已过\\\\\\\'的典故哩!"
   暮色四合时,坐望江亭品明前茶。对岸夔门光影秀正演绎大禹治水传说,全息投影的夔龙撞开山门,水幕中浮出李白、杜甫、刘禹锡等诗人剪影。忽悟此间山水何以成中华文脉容器——险峻峡江催生求生意志,平湖秋月滋养审美灵性,当代科技则让古老传说获得新生。离岸时回望,瞿塘峡口北斗七星低垂,恰与依斗门飞檐构成天地线装,恍惚间似见杜少陵"每依北斗望京华"的诗意在此永驻。
  
  
  

共 13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峡布衣的散文《夔门游记》,写出了夔门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白帝城,三国时刘备在这里托孤诸葛亮,启功书法、太白诗魂与当代工程,在这里相映成辉。有瞿塘峡,两岸绝壁高逾千米,竟有古栈道榫孔残存,传说乃诸葛亮为运粮所凿。南岸粉壁堂摩崖石刻,有赵公硕、冯玉祥的字,还有间歇泉,与游船汽笛构成古今交响。赤甲山,白盐山,《牡丹亭》与川江号子遥相唱和。江底博物馆使古今相逢,叹为观止。坐望江亭品明前茶,看大禹治水的全息投影,诗意与震撼迭出。游记按游览次序依次写出,有风景有历史有传说,很吸引人。点赞共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5-05-27 19:22:40
  三峡布衣多才多艺,古今中外,各种体裁都能顺手拈来。这篇散文游记更有韵味。拜读欣赏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