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归来仍少年(散文)

精品 【东篱】归来仍少年(散文) ——写给所有人的六一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741.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4发表时间:2025-06-01 06:10:42
摘要:从未给六一节写点什么,不是不热爱这个节日,而是找不到下笔的入口,生怕写出来的文章太素白,没有什么含金量,可能是我的观念出现偏差,快乐的少年时,含金量最高。我忽然悟到。


   读王勃的《滕王阁序》,记住了那个“冯唐易老”的冯唐,知道他在年逾九十时,还被汉景帝命为楚相,不过他还是老了,没有几天朝廷就让他的儿子冯遂接任。
   不过,有一句话“归来仍少年”,是出自“冯唐”之诗,让我一直以为这个冯唐就是王勃笔下的那个古人,其实不是,他是现代诗人,他有两句诗是“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这是有违生命规律的,却得到人们的喜欢。
   曾经“冯唐易老”,今天“冯唐不老”。我从名字中又看到了截然不同的诗意。
   少年初心,曾经锐气,尽管幼稚,却可爱得让人不能挑剔。经历少年,历尽坎坷,依然蓬勃向上,“鬓毛已衰”,也还有少年孤勇,这是多么让人期待的状态!
   我退休了,应该也算是“归来”,依然有一颗少年心。当然,我不是想往褶皱的脸上涂更多的防皱霜,也不是频繁地用“章光101”,让白发变黑。保持少年模样,有时候是勉为我难,但我还是以“归来仍少年”为自己励志,希望活出自己的少年态。
   那年,临近六一,我在外孙前感慨说——姥爷老了。外孙说,姥爷不老,还和我一起过六一。还记得,那年六一,我还为他熨好红领巾,并试戴了一下。我想学少年的样子,一点也不滑稽,多么希望自己一下子就穿越到少年时……
  
   二
   我的思绪和记忆,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大约50几年前的那个“六一”。
   我们村在全公社的最南,南片组织好几所小学的孩子在北桥头村的靠近公路的一个打谷场上举办的盛大庆祝节日活动。
   也有彩旗飘飘,但没有气球。舞台是因形就势设在一块紧邻晒场的耕地上,那是我心中的第一块大舞台,很希望能站在上面,但胆怯,我没有表演才气。
   节日,对于孩子来说,一次出校活动就像一根拴住心的绳子,随时都可以提起孩子的兴趣,如果母亲逗我说“不能去参加”,估计我会撒泼,会疯掉。母亲总怕我出门衣着不光鲜,被人笑话,我也理解我家的状况是不能奢侈的,对母亲从不提出什么要求。不过,那年却问母亲要一双小白鞋,就是极轻便的运动鞋。就像女孩子第一次注意打扮自己,母亲怔怔地看了我很长时间,终于为难地轻轻点头。点头的程度,是我判断母亲是否愿意的根据。我觉得太为难母亲了,我心砰砰地乱跳。
   六一前买了鞋子。我不知花了多少钱。生怕问一声会伤了母亲的心。更不敢算卖多少鸡蛋才换一双小白鞋。为了穿出去显眼,我早就从小伙伴那里学到了怎样使鞋子更白的法子。那时,农村人刷牙用的是牙粉,我不知偷着往鞋子上撒了多少牙粉,一层层覆盖,就像今天的女生出门,总要在脸上涂上几层脂粉一样。
   我没有参加表演队,没有节目,很规矩,很郑重地坐在台下,我盘坐着,生怕空气会弄脏我的鞋子,鞋子比手重要,不吝地鼓掌,尤其是我们村小学出场,想站起,却怕鞋子着地……
   其实,没有谁在乎一个孩子会这样,但那种荣誉感,已经点燃了我对六一的感情,我站起时,也要把脚放在蒲团上。热情,是少年应有的态度,这种态度让我一生受益,抱以热情,一定比冷漠要好!给别人加油,也给自的心播下了欢乐的种子。我相信骨子里的基因,更相信“人之初”的播种。
  
   三
   演出的是什么节目,一概忘记了。孩子们是不能安分的。其实,我们同学早就说,六一这天可以“哈好东西”,(方言,哈,即喝)那时没有“饮料”的概念。起初不敢离场,生怕老师一眼瞥见,给我个不守纪律的坏印象。
   趁着节目转场的机会,看着人多杂乱的时候,我也随着伙伴,猫着腰,就像进果园子偷苹果那样,一溜烟地挤进那缸“饮料”周围,不敢硬挤进去,挪着碎步,一步步靠近那口缸,等一个舀水喝的机会,嘴中蠕动着,做好了如饥似渴的准备。
   一张破旧的课桌上放着陶瓷缸子,大约五六只的样子,我们只能眼瞅着一个同学灌下一缸子,希望他不要再来第二缸。心中也骂喝水的同学是“渴死鬼”,实际上我更想霸占那些缸子,来个一灌痛快。
   终于挨上了我,扎实地捧住缸子,恨恨地舀满缸子,大气不出地灌进肚子里。来不及细品,就是喝得越多越过瘾。大缸里的水,我们叫“消毒水”,后来知道这是撒了高锰酸钾颗粒的水,水是紫色的,滴下就像紫葡萄的汁儿,没有顾得联想,也喝不出什么味道,但比在家里的水缸舀水好喝一百倍。
   突然,有大个子男生挤上来,端缸子的手一抖,撒落几滴紫色的水,脚下来不及躲闪,小白鞋顿时被浸染,蹲下身去拭,已经无济于事,只能颓丧地挤出人群。
   所有的演出,都是什么内容,有多少精彩的剧目,我都忘记了,精力和关注都在那只被渍染的鞋子上,拭了几次,渍染更重。很多时候,如果认识的同学让我如此狼狈不堪,我会找他算账的。而陌生的同学,我去找谁呢?现在想起来,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原谅别人,可能陌生人倒好,如果是认识的,或者的亲人,难免要抱怨,哪怕是不悦,也要表现出来,让对方知道。现在懂得了,按照心理学逻辑看,对身边的人,亲人,愤怒或者发脾气,其背后有着强烈的需求,需求他们对自己同情。所以,矛盾总是更多地处在亲近的人之间。其实,即使是关系最亲近的夫妻之间,一方都没有义务去理解你的情绪,去迁就你的脾气。一个人的成熟,来自对某些事情的思考,那个六一,让我压制了自己的情绪。最低限度是不爆发,这也成了我以后处世的一个原则,并非我多么高尚有涵养,因为我懂得,有些委屈只能自己承担。
   多少年,我不断演绎这件事,假如是一个不相识的小个子同学,我会不会撒野胡闹,打得不可开交,让他赔我一双小白鞋?我还是原谅了我的少年时,不能这样去假设推理。当然,长大以后,我有了同情弱小的善良之心,不会让一个幼不更事的少年出现在我的青中老的年龄进程中。
   我不断加深着对这件事的认识,一直到今天。一个作家说,用真理束腰。或许就是告诉我们,坚持真理的人是最美的,那么,道德就可以使人更丰满。
   曾经多少少年事,我们经历过,只是少年时我们还来不及停下脚步去思考。五代诗人韦庄说“当时年少春衫薄”,我说“当时年少白鞋污”。少年岁月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感触,都是最深刻的。除了怀念,还给我们的人生以前行的力量。每一个看似轻狂的少年,最终都会成熟。我爱少年时,一寸“少年”一寸金。
   有意思的是,我上初中了,最记得住的化学物质的分子式,一个是高锰酸钾(KMnO₄),一个是硫酸(H₂SO₄)。有时候上课走神,就想这些化学物质。始终觉得高锰酸钾是最美的颜色,让我记住了一段小故事。也明白,最厉害的物质是硫酸,可以除锈抛光,可以毁容,可以腐蚀很多东西。
  
   四
   我一直从事高中教学,和青年人在一起,就是到了职业的后期,也未感到消沉,但我还是常常想起少年读书时,甚至萌生去小学教几节课的想法。我的一个朋友“志骏”,中年时搞养老产业,深有感触地说,哪怕让他去看着幼儿园的孩子,也不想继续在养老院做事了。我知道,他的事业并不顺利,才发出这样的感慨,但有一点我赞同,必须和青春在一起,我说你“归来仍少年”……
   我也常想,为什么我参加六一活动抢水喝的场景始终沉在脑海,更多有意义的故事都要比这件事精彩,却未在脑子里划痕。
   单纯和生动,在六一是最美主题吧,一旦成年,就是陡转成另一个样子,人们期待的也是成熟稳重等品质。那些少年印记只在一瞬间就悄然而逝了,所以格外怀念。
   临近六一,孩子们已经掀起了节日欢乐的高潮。我家在市区新世纪广场一侧,这几天从广场飞出的是童声,就像雏鸟出巢,叽叽喳喳,我耐不住欢歌笑语,就跑到演出舞台前去观看。只是不见了那缸撒上了高锰酸钾的紫色的“多情水”,摆在台下的是现代的瓶装饮料,档次已经上了多少倍,孩子们从舞台下来,家长就拧开了饮料瓶,递到孩子的嘴边……
   一律是统一的节日服装,鞋子是高级的运动鞋,真想,马上变成少年,钻进他们那一群,我动了动脚,想到曾经的那双小白鞋,已经是“过去时”了,穿出来会被这些孩子们笑死……
   说来也怪,我居然站着看完孩子们表演的节目,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少年的美,永远不会是“过去时”,我站在这里,就是一个少年了,因为我有少年心。
   肤浅吗?幼稚吗?此时,我甘愿肤浅着,不要什么深刻;我甘愿幼稚着,如果我的母亲也坐在台下看节目,我会不顾同学嘲笑的眼光,钻进她的怀里……
   少年,在我的心中,不是一个年龄段了,而是朝气蓬勃的形容词,保持“少年仗剑闯天下”的热情,就是不负少年,就是“归来仍少年”。
   自退休,包括身患恶疾的这四五年,我依然保持少年乐观心态,保持少年的活力,我给自己下了一个评语——未负少年心。
   江山文学,就是我的少年舞台,就是我的“六一”乐园。自2018年注册至今,我从未消沉,坚持文学创作,翻开我的“江山文集”,到今天的六一,我已经积累894篇文章,为我退休之后的“少年时”做着丰富的注脚。真希望我的小学老师站在面前抽查我的作文作业,可我的老师已经进入老迈暮年,我又怎么舍得让他劳累,不过,我想跟老师汇报曾经的那个六一到现在的六一的沧桑之变……有时候想,这和曾经的少年经历有什么关系,还别说,让我牵强附会了一阵。曾经的那些紫色的“多情水”,变成了墨汁,颜色变浓,让我泼墨江山。几滴紫水染了曾经的小白鞋,心疼不已;今日我沉浸在笔墨的世界,甘愿染一身文墨。
  
   五
   我更喜欢把一份少年心传递给他人,让更多的人也走进他们的少年时。昨天接到河东社区李书记的电话,约我设计一下幸福小区老干部门球场对面墙壁的文化,我欣然接受。这个小区居住的都是军休干部,年龄最小的也近80岁了,我要把什么样的文化送给他们?我想到,写上“步出‘球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写上辛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写上“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以写真,但多一份压抑也不符合我的想法,突然,“少年行”几个字跳跃在脑海。
   墙壁正中,制一方红印,方方正正刻上“归来仍少年”,让老干部们站在红印前看着这句激励词,再来一次门球场的新版“少年行”。
   红印两侧画上“少年球”和“少年剑”。我还为两幅画找到了诗句——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陆游《晚春感事》)
   少年意气舞长剑,剑光如霜照寒天。(杜牧《少年行》)
   非常得意。两首诗都是“少年”二字起首,我想一下子就把老干部从暮年晚景唤回,让他们走不出“少年”的圈子。文化墙建好,我会去看他们打门球,扇动他们建群——“少年行”,他们一定非常乐意入群。
   “归来”——“归去来兮”,陶渊明别官场,上南山,他的“归来”带着无奈,是不得已的选择。
   “归来”——“依然是少年”,欣逢一个新时代,遇到可以深情回忆少年时的日子,找回曾经的热血沸腾,回到遥而可及的时代,我愿将美好的心愿放进“归来”两个字里,送给已经失去而想再次欢度六一节的所有人……
   今天的这个节日,属于每一个永远年轻的“翩翩少年”。
  
   2025年6月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3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这两句诗,从字面看,是有违生命规律的,但一经品味,却深受人们的喜欢。作者退休了,也算是“归来”,依然有一颗少年心。思绪和记忆,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大约60年前的那个“六一“。这个节日,对孩子们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向母亲要一双小白鞋,母亲终于为难地轻轻点头。作者怕弄脏白鞋,坐卧不安,站起时,把脚放在蒲团上。“六一”这天有饮料供应,即高锰酸钾颗粒浸泡的水,呈紫色,像葡萄汁。由于拥挤,作者的白鞋上被撒落的“饮料”浸染,但自己压制了情绪,有些委屈,只能自己承担。多少少年事,除了怀念,给作者以前行的力量,轻狂少年,终将成熟。后来作者一直从事高中教学工作,和青年人在一起。和青春在一起,才配说“归来仍少年”。临近六一,孩子们已经掀起了节日欢乐的高潮。作者看了孩子们的表演,眼中闪烁激动的泪花。站在这里,就是一个少年,因为拥有了一颗少年心。作者虽身患恶疾四五年,仍然保持少年乐观心态,未负少年心。至今年六一,已写文894篇。曾经紫色的“多情水”,变成了墨汁,让作者泼墨江山。作者更喜欢把一份少年心传递给他人。在设计幸福小区文化墙时,墙壁正中,制一方红印,方方正正刻上“归来仍少年”,让老干部们再来一次新版“少年行”。今天的这个节日,属于每一个永远年轻的“翩翩少年”。这是一篇回忆散文,朴素的叙事,温暖的文字,将我们带回童贞岁月,那时我们清纯,那时一切都美好。请读者在字里行间找寻自己奔跑的身影吧。深情佳作,力荐赏阅。【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1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6-01 06:14:27
  得我们小时候的六一,和老师的回忆非常相似。六一这天,搞活动或召开运动会,要求学生白球鞋、蓝裤子白上衣。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做到这点并非易事。所以,老师文中对小白鞋的回忆,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起向母亲要球鞋时,她的眼神,至今心痛。如今时过境迁,回首往事如梦似幻。岁月不老,童心不老,归来的自己,仍是少年。老师的美文,时值六一儿童节发出,非常应景,祝福我们每位作者读者,永怀少年心,对文字依然热爱如初,继续向着明天进发。儿童节快乐!感谢老师赐稿东篱,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0:01:37
  减去60和这个数字,向韩格拉图小朋友问候六一节快乐!六一,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干净最阳光的节日,尽管那时我们很穷,而且衣着寒酸,但那颗悸动的心,却是跳得最为激烈的,最怀念那个日子。问母亲要小白鞋,是斗胆的,是战战兢兢的,但爱美爱六一的心还是驱使说出自己的要求。穷人家的孩子,不是懂事早,是很多愿望都无法实现而形成了惯性的思维——没有钱是思考的前提。这个文的副题是写给所有人的六一,当然那些尚在襁褓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六一。永葆少年心,再进行少年行,愿所有人保持少年的状态,不负生命。远握,谨祝韩老师六一节快乐!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6-01 07:42:09
  生活中有色彩,生活中有乐趣,发现的目光是很重要的!”六一"儿童节是很普通的节日,在老师的眼里却不普通!看着外孙的节日活动,勾起许多的感想。现在的孩子们可真幸福啊,哪里是那个年代所能比的?往昔岁月仿佛就在眼前!那个少年好像回来了?文章叙述顺畅,并加入许多插叙,回忆满满,温情暖暖!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0:09:30
  问候枫桦老师六一节快乐!谢谢您的留墨。曾经的六一,可能留给我们的是一些并不华美的记忆,但那的确是我们的六一。有时候特别喜欢看孩子们的活动了,是不是我们就老了,应该是。那年给外孙整理红领巾,心有感慨,始终记得。而且出去看孩子们的表演,实在是很投入了。想找回我们的曾经吧?从未为六一节写点什么,这次破例了,而且本想发表另一篇,被我替换下来,就是想把快乐送给节日和所有人。远握,问候夏祺!
3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6-01 07:57:28
  文意清新,妙笔生花 字字珠玑,韵味俱佳,好文章内容丰富多彩,祝老师六一节日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0:11:04
  都是一些回忆旧时,但愿引起我们的快乐。六一节属于少年,也属于曾经是少年的我们。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留墨鼓励,祝你六一节快乐!重拾少年的锐气和精神!
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6-01 08:06:07
  这篇回忆散文情真意切,借“六一”回忆串联往昔与当下。朴素文字再现童贞美好,作者以乐观少年心面对生活。“归来仍少年”贯穿全文,传递温暖力量,让人感怀岁月,珍视那份永远年轻的心境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端午安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0:13:26
  一切都会过去,少年时,我们天真无邪,并非世界就是一片阳光灿烂,但我们用快乐拥抱世界的时候,世界并不给我们一样的回应,但我们依然要热爱和生活在这个世界,少年的精神依然有用处,所以借着这个节日我把美好送给所有人,也特别送给滴善斋老师,振作精神,打理好自己的心情,重拾少年行的步伐!期待佳作,谨祝六一节快乐!
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6-01 09:07:37
  恰逢六一,冯唐不老的话题正当时。我与社长都是老师,有相同的感受。漫长的人生都与青年人在一起,心里一直年轻。退休后,身体部件开始不听使唤,方知老矣。妻子老说,人老了,心不老还有活头。读老师的文,琢磨妻子的话很有道理。永怀少年心,就能活出滋味。端午问好!敬茶!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0:42:59
  这篇散文,是送给所有人的,当然,更有吴老师这样和我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我们曾经少年,如今暮年已临,尽管我们的年龄已经不是少年时,但我们还有一颗少年心身体到了这个年龄,都要退化,这是规律,我们唯有不丧失少年的精神,才是让年龄对生命少来一点制约。夫妻,此时就是曾经的小朋友,也是要互相鼓励,彼此愉悦。谢谢吴老师拨冗留墨,谨祝吴老师六一节快乐!继续期待佳作!
6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6-01 09:21:07
  读老师的文章,总是出乎意料。这篇文章我很喜欢,尤其是那颗年少的心,苍天易老人未老。“墙壁正中,制一方红印,方方正正刻上“归来仍少年”,让老干部们站在红印前看着这句激励词,再来一次门球场的新版“少年行”。”这才是真正的恰同学少年,激扬文字。问候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0:45:13
  那方印章,可能老干部一看就是笑笑,但我相信,会在他们的心底涌起波澜的,人生都有这个阶段,如果心情低沉地走过,是对生命的辜负,唯有焕发少年的精神,哪怕是孤勇和幼稚,依然是可爱的。谢谢金刚指老师的留墨,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六一节快乐!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6-01 11:27:18
  怀才老师有一颗纯净透亮的少年心!打开回忆的窗口,那些少年往事便纷至沓来,裹挟着旧时光的气息,重回少年时,抢水喝被陌生学生渍染了珍爱的小白鞋,作者想了许多,调节情绪,接受现实,便是与愤愤不平和解。为老干部写文化题词,字里行间不离“少年”,韵味浓郁,给老干部以妥妥的安慰,同时忘却年龄,催人奋进,老当益壮,“老夫”亦可“聊发少年狂”,与少年同行,永葆少年心,如此真好!怀才老师在江山纵横驰骋,奉献一篇篇力作濡染读者情怀,令人受益匪浅。好文,语言质朴又生动,活泼而轻快,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祝夏祺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1:49:15
  首先祝福罗老师和你的学生六一节快乐!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留墨。少年无忌,可能是最大的好处,敢说归来仍少年的,我是击掌支持的,这种心态就是生命的强心剂。渍染了小白鞋的那一幕,至今难忘,并非我记仇,多少事,缓一缓就过去了,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并非是针锋相对就是解决问题的法宝,只能是乘一时之强。人老了,少年远去,我想给老干部送一份祝福,或许可以重拾他们的少年时吧,但愿过好每一天。在江山,我们都是少年,业余创作,找点快乐,体现的是少年的孤勇,我们享受了文学少年行的乐趣了,就像罗老师,笔耕不辍,一直让我敬佩。没有认真给六一写点东西,这是第一次,表达一下。远握,期待罗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东风第一枝        2025-06-01 18:12:35
  归来仍少年,怀才老师的美好记忆与心愿,让人感动与温暖!六一儿童节之际,祝福一句,让我们保持童心 ,快乐生活!谨祝夏祺如意!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1 18:15:51
  童心童趣,一样不能少,曾经的我们可以看淡不能得到的,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少年,没有能力,也就不争了,有了争执之心,一定是年轻的时候,淡然看待,才是童心一颗。谢谢东风老师的精彩留墨,远握,祝你六一节快乐!永远快乐!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6-02 11:46:53
  归来仍少年,人人都会经历少年,步入老年,人活着,就是活一颗少年心。年龄不是问题,心态最重要。读老师的文,感慨颇多,也学到很多。点赞老师有颗不老的心,祝福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2 12:03:52
  年龄是个坎,坎是为了越过去的,所以年龄不是问题,怀着一颗童心,剩下的生命之旅也不会差。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留墨,让我们焕发童趣,带着六一的天真,继续前行!愿望,谨祝创作快乐,笔耕不辍!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6-02 11:54:34
  我小学时有一个六一儿童节记得清楚,放了电影,观影后举行了活动。活动是选一个老少先队员为新少先队员系红领巾,我被选上,为新少先队员系红领巾。我在台下练过千百遍,可一上台还是紧张,乱了方寸,只好草草系结。当时想,选我的刘老师肯定失望,越想越不会系了。到现在为止,我还觉得亏欠着刘老师,他对我不是一般的好。此文写得实在好,不仅让人欣赏了美文,更重要的是唤醒了每一个人的少年心!深谢怀才老师,祝福你从今往后健康幸福!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2 12:06:41
  湘莉老师在少年时,一定是引人注目的重要角色。那时我非常懵懂顽皮,好在也带上了红领巾,记得是在小学的操场上进行的,大约是老师给我们系上的,在那时,觉得成为少先队队员就是荣耀。往事隐约,记忆差不多消失时,我们还可以加深记忆,多么好的一件事。谢谢湘莉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