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窗台上有盆君子兰(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窗台上有盆君子兰(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73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1发表时间:2025-06-02 15:10:02
摘要:君子兰人人喜爱,虽然无语,但却与老爸老妈的晚年,结下了几乎是共呼吸、同命运的不解之缘。花旺人兴;人去花枯。见证了爸妈之间那种朴素而又真挚的深深爱意……


   君子兰,芳名远播。喜欢养花赏花的人,无不偏爱她的娴静淑雅,明丽温润。花如其名,妥妥的,就是一个百花园中不喜惊艳,不事张扬的谦谦君子。
   我对于君子兰,或许更有深一层的解读和体悟。因为她是见证老爸与老妈,夕阳晚霞、红日西落那段时光,最亲密无间的不语之伴。
   对于君子兰的喜爱,应该说老两口颠倒了一个“个儿”,是妇唱夫随。老妈是真的爱花,而老爸却是爱屋及乌,是受了老妈的熏染,跟着亦步亦趋,附庸风雅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盆君子兰就在家里的窗台上安营扎寨了。
   这盆君子兰能通过老妈的“法眼”,也并不那么容易。
   “是朝上开的那种吗?”见老爸像捧着宝贝似的,瓦盆里栽着才只有两个叶芽的小苗问着。
   “人家都拍胸脯打保票啦!就是从那个大花上生出的小崽儿分的,肯定错不了!”
   “那就好,我可不喜罕那种耷拉头开的君子兰。”
   人们常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说的是舌尖上的感觉。而老妈说的这个仰着头,与耷拉着头开的两个不同品种的君子兰,却是心之所出,情之所系。是从她朴素的直观,却又昂扬的精神世界的沃土中,结蕾绽放,亲眼见证过的。
   还是她撂下“而立”,朝“不惑”进发的时候,我还没上学呢。那个几乎全都是与山东黄县城丁家,那个名门望族沾亲带故的“黄县大院儿”,曾有过一个不凡的人物。烙在儿时记忆里的印象,这个人绝不像是他同乡开五金行的掌柜们。不管是不是真的,和邻居碰头总带着那种客套寒暄的虚乎气。而他却有另一种貌相,眉眼之间,倒有些像老总理朱镕基,就是两腮比朱老显得更瘦。走路有点儿内八字儿,给人的感觉就是横着晃,牛哄哄地一股子傲气。鹤立鸡群,一眼就能看出来,肯定不是靠出苦大力刨食养家那伙儿的。
   “你没看看,人家那才叫有能耐,一个顶仨,一个月挣八十七块五哪!”结果没几天,大院儿里却又传出了当时也算是惊了天的消息。也不知道是咋的啦,一宿的工夫,他竟成了人人鄙夷,唯恐避之不及的右派!
   记得爸妈提起这个话题时,我至今仍清楚记得老妈的话,
   “这人要是不旺兴,家里的气氛也备不住有征兆。你没见他家窗台上养的那一溜好几盆的君子兰吗,全都是耷拉头开的!颜色再显眼,也没个精气神儿,跟欠了谁二百吊似的,人成天守着还有个好儿吗!”这是我第一回听老妈对君子兰作出的品评。
  
   二
   又过了差不多二十年,那个特殊年代画了句号,可周总理、毛主席,还有好几位于国于民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家,相继都巨星陨落了。瞅着电视上,遗体告别大厅,那一圈儿一圈儿环绕簇拥着的君子兰花,老妈又有了感悟,好像对她原来的品评又添了新的注解,
   “这电视上都说了,君子兰垂头寄托着哀思……我就是觉得这回的花,才算是摆对了地方!”
   “妈,这个品种叫垂笑君子兰……”可还没等我说出下半句,她又横插了一杠子,
   “我说嘛,这不还是跟‘孝’挂上了?孝子穿孝服,再摆上这样耷拉头尽孝的花,咋也断不了丧气,反正就是不喜兴!这要是摆在家里,再遇上啥不如意的事,七两烦,还不得再添上二两闷,心路还不得越来越仄巴!”
   我当时真是啼笑皆非了,哈,这是哪跟哪呀!咋能把两个音同意不同的字,嫁接得如此天衣无缝,还又弄出貌似有理的新解!
   不过,如今再回头深思细品,老妈对垂笑君子兰虽有偏见,甚至还明显袒露着几分强烈的唯心色彩,可后来的事情,却惊人地验证了她的看法。是不是歪打正着,极具说书编戏的偶然性,好像也无法做一个准确的解释。
   老爸真没掉链子,摆在窗台上的君子兰,两边叶片挤着的夹角撑开了,能看到露头的花蕾啦!
   随着花莛一天天长高,老爸的心也跟着悬起来了。我知道,他还是担心,可别开出耷拉头的花啊!
   花莛顶端上的一个个小骨朵儿,立立起来了。啊,都是硬硬实实冲上长的!
   那天一大早,老妈还没起来,老爸就扯了她的被子,
   “开了!开啦!都是朝上的!”
   “开什么了?”老妈还懵懵懂懂,可看到老爸特意端到床前桌子上的花,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两边对称的叶子中间,一支花莛昂然挺立。托举着的十几朵筒状花蕾,有几朵已经急不可耐地绽放出像极了百合花形状的金红色。又像是一支支小小的火炬,悄然间在默默地,缓缓地开始燃烧。窗外是一片白雪,而她们却在寒冬里,发散着融融暖意,温暖着人的心房。更如同一个个小喇叭,在向世间宣告:“春姑娘就要回来啦!”
   老妈真的被感动了。站在桌旁,左打量,右端详,眼神儿都不够用了。
   “真好看哪!我就稀罕她这个向上开,有敢和老天爷叫板的劲儿!”又凑到近前一闻,“哎呀,他爸,还有一点点清香气呢,我刚才还睡的五迷三倒,这一闻,脑子一下就清亮啦!”
   “噢,这两天你可得少浇水,要不然她谢得就快!”老妈又嘱咐着老爸。
   “你知道吗,这花开一回,就跟女人做一次月子似的,开谢了就得给她补一补。能踅摸点儿豆饼和马蹄子片儿泡水,浇上点儿肥就好啦!”
   都已经是八十世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年月了,城里哪还有养马的人家呀!可老妈发了“懿旨”,老爸岂能不俯首听命。难为他搜肠刮肚,想到了早年住抬山岗的老朋友,一骑好几十里的自行车,到底还是淘腾来了。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南宋临安词人姜夔的名句。老妈不懂文词,却理解得与古人一样,就是花知人心,也随人意。那些年,老妈当居委会主任,样样工作都拿先进,单位的大奖状,没少得;个人的大红花,更没少戴。创办的区街企业,也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完成了整体搬迁。几乎所有的这一切都那么顺风顺水。是不是和年年都奉上的那一簇粲然一笑的君子兰有关系?花雅人旺,花抬业兴,这极有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那一种看不见的助力吧!
  
   三
   台湾女歌手邓丽君,在歌里唱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词叫人好伤感,也给我们作儿女的留下了满腹的心酸。老爸老妈那种“公不离婆,秤不离铊”的日子,若是能总这样持续下去,该有多好啊!
   然而,尽管自己不喜欢《红楼梦》葬花词里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那种悲悲切切的哀怨,但花衰人老,却是宇宙间无法抗拒的规律。终于,那叫人痛断肝肠的一天到了。老妈溘然而走,老爸泪湿双颊,
   “你妈跟我这一辈子,遭了罪啦!”大滴大滴的老泪簌簌而下。
   奇怪的是,唯独那一年,窗台上的那盆君子兰,本已经到了结蕾绽放的时候,却第一回缺席了,再也没能见到她的倩影。家里常年陪老两口的驻家保姆,也是一位守寡的孝女。瞧着老爸总坐在床上,盯着那两张当年和老妈新婚的婚纱照片,还有六十年钻石婚的近照,喃喃自语,就劝他说,“大爷,今年君子兰没开,是不是她也知道大娘不在了,是陪着大娘去那边开花了吧?你不能老是放不下呀!”
   或许这句话说到了他心里,那以后,他对君子兰的热度好像冷了很多。可能他想明白了,有大花朝上,红红火火的君子兰相陪,老妈不会再那么孤独寂寞了。
   那棵君子兰还是一如既往地摆在窗台上,但叶子的边儿却出现了枯黄色的卷沿儿。不知道是渴的,还是涝的……
   老妈在的时候,对老爸干活儿时造得邋邋遢遢的不利索劲儿,几乎嘚咕了一辈子,“又出摊儿卖了!能收拾,不得能保持。干点儿活儿,就得挂个幌儿。浇个花,还能洒半窗台。得一个“极好”的人跟腚收拾!”老妈走了,老爸却变乖了,变得“利索”极了。再也看不到他搬拢这个,鼓捣那个,出摊儿卖了。可话也明显见少了,看得我心里好难受。哀大莫过于心死,老妈去了,也带走了他的魂儿啊!
   两年之痒差了两个月,一如老妈西行,离开得那么突然,他也急急忙忙追随老伴儿去了。像是约定好了,同床同穴同生死,相倚相随不相离。写成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今日版。
   “四哥,这棵君子兰还能缓过来吗?”保姆拾掇屋擦着窗台问我。我摸了摸盆土,湿乎乎,不缺水。可再看两边,大以前那油光锃亮的宽叶子,此刻都垂下头蔫巴了。我小心翼翼地往上拔了一下……
   人走了,花枯了。那棵就像是与老妈同呼吸,与老两口共命运的君子兰,也寿终正寝了。从这一天起,她也移位了,移入了我心灵中的“窗台”。那向上绽放的金红色花球,开进了我的梦里,成了一辈子伴随着我,总会经常闪回的心屏宝影……
   2025年5月31日于德克萨斯州
  

共 33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君子兰的精彩散文。作者讲述了父母与君子兰的故事,老妈爱花,尤其偏爱朝上开的君子兰,老爸受老妈的影响也喜欢君子兰。文中回忆了老妈对垂笑君子兰有着独特的看法,自家的君子兰给父母带来无限喜悦。后来,老妈离世,当年君子兰未开化,老爸也逐渐消沉,两年后追随老妈而去,君子兰也随之枯萎。作者通过君子兰寄托了对父母的深切怀念,君子兰见证了父母晚年生活,象征着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以及对生命无常、花衰人老的感慨。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流畅,情景交融,描写生动,引人入胜。感谢灌园痴叟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开心快乐每天一天!【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2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6-02 15:14:53
  文章主题深刻,通过描写君子兰,展现了父母相濡以沫的爱情,也表达了家庭兴衰与亲情的珍贵,作者以小见大,将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升华为对人生哲理的感慨,生活气息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6-02 15:19:13
  文章情感真挚,层层递进。从父母共同侍弄君子兰时的温馨,到母亲离世后君子兰不开花、父亲逐渐消沉,再到父亲离去后君子兰枯萎,情感由温暖转为哀伤,表达出对父母的深切怀念,对往昔家庭生活的眷恋,暗含对岁月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引发读者共鸣。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6-02 18:21:24
  梦在何处老师,总是如此辛苦。耕耘自己的园田,却一直无怨无悔地帮助作者铲草肥苗。打心里令人感佩。此文的写作初衷,梦老师的编按评语,分析得十分透彻,应该说,更加提升了拙文的主题和质量。谢谢老师,辛苦了!情之切,夏已深,愿老师诸事安好!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6-03 11:43:13
  文章以君子兰为话题,洋溢着对家庭与生活的温情眷恋,以及对积极精神的讴歌。君子兰是家庭情感的纽带,串起父母相濡以沫的岁月,见证着他们的爱意与陪伴,平淡日子里,这盆花成了温馨与默契的寄托。老妈对向上开的君子兰情有独钟,在她眼中,那是蓬勃的生命力,是冲破阴霾的勇气,是对生活的倔强与热爱。她的偏爱,藏着对家庭顺遂、日子有盼的祈愿。文章借君子兰,传递出即便历经时代风浪、生活波折,也要心怀阳光、向上生长的力量,让这份对家的深情与对生活的热忱,在读者心间久久回荡。文章情感真挚丰沛,故事感人,温暖动人,让人回味不断。佳作,拜读学习。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6-03 11:47:32
  文章以花喻人,以小见大,人物形象立体生动,语言质朴动人,表现力强,主题积极深刻。恭喜灌园痴叟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感谢老师不变的支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6-03 19:37:59
  问候云彩老师。感谢你文采斐然,卓尔不群的评点!说句心里话,老师篇篇留墨阅评,痴叟不胜感激,亦有些惶恐。更似如芒刺背般的激励鞭策。对于一个老年作者,这无疑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精神食粮。老师对这篇拙文的评论,使其主题亦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忙于社团统领,还要写自己的文章,同时还不忘扶持来稿的作者,老师德高望重之举,令人非常感动。痴叟只有凭网拜谢了!
7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5-06-03 20:20:30
  君子兰,老爸老妈;老爸老妈,君子兰。君子兰的故事,也是老爸老妈的相依相伴史,也是作者的深深怀念。文章构思巧妙,提炼精彩。文章的叙述语言生动,人物语言灵活得体,寥寥数语便能做到刻画性格入微。好文章!精品!
8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6-03 21:16:51
  纠正5楼留言:
   恭喜灌园痴叟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而不是恭喜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当时脑子有点糊涂,不好意思了。再次感谢老师大力支持!
淡淡的云彩
9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6-03 21:44:31
  感谢千秋万里老师,你的点评总能要我有新的启发和收获。老师的网名也棒,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相辅相成。故评点总不乏高度深度。愿能看到老师更多佳作珍品。祝盛夏安好,体健笔丰。
10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6-03 21:46:59
  淡淡的云彩老师,不论是何种留评,都是对痴叟的倾情鼓励,何需解释。痴叟感激不尽呢!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