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清晨槐花香(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清晨槐花香(散文)


作者:金刚指 秀才,165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3发表时间:2025-05-28 05:35:18

1
   我不知道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的确让自己有了一种错觉。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把车停在停车场,正常步行去单位。但当走出停车场,漫步在河堤边的人行步道的时候,总是有着一丝丝槐花的清香入鼻。然后我使劲地深呼吸,的确是那种槐花香。便也停下脚步,四处张望,没有看见一棵槐花树。
   沿着河堤的人行步道,也就四五分钟的路程,那一个过程里,槐花的香味一直在呢喃,像一只温顺的猫,我无法拒绝。可终究,还是没有找到一株槐花树。忽然间,便也想起,槐花开了,是真正地开了,也到了吃槐花的时节了。“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槐花绽放吐芬芳,阵阵清风扑面香”。“槐花十里雪山庄,万树镶银沁脾香”。“清芬浓郁散乡间,蜜蜂知味争掇采”。想起这些诗句,我的世界里也开满了槐花。回到办公室,推开后窗,那山梁上俨然悬挂着紧簇的堆积的洁白。
   小时候,生长在穷乡僻壤之中,自家的庭院外就有一株较大的洋槐树,一个人可以抱住的样子。当然,那时我尚小,自然抱不住。在这里说是庭院,那是给自己添一份安心。所谓的庭院是四通八达的,没有围墙,没有篱笆。就是那三间低矮的油毡顶子土木结构的矮房,能够遮风挡雨,已是那个时代的幸福了。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有了槐花香槐花灿烂,就觉得这个庭院是那么美好,再也不远离开。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时代家家户户秉持的传统,穿得破烂一点,也没有谁会笑话。我家庭院前的槐树,在我的记忆里,就是每年四月下旬最美的风景。更是我在这个四月,可以让嘴美美的享受几顿大餐的时段。采摘的槐花通过淘洗,拌上玉米面,和着蒜窝里捣碎的食盐,还有奶奶变戏法一样变出的三四颗核桃。去壳,把核桃仁捣碎,一起搅拌,放在锅里蒸。那袅袅升腾的水汽里,总飘着那悠悠的槐花香。
   由于槐树所生长的地方,出于孤零零的地界,也就显得不是过于高大,不像现在我回到故乡所看到的那些槐树,一棵棵都在竞相争抢着阳光,一棵直径三十公分的槐树,就能长到十几米高。总感觉风一吹,就会倒下来,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更让人难受的是,每年四月,只能抬着头,看着那一树树的拥挤在一起的花束挤爆了半个天空,可望而不可即。其实,这也是一种美好。这种美好源自于花香,源自于花的洁净。在这种美好与洁净里,赏花开,静享岁月雅,更是一种值得。
  
   2
   2008年地震后,我家就迁了新家。原来居住的地方,那棵老槐树还在,每年的春天里依然在绽放着一串串成堆的洁白。花香阵阵,扑面而来。深深地呼吸几口,整个儿心情就荡漾开了,像春天的海浪那样,会堆起白色的浪。还有湛蓝的,只有在浪涌时节,才会显出水的洁白纯净。槐花就是海的浪花,堆叠起层层高筑,在风的吹拂下,摇摆的树梢带动着花束摇摆,的确似海的浪涌。无拘无束,博大精深。槐花的浪涌比起海浪更加圣洁,那是来自于一棵树在整个大风里塑造的阵容,随着蛰龙的苏醒而悸动,而浪涌,而清香。
   现在居住的地方,属于人工栽种的槐花林,故而每一棵槐花树都不大,直径在20至40公分之间,树枝笔直,向风处,显得略微的倾斜,都在十几米高。因为人工造林,株距间隙比较小,便也显示出原始森林的味道。那是对于阳光的竞争而拉伸得笔直,精神饱满而健壮,神气十足,有着云气冲九天的豪迈。
   每年春天的气温达到15°左右,槐树的成年株就开始花芽的分化,这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在光照、温度、水分等多种环境的加持下,花芽进一步分化为花序。槐花通常是总状花序,即花朵沿着花轴排列成一条线。每个花序上会有多个小花,这些小花会同时开放并进行授粉。当花序完全发育成熟时,花朵就会开放。槐花的花冠呈蝶形,颜色以黄白色或白色为主,也有其他颜色的,如紫红色。盛开的槐花显得高雅,清华,脱俗。四处都会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情愉悦。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的大水塘,面积大约在三万平米以上。这一地理位置的独特,也就注定了槐花与蝴蝶的相遇。在槐花盛开时,首先光临槐花的不是蜜蜂,而是舞蹈家蝴蝶。蝴蝶在蛰龙醒来后便破茧成蝶,寻着这一方水汽而来。最初是那么的娇柔,容易在飞翔中产生疲惫。每当到达这一方水域后,不几天,蝴蝶就成群结队,不分尊卑,不分主次,不分伦理,傲然于翩翩舞蹈的世界,乐此不疲。而槐花的开放,更加增添了蝴蝶舞蹈的场景。因槐花盛开时,自己就像极了一只只簇拥在一起的小小的洁白色的蝴蝶。这便于结缘于蝴蝶,结缘于花事与舞蹈的结盟。
   我总感觉,不论是天生的一塘水韵,还是人工的槐树林,都是为蝴蝶的舞蹈而巧夺天工,搭建自然蹁跹的舞台。
  
   3
   在这个时段里,有幸遇到。赏心悦目这个词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如果换个词语,还真的难以找到合适的。美丽的鲜花好像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观,就连它们的内在都是很美丽纯洁。在我的故乡,槐花是洁白的,一串串白色的花朵看上去就像是白色的蝴蝶。槐花的洁白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从而吸引蝴蝶前来。正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我想,说的就是槐花与蝴蝶的缘分吧。
   恰巧,在槐树中,也有一种叫做蝴蝶槐的,系国槐的变型,小叶3到5叶簇生在一起,顶生小叶常3裂,侧生小叶下部常有大裂片,叶背有毛。因为它的叶子层层叠叠比较茂密,在远处看,仿佛正处于飞的绿色蝴蝶。虽然蝴蝶槐不是说的花朵,但这也更加坚信我的想法,槐花与蝴蝶绝对是有着缘分的。四月底,故乡的槐花开满树,只要坐在院子里,槐花的清香不请自来。槐花的花香不是微风送达,而是对于空气的渗透。对于喜欢吃槐花的人来说,只需要寻着空气的味道,就能找到连片的槐花。
   蝴蝶的到来,是为了舞蹈,不卑不亢,特立孤独,愉悦眼眸。如果你就住在我的故乡,临近水塘,某一个清晨,在睡眼迷离中走向池塘,你的脚步总会惊飞一群群结对的蝴蝶,哗啦啦地起飞,远远的是一颗颗彩色流动的心。你的睡意瞬间消失,惊艳于自然物种的美妙。生活中的疲惫、喧嚣,诸多的不如意,都会在蝴蝶飞舞的世界里烟消云散。此刻,你浑身充满着力量,精神倍增,在迭起群飞的心的世界里斗志昂扬。那久远的传说,蝴蝶自身的破茧化蝶的过程,总会使人产生一定的哲思。蝴蝶的一生很短暂,从春天的破茧到秋天的殒落。蝴蝶的一生,拒绝重复自己,每一只蝴蝶都是孤品。
   而槐花不同,每年是重复的,进入不了孤品的序列。但槐花的花期很短,大约两个礼拜。在这两个的礼拜中,陪伴着蝴蝶,陪伴着空气,陪伴着春天,甚至陪伴着人们的味蕾。尤其在槐花盛开的时候,一样会感觉到空气格外的赏心,时刻在愉悦疲惫的身心。蝴蝶穿越于槐花之中,槐花开放在蝴蝶的舞蹈里。有种舞台与各种的融洽,但又都鼓励着人们的心灵。
   在生命里,重复也罢,拒绝重复也罢。孤品也罢,非孤品也行,只要有着一种路的诚实,那就是美好的。在物质短缺的贫穷年代,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槐花、槐叶还是救命的口粮,在欠收的年景,帮助祖辈度过了饥荒,被老百姓称为“救命树”。
   我想,有着这些,就足够了。
  
   4
   思绪因为空气中的槐花香而迷失,我临窗而望,那一树树的槐花就是一树树的舞蹈,就是一树树的曼妙,就是一树树的风情万种。有花香,这个世界才完美。有花香,自己的人生才没有遗憾。
   我是吃着槐花疙瘩长大的,自然就会摇曳着一树树的春天,与儿时父辈们经营的那眼山泉一样清幽静雅。与山泉絮语,那是生命之源,与槐花香絮语,那是生活的芳醇。或许就是这样,走过的路才显得千姿百态,世事才繁花似锦。赏花香就得记住花香,像那皓月当空时流星许下的愿诺,虽短暂,但独此一格。似蝴蝶之所以称之为孤品,那是因为不重复。
   但人生路不一样,不能做到像蝴蝶那不重复。看花树,赏花香,总会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遗憾。但过往的脚步里,总有着更多的美好,当我们记住这些美好时,那些不开心就会随风远去。
   我望着窗外那一树树槐花,忽然记起在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在《语文报》中读到的一片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大致内容是一位单亲年迈的农村父亲,含辛茹苦把唯一的孩子培养成人,孩子在大城市立业成家,有着美好的未来,因孩子的孝心所致,住进城里。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一日,他独自一人到医院检查,结果是癌症晚期,医生说他最多能活三个月。这位伟大的父亲,悄悄带着他换洗的衣物,离家而去。因为他知道,孩子肯定会拉账累债为自己医治的,从此入住深山老林,过着类人猿的日子。无时光流逝的记载。饿了采野果,杂草树皮为生,渴了饮山泉水,夜晚住山洞。每经历一个日月轮回,就在山洞里放一颗小石子。忽然有一天,他感觉已经过了许久,眼前的石子堆积如小山,便数起积攒的小石子,竟然数了三百多颗,而自己依然像一只猴子。思考再三,又回到儿子身边,一番老泪纵横后,再次到医院检查,癌症彻底治愈。
   望着眼前的槐花,赏着花香,回忆着过去的那篇父爱经历,我的嘴角扬起弧度。
   人生,本来就属于简单,只有心中住满花香,日子就花儿一样,只有心中住满阳光,日子就阳光灿烂。
  
   原创于2025年4月21日
  

共 36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槐香悠悠,勾起的不仅是味蕾的记忆,更是岁月沉淀的深情与哲思。作者循着槐花香,在现实与往昔间穿梭,从儿时庭院外的老槐树,到如今人工栽种的槐花林;从槐花蒸食的美味,到与蝴蝶共舞的盛景。槐花,不仅是自然馈赠的美味,更是生命历程的见证者,它曾在艰难岁月成为“救命树”,在如今的时光里又化作心灵的慰藉。文中,作者由物及人,借槐花、蝴蝶感悟生命的多样,既有对“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慨叹,也有对人生美好瞬间的珍视。最后以感人至深的父爱故事收尾,让我们懂得,人生虽有遗憾,但若心中长存美好,如存一缕槐花香、一抹暖阳,日子便能绽放出灿烂的光彩。这是篇诗歌般的美文,朦胧而有灵气。好文!感谢投稿东篱!【东篱编辑:继道后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28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继道后裔        2025-05-28 05:45:13
  老师的文章叙事释理舒缓流畅,主题清晰明了,闻槐香、看蝶舞,如身临其境,也不乏感受到其中的深刻哲思。是啊!人生在世,当你内心存满美好便能让生活灿烂。这是种人生境界,也是生命的升华。拜读了,祝夏祺安康!
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28 07:22:19
  感谢老师一早就对小文进行编辑,问候老师早安。这是一个真是的体验,在上班的过程中,沿着河堤走着,那抹花香的香味在清晨来袭,让我措手不及,便四处张望寻找,还是找到了。祝老师开心,笔丰。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5-28 10:33:35
  槐花可以食用,而且味道还很好!我吃过槐花馅的饺子,真的好!老师的文章很美啊,仿佛已经闻到那股清香味!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28 11:14:16
  感谢老师给小文留墨,槐花的确是一道美食,做法较多,但在我的家乡,传统做法就是槐花疙瘩,在那是算是美食了。问候老师夏安,祝笔丰!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5-28 11:25:28
  槐花槐花香装饰了院落,丰富着我们的乡愁。第一次看到蝶舞槐花,我们这的槐花是在五月开的,正是各地奔来采蜜的季节,一行树下总是摆着很多蜂箱。看金刚指老师的文章,看到山野花香可以愈疾,真的是应了风景有治愈功能的话。风景灿烂,搬到心中,更灿烂,这就是美。深度的美。今年,我没有去山野采槐花,但每晚散步会遇见一株大槐树,洁白的花,把槐树变成了粉面女郎,总是仰首看看,拉拉脖颈。不能错过每一次美的莅临。写得真好,充满激情和哲思。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28 11:58:10
  槐花是我们那个时代最美的食物之一,和苜蓿有着相同的韵味。可以说是生活的调味品。在乡下的时候,每年都要去采摘几次,儿今年是闻着空气中散发的花香才知道槐花开了,还是有着歉意。槐花勾勒的花事藏着厚厚的情韵。尤其是槐花里飞舞的蝴蝶,倍添一份乐趣,赏心悦目是正常的。感谢老师对小文留墨,在此问候老师夏安,开学如意。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5-28 13:07:04
  虽然我没吃过槐花,但我闻过槐花的香,那沁人心脾的香啊,透过五脏六腑。老师的文,有一种清甜的美,像这槐花,令人沉醉。拜读学习,顺祝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28 14:05:53
  老师给小文留墨,那是我向上的力量。槐花和苜蓿,在六七十年代,是农村人居的生活保障。槐花的吃法是有多样性,在自己的生活记忆中,就是最美的槐花疙瘩。那是一种甜蜜的情结。问候老师夏安,远握敬茶!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5-28 13:31:31
  槐花,是清晨路上无形的诗,是童年世界圣洁的画,是工作地方的情韵,是一路走来与蝶共舞的曼妙……作者的散文,亦如诗一般,哗啦啦流淌一地芬芳,而摇曳枝头的一簇簇,一串串,是与心相映照的最美的风景,心田也开满了槐花!美妙,轻盈,通透、翩然,这是作者文字的质感!
回复6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28 14:08:42
  老师对小文的留墨更让我的小文有了情境。的确,那天在上班的路忽然闻到久违的花香,便有了对过往的联系,写几段文字记录生活。问候老师夏安,远握敬茶!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5-29 10:11:50
  以物喻人,以景喻情的文章,很优美,看得人爽心悦目。诗意般的文,给人美的享受。学习点赞,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29 12:19:58
  感谢老师的留墨鼓励,槐花,是一种的确能勾引味蕾的花,无意间在空气里弥散,让人回忆连连。问候老师夏安!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5-30 11:16:58
  写花,写回忆,写个性,写情趣,写情思。读着文章,我们闻到了槐花香,感受到了纯朴、温和、清雅。好文,点赞,必须的!遥握问候金刚老师,谨祝夏祺!
回复8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5-30 11:25:53
  感谢老师的留墨鼓励,小文也就是记录了一段生活,关于槐花的记忆。但关于槐花,我的确是难忘的,在七十年代,那是如同过年一样才能享受到的美食。以次勾兑的记忆,总也是敏感的。问候老师夏安。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