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璞】大学告假去收麦(散文)

编辑推荐 【文璞】大学告假去收麦(散文)


作者:杨柳岸心醉 布衣,218.0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3发表时间:2025-06-12 12:27:03

我读高中、大学时,父母都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每年种麦、收麦都仰仗姐姐、姐夫和表哥们帮助。大一第二学期,我老早就打算告假回家割麦。一是我作为成年男子,收割我家的小麦天经地义,二是我读书花费是我家开支的大项,我回去其实是给自己干活儿,三是我盼望顺便与来帮忙收麦的亲戚们团聚欢乐一下。我的专业课不太紧,好告假。
   此前都是听从父亲的安排,麦收了就收割,真没留意什么时候麦熟。只是记得有老乡说过句农谚“芒种见麦茬”,我就在芒种的前一天,找理由告了一周的假,买票回家。
   我回家来收麦,父母很高兴,但我暗自失落,麦子还远不熟呢!麦子不能割,我就干除草、种玉米等农活。干活儿期间,我试探着问乡亲们,芒种见麦茬,怎么今年麦子不熟?
   有村民说,现在机井浇水、施用化肥,麦子长得壮熟得晚,是芒种三天见麦茬。哦,三天后割麦也行,我的假期还够。家乡有句话“麦熟三晌”,但麦叶麦秸还绿绿的充满生机,我将信将疑,三天后麦子就能熟了?
   一天、两天、三天、四天,我磨快了镰刀,一边做农活,每天焦急地观察着麦子的变化。麦子似乎与我作对,虽然慢腾腾、不紧不慢地变黄,远不熟呢。等了六天,麦子仍然没熟,假期满了,不能再拖,况且期末考试临近,要回校复习。
   第七天我只得告别父母返校。在家期间,我曾向询问父亲原因。父亲用教诲的语气,缓慢地给我讲,旧社会各家单干,没有机井,浇不上,都是旱地小麦,更没化肥,靠天吃饭。所以那时麦子扎根浅,长得弱,熟得早,并且麦子又稀又矮,不方便镰刀割,只能手工拔麦。“芒种见麦茬”,适用于旧社会拔麦,不适用现在的水浇地、施化肥的镰割小麦。
   回家一趟没能收麦,干了其它农活,学到了知识,也不虚此行。几十年后,回忆此事,我在网上搜索,发现大量的链接说到“芒种三天见麦茬”,而“芒种见麦茬”的提法寥寥,看来农谚也与时俱进。有个链接,说“芒种三天见麦茬”,意思是芒种三天后进入麦收时节,但是真正麦收时间点不绝对,地域差异,每年的气候、天气略有差异,麦收开始时间,略有差异属常理。这种说法有理!
  
  

共 8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展现了传统农谚在时代变迁中的演变,颇具现实意义与人文价值。作者因一句“芒种见麦茬”返乡收麦,却发现因灌溉技术与化肥的普及,麦熟时间已改变,进而引出父亲对新旧麦收差异的讲解,生动呈现了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带来的变化。文章叙事朴实真挚,将作者满心期待落空的失落、观察麦熟的焦急,以及学到新知识的充实娓娓道来,引发读者共鸣。从“芒种见麦茬”到“芒种三天见麦茬”,农谚的更新不仅体现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也反映出传统经验与现代生产的碰撞融合。作者结尾上网查证,进一步强调农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地域、气候不断调整,启示人们既要尊重传统智慧,也要以发展眼光看待事物,对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净        2025-06-12 12:41:08
  那时的回忆,家乡的麦田都能让作者学习很多东西,劳动产生智慧!
回复1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5-06-12 14:20:58
  谢谢鼓励
2 楼        文友:龙泉剑客        2025-06-12 12:54:44
  没割成麦子,但是学到了许多农活知识,收获满满。
曾经的乡下少年,我愿用我的笔写我的过往,我的现在,甚至我的将来,分享我的喜极而泣,悲从中来,甚至是吊儿郎当。
回复2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5-06-12 14:21:15
  生活到处是知识。
3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5-06-12 14:20:36
  谢谢精彩编者按
4 楼        文友:石寸雨        2025-06-12 15:36:04
  拜读老师短文,学习学习。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回复4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5-06-13 14:08:48
  谢谢鼓励
5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5-06-12 15:46:39
  一片精致的文字,拥有自己的特点,关于麦收的回忆,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充满各类媒体,但一次没有收获的麦收,源于对一句谚语的盲从,同样能够体现对家庭劳动的责任担当,收获的内心感悟更是影响一生:农谚或者经验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要因时而异变通思考。
回复5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5-06-13 14:09:16
  学习看风社长佳作,受用无穷。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