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星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散文)


作者:沉舟 白丁,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9发表时间:2025-05-28 20:42:14

我们家族四代人与银行结下不解之缘,外公、父亲、我、女儿先后成为银行工作者,可谓银行世家。
   外公的故事要从南京城南那间百年钱庄说起。光绪年间,外曾祖父用独轮车推着银元走街串巷收蚕丝,风雨无阻。到了外公这辈,钱庄门前“兑换金银”的幌子被国民政府的封条取代。那天清晨,十五岁的外公攥着账房先生写的荐书,穿过总统府门前的梧桐树影,走进新街口的中央银行大楼,开启了他的银行生涯。外公曾亲眼目睹一位高官挪用公款,愤然拍案而起,质问上司:“这样的银行,如何对得起百姓的信任?”不久便离职,凭借会计知识四处谋生。外公就是这样的人,虽然在那个年代一身正气给生活带来了窘迫,但也正是这样的风骨影响到我们几代人。小时候,我最爱听外公讲述他在银行工作的故事,也喜欢看他以老银行人、老会计的身份考校父亲时的严肃神态。那时我便觉得,银行工作神圣而令人向往。
   外公的账本合上了,但银行人的风骨却像一粒种子,落在了父亲那代人的土壤里。七十年代初,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民借贷的主要渠道,父亲每天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为农民办理贷款,车后架绑着个掉了漆的铁皮箱,里头装着公章、复写纸和印泥。有回去石头寨放贷,雨后山路打滑,连人带车翻进沟里。他顾不得擦脸上的泥,把借据一张张摊在石头上晒,路过放牛娃都笑话他。在我印象中,父亲工作严谨,虽然学历不高,但业务能力出众,利息计算到小数点后四位分毫不差。父亲一生清廉,记得小时候他常带人到家里吃饭,那时不懂,以为都是亲戚或朋友,长大后才知道是上级来检查的同事。那时公家没有招待经费,父亲都是自掏腰包。母亲悄悄告诉我,有次父亲发现食堂师傅多添了两道菜,硬是把当月工资扣了三十块。直到我后来也在农村商业银行当会计科长时,他还时常叮嘱“财务费用一定要控制好”。父亲经历了农村信用社先后归属人民公社、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管理的全过程,见证了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分设和县级信用联社的成立,堪称第一代农信人。
   如果说父亲用脚步丈量了农村金融的复苏,那么我则见证了科技如何重塑银行业态。年轻时对职业选择并无明确想法,懵懂间就读了银行职业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信用社工作,从普通柜员做起。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命运。九十年代初,银行开始推广电算化,当时信用社归农业银行管理,农行科技专家来我们网点安装电脑,指导我们用电脑办理业务。那台386主机启动时像拖拉机似的轰鸣,老柜员们捂着耳朵笑。我偷偷把五笔字根表抄在手掌心,上厕所都在背“王旁青头兼五一”。在整个业务系统上线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于是软磨硬泡认了农行的科技专家为师傅。后来,我成为新一代农信系统的第一代科技人员。当自己独立开发的系统正式上线时,我突然理解了父亲核对完最后一笔利息时,那揉着太阳穴却嘴角上扬的疲惫——原来对职业的热爱,能让通宵调试都变成一种勋章。我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亲历了农信社的每一次蜕变——挂牌“农商行”那天的鞭炮声、系统升级时彻夜的键盘敲击、改革文件上密密麻麻的签名……
   如今,女儿也成为了银行人。她一直不喜欢经济金融,高考填报志愿时执意选择语言专业。但随着时代发展,语言专业就业愈发困难。她曾倔强地说“不喜欢金融,天天跟数字打交道,麻烦!”但毕业那年,目睹疫情下小微企业贷款救急的案例,她忽然理解了父亲那句“银行是经济的血脉”。研究生毕业后,她不断投简历、参加招聘考试,深夜投简历时犹豫着是否要投金融行业。在这个过程中,内心不断挣扎,终于实现了从抗拒金融行业到逐步接纳的蜕变,历经艰辛最终被交通银行录用,成为我们家第四代银行人。记得她第一次参加国际业务培训,深夜十一点还在对着英文合同皱眉:“爸爸,这个信用证条款太绕了。”现在她整天对着电脑敲英文邮件,上周视频时,她突然问我:“爸,你知道区块链怎么应用在供应链金融吗?”我愣了半晌。
   四代人,百年路。从钱庄伙计到大行精英,从算盘到代码,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账本上工整的字迹、油灯下的专注、屏幕前的坚守——这些碎片,拼凑出金融人对专业的敬畏,对诚信的永恒守望。外公的算盘、父亲的账本、我的代码、女儿的合同——四代人的工具匣里,装着同一把名为“责任”的钥匙。
   四代人的银行生涯,不仅是职业的延续,更是对责任与诚信的坚守。所谓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职业复制,而是将职业的精神密码代际传递。当我们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仅是对父辈的致敬,更是接过了时代火炬的誓言——在变与不变之间,续写着属于未来的金融叙事。
  

共 18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写一家四代人与银行结缘的故事,文中惹人注意的不只是四代人不同的结缘方式,更有共同的职业操守,这才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从外公的怒对上司挪用公款体现出的风骨到父亲骑自行车走村串户放贷时的轶事所体现出的敬业精神,从自己在科技时代来临时的抓住机会的上进与努力到女儿由抗拒金融行业到接受并考取后新科技手段的应用,这又以小见大,不只是明线上写出了一家人的银行缘,更是在暗线上通过对银行业的发展进步写出了我国科技的发展进步,有故事性,更令人大有启迪,从这个角度上,的确是一篇构思精巧的散文,特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29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25-05-29 06:58:06
  小文章,含深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