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山】穿上盛装 旋转梦想的舞步(赏析) ——赏析江山精品微小说《盛装舞步》
只留阳光社长的精品微小说《盛装舞步》让我读来叹为观止。
读到标题,盛装舞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原本以为是男男女女着盛装于舞池中跳转,却不料这是进入到奥运会的一种马术比赛项目。而作者,就于这比较小众化的比赛项目中寻找到了写作契机,构思了一篇精巧的微小说。
一、人物身份设置的巧妙
“我”,是一个作家,本身就是写文字的,更懂得文字的魅力和故事的感染力,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而,在“我”见到那“ 场上,男人和马缓缓而来”,“我”渐渐静默了,然后有了多种画面的联想。
“片段一:一人一马,从远古蛮荒中走来,脚下有险滩,前路有急流,远处有高山横遮,隐约见野兽四散,这人,嘴角挂着淡笑,这马,意态从容……”
为什么,“我”会联想到险滩、河流、高山、野兽?为什么,那人面对这样的环境嘴角淡笑?那马仪态从容?
“片段二:风萧萧,雨沥沥,乌云在天边蔓延。马载着人,人背着剑,剑欲脱鞘而出,铮铮作响,却无血腥肃杀之气,只见勃勃奋发之姿……”
这似乎是战场,又似乎不是战场,但那种勃勃奋发的姿态应该是焦点,那人,欲用剑来斩杀什么?应对什么?
读到此处时,读者可能还是一头雾水,只是,既然“我”是一名作家,各种想象也并不显得突兀,反而为小说披上了一层文学的浪漫色彩。
直至再次相遇,读者得知那人和老马的故事,方才明白,是人生的磨砺,让那人和那马呈现出了一种生活赐予的不凡精神面貌,是他们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养成的沉稳、拼搏和坚强不屈的品质积淀。
“我”的身份设置的巧妙,还体现在后文中,“我”的小说的成功以及粉丝的拥护,让“我”沾沾自喜,却在得知那人那马的故事后开始反省:“我正在反思这篇小说,它,太飘了。”因为我已经认识到,我所构思的小说太过完美,而生活的真相往往残酷而沉重,在这种沉重中所积蓄的丰富的内涵,真真正正值得咀嚼。
作者用“我”来衬托和丰富那人那马的形象,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而那人和那马是赛场上的运动员,他们各自与命运抗争着,并相互影响扶助,最终在运动会上绽放光芒。这一设置也很巧妙。
运动赛场,也正是人生赛场,是生活和生命在另一领域的展现和延续,他们的拼搏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还为了心中的热血和梦想,运动理念在他们的身上也得以体现得淋漓尽致,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不服输,不认输,在挑战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怎样的生活强者啊。
二、情节设置的巧妙
微小说,对于情节设置的要求更高,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让情节波澜起伏,是要考验作者的功力的。
文章开头,“我”和年轻人的对话,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他看起来年龄有点大了,那匹马也是,我觉得获胜的希望不会很大。”
年轻人瞥了我一眼:“在我心里,他已经获胜了。”年轻人的话以及他不再理我的举动,都让人心中惊奇,这二人什么关系?为什么年轻人这样说?简单两句,作者已经完成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而“加油,老马”这句看似普通的话,到后来我们才知,老马,既指人,也指马,这是巧妙的一语双关,也是伏笔。
中间,再靠对话结构情节。
“他是你父亲么?真是不错呢,人马合一,就是这个境界了。”我能理解这年轻人的激动,一个老男人,一匹看上去不那么出色的马,共同完成了极具和谐之美、力量之美、抗争之美的盛装舞步。
“他和我同岁。”场上的人和马正在退场,年轻人扔下这句话也匆匆离去。
为什么和年轻人同岁的运动员,却被“我”认为是年轻人的父亲?他怎么如此老呢?读者的好奇心再次被勾起,又如何能够放下这篇小说呢?
而这所有问题的答案,在第二次与年轻人见面的时候得到了解答。
这时,那运动员坐在轮椅上,年轻人则推着轮椅。在短短的百十字的见面描写中,作者密集地安排了几个故事。运动员患了癌症,一面抗癌一面坚持了比赛并拿到了冠军;那匹马经历生死考验,最终过关并陪同运动员上了赛场;那年轻人作为一名医生帮助老马抗癌取得胜利。
正像那人所说“你看,现在多好呀,我的梦圆了,你的梦也圆了”,又像马场老板所说:“冠军得了癌症后,要上赛场,别的马不选,就要它。大约,他觉得,马也有梦想吧。”
是的,这些情节的设置正像一个又一个糖葫芦,穿在一起,就成了酸甜可口的糖葫芦串,又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小说的主旨。
三、关于小说的主旨
一般人去读作品最容易看出来的就是对坚强不屈的歌颂,对抗争命运的赞美,而事实上,在第二部分赏析里,笔者已经提到一个关键词,梦想。
运动员有梦想,他的梦想是再上赛场;年轻人有梦想,他的梦想是帮助病人战胜病魔;那马有梦想,它的梦想大约是帮助运动员圆梦;而“我”也有梦想,作为一个作家,自然希望自己写出有分量的作品。
文章结尾写道:“我确信,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看懂那场盛装舞步的比赛。我也确信,我离梦想的距离又近了。”不仅仅是“我”有了了悟,读者在此时也心中豁然开朗,这其实也是一篇关于梦想的小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个人的梦想汇聚成的是祖国的梦想,扣合了时代主题“中国梦”,这其实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短短的一千六百多字的小说,读来令人心潮起伏,小中有大,平中见奇,作者驾驭文字以及建设情节的能力非同一般,令人赞叹。故有此文,与诸君共赏。
https://www.vsread.com/article-102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