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韵】六州歌头·老两口(古韵三叠)

编辑推荐 【诗韵】六州歌头·老两口(古韵三叠)


作者:陈俊义 白丁,4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5发表时间:2025-06-14 13:40:51
摘要:六州歌头·老两口:用家常话写出了老两口的烟火日子,就像街坊唠嗑般亲切。韵脚押得稳当(全用《词林正韵》第八部平声),“稻草、拉瞟、馍好”这些词顺口得很,念着像哼小调。平仄上,该仄的地方(如“偏把湿柴灶里捣”)没踩错,短句“吵归吵,骂归骂”节奏感强,符合词牌铿锵的味儿。 最妙的是白话里藏着巧思:“泥点干了又湿”把日子的重复过出了诗意,“热乎的春天”用冰花作比,又暖又俏皮。虽没典故辞藻,但灶台、蓑笠、补丁帕子这些细节,比啥都动人。要说不足,个别口语词(如“哗哗掉”)稍显松散,若能再凝练些,烟火气里的韵味会更浓。

六州歌头·老两口(古韵三叠)
  
   (第一叠)
  
   灶火舔着锅,塞把干稻草。
   吵归吵,骂归骂,
   手还拉,眼还瞟。
   昨儿摔了碗,今儿个,
   热剩馍,掰咸菜,
   夹着馒头,照旧好。
   六月雨泼翻了天,
   他披蓑,满院跑,
   裤腿泥,鞋帮透,
   偏把湿柴灶里捣——
   烟呛得,眼泪扑簌簌掉,
   他抹脸,我偷笑:
   “穷日子,咋比蜜糖甜?”
  
   (第二叠)
  
   日子像腌菜,越腌越入味。
   年轻时,嫌他憨,
   嫌他闷,嫌他木。
   老来才知道,
   我一咳,他先醒,
   端温水,掖被角,
   暖到脚心。
   翻出泛黄旧手帕,
   补丁上,绣着并蒂草。
   针头线脑攒成堆,
   抖落全是舍不得,
   闭上眼,满屋子,
   都是那年麦垛香。
  
   (第三叠)
  
   别说啥情话,就看咋过活。
   你烧菜,我添火,
   你唠叨,我应和。
   冬夜长,围炉坐,
   听风吼,门闩闩。
   他忽指,窗上冰花:
   “你瞅,
   咱这辈子,碎碎糟糟,
   拼起来,不就是个,
   热乎的春天?”
   雪化时,檐水滴,
   一滴滴,砸着,
   当年,他冒雨,捡柴,
   踩出的,旧泥点——
   泥点干了又湿,
   湿了又干,
   就像,咱俩,
   一辈子,吵不散,
   离不了,那点缘。
  
   首发江山文学网《诗韵中华》

共 4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自度曲,作者这篇以《六州歌头》命名的自度曲,词作以“老两口”为切入点,用三叠结构织就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婚姻长卷。第一叠以“灶火舔锅”破题,将“吵骂拉手”的日常冲突与“热剩馍掰咸菜”的质朴温情并置,尤其“烟呛泪落”时“我偷笑”的细节,让穷日子里的甜从柴米油盐中渗出。第二叠转笔写时光沉淀,“腌菜入味”的比喻暗合婚姻回甘,旧手帕上的并蒂草与麦垛香形成时空叠印,让年轻的嫌隙与老来的体贴在针线笸箩里完成和解。第三叠以“围炉听风”收束,冰花喻碎日子、泥点喻旧足迹的意象,将一生吵嚷归拢为“热乎春天”的哲思,结句“泥点干湿”与“缘”的呼应,让平凡相守有了天地般的厚重感。词作最妙在以“俗”写“雅”:稻草、剩馍、泥点等市井物象,经“舔锅”“披蓑”等动词活化,既保持生活原浆的粗粝感,又通过“并蒂草”“冰花”等意象提升诗性。三叠结构亦见巧思,从具体场景(第一叠)到情感回溯(第二叠)再到生命顿悟(第三叠),恰似老两口从“吵骂”到“懂你”的人生进阶。但部分句式稍显直白,如“穷日子,咋比蜜糖甜”若以比兴手法深化,诗意或更绵长;“门闩闩”的重复虽强化韵律,却稍欠凝练。整体而言,词人以显微镜般的观察力剖开婚姻肌理,让柴米油盐成为岁月的诗行,三叠词章如老灶文火,将平凡日子炖出回甘。若在炼字上再求精工,将市井烟火气与古典词韵的词牌韵律完美融合,会更加圆融,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6-14 13:41:15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2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6-14 20:16:52
  词谱,还有待严谨!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3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6-15 00:40:58
  欣赏诗友佳作,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