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过往】两袋米(散文)

精品 【晓荷·过往】两袋米(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322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7发表时间:2025-06-12 14:07:02

那年,我们一大家人十二口人挤住在老屋里,全靠两块地过活。这两块地一块种的是玉米,一块种的是高粱。粮食丰收后,一部分留着自己吃,另一部分卖一些钱用于家里的日常开销,填补家用。对于家里的掌舵人,地里每年能收获多少粮食,奶奶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每年的粮食她会合理计算,安排。几乎一分不差。可那年冬天,粮仓里硬生生少了两袋粮食——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整整一百斤啊!
   难道是算错了,还是在加工的时候整错了呢?那些日子,奶奶觉睡不好饭也吃不下,嘴上起了大火泡。她甚至几次去加工粮食的大柱家,去核实。加工粮食的村里也只此一家,大柱和他父亲也都是憨厚老实人。大柱对于奶奶反复来询问,也拍胸脯说了:“我绝对不会秘下你家粮食的!再说了我加工的时候,你可是盯着看呢!”
   是呗,奶奶是谁呀?她属于孙大圣级别的人物,眼睛里绝不会揉沙子。她眼睛虽然不大,但聚光属于火眼金睛。拿去几袋粮食,回来多少,她都反复看过了。咋还会少呢?
   难道是在拉回来的路上颠掉了吗?这也绝对不可能呀!因为奶奶每次加工回粮食,她都会像护崽的老母鸡似的蹲在车斗里,全程陪伴那些粮食的。后来奶奶思前想后她怀疑是出了家贼,一定是让家里的人偷出去卖了。
   奶奶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她没有声张开始暗中观察,最后让她终于发现了这个贼就是家里的老叔,协同老叔作案的是老婶。那时候我们一大家人在一起过日子,每家都要交生活费。老婶在我们村里的一所小学教语文,刚开始的每月,她和老叔都会多交三十五十的,因为她和老叔毕竟有正式工作。几个月后,老婶怀孕了,奶奶也善解人意就不再多收他们的生活费。但没想到的是,老叔和老婶竟然“贪得无厌”,偷家里的粮食。奶奶一时间,气的她把拐棍点在地上叮当响,她要捉贼捉赃。就等老叔哪天把粮食拿出去卖的时候,她要抓个现形。她猜测老叔之所以胆子这么大敢偷家里的粮食,一定是小个子的老婶背后出的主意。因此,她积攒很久对老婶的不满终于爆发了。但她还不能声张,她只等最后,揭露他们让他们现原形,然后赶他俩出家门。
   其实,奶奶一开始掐半个眼珠也没看上老婶。老叔是一名火车司机,那可是国家铁路局的正式工人。而老婶刚来我家时,没有工作不说,还其貌不扬个子矮小。奶奶是个及其讲究迷信的人,在她眼里,家里儿子娶儿媳妇,长相不重要但必须有个头。这样的话,家里的日子以后才会越过越富有。她说,她和我爷爷结婚后,即使她每天玩命的忙着挣钱,但也未能摆脱贫穷。按理说,她这么能折腾家里也应该能属于小康了。后来她琢磨来琢磨去琢磨明白了,就是因为她个头过于矮小,如果她个头再能高点,日子会越来越富有的。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儿子搞对象,一定要找大个。母亲个高一米六七,第一次来家里,奶奶一眼就相中了。大娘也是一米七的个头,虽然皮肤黑黑的身材过于敦实,但起码有个呀!老婶呢,一米六的个头站在一米八三的老叔面前整个一个孩子,奶奶坚决不同意!不同意也没用,老叔喜欢,谁说啥他也不听。奶奶因此这个火一直憋着,这回老婶又指使老叔偷家里米,奶奶哪能允许这种家贼行为呢?
   夜晚的时候,奶奶果然发现了老叔趁着夜色往火车上扛粮袋,后头还跟着挺着肚子的老婶。奶奶气得直戳拐棍,心想这准是那个小个子媳妇出的馊主意。当初她就嫌老婶个头矮,说这样的媳妇压不住福。果然,现在都敢偷粮了!
   那天飘着很大的雪花,老叔上了火车,奶奶也裹着棉袄紧随其后。火车一直开着到了承德。老叔扛着那袋米就下了车,然后,他随着人流七拐八弯钻进个破旧院子里。奶奶蹲在窗根底下,听见有个带着哭腔的女人说话的声音:“大兄弟呀!你可救了大急了!我咋感谢你呀?”老叔憨憨地笑着说道:“二姐别见外,淑芬小时候还吃过你娘的奶呢.……”
   奶奶一下认出了那个说话的女人,是老婶叫做二姐的。原来这个女人是老婶老家的邻居,后来逃婚投奔老婶,老婶还给她在东北找了一份护士工作。后来女人认识了在承德工作的男人,她就和男人来到承德……
   听他们说话的口气,老叔不是捣鼓米的而是送米做好事的呀!她在外面听着房间里的对话,眼泪“唰”地一下流了下来。她抹把脸闯进屋,把兜里准备买年货的二百块钱拍在炕桌上。回家路上,老叔缩着脖子等挨骂,却听奶奶说:“一袋米能到哪呀?明天再装一袋,我腌的咸鸡蛋也带上。”
   那天奶奶了解到,老婶老家的这个二姐,她的公婆最近出了车祸,二姐为了救治婆婆公公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家里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了,公公和婆婆一直住在医院,她和男人临时租住在这个破旧的院落里。吃饭都成了问题。奶奶了解了事情经过,嘴里说着:“儿子呀,你和你媳妇做得对!妈支持你!这个忙咱们必须要帮!”
   打那以后,每年新粮下来,奶奶都会惦记着承德的亲人,不用老叔和老婶张罗,她都会提前挑选颗粒饱满的两袋米单独放着。有时是金灿灿的玉米,有时是红艳艳的高粱,麻袋角上总拴着个小布包——有时是晒干的蘑菇,有时是攒下的红糖。老叔跑车时,这些带着太阳味的两袋米,顺着铁轨流向那个陌生的院子……

共 20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往事,展现了生活的艰苦与人性的善良,读来非常感人。文章以一家老小挤在老屋,靠微薄土地艰难度日为背景,描绘了以奶奶为核心的一家人相依为命的生活。奶奶作为家中的掌舵者,精打细算,对家里的每一分每一厘都了然于胸,她的“火眼金睛”在家人的生活中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当粮食凭空消失,奶奶认定是老叔老婶偷盗时,家庭矛盾一触即发。奶奶对老婶的不满由来已久,老婶的“矮小”在奶奶的迷信观念里成为了一家人贫穷的“罪魁祸首”。这种偏见让奶奶在发现老叔半夜扛粮后,立刻认定他们是贼。但随着叙述的递进,真相大白——老叔扛粮是为了解决老婶娘家的困境。奶奶在了解真相后,瞬间泪崩,她的善良与宽容在这一刻被彻底被激发。她不仅没有责骂老叔老婶,反而主动赠送更多的粮食和物品,这种宽容展现了人性中最为温暖的一面。故事结尾,带着“太阳味”的两袋米沿着铁轨送到了老婶娘家的院子里,这不仅仅是粮食,更是奶奶对家人的爱和对家庭责任的坚守。这篇文章传递了家庭责任、偏见与真相、宽容与善良等价值观,令人深思,也让读者感受到家庭中爱的力量。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12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6-12 14:12:02
  文章通过一段往事,巧妙地通过奶奶的误会与真相的反转,来传递家庭的温暖与宽容。能将平凡生活中的善良与爱写得如此生动感人,实属难得的一种表现手法。
回复1 楼        文友:何叶        2025-06-13 14:09:24
  感谢芹姐姐辛苦编辑,问候芹姐姐。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6-12 14:13:27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何叶        2025-06-13 14:11:44
  辛苦了!问好。
3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6-12 18:23:10
  两袋米是老婶老叔及奶奶一家人的善良,是老婶娘家二姐一家人的救命粮。好文拜读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何叶        2025-06-13 14:11:22
  问好姐,献花。
4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6-12 22:46:17
  恭喜社长获得精品!
回复4 楼        文友:何叶        2025-06-13 14:10:42
  谢谢姐姐支持,问好。
回复4 楼        文友:何叶        2025-06-13 14:11:02
  问好姐姐,敬茶
5 楼        文友:草芒        2025-06-13 13:48:25
  朴素的美善为什么都存在于过去那个艰苦岁月?人心不古,在一切以物欲至上的今天,显得很珍贵。
我为诗狂
回复5 楼        文友:何叶        2025-06-13 14:10:18
  感谢老师的支持!期待老师佳作支持社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