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韵今弹】感天动地妈祖精神 ——参观天津滨海新区妈祖文化园偶感(随笔)
感天动地妈祖精神
——参观天津滨海新区妈祖文化园偶感(随笔)
朱炳初
近日,随“缓慢生活”(原“天年”)公司组织的参观团到天津游览了我国唯一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及“中新天津生态城妈祖文化园”。海洋博物馆分人文、自然、生态三大板块,设六大展区,15个展厅,展示面积达2.3万平米,规模宏大,展品丰富,让人大开眼界,对海洋的浩繁博物有所了解,增添了许多知识,在此暂不展开述说,只想对妈祖发表些感慨,尤其身临其境地仰视目前世界第一高大的妈祖塑像,登座转悠,思绪沸腾,心灵震撼,再次诱发对妈祖精神的认知与学习方面的思考。
五年前,我的老战友郑世雄作为探索研究妈祖的专家里手,出版一部《妈祖精神摭谈》,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我阅后颇有感慨地写了点评《信仰的力量》,在网站平台发表,并刊载于《中华妈祖》杂志2020年第六期。这次游览“妈祖文化园”,又平添了一些感慨与畅想。
“中新天津生态妈祖文化园”,坐落在渤海湾西岸的天津滨海新区,紧靠海边,阵阵海风吹拂,让人感受到海的无限能量和广阔,联想到海的女儿妈祖的生平伟业,升为天后具有长达64字的官方头衔:“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佑祐敷仁,天后。”这个头衔涵盖了妈祖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中,从“通贤灵女”到“天后”的多次加封,反映了妈祖在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这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上,一位人物有这么多的头衔,亦是空前绝后的。
走进文化园,感受到千年妈祖文化的魅力,看到她从北宋福建湄州湾渔村少女,成为跨越时空的“海上和平女神”,又如何在大湾区的潮声中,继续讲述关于勇气、包容与大爱的永恒故事,获得全球数亿人的疯狂崇拜与敬仰!
妈祖是北宋时期福建的一位奇女子,名叫林默,28岁人生干了许多大事:靠观察天气提前预报风暴,救下无数渔船;自学医术,驾小舟穿梭海浪间救伤员;发明“火号导航”,用灯笼为夜航船指路,宋朝渔民出海必带她的画像。后来她因救商船遇难,乡亲们发现她“遗体不腐、香气绕梁”,干脆建庙祭祀—— 这就是妈祖信仰的起点,比意大利“海上圣母”传说早了300多年。从福建小渔村到全球3亿信众,她的“粉丝团”有多众博多浩荡?
天津妈祖文化园主要仿清代官式建筑,同时融入了浓郁的闽南特色,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体现了妈祖宫庙的特定建筑艺术,不仅气势磅礴,而且文化氛围浓郁,诸多书法家的墨宝彰显了深邃的文化内涵。
关于纪念妈祖的庙宇,全球有5000多座,连非洲都有信众。2009年入选联合国非遗,比端午节还早一年。渤海湾天津滨海新区的妈祖塑像高42.3米,是全球最高的,总投资40亿人民币,是由天津滨海新区与台湾妈祖联谊会共同出资建设的,落成于2012年9月2 8日,高度设计暗含“四海归一”的文化理念。
祭祀妈祖是为了彰显其救世主精神,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民群众总是向往美好生活的,这美好从何而来?只有像妈祖、张思德、雷锋那样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帮人民所需,为人民解难题,降福祉。对此,从现实来看,尚有不少差距,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缺乏信仰,心中没有明确的现有的学习榜样。不像以前,大力宣扬光辉榜样、先进典型,像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孔繁森等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方面,应该结合祭祀妈祖,借古烁今,深入挖掘树立与宣扬现代典型,造成学榜样赶先进的声势,助推民族复兴!当今,大力反腐抓贪官功不可没,将一批又一批的巨贪恶狼关进了监狱,大快人心。但也应大力宣扬正面人物,树立旗帜,使人民群众学有典型、做有榜样。这应该列入各级党委与宣传部门的职责范围,抓紧抓好,抓出成绩来。据说,真正为民服务的典型有的是,如山东淄博市委书记,处处为民着想,维护人民利益等,但一些领导怕推广宣扬会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像公布官员财产、枪毙巨贪那样,不予通过。伸张正义,树立正气,学有榜样,这是人民的心声,企盼早日实现,形成风气,惠风和畅,祖国更加强大昌盛!
(2025年6月9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