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唯吾知足(散文)

精品 【东篱】唯吾知足(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86.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99发表时间:2025-06-11 06:06:24
摘要:周村不大,周村却有“大街”,境界很大;大德通票号不大,却藏着古代金融的深厚历史,更有古老的中国哲学散发着人文的厚味。一游周村,我带回一枚“唯吾知足”的纪念币,视为珍宝。

【东篱】唯吾知足(散文)
   在周村古商城的银子市街上,有一处“大德通票号”,简单说,票号相当于今天的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经营点吧。这里也是一处具体而微的博物馆。
   “博物”,一物也“博”,如果深入挖掘其物的内涵,扩展其外延,我们就会感觉一物的历史知识广博。这一点,在周村古商城被演绎得特别深刻。就像一张薄薄的周村烧饼,周村人也给安在了“周村烧饼博物馆”里,从而成为“烧饼大观”。
   有一个拙见。看懂这个票号,只需读懂一枚铜钱上的“唯吾知足”即可。当然,票号的根本任务是支持发展贸易和经济。也不要以为“唯吾知足”无法成为票号的主题。铜钱币的正面写着“隹五矢止”四个字,中间共用一个“口”字,读成“唯吾知足”,简单说,就是看见这枚铜币,面对金钱,要有达观知足的心态。这是艺术,也是风格特别的警语。一目入心,牢记如铭。
   简单说,古往今来,在金钱面前倒下的人无计其数,足以看出这四个字的穿透力和警醒力。
   票号楹联是:自古勤俭能增富,从来集腋可成裘。
   财富从不如潮汐,来得让人措手不及,而像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总让人感觉获取之艰难。这副楹联,并不直入“知足”的主题,去迎合世人爱财心理,但却为世人指明一条捷径。正所谓回答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提法。求之他人,不如求己,钱从勤来,币聚则成多。
   当然,一个成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确立自己的立身方向,树立因人而异的“财富观”,不管怎么样,取之有道和知足,是基本原则。蚂蚁不弃细微,老鹰叼食腐物,这是生态,也给我们很多人生启迪。面对楹联想我自己。我勤奋教书38年,且勤,得些微薪资,可俭以养家,想想,虽未增富,却也有粗饭淡茶的日子。心中默认楹联之意。我生下时,一无所有,得一糊口工作,才有了赖以维命的机会。还有比我的工作更好的工作,自知能力不足,非我可胜任。心中一片坦然。
   进入票号,10块钱,验证身份证,60岁上老人省下一笔,我集腋之毛,虽不能成裘,不费一文,名正言顺地捡了个便宜,却真应了楹联所吟。这是社会福利,也跟财富沾点边。
  
   二
   这处“票号”的创始人是山西商人乔致庸。这立刻让我想到央视播放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一点没错。原址曾名“大德兴茶庄”,或许是周村有了“天下第一村”的名号,有了货通四海的“旱码头”,乔致庸看到了票号的发展契机,不远千里,将钱放在了这处经济热土,一条商贸大街。这处票号,曾经是乔家的“金融大本营”,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包头等40多城市设立分号,由此可见,周村票号是现代金融的发祥地。这算不算是金融业界的“农村包围城市”版本呢?尤其是,这家票号培养出第一任银行行长。完全可以说,在中国金融转型上,“大德通”是一个不能抹去的符号,是中国现代交融的发轫。
   先拜见还端坐于馆内“泰和堂”的主人乔致庸吧。
   四枚铜钱币嵌在堂壁正中,八仙桌上一尊财神爷。给四枚铜钱币配了对联,真是天下少见。对联曰——
   庭前绿树吟风雨
   江上青山阅古今
   这副对联,和钱没有半点关系。取绿树沐风雨之景,纵览古今时空。当把得失放在风景时空里,都是转瞬即逝的东西,甚至难以留下痕迹。这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一条最深刻的人生哲学。
   壁上一匾,刻字“谨慎勤俭”,再次强调了大门楹联的主题。“敏于事慎于言”,这是古老的儒家智慧,适合银票操办,更是做人的提醒。
   我在想,既然是经营票号银票,为何不写上“汇通四海”一类的用语,其实,深入思考便有得,钱由人使,有人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歪了用钱的心思。“大德通”则是提倡先做好人,然后才有“汇通四海”的可能。这一点,在院内独设的“票证博物馆”里可见详细的逻辑关系和解释,细看还有当初的“热钱”故事。热钱,永远会寻找增值的地方,周村,一度成为清代投资的热土,也代表了近代经济向金融功能的靠近趋势。还有,“大德通票号”创造了存款、放贷和汇兑三个金融业务,奠定了现代金融的主流业务特点。
   有时候,观看这些,真的能够令我解开一些事物的秘密。就像深圳,原本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渔村孤岛,在改革开放初年,深圳成为投资的前沿,利好的条件,吸引了投资,如今发展成国际大都市。如果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票号成立)果真有能力发展经济,周村应该可以迅猛崛起,成为近代金融业的发祥地和摇篮。历史无法假设,这样的推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的成果吧。
  
   三
   现在的票号,已经失去了兑换票据,沟通经济的作用。其功能已经变成了一种育人的风景。我有一种感觉,这个票号颇似今天的德育基地。给学生安排一课,走进来读读金钱和道德的关系,多么好。跟钱和权力沾边的人,也应该走进来,读懂什么才是“大德”可“通”的道理,财运,官运,心愿“亨通”,无德不能,无大德更不可通达。
   “泰和堂”有楹联曰:沧海曾经看朝日初升瑞气腾飞,蓬山不远喜好风帆引甘雨随来。曾经的生意人,是无法期望于他所处的时代,谨慎求运,只能寄托于“瑞气”、“甘雨”,即使一股缥缈之气,一滴甘甜之雨,都倍加珍惜。于是,我想到当下的一些对联,太多的都是直抒胸臆,之前觉得并不含蓄,缺少了诗意,其实,对比这幅对联,我转变了认识,欣逢最好的时代,就难以掩饰那种欣悦的心情,岂不是表达了更美更通透的诗意?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安居乐业,这是多么饱满的形容词,直抒胸臆,通透旷达,更有开阔的时代意境。
   “泰和堂”的二层上有匾额题“修德砥行”,也有对联——
   砥行似铜持躬似玉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铜”在古代认为是最坚硬的金属。这组对联讲的是职业操守,涉及票号客户的财富机密,任何私念,都可能泄密,败坏票号的诚信招牌。
   “票号博物馆”对联,就显示了乔家对当时社会的期待和感激——
   玉振金声于时为瑞
   和风甘雨乃世之祥
   清代光绪年间,正逢甲午海战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如此动乱时局,乔家写出了一份久远的人文理想。大清的后期,千疮百孔,并不妨碍百姓表达爱国主义情感,或者说,爱国热情更加强烈,这是人们特别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处境后是情感选择,票号的主人深刻意识到生意是靠什么来维系,而非拿眼光盯着那一票一号。
   大德通票号的院落不大,所有的圆门,都设计成一枚铜钱的样子,这种美感符合票号的经营特点。如果站在进门处往里看,形成外圆内方的布局,方的是指穿堂的门户。外圆内方,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名词,虽不在票号内做彪炳解释,但哲学的智慧,充满票号。外表随和,内心严正,对人热情通圆,成人之事;对己严以自律,谨小慎微。这何尝不是做人的境界。
   其实,这些匾额楹联,并不显得毫无方寸,是随意拿来安上一个名头,或做个装帧。院内有一壁,壁为青砖砌成,壁上一铜质钱币造型,外圆内方。以透孔的“口”做文字的共同部首(或偏旁),组成“唯吾知足”四个字,第一眼,我视为座右铭。或许当年就有这个图案,伙计们每日面对,“三省吾身”。这是最有意义的人文风景,要比现代某些单位的每日晨会更有意义。
   文字的笔画上还有密匝的小字,写的是“大德通”在全国各地的分号名字:元德号、普利号、广济号……也有一些三字词汇短语,如义生和、人和永、鸿昌谦、瑞生祥……我数了数,共77块板画。在这些三字语里特别强调一个“生”字,明显受到中国道家的“三生万物”哲学思想的影响,只有“生和”“生祥”,才能“生财”,联系看,这样的逻辑非常清晰。
   我有一个猜想。这些笔画应该不是一次性安装组字的,多一个票号就安一个名字,多少钱庄(票号)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涌现,乔老爷是否也在表达一种知足的态度?上文说过,他在各地40多个城市都有票号,有的一地不止一两个。当然,更大的意义在于教育票号的伙计们懂得感恩知足。巧妙地运用了中国汉字偏旁部首进行组合,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的同时,让人想到“知足常乐”的古训,表达了人们朴素的心愿和生活观,寄托了不断追求又满足所得的心念。摁住私心杂念,才拥有持久的快乐。做事圆润,藏住锋芒。如此,才能“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铜钱的设计,是为了便于一绳贯穿,方圆是天地的意象,一个人行走天地间,乾坤在心,心存敬畏。
   中国人讲究个人修行,莫管他人如何,先求诸己,内心感到很知足了,才会抑制贪欲。多么有意义啊。“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知足决定了人的格局。我站在这面“警语”前,试着换成有偏旁“口”字的字词,如果说成“唯吾吉亨”,“唯吾呈鸣”,似乎都不合适,很有只许州官放火的意味,“唯吾知足”有不可替换性,决定了这枚钱币的独特价值。如果不考虑那个“口”字,只组一些吉利语,也是蕴意失色,如“唯吾幸福”,“唯吾吉祥”,私心味儿更重了,更无法获得圆满的警言意义。倒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惟吾德馨”,作为不计简陋,追求精神升华的自我激励,才多了一份大雅之趣。
   四个字,都绕着一张口,为了一口饭,金钱的意义表达得多么通透!知足吧,切莫暴食暴饮。肚子装不下太多的东西,食不知厌,撑死的例子太多。
   “唯吾知足”,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在曾经的艰苦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拮据,根本谈不上什么财力,但我们一直不失生活的信念,乐观知足,不断追求,不生攀比心,不动歪念。“知足”——也包含着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前进意义。
   在物质钱财面前,记住“唯吾知足”;在精神追求上,记住“惟吾德馨”。如果不是走进这家古老的票号,我还真不能将这两个“唯吾”放在一起,多么精彩的文旅收获啊!
   我有闲趣走天下,观风景,我也知足,一村一街,一城一邑,皆是时光赐我的风景,有何不知足的理由。也“知不足”,迈开脚步,总在进取的路上吧。
  
   四
   在大德通票号一番流连,我并未关注清代遗存下来的那些汇票的样子,就像曾经的粮票布票油票,只能属于一个时代的产物,我最大的收获是,读到了一枚铜钱所穿透的人生意义。
   在银子市街,还有大大小小很多票号,“大德通”就像今天的中国银行一样,大德通是把握宏观经济,提供更大流通可能的金融机构,而那些小票号,则是渗透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单位,类似今天的银行信托网点。尤其是在银子市街一边,还有号称中国四大“旱码头”之一的贸易集散地,票号成为货物贸易的强大后盾和支撑。
   周村,在历史和现代的节点上,更知足。那条并不宽阔的大街,人声鼎沸,脚步杂沓,就像一波波朝圣的人群涌来,那些店铺,诚信地经营着自己的物产,满足着游人的需要,繁荣着一村的经济,我从从那些店主笑迎顾客的脸上也读出了他们的“知足”。
   我要走出这家票号,发现在进门处,架上还有“唯吾知足”纪念币,非常精美,红色的流苏从钱眼穿过,其下打着中国结。买下吧,回家置于写字台对面壁上,时刻提醒着,“知足”,不是不求进取,是知行知止的告诫。大德通——持德有通途,是为人生之大。
   乱熟于心的还有“大德通票号”的那些楹联,再背诵回味,款步踏街,诗文平仄。一庭之间,敢于“吟风雨”,才得“和风甘雨”,不然,即使面对风雨,也不能视为风景,心中会来一句诅咒——恶风苦雨。学着造句吧,告诉自己——唯吾知风雨。
   想起201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鲍勃•迪伦的一句话:“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是啊,在风雨的路上,知足者知风雨的好,获得浪漫的情调;有人只能感受泥泞和痛苦。
   知足者,总是笑对风雨。“大德通票号”的主人还在笑谈风雨——一副知足者的样子。我忘记了摸摸乔致庸雕塑的衣兜里是否藏着一枚铜钱,如果有,也是一枚纪念币,上面一定铸刻着——唯吾知足。
  
   2025年6月1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6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淄博周村古商城的银子市街上,有一处“大德通票号”,看懂这个票号,只需读懂一枚铜钱上的“唯吾知足”即可。简单说,就是看见这枚铜币,面对金钱,要有达观知足的心态。票号楹联是:自古勤俭能增富;从来集腋可成裘。正确的“财富观”,不外乎是取之有道和知足。作者勤奋教书38年,微薪养家,粗茶淡饭,想起曾经一无所有,得一糊口工作,赖以维命,心中一片坦然。这处票号,曾经是乔家的“金融大本营”。作者先拜见了端坐于馆内“泰和堂”的主人乔致庸。堂壁正中,一幅对联“庭前绿树吟风雨,江上青山阅古今”竟和钱没有半点关系,似在告诉人们最深刻的人生哲学——岁月匆匆,钱财易逝,唯青山永在。上一匾,刻字“谨慎勤俭”,这是儒家智慧,更是做人的提醒。“大德通”提倡先做好人,然后才有“汇通四海”。深圳,原本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渔村,如今发展成国际大都市。了解下周村的历史,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的成果。现在的票号,已经变成了一种育人的风景。作者对“泰和堂”楹联、匾额以及“票号博物馆”对联的进一步解读,说明曾经的生意人,一股缥缈之气,一滴甘甜之雨,都倍加珍惜。诚信是票号的招牌。动乱时局,乔家及百姓,依然在表达爱国主义情感。院内有一壁,壁为青砖砌成,壁上一铜质钱币造型,外圆内方。以透孔的“口”做文字的共同部首,组成“唯吾知足”四个字,第一眼,作者视为座右铭。不失生活的信念,乐观知足,不断追求,不攀比,不动歪念。“知足”——也包含前进的意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者最大的收获是读到了一枚铜钱所穿透的人生意义。“知足”,不是不求进取,是知行知止的告诫。大德通——持德有通途,是为人生之大。通过对周村大德通票号的精彩解读,文章映射了其蕴藏着的古代金融历史,表达了古人对金钱和财富的淡然态度。作者文笔洗练,观点新奇,是一篇难得一见的财经类散文,给人带来别样的视觉体验。力荐各位赏读为快,读后定会收获满满。【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11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6-11 06:07:05
  作为一个享誉远近的票号,按理,应该是开口谈金,闭口说银,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铜臭味“才对。但周村这家“大德通票号”,却适得其反,看其珍藏的文化历史,却处处充满如何做人,看淡财富的人生态度。说是知足常乐,有点叫人怀疑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等待天上掉馅饼之嫌。这恰恰是票号经营者的高明之处,也是老师挖掘出“唯吾知足”含义之所在。感谢老师赐稿东篱,顺祝夏日愉快,写作大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10:01:55
  中国的风景,有波澜壮阔,更有细致入微之妙,在周村,走进大德通票号,感受到道德和金钱的关系最为直接。流连其中,我总在想,为何不写那些经济术语,而无一字提及金钱,满园满屋都是道德教化,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也是一个票号最聪明的经营方略。票号里没有铜臭味,都是道德生香。人生态度,需要不断矫正,在周村,大德通给我上了一堂道德课。衣食住行,需要钱财,但不是唯一,什么是够了的标准,谁也说不出,满足所有所处,又不断进取,不被金钱绑架,活得自在一点,我想这是最好的态度。非常感谢韩老师给希望做精彩编辑,辛苦了。继续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特别喜欢《乘轮渡》中的泅渡摆渡自己并非一次通过之说。受益了。远握!
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6-11 08:31:17
  一双慧眼,读懂一枚铜钱所穿透的人生意义,那是对岁月易老的深度思考。唯吾知足,这是一种人生应该拥有的乐观豁达。大爱无疆,方可行万里路。点赞学习大美制作,问候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10:05:01
  根据盘缠选择路程的远近;根据囊中的份量,道德任何出手购物。我想,这是我们现代知足的理解。一枚铜钱,是否有臭味,很难闻见,说是心中有了怪味,钱就有了臭味。知足常乐,知不足永远进取。谢谢金刚指老师为小文精彩留墨,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6-11 10:13:43
  一枚铜钱上的字迹,有如此深邃的含义,老师博文,解读之细致,让人不能不为之侧目!年代如同一卷巨著,中国的历史在中间典藏着,有那么一天翻开的时候,光华四射,耀人眼目。文章切入点,小中见大!好文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10:52:44
  中国历史典藏的文明很多,一个周村,不大,却有着不俗的历史。到大德通票号观览,被他的文化征服了,有所感慨,于是记下。第一感觉,为什么票号不谈钱的事,而谈道德,金钱和懂得的关系,一直是我们讨论的重点,这里有答案。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4 楼        文友:佳华        2025-06-11 11:23:58
  读老师的这篇文章有一个感悟,我觉得过去的企业文化远比现在的企业文化搞得好,真正体现了做事先做人。当然,文化是文化,没几人能真正做到,况且好多事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否则也就经久不衰了。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11:47:33
  文化的意义在于熏陶,没有文化是可怕的,肯定持久不了。中国的历史,无论是军事的,经济的,金融的,商贸的,都有自己的文化商标,这些人文的东西,一直是我们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没有灵魂,走不远,有了不一定可以走远,但可以影响人。做事先做人,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大德通票号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是赞赏的,起码这份底蕴,才让我们感到深厚。谢谢佳华老师的精彩留墨。我对企业文化知之甚少,不敢妄言。期待佳华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简柔        2025-06-11 14:14:31
  走进大德通票号,历史的气息,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些楹联和对联呈现一个清朝票号的经营理念和思维格局。怀才老师不仅以精湛之笔复活一个古色古香的票号,更是传递了一种如何驾驭金钱,驾驭生活的态度。思之通达,笔力深厚,穿透人心。欣赏学习佳作。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17:21:37
  怎样驾驭金钱,大德通票号有自己的理念,可能这些理念不能直接制约金融经营,但乔家的商业是靠诚信的,也培养自己的员工,所以,乔家的生意做得那么大,不是没有原因的。商业的理念,对我们的人生也有启迪。诚信者才优雅,否则是惶恐的。谢谢简柔老师拨冗为小文精彩留墨。继续期待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6-11 14:26:1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刘禹锡的自我评价,怀才老师以“唯吾知足”命题,与刘禹锡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对周村大德通票号作了细致解读,折射出古代金融历史的厚重和精彩,亦可看出古人的金钱观和财富观。作者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对金钱“唯吾知足”的真实想法,思想深邃,言辞恳切。非常有味道的文字,富有哲思与情趣,对读者也有很深切的教化。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夏祺安好!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17:26:13
  财富观,可能现在就包括在三观里吧,知足常乐,这是现代人们也挂在开头的话,但实际上对人生起到多大的作用,难说,真正到了涉及利益的时候,还是看不开,人性使然,但时间又是药物,可以慢慢地治愈人性。有时候旅游看到这些中华文化在景点上呈现,就多了一份思考,省吾身,多几次,可能就会形成理念吧。人就是需要不断克制自己,克制也是一种爱自己的方式。这些理解不一定准确,但我是如此想的。谢谢罗老师的精彩点评鼓励。远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6-11 17:46:02
  大德通票号,在电视剧里知晓。老师文中对大德通有着独特的见解,很是赞同。唯吾知足,通透的人有多少?在当今反腐倡廉中看透的是人性。老师用38年的教龄,或是阅历,诠释了大德通,唯吾知足,值得人们去领悟。遥祝老师夏安笔丰!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17:54:43
  森林老师说得对,真正做到人生能够通透看得开的人有多少,在金钱利益面前,太多的人,容易忘记什么是知足,倒是抱有侥幸心理,天知地知,无人可知,只有自己知道。这是贪婪的想法,结果忘记了除非己莫为……谢谢森林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森林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丰!我们一起加油!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6-11 20:44:55
  这个“唯吾知足”真好,特别是在张口闭口都是钱的今天,当向周村好好学学“大德通票号”,学学这里对金钱的态度,做人的心态。读老师的文,受益匪浅,学习了,祝老师天天开心!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1 20:49:20
  无钱不行,还没有到无钱一分的地步。从容之心,得之心安即可。现在有些人,想钱捞钱,不择手段了,这些可能不是普通人的想法,但一旦是成功人士,钱是一个考验。有感而发,所以对大德通格外关注。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留墨,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6-14 10:20:00
  我说过,读怀才老师的文章,总能得到滋养,此文不例外,给人启迪不浅。如“知足,也知不足”。看似矛盾,却不矛盾,蕴含着多么深刻又通透,执著又超脱的生活理念。湘莉喜欢此文,收藏了。遥握问候怀才老师,谨祝一切好!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4 10:48:03
  湘莉是大雅之人,淡雅从容,自然对知足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我进入大德通,看到这个拼字,喜欢得很,不是高文字游戏,是总在训诫自己,懂得适可,不可贪婪。人生多少人人能理解得透彻,可以说言行上统一的不多。爱钱爱财无可厚非,懂得满足,才是正道。谢谢湘莉留墨。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