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江亭怨·飞鸿(古韵五首)
江亭怨·飞鸿
临槛向空凝睇。鸣雁振飞烟际。
上下几回旋,翻覆排空一字。
欲唤信鸿暂止。待我裁云为纸。
幽绪付新词,寄语天涯千里。
别怨• “翻成别怨不胜悲”生发
深巷斜阳。染苔垣、萧瑟风篁。
暮林归倦鸟,前坡瘦柳影何长。坐看流霞映水光。
忍见芳菲谢,春归处、怎奈残香。
青山望断,湖边犹自彷徨。片鸿天际远,今唯有、晚风凉。
醉红妆·本意
风摇玉瓣落幽林。任飘飏,浅复深。
粉绡裙幄缀黄金。幽香细,独沉吟。
飞飞纤影乱孤心。欲辞却,自难禁。
一曲清歌看起舞,花下奏,五弦琴。
小重山·端午节
碧艾菖蒲护玉门。清芬携满袖,辟千尘。
行来信步到湖滨。榴花艳,随处粽香闻。
极目望江津。彩旗翻似浪,鼓声频。
喧呼声疾破层云。千帆竞,老稚共欢欣。
七律·夏日
池中荷绿影萧萧,摇曳随风意自娇。
缥缈三生临洛浦,清幽一梦透清霄。
凌波承露如扬袂,叶底迎流似舞腰。
独对遥空山外月,沁芳细细嫩香飘。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诗词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不同场景的情志,既有传统词牌的婉约韵味,亦含时节风物的鲜活气息,整体呈现出清雅工致的创作特色。《江亭怨·飞鸿》以“凝睇”起笔,借鸿雁盘旋、排空成字的动态,串联起“裁云为纸”的奇思与“寄语天涯”的幽绪,将怀人之情寄于自然物象,意象流转间见疏朗之气。《别怨》则从“萧瑟风篁”“瘦柳残香”等衰景入手,以“青山望断”“晚风凉”收束,层层递进地铺陈别愁,情景交融中透着深婉悲戚。《醉红妆·本意》聚焦落花飞舞之态,“粉绡裙幄”“五弦琴”的意象搭配,让花之美与人为之醉相映成趣,于轻盈中见雅致。《小重山·端午节》则转向节俗场景,碧艾、榴花、粽香勾勒生活气息,“千帆竞”的动态描写更添节庆欢腾,与前几首的幽微情志形成反差。《七律·夏日》以荷为核心,“承露扬袂”“迎流舞腰”将荷之姿态拟人化,结合“洛浦”典故,让自然之景兼具诗意与哲思,尾联“沁芳嫩香”又以嗅觉收束,余韵悠长。从整体来看,这组作品格律工稳,善于以典型意象构建情境,无论是怀远、伤别还是咏物、纪俗,都能在传统词境中融入细腻观察。不足之处在于部分作品意象稍显堆砌,如《七律·夏日》中典故与实景的融合稍欠自然,个别词句的情感表达略流于含蓄,若能在虚实转换间更添几分张力,或许能让情志抒发更具感染力。但总体而言,其对传统词牌的驾驭与景物情致的捕捉颇为到位,展现出作者对古典诗词美学的扎实传承,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