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云水】荣誉背后的成长与感悟(散文)
一
女儿家长会前一天下午,班主任发来信息,说周五家长会,让我作为优秀家长上台发言,重点分享父母对孩子的引导,督促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没等我从这个重磅消息中缓过神来,她又发来一条信息:学校还要开表彰大会,要求每个年级前二十名家长明天9:30到校。
那一刻,我的内心如春潮般涌动,这已经是老师第二次邀请我在家长会上发言了。这次期中考试,女儿进入全年级前二十名,让人激动又高兴。
我立刻着手准备发言稿。先将主题确定好,然后结合自己平时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督促孩子学习的事例,整理成一篇语句通顺发言稿。我还特意将发言稿打印出来,看着这一页半的发言稿,内心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参加学校表彰大会,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记得孩子刚上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全级46名,我忍不住对孩子说:“如果下次你能考到全级前二十名,妈妈也能沾你的光,参加表彰大会,上领奖台,那是多么光彩的事,妈妈做梦都会笑醒。”
看着我期待的眼神,女儿微笑着说:“我尽力吧!”如今,她通过努力,终于考进了年级前二十名,没让我失望。我也能如愿以偿站在学校领奖台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二
第二天清晨,晨曦微露,周围的一切还在沉睡。我已经早早起床,匆匆吃过早点,换了一身新衣服,想以最好的状态参加表彰大会。
九点十分左右,我收拾妥当,骑车前往孩子学校。清风拂面,鸟儿鸣啼,花儿点头微笑。
学校门口,家长聚集,谈笑风生。特别是孩子在家玩手机,让家长最为苦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成为热点话题。
家长们正聊得热火朝天,大小大门徐徐打开,家长们陆续来到操场,在指定位置坐下。操场上早已坐满了老师和学生,两名老师分别给家长们披了红绸缎,上面写着“最美家长”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此刻,我的内心如潮水般涌动:孩子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老师教导、家长的引导、孩子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记得女儿刚来这所学校,这所学校地处城乡接壤处,师资力量薄弱,心里始终忐忑不安。给孩子报名时,看到老师充满微笑的眼神,内心多了几分安慰。
我和班主任的缘分还是从女儿一次迟到说起。去年九月一日新学期刚开学,女儿第二天就迟到了。担心孩子挨训,赶紧加了班主任微信,向她说明情况:“你好,张老师,不好意思,昨晚忘了定闹钟,今早教孩子晚了,迟到了几分钟,不好意思。”“没事!新学期刚开学孩子还不太适应。”她随即回复了我。那一刻,感觉老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冷漠无情——在我的印象中,新班主任都比较凶,刚开学都会给学生们来一个下马威,但张老师并非如此,她看起看很温柔。
在此后的日子里,孩子流鼻血请假,书忘在家里送去门卫让她取,感冒发烧晚去等等,给班主任发信息说明情况,她都能不厌其烦地回复。
更让我感动的是,一次语文测验,孩子的一道题是对的,却被老师打了一个大红叉。孩子回来跟我抱怨,我细看了题目,再三确认了正确答案,并贸然向老师提出质疑,说阅读题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并说明了原因。原想着老师根本不予理会,没想到她却及时回复了我:“是比喻,我给他们订正了,另一个老师出的题,我当时没看题,为你对孩子的认真负责点赞,有你这样关注孩子学习的家长,咱孩子也不会差。”老师没有怪罪反而表扬了我,心里如沐春风,备受感动。
她还给我了一些教育孩子的一些建议:“孩子有些胆小内向,不敢表现,多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听到老师对孩子的鼓励,我内心一阵温热,孩子能遇到这样一位负责的老师,真是她的福气。
老师让孩子当学习委员,孩子也变得自信开朗,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升。期中考试,老师早早就把成绩发给我,还让我做个家长发言。那是我第一次发言,心里特别紧张,连拿稿子的手都抖个不停,多亏老师和家长的掌声鼓励,紧张的心情才得以平复。
周一,国旗下演讲,老师鼓励女儿上台,面对台下那么同学,女儿显得镇定自若;期末考试,孩子刚进前二十名,老师及时将成绩发来,并给予孩子学习的肯定;孩子感冒发烧,她亲自给孩子量体温;孩子遭受学生语言攻击,受到委屈,她妥当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使孩子感受到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关爱与呵护。
如今,和女儿一起,站在这千人瞩目的领奖台上,当学校领导将奖状和一百元奖励递到女儿手中,同时也给我颁发了一枚“最美家长”证书,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心中满是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没有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老师的充满期许的鼓励,孩子就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好成绩。
颁奖完毕,各年级考了第一名的学生分别分享了获奖感言。好成绩的取得绝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表彰大会在人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时,也迎来了令人期盼的家长会。
三
家长会开始了,班主任面带微笑快步走上讲台,讲述了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她呼吁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督促他们及时完成每天晚上和周末的学习任务。她的声音柔中带刚,对学生寄予厚望。
轮到家长发言,我第一个上台,分享了孩子的学习方法,以及我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孩子能取得那样好的成绩,与她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孩子学习比较踏实,作业从来没有让人催过,每次都能按时完成。
记得临近期中考试,学习任务重,女儿常常作业写到十一点。我催她早点休息,她一边应着一边依旧埋头写着作业。作业写完,她又拿起历史书背了起来,有时背着背着竟然睡着了。看她那样,很是心疼,忍不住对她说:“你这样学习会累坏身体的,而且学习效率也不是很好,次日上课精神萎靡,学习可想而知。因此必须在十点之前按时休息,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
打那之后,她最晚十点半休息,第二天,人也没那么困乏了,学习也在稳步上升。有时,为了解开一道数学难题,她不停地在稿纸上画着、算着,时而皱眉,时而凝思,时而微笑点头,当难题被她解出来时,她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女儿在学习上让我省心,但玩起手机来却令我费心。每到周天放学,女儿一到家就开始玩手机,有时一下子能玩好几个小时。为此,我向老师求助过,老师也找过女儿谈心,渐渐地,女儿玩手机有所收敛。
这次家长会发言,我切合了孩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将孩子在家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获得了老师和家长的一致赞同。
会后,正当我准备离开时,数学老师叫住我,反映女儿最近的学习状况:“上课心不在焉,老是对着某个学生无故发笑。有一次甚至连家庭作业都没完成,我发现自从期中考试后,可能成绩考得好,有点骄傲,对学习不太上心。”老师的话犹如一盆凉水,瞬间浇灭了我刚才的喜悦心情。英语老师也反映了孩子最近的一些不好的表现。
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心中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我原以为,孩子能取得好优异成绩,学习态度肯定没问题,自觉性也很强,谁曾想,被老师那么一说,我心中喜悦之情荡然无存。我还特意问了两位老师:是不是孩子题不会,导致不做或做错题?她们几乎是异口同声:“会做,脑子聪明着呢,就是心不在焉,不如以前认真。”
天哪!这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段时间,我有点忙,根本顾不上检查作业,没想到她自控力这么差。我还经常提醒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学习就如登山,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有半点松懈。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不断进步。”这些道理,我不知讲过多少次,她也答应得好好的,怎么就忘了呢?
我虽然生气,但理智告诉我,冲动是魔鬼,必须要冷静。那天晚上,我没有指责女儿,而是推心置腹,和她谈了很多。她说:“班上有个同学下课说了一句特别搞笑的话,我一想起那句话就忍不住发笑,后来被老师发现了。”她小声说,“我知道那样是不对的,我保证以后上课认真听课。”“今后看你行动,光说不做等于零。”我提醒她。
在之后的半个月内,我和老师们及时沟通,询问女儿近期在校表现。得到老师们的肯定后,内心得到稍许安慰。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这句话揭示了事物发展规律。同样,孩子的成长道路也绝非一帆风顺,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波动,导致暂时的学习松懈与骄傲情绪。但只要正确引导,家校及时沟通携手,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相信他们的路会越走越宽,未来会更美好。
准备发言稿时"揣着小鹿"的肢体化比喻,与"翻来覆去睡不着"的细节,精准刻画首次登台的紧张感。等待颁奖时"心提到嗓子眼"的渐进式描写,配合"第六波才听到名字"的悬念设置,强化了家长视角的代入感。佳作,再次欣赏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