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流年】金莲的觉醒(赏析)

精品 【流年】金莲的觉醒(赏析)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冷眉 秀才,105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02发表时间:2025-06-09 16:14:33
摘要:阎连科说,他在十六岁上读完《水浒传》时,对第24会至26回潘金莲的人物刻画,有一种懵懂的少年杂念。到了三十六岁仔细读了《金瓶梅》原以为这些尘封的杂念都已忘却,却发现它还固执地存活在自己的大脑之中。而对金莲的少年怜悯,像是一条路线上的破败小站。他想把少年认识的金莲写成小说,就像爱好素描的人,把一个破败寒微的小站收入到他的画夹一样

在世人眼里,潘金莲这个名字,无疑是不守妇道荡妇淫妇的代名词。人们对这个人物的认知,大多是从《水浒传》《金瓶梅》或是一些影视剧中了解到的单方面的表象,缺乏从人性角度理解这一人物所赋予的苦难而带来的多重性人格,从而导致潘金莲成为万夫所指、万人唾弃的艺术对象。阎连科说:“同情是人类最普通的一种情感,对待潘金莲,人们恰恰少了同情和怜悯,多了一副铁石心肠。倘若潘金莲还活在世上,怕她身后的痰水会从衣下流淌,汇成一条浓浓的溪流”。
   小说《潘金莲逃离西门镇》里的女主角金莲,是作家阎连科匠心打造的,以独特的文学视角和深刻的叙事方法,为读者呈现的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他为什么要用《潘金莲逃离西门镇》这个让人一看名字马上就会浮想联翩的题目呢?阎连科说,他在十六岁上读完《水浒传》时,对第24回至26回潘金莲的人物刻画,有一种懵懂的少年杂念。到了三十六岁仔细读了《金瓶梅》,原以为这些尘封的杂念都已忘却,却发现它还固执地存活在自己的大脑之中。而对金莲的少年怜悯,像是一条路线上的破败小站。他想把少年认识的金莲写成小说,就像爱好素描的人,把一个破败寒微的小站收入到他的画夹一样。
   我对作家阎连科本人并无过多了解,只知道他是2023年上榜诺贝尔文学奖陪率榜的第七位。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关注他的小说,知道他的代表作《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知道他曾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和卡夫卡文学奖。他的创作风格,多以“神实主义著称,作品常融合荒诞与现实,批判性强烈,内容大多以涉及乡土、苦难与人性为主。了解了这些,就能明白作家写《潘金莲逃离西门镇》的真正意义。
   书中的金莲是一个二十岁的农村姑娘。她被老大娶到了刘街。金莲原本不想嫁给老大,嫌老大瘦小,为人处事也都萎缩,她看上的是他们家的老二。老二高高大大,肩宽腿长。可金莲的娘说,媒人说的就是老大。金莲说,要是老二我就嫁。娘说,天下没有小麦早熟于大麦的理。金莲不从,事情就这样搁浅下来了,直到有一天去赶集,金莲被尾随的老二那一番诚挚的话语所打动。老二说了许多她嫁过去他哥哥老大对她如何好的话并没有上心,她只对他说的那句“他对你好,我也会对你好”的话,沉甸甸地放在心上。金莲没要彩礼,她唯一的要求是,临街盖一个店面,她卖时装,老二进货。
   嫁过来之后,金莲才明白,她嫁给老大,完全是因为老二。
   为了弟弟而嫁给哥哥,看似有些不合常情、违背常理,但这正是小说最精妙之处。作者没有道德说教,他只是把人性放在了首位。
   金莲年轻貌美,喜欢高大英武的老二,就像潘金莲喜欢武松一样,这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共识。老大不仅矮小瘦弱,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当他面对美貌的妻子那一尘不染的胴体时而表现出的性无能,捶打自己两腿间的东西时,金莲只是厌恶地把脸扭到一边。那一刻,金莲没有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反而升腾起一股侥幸,她隐隐约约觉得,这是或许是上天有意让自己的处子之身留在自己最幸福的某一时刻。
   在这场无爱的婚姻里,老大的生理缺陷使金莲倍感欣慰。在这一点上,老大和《水浒传》里的武大郎基本相似,不同的是,金莲从未对老大呼来喝去。还有,武大郎是喝了潘金莲的砒霜死的,小说里的老大是阳痿治愈后,因激动脑溢血突发,快活地死在金莲的肚皮上的。
   自始至终,老二的存在,就是金莲对爱情的全部渴望。那年,老大二十六,老二二十三,金莲比老二还小三岁。她给哥俩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像妹妹一样,又单纯地陷入到与老二情爱的想象之中。开茶水屋的王奶,无意中透露了老大不是头婚的消息,震惊了金莲,但她一点不恼王奶,也不恼老大,她把所有的债务统统算到老二头上。是老二骗了她,她恨不得一看见进货回来的老二,就一头撞死在他的心口上,她甚至都想好自己如何当着哥俩的面,把碗呀盘的都摔碎在院子里,然后痛骂一番。
   没有爱就没有恨。金莲一直臆想在和老二的情感漩涡里。但是当老二跳下货车笑吟吟地站在她面前时,金莲捏着出汗的手心,说的却是,刘街怕是要改成镇了。老二说的是,改成镇,村长怕要当镇长了,我无论如何也要当上治安室的主任,还要当派出所的所长。老二第一次在金莲面前表达了他的野心。金莲说,你进货我卖货,咱家有吃有喝有钱花,这样不好吗?老二说,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有权,有了钱有了权,才会有地位,才能想干啥就干啥。从金莲和老二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两个人想要的东西完全不同,必然导致两个人走向不同道路的两种人生,
   刘街改成镇,需要拆除一些不规范的临街建筑,包括“金莲时装店”。为了讨个说法,金莲第一次来到村长家。她吃惊得看到村长的老婆,是把双手穿在鞋里爬着走路的病秧子。也是在这里,金莲第一次看到村长家的丑女月穿着一条只有她的服装店卖过的毛呢裙子。在村长对他女儿月不给她母亲倒屎盆子的责骂声中,金莲毫不犹豫端起屎盆子倒了。金莲至始至终没有说一句服装店的事,但村长知道她为什么来自己的家。服装店保住了。老二承认给月送裙子,是为了自己能当上民兵队长或者治安室主任。
   老二送老大到武汉治病去了,金莲要做一件事,她要给老二一个惊喜。村长吸着金莲为自己亲自炮制的烟叶,非常肯定地告诉金莲,老二当治安主任的事十拿九稳。那晚金莲没有回自己的屋子,而是推门进了老二的房间。趁着夜色回来的老二一进屋就看见赤身露体坐在床边的金莲,他被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金莲诉说、哀求、质问、痛哭,金莲说,哪怕只给她一夜,她就不会和老大离婚,她就死心塌地跟老大过日子。老二山一般的身子就给金莲跪下了,他说,他是我哥,我不能对不起他。金莲浑身冰凉地走出老二的屋子。
   老大死了。
   老二如愿当上治安室主任。
   金莲每天都给老二做饭,老二不吃,还故意当着众人的面说,改镇的批文快下来了,没有功夫回家吃饭。
   村改镇的批文就缺最后一个公章。村长马上快当镇长了。老二想当派出所所长的念头滋生蔓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惜把家产分一半给金莲,甚至允许金莲招一个上门女婿。金莲说,我不要家产,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让我住在家里侍奉你。老二说,我死了都不会做对不起我哥的事。金莲说,那就别想让我替你找村长。老二说,地球离了谁都会转,大不了我把刘街最丑最懒的女人娶回家。一个月后,老二当真把村长家的丑女月娶回了家。
   武松是打虎英雄,是正面形象,潘金莲爱慕他的英雄气概,爱慕他的高大英武;但武都头的身份对潘金莲具有震慑作用。武松的拒绝使潘金莲怀恨在心,刚好有西门庆的介入,潘金莲便毫不犹豫投入富豪西门庆的怀抱。小说中的金莲却至始至终爱着老二,但追逐权力的老二,却需要金莲为其打点。不只是老二,善解人意的金莲,也是村改镇的最后一个环节上,村长抛出的一个棋子。
   眼看着村改镇就要变为现实,不料在规划中出了变故。村长软硬兼施,非让金莲去侍奉乡镇区规划处的李主任。金莲不同意。村长找来老二。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前程更重要的事。老二说服了金莲,金莲只听老二的话。
   金莲出发的那天,刘街几万人都来送行。村长对着她弯腰鞠躬,说着拜托的话。老二和那些有头有面的人也朝她鞠躬,村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她。村长承诺,等刘街改为镇,金莲回来的时候,他要亲自来接,还是这等场面。
   刘街终于改成了镇。“西门镇”三个朱红大字镌刻在竖起的青石板上。村长庆当上了西门镇镇长。老二当上了派出所所长。两年后被李主任一张长途车票打发回来的金莲再回来的时候,并没有人去迎接她。在权力笼罩下的名利场,金莲回乡是否迎接,完全取决于李主任对金莲的态度。街灯亮了,做生意的人家也都跟着一家一家亮了起来,于是,一条街一个镇都亮起了灯。她看到“金莲时装店”变成了“月儿时装店”。她看到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她离开刘街时的模样。金莲感到从未有过的陌生。
   失落的金莲不由自主地朝家的方向走去。此时的老二已经不是两年前的那个老二了。他得意地告诉金莲,自己已经是派出所的所长了,还滔滔不绝说了一些自己办案时用过的手段。金莲没有说祝贺的话,她茫然地看着老二一张一合的嘴,面无表情。良久,老二终于憋不住了,他急切地表示想和金莲有一夜,他一再央求着,哪怕只一夜。甚至红口白牙表示要用金钱买下金莲的身体,说着,山一般的身子第二次跪在金莲面前。这个桥段似曾相似!同样的人,同一个屋子,同样的话语出自不同的两个人。金莲是为自己爱而不得的情爱哭求,老二是为满足一时之欢的性爱央求。如果说第一跪,姑且算为老二对自己兄长有良心不愿做出违背伦理道德的事,那么第二跪,就已经彻底没有了伦理道德,而换了一副铜臭和权力的假面具。
   这个家这个陌生的西门镇完全没有留恋的必要,逃离是金莲唯一的选择。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其实从第一次离开刘街去侍奉李主任的那一刻起,金莲和刘街就一起消失了。
   情感和权力是围绕这本小说最突出的主题。不管是以前的刘街还是现在的西门镇,都是权力笼罩着的名利场。其实,金莲也是与权力相互联系着的,那是她单纯地想象与老二的情感之中无法自拔的行为。当她看清一切,逃离便是她最后的觉醒。

共 36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从古至今,生活在底层的女性都未曾被善意对待过。此篇赏析里所述的金莲,与《水浒传》里的金莲有着相似的命运起点,不同的是,生活在新时代的金莲,是设想着与老二的爱情去赌自己的未来的。在此篇赏析里,作者把相同的情节,不同的老大与老二分析得淋漓尽致。赏析的作品是作家阎连科的小说《潘金莲逃离西门镇》,小说里主人公的名字也与《水浒传》里的人名无二,虽情节有别,但所述的深意,与《水游传》里有关于潘金莲的那几回主旨暗合,与所述人物的命运去向暗合,不同的是,如作者所析,阎连科“想把少年认识的金莲写成小说,就像爱好素描的人,把一个破败寒微的小站收入到他的画夹一样。”作家阎连科这样想了,也这样写了,逃离西门镇是作家阎连科给金莲的另一种命运,觉醒,则是作者对金莲的最高评价,也是对作品《潘金莲逃离西门镇》此篇小说所表达的最高敬意。佳作,流年欣赏并倾情推荐。【编辑:临风听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9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临风听雪        2025-06-09 16:19:42
  金莲是小说中人物,但这样的女子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只愿,多几位阎连科这样的作家,以事实为例,为弱女子呼吁!
   感谢老师赐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创作愉快!
雪,本是人间清冷客
回复1 楼        文友:冷眉        2025-06-10 22:01:35
  金莲是千千万万生活在底层女性的代表,她的觉醒是在付出和牺牲的逼迫下唤醒的。从作品可以看出,阎连科是一个敢于批判和揭露当今社会现象的有良知的作家。希望这样的作家多一些,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5-06-09 23:16:28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冷眉        2025-06-10 22:02:59
  感榭社长鼓励支持。
3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6-27 15:39:2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