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怀念大哥(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怀念大哥(散文)


作者:乡笛 举人,309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7发表时间:2025-06-14 12:23:31


   算起来,大哥离世已有整整一个月了,当我看到老家门框上,贴着去年春节大哥书写的一副春联,那流利自如的行书字体,瞬间让我触物生情,对大哥的怀念像藤蔓一般疯狂生长,缠绕着我的心,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如潮水般漫过心头,将我带回到与大哥一起度过的那些时光。
   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四面透风的破木房在风雨里摇摇欲坠,一家人挤在昏暗潮湿的二间小屋里,为一日三餐忙得焦头烂额。那时我不到四岁,每天早上,看到高高个头,体型偏瘦的大哥穿着布满补丁衣服,先去寨子南面山脚下的水井里挑水,扁担在他稚嫩的肩膀上压出一道道红印,他咬着牙,不叫一声苦,一趟又一趟,把水缸挑满。接着,提着砍刀上坡扛柴,回来匆忙吃过早饭后,又扛着锄头和父母一道下地干活,成天忙得团团转。
   那时,母亲经常在我们面前夸赞大哥,说他不愧是长子,最会替大人着想,干啥像啥。上学读书时,认真刻苦,作业本上的字写得工工整整。遇到啥难题,就追着老师问,课间休息时,别的同学在外面嬉笑玩耍,他却坐在座位上,抓紧时间做作业,担心回家活多,没时间做。在班上最听话,学习成绩特别好。可那时家里实在太穷,交不起学费,为了让弟妹上学,大哥仅读完小学三年级,就主动辍学回家,小小年纪就成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说起这事,父母一直心痛不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几乎靠天吃饭,灾害十分频繁,一年到头打的粮食不够半年吃,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大哥就和大人们一起上山挖蕨菜根制作蕨粑充饥。他言语不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手上磨起一个个血泡,用布缠着又继续挖,每次挖的蕨根比大人还多。有一次,大哥感冒了,不停咳嗽,额头上冒着汗,仍坚持劳动。村里人看见后,赞叹说,大哥从小干事踏实,不怕吃苦,长大肯定有出息。
   大哥虽然上学时间很短,文化不高,但他喜爱学习,一有时间就看书写字。上街赶集时,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积攒起来,买毛笔、纸、墨回家。父亲看他干活那么累,还抽空练字,有些不理解,劝他不要干那些无用的事。可大哥不这样想,认为多学点东西,总有用得着的地方。果然,后来生产队出专栏、写标语,还有村民家里办喜酒写对联,过年节写春联等,都会请大哥帮忙。说来以巧,他二十一岁那年,遇乡里招一名供销社代销员,大哥平时积累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报考得了第一名,当上了代销员,走上了工作岗位。
   那些年,在我们这个边远贫穷的小村庄里,能参加工作是一件了不起的好事。于是,大哥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暗自下决心,要把工作干好。他知道,要当好代销员,就要学会打算盆,他一边工作,一边刻苦练习,不到一月,终于熟悉了用算盘算账。大哥一闲下来,又继续练习写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练了十余年后,大哥写了一手好钢笔字和毛笔字,曾荣获县直有关部门举办的毛笔书法比赛优秀奖。后来,大哥因写一手好字,工作成绩显著,被调到息烽县原黑神庙区供销社任“一把手”。
   尽管大哥事业有成,可他依旧保持着那份刻苦努力的好品质。他常说:“生活总是属于不怕吃苦,努力不懈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冲刺,最终跳出农门,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回想起来,大哥就是我生命中的引路人,他用行动告诉我,只要心怀有梦,不断奋斗,就能实现心中的梦想。
  
   二
   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是大哥一生的美德。印象里,大哥总会把弟妹们的剩饭吃了,一点也不嫌脏。他经常说,粮食粒粒来之不易,必须从点滴做起。有一回,我生病了,妈妈用平时舍不得吃的面条煮鸡蛋给我吃,我把鸡蛋和部分面条吃后,剩了一点放在桌上,大哥下地劳动回来,看见桌上的面条,问母亲是咋回事?母亲告诉他,我没吃完,不想吃了。随后母亲又赶忙说,你要是想吃,我给你重新煮一点吧。母亲话音未落,大哥端着我吃剩的面条,一下子把它吃得精光。
   还有一次,母亲心疼大哥整日下地劳动,特意买了点肉回家,想给他补补身子,可大哥坚决不同意。他对母亲说:“家里困难,弟妹们好久没吃肉了,我身体挺好的,就留着给他们吃吧,他们正在长身体。”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肉煮熟,分成小块,藏在大哥碗底。可大哥发现后,又把肉一块块挑出来,分给我、二哥和二姐,自己吃着素菜,脸上却挂着喜悦的笑容。之后,母亲知道了这事,眼里含着泪,用手摸了摸大哥的头,夸他真懂事。
   大哥对待家里的物件向来秉持着“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原则。那些年,他自备了一个工具箱,工具箱里存放着修理家用电器或旧家具的手锤,钳子、钉子等一些不起眼的东西。有一次,家里坐的一个旧沙发腿断了,坐的地方凹陷下去很深,性急的母亲见后,叫父亲把它搬去丢了。大哥不同意,说丢了可惜,立马提来工具箱,用了半天时间把它修好。母亲看到这坏了的沙发经大哥一捣鼓,就像新的一样,伸出大拇指,表扬大哥能干。
   后来,大哥工作了,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可他艰苦朴素的习惯依旧未改。他在单位的宿舍布置得简单整洁,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书桌上放有二只毛笔和一个墨盘,这便是全部家当。唯一醒目的是墙上挂着两幅他亲手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为陈旧的房间增添了几分雅致。那些年,大哥每次回家,都不会买太昂贵的东西,只是买点他经营店里最便宜的水果糖,拿回家哄我们开心。他常对我们说:“别小看这点糖,大哥两天的班算是白上了。”
   1980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在息烽县原流长中学读高中,去大哥单位,看见他的一张脏手巾泡在脸盆里,想到他工作忙,就动手给他洗。没想到打上肥皂,用力一搓,手巾就破了几个洞。大哥回来看见后,脸一下子沉了下来,说我用力太大,做事不小心。我心里实在委屈,明明是那手巾用的时间太长,不结实,却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心想,大哥太节约、太抠门了,就生气走了。
   2016年底,大哥退休回到家中,儿女们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家庭条件比较富裕,按理说他没啥负担,应该坐享清福了,可他身上那股艰苦朴素的节俭作风,却从未改变。他时常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灰色衬衣,领子烂了,叫嫂子给他缝好又穿。儿女们给他买了新的,劝他别省了,但他仍然舍不得丢掉旧的。每次回家,看着他依旧简朴的生活样儿,我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三
   在我成长几十年的岁月里,大哥一直是我眼中最勤劳的人。儿时,时常看到他的身影穿梭在老家的田间地头,镌刻进了我记忆的每一寸土地。大哥大我十五岁,在我心中,大哥总是忙忙碌碌。记得我七岁那年,正值初春的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大哥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后,扛起锄头往田野里走去。我跟在大哥身后,想去给他帮帮忙。到地里,我见大哥埋头挖土,挥汗如雨,就学着大哥的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挖着地,不一会儿就累得喘不过气来,随即把锄头一扔,坐在田埂上休息。大哥看我这样儿,笑着对我说:“你是见人吃豆腐——牙齿快,这干农活没那么简单。对了,不想干活,就好好读书吧。”说完,又埋头干了起来。
   那些年,大哥天天和父母一道,到田地里劳作,大哥犁土的深度把握得特好,犁完后,又用锄头把土一一挖细。他为了让种子更好地发芽,特别细心地覆盖上一层薄土,轻轻拍实。有一回,嫂子看天快黑了,就赶忙挖土覆盖已丢进土里的种子。大哥回头一看,嫂子盖的泥土太粗,就一边重新用细土覆盖,一边对嫂子说,种庄稼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要是马马虎虎,地里就不会长出好庄稼。
   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六月,烈日炎炎,母亲患病住进了县人民医院,嫂子忙着到医院护理母亲。家里庄稼地里的杂草疯长,大哥赶忙请假回到家中,顶着酷热,和父亲一道到地里除草。他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紧紧贴在背上。我心疼大哥,劝他休息一会儿,他却总是说:辛苦点没啥,要是不把杂草除干净,庄稼可长不好。要知道,误了一年春,十年理不清啊。除完草后,大哥又挑着水桶,在田埂上来回奔波,一趟又一趟,给庄稼浇水。
   大哥退休回家后,他对劳动的热爱丝毫未减,依然每天早早起床,去田地里劳作。村里人看他这么辛苦,对他说,你拿着退休工资,不好好安享晚年,还种庄稼干啥。可大哥不以为然,他喜欢看着地里的庄稼生长,看着庄稼成熟的样子,感觉心里踏实。就这样,大哥一双手从未闲着,就像一个老农民,始终热爱土地,热爱劳动。
   如今,我明白了,怀念一个人,不仅是沉溺于失去的痛苦,而是要将他的良好品格和崇高精神融入于自己的生命之中。大哥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刻苦、朴素、勤劳的好精神、好品质、好作风,永远是我人生难得的财富。这份怀念,必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共 34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怀念大哥的深情散文。文章通过回忆与大哥的点点滴滴,表达出对大哥的深切怀念。大哥年少时为家庭辍学担责,辛勤劳作,工作后勤奋练字,事业有成。大哥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珍惜粮食,从不浪费,对家中的物件能修则修,即便工作后生活改善,依然保持简朴作风。大哥的勤劳体现在他对土地的热爱,他热爱劳动,退休后依然忙碌于田间地头。通过这些回忆,表达出对大哥刻苦、朴素、勤劳等美好品质的高度赞扬,将大哥视为人生的引路人,大哥的精神成为作者人生中难得的财富,激励作者不断前行。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流畅,描写生动,感人至深。感谢乡笛老师的带来的深情散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夏日清凉!【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14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6-14 12:28:27
  文章情感真挚感人。将对大哥的思念与敬意融入生活细节,从睹物思人的惆怅,到回忆大哥为家庭奉献时的感动,再到对其精神传承的感恩,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6-14 12:33:26
  文章以叙事为核心,通过挑水扛柴、勤奋工作、勤俭持家等具体事例,勾勒出大哥的完整形象,真实感人。语言朴实凝练,韵味悠长。整体行文如拉家常般亲切自然,细腻感人,打动人心。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开心生活幸福!一切顺心!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6-14 13:42:33
  诚谢梦在何处老师精心编辑并留言鼓励。祝老师夏日快乐,万事如意!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6-14 17:57:38
  这篇回忆性文字饱含着对大哥深深的怀念与敬爱之情。通过回忆大哥小时候挑水、砍柴、辍学帮衬家庭,长大后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以及生活中艰苦朴素、关爱弟妹等事例,展现了大哥勤劳、善良、有担当、重亲情的美好品质。大哥是“我”生命中的引路人,其精神深深影响着“我”,这份情感真挚动人,令人动容。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大哥形象,如挑水压红肩膀、分肉让弟妹等;借家人夸赞、村民赞叹侧面烘托,使人物鲜活立体,感人至深。佳作,欣赏学习了。感谢乡笛老师带来的真情佳作,感谢老师支持。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乡笛        2025-06-14 21:38:59
  诚谢云彩社长留言鼓励。祝社长万事如意,秋日快乐!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6-14 22:14:13
  恭喜乡笛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亮闪闪的红豆!情真意浓,质朴动人,亲情浓郁,人物形象立体饱满,富有感染力和正能量的佳作,再次拜读学习。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7 楼        文友:乡笛        2025-06-15 17:06:58
  诚谢社长再次留言鼓励。敬茶!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