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高考于少年是件悲壮的事(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高考于少年是件悲壮的事(随笔)


作者:鲲鹏一飞 童生,926.8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07发表时间:2025-06-09 08:49:08

每到一些固定的日子,社会与网络便不可避免的形成一波讨论的话题,与之有关的持关注态度,与之无关又喜欢围观的人则看热闹起哄——完全一副看戏不怕台高的架势,譬如高考。
   古有举子进京赶考,今每年有千万学子参加高考。古代的科举取仕为朝廷选取了一些优秀的人才,正如唐太宗言:“天下英雄尽我入我彀中矣!”从而让寒门学子有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现今高考为国家输送了许多栋梁之才,而诸多学子也通过高考,实现了自己的个人理想。一个能够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事件,当然算是一个大事件;而众多学子通过高考这个大事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不能不说是一件悲壮的事。
   试想,一个少年要走上考场与上千万的同龄人竞争,而且都想搏得一个好的名次,难道不是一种残酷与悲壮吗?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进入高考的考场无异于唐吉珂德与大风车搏斗,明明知道自己实力弱小,可是还是要拼了全部的力量去奋力一搏,究竟能有几成胜算,自己却完全没有底数,只不过是揣着侥幸的心态去战斗罢了;那些成绩中等的孩子,走进考场也无不是心怀忐忑,他知道具有实力的竞争者不在少数,有些人心理素质好可能临场发挥更好,在这场排位赛中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心中只是未知数;至于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他们如体操比赛中的运动员,需要在高难度的动作中稳定发挥,稍有闪失,命运便可能改变,所以进了考场绝不掉以轻心,也是小心翼翼。
   高考,从来就不是少年一个人的事,它可能承载了几代人的希望与梦想,所以走上高考考场的少年步履如此沉重。独生子政策已经实话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便是现在走进高考考场学子们的父母一代,亦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没有扩招的情况下,能考上大学者寥寥,上了更是无尚荣耀,所以现今家里出一个高考生,自然寄托了几代人的期望。这样的一种家庭,长辈希望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特别是名校的大学生,这种心态是不言而喻的。
   日益甚嚣尘上的成功论,让高考这件事显得更加悲情。成功学曾经一度如病毒传染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美国人戴尔.卡耐基更是成了国人的心灵导师,能上一所好大学成了一个人成功的大前提,学子们特别是家长们渴望好大学成了一种迷信。按照现代人的逻辑,一个人事业上不成功,在社会和家庭中便都是没有地位的,而一个人如果连大学都没有上,又哪来成功的机会与资本呢?显然,要想成功必须先从进入到一所好的大学开始。
   农村与寒门的学子想要改变命运,读大学是重要途径;城里与富家的孩子想要实现个人理想,读好大学是其充分条件。农村与寒门学子,已经在先决条件上处于劣势,他们更希望改变命运而不是听从命运安排,然而在社会阶层日益固化的今天,改变自己的机会并不甚多,不读大学而希望能够出现奇迹改变身份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高考这条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城里和富家孩子固然人生的可选择性相对要多一些,但是不能读大学的人生可选择性也将会大大降低;所以,无论参加高考的少年处在哪个阶层,拼了全力去参加高考,是不容他们犹豫的必然选择。
   高考的悲壮意义还在于,少年独自去完成一件决定自己命运的大事。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现代相当于一部分孩子虽然早熟但缺乏担当的能力,绝大部分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去操心,父母也不会让孩子自己做主,但是高考却是考验少年独立性的一次大考,上了考场你完全无所依赖,你得为自己的前途负责,你得独立去完成决定自己命运的考试,这对少年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高考成绩理想与否,少年们从此以后都得独自去飞翔,这给高考又赋予了另一种意义。成绩好的少年上了大学,从此要远离家乡,独立去生活;而成绩不好未能上大学的少年,则可能要独自去开始自己的人生;但无论怎么样,高考结束了,则象征着少年向青年的转变,象征着从依赖走向独立,象征着从稚嫩走向成熟,你的翅膀坚硬与否都得飞到广阔的天空去,而不是还在父母羽翼下寻求庇护。
   高考又像是一场战役,胜败于少年和一个家庭来说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对于胜利者来说,无论前面少年吃了多少苦,家长跟着受了多少罪,这一刻都会化成喜悦,甚至少年心底会默默念着这样的句子:“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然而于落榜者来说呢,虽然还有复读的机会,虽然也可能从其他方面开启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然而,这一次失败毕竟是落寞的,关键是别人付出了有回报,而自己的努力却付之东流,这让少年如何想得通呢?还有后面的人生该怎么走呢?
   高考大捷带给少年与家族的荣耀有时候胜于考上一所好大学的实际意义。现在的社会不仅仅是一个拼爹的社会,也是一个拼孩子的社会,孩子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能弥补上一代事业上的缺憾,能让一个家族锦上添花,能给农村和寒门带来极大的希望,据此高考更显得意义非凡。
   人们将改变命运前途的考试称之为鲤鱼跳龙门,“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上了大学的少年就功成名就了,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就从此一落千丈,并非如此,只是大家将要走的路确有不同罢了。但是在这场考试中,努力与幸运都不可或缺,努力加幸运等于成功,不努力加幸运胜算无多,努力加不幸运等于不成功,不努力加不幸运,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论怎么样,这一场考试瞬间就将成为过去式。只是多年以后你回忆起当年的高考,也许对命运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不管怎么说,能有一次这样的悲壮深刻和经历,也是这个时代的少年之幸。所有的悲壮,可能都是一个很坏的结果,唯有高考的悲壮,才是一个用遗憾写成的悲壮。这样的遗憾,很悲壮,但也很幸福。
  

共 22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有举子进京赶考,今有千万学子奔赴高考。科举曾为朝廷选才,让寒门子弟有改变命运之机;如今高考也为国家输送诸多栋梁,助力学子实现理想。高考,对少年而言残酷又悲壮。成绩不佳者明知实力有限仍全力一搏;中等生心怀忐忑,难测结果。它承载几代人的期望,尤其是农村与寒门学子,高考更是重要通道。高考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落榜者的落寞。虽不是考上大学就功成名就,没考上就一落千丈,但大家的道路从此不同。这场考试里,努力与幸运缺一不可。愿每位学子都明白,无论结果如何,全力以赴的过程都值得铭记,人生之路也绝不止高考这一条。 非常精彩的散文,语言朴实。一起为高考子弟加油!【东篱编辑:滴善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6-09 08:50:44
  这篇散文将古今考试对比,道尽高考的残酷与意义。既看到学子不同心境,也提及结果需要多样化。其语言朴实,点明努力与幸运并存,鼓励学子铭记过程。确实精彩,让我们一同为高考子弟加油助威! 问候一飞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6-12 20:20:16
  感谢滴善斋老师,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是一铭记。祝老师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6-09 10:29:20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改变寒门学子的命运,古今都差不多,不同的是,而今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祝夏祺!
回复2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6-12 20:18:56
  感谢吴老师评论,高考结束了,媒体大概对高考又要炒作一番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09 16:02:29
  高考,有很多话题。作者谈高考的“悲壮”,我觉得很有力量。一个少年,能赶上高考,的一件幸福的事情,所有的少年高考,都有遗憾,但必须面对,不能说高考就可以决定一个少年一辈子的命运,但命运肯定会因高考而改变。真羡慕当今的少年有自己的悲壮一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5-06-12 20:18:06
  感谢怀才老师,以前人生悲壮的事很多,但现在却体会得越来越少,高考是人生的转折,故而显得悲壮。希望拜读老师更多的作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