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青铜铁器,人类冶炼的漫长历史(组诗)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青铜铁器,人类冶炼的漫长历史(组诗)


作者:金刚指 秀才,1655.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2发表时间:2025-06-13 06:00:36
摘要:蚩尤的剑、铠、矛、戟、碰撞的英雄交响曲!

◎蚩尤的剑、铠、矛、戟
  
   与黄炎并驾齐驱的云朵,一直在天空飞翔
   九黎族的部落联盟在黄河岸上,在长江的某个拐角处
   水花磨砺的剑,还在熔炉里发光
   泥土成鼎,泥土为窑
   燃烧的智慧在传说中化作青铜
  
   一株草叶,从远古时代生长蔓延
   排列的黄河与长江,几处滔滔荡漾
   染波的夕阳散发着亿万年前的光芒
   部落的兵马居定中原,搭建的帐篷里有着泥土在翻身
   种子沿着河流的走向向两岸发芽
   水里的鱼儿上岸了,穿越了烟火
  
   游牧这个根深深地植入泥土,谷物渐长的河岸
   绿野如营,光一样地射开
   四处的剑吟声拔地而起,于三山五岳崛起的瞬间
   飞舞出一把长矛,时间与空间碰撞在
   一座山谷与另一座山谷的接壤
  
   树木得倒下来,燃烧矿石
   燃烧一把剑,一件铠甲和一柄戟
   月牙就锋利无比
   那一棵棵倒下的树在长江黄河里浸染
   冷兵器时代就诞生了
  
   ◎穿越夏商周的青铜
  
   一千多年的风雨栽植了多少棵树
   沿着河流的水系布满大地
   泥土深处的矿石
   沿着一双双手指的指缝流淌
  
   青铜,于是丰富了,在泥土的表层开满花
   农具深入泥土解读泥土的情怀
   谷粒在青铜里着了色
   在黄河里洗澡的人们有了肤色
  
   青铜行走在马匹上
   开疆扩土的士兵血流成河
   从“后”到“王”的一路风景,青铜在主宰
   破碎的山石在火焰里凝聚成泥沙
   有一棵树倒下,又有一棵树站立起来
   大禹收复的水域集满泥土,由桀交给商汤
  
   青铜在滋长着翅膀,忙于泥土
   又凌驾于泥土,刀光剑影的土地源于
   夏桀的荒淫暴政,顿彻世俗的青铜揭竿而起
   飞舞在鸣条之战的上空
   迂回而至的青铜奋勇当先
   一个故事的真实写下的诗行在反省
  
   没有什么比青铜更厉害
   在一处广袤的土地上
   一餐的食物里长满了谷穗
   长满了削、刀等一些小工具
  
   ◎铁器的灵魂在漫长的隧道里
  
   青铜褪色的时候,与铁打架
   价格上涨的青铜进入供奉
   铁随着烟火熠熠生辉,于某一个夜晚潜入
   吹响的号角里,呐喊了另一种声音
   铁在出土的瞬间就打败铜
  
   铁以坚毅锋利著称,流过的河流里有铁的颜色
   大刀长矛,铁马冰河入梦
   冰冷的世界在发抖,从天而降的冰渣
   刺穿山野,一个个的岩洞诞生了
  
   时光在隧道里绕着圈,光芒逃离山洞
   翻山越岭的最后一片树叶
   在铁的怀抱里遗失风声,花朵再次开启春天
   瘦骨嶙峋的山梁在丈量河道
   我看见千年以前的森林里,一只箭矢
   穿过羚羊的犄角,和一只蝴蝶的翅膀
   倒下的桃花沉睡在深度的年轮里
   后人在兽骨的刻画里临摹,火种在掌纹中升起
  
   有人走出隧道又有人进入隧道,那延伸的深度
   从结绳的疙瘩里挣脱,时光各自成峰
   商周铁器的疑点重重,是否有一场流星雨
   划破古老的夜空,春秋战国的斧子
   劈在华夏大地上,七雄的国都筑起钢铁长城
   曾经的雷声再也劈不碎铁的梦
  
   铁沿着生命的温度,翻山过海
   世人的眼眸里,唯有始皇的城
   晨曦击穿的青石,有一只铁脚走过
   坍塌的部分是风,吹拂过铁马的手指
   沿着先辈炽热的梦,在春风里种下
   信仰的种子沿着黄河长江一路而长
   田埂上划过泥土的犁在风中挤干水分
   穿过岩石的路,铁在飞奔
  
   ◎青铜铁器,人类冶炼的漫长历史
  
   泥土是滚在青铜和铁器上的轮子
   一圈又一圈的滚动着白天与黑夜
   四季的树木青在开天辟地的阳光里
   时间的黑洞里暗藏着敌人
   在一束玫瑰绽放之前,荷叶擎起的手柄
   托举着历史的云层,一场雨的跌落
   一个朝代的更替,在青铜与铁器里回炉
  
   一架马车的车轮锈迹斑斑
   站在制高点上指点江山
   深埋泥土里的铁矿在呻吟
   火在远离泥土,和一只鸽子的飞翔
   遥远的钟摆敲响了午夜
   掺和进铁水的金属在锻造金属
  
   一只带着野性的狗走进旧石器
   一枚枚石头就有了狗的模样
   驯服的矿石再转世,铜和铁兵分两路
   站在悬崖上的马匹,看见一只燕子飞过
   犁在金属的翠鸣声中熟睡
  
   我举起双手,虔诚地举着
   寺院的钟声响了,禅意脱颖而出
   水神守护着水,山神守护着山
   青铜和铁器在一起碰撞
   高下立判的树倒在火焰里
   为了青铜和铁器的更生
  
   深埋泥土的铠甲,祭祀着天神
   雪山上的那只鹰盘旋了十年
   铁骑的鸣响在生命的血液里
   涌流激荡的兵马踩碎我熟睡的床
   终于在某一天,我也成为一名合格的守门员
   在车来人往的斑马线上守侯时间的平安
  
   原创于2025年5月21日
  

共 19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金刚指老师这组诗歌,文字优美,语言跳跃,思想深邃,娓娓道来,穿越千年。说实话我写不出来这样的组诗。这首诗以宏大视野层层解析,一部沉甸甸的时间金属志,以冷兵器的演进为骨,熔铸了民族根性深处不熄的烈火与沉思。组诗《蚩尤的剑、铠、矛、戟》等四章,层层铺开华夏文明在“泥土—青铜—铁器”这一轴线上,那伴随疼痛的磅礴生长史。开篇在神话的薄雾中,“泥土成鼎,泥土为窑”,蚩尤图腾所寄寓的“水花荡漾的剑”,便已昭示一个事实:人类最初的利器,是大地胎衣与智慧之火的精魄所炼就。此后,“冷兵器时代就诞生了”,这看似冷静的陈述,内里轰鸣着先祖在原始熔炉前征服自然的伟力,以及“部落兵马居定中原”的生存搏击。器之所成,亦是族之初立。而“穿越夏商周的青铜”一章,则将金属冶炼与社会演进并轨观察。青铜“由桀交给商汤”的流转,精妙点出权力迭代的残酷法则。当农具在谷穗的光泽中“深入泥土解读泥土的情怀”,当兵器沾染开疆拓土的“血流成河”,青铜的双重面孔——维系温饱的基础与血祭王权的媒介——已清晰可辨。一句“顿彻世俗的青铜揭竿而起”,更将鸣条之战的金属风暴,升华为人道意志对暴政的抗争洪流。铁器的登场更具历史颠覆力。青铜在“供奉”中“褪色”,而“铁在出土的瞬间就打败铜”,宣告一个以硬度与效率说话的时代降临。在“铁沿着生命的温度,翻山过海”的行进中,战国七雄的钢铁长城与始皇的铁脚“踏穿青石”,指向了帝国铁腕下版图凝聚的必然逻辑。金属的冰冷,最终铸造了大一统的炽热骨骼。末章作为宏大终曲,以“泥土是滚在青铜和铁器上的轮子”作结,凝练地勾勒出这部器物史深邃的轮回哲学:人类冶炼的轨迹,是大地在时光转轮下对自身精魂的提取与重铸。组诗的力量,正在于它剖开了器物坚硬外壳内包裹的历史经脉与生命体温。每一柄剑的锋芒都映照着一个民族的开拓史,每一次炉火的跃动都是文明在蜕变中发出的光热交响。 点赞,推荐,感谢投稿东篱!【东篱编辑:吴炜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13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6-13 08:58:35
  感谢老师精彩的点评,使的我的诗歌更加具有灵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多少英雄豪杰的智慧与血液铸就的剑魂。青铜、黑铁都是这泥土铺垫的大地上的魂魄,在人类文明的征途中熠熠生辉。当把历史存档于一把剑时,岁月就有了血雨腥风,文明就有了进步的阶梯。问候老师开心,远握,敬茶!
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6-13 09:54:25
  文字极富厚重感,是穿越时空而来的节奏,令人震撼!欣赏金刚指老师璀璨的诗情,问好!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6-13 10:07:46
  青铜黑铁是我们华夏文明的阶段史,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古人的智慧就在青铜黑铁中流淌,以此衍生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础。感谢老师对小诗留墨鼓励,远握,敬茶以致谢!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3 10:11:40
  金属,写着文明的符号,华夏的文明,自青铜和铁器开始,起始就是坚硬的,这种坚硬,并非青铜铁器本身,是泥土和火锻造了硬度。作者的这个组诗,写得恢宏大气,磅礴纵情。读每个时节,有回环往曲的逻辑美感,复杂的因果关系,在诗句中称为缠绵的情结,语言精美,是从古老的文明里寻找浪漫。非常喜欢。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6-13 11:11:06
  感谢老师对小诗的留墨鼓励,青铜黑铁使我们先祖开辟文明的象征,亦是人类朝代更迭的挥舞。但每一次的破茧,总会有着新的价值在留存,在警醒后人的脚步。祝老师开心快乐,敬茶以致谢!
4 楼        文友:枫桦        2025-06-13 10:28:56
  诗句富于凝重感,历史是锋刃碰撞时发出的锐利之声,是血与火交织在一起凝结的硬痂。老师的诗句更具读感!有深远的意义,读罢意味悠长!
回复4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6-13 11:13:22
  青铜黑铁,是历史发展的阶段划分的重要标志,也承载着时代进步的文明推演,为我们的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感谢老师留墨鼓励,敬茶以致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