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圆形童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圆形】《北风歌》

编辑推荐 【圆形】《北风歌》


作者:柳村暮羊 布衣,41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3发表时间:2025-06-19 22:49:22

《北风歌》
  
   徐北蹲在胡同口那家旧书店的角落里,像条老狗似的嗅着一本发黄的古籍。书店老板老马见怪不怪,自顾自地泡着茉莉花茶,茶香混着霉味在狭小的空间里飘荡。
  
   "这他妈才是人写的诗!"徐北突然吼了一嗓子,吓得门口打盹的野猫一个激灵窜了出去。
  
   老马头也不抬:"又发什么疯呢?"
  
   徐北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手里捧着那本《汉代乐府诗选》,书页已经泛黄卷边。他眯着那双标志性的小眼睛,脸上的皱纹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更深了。
  
   "你看看这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这么十个字,比现在那些狗屁作家写几十万字都实在!"徐北的手指重重戳在书页上。
  
   老马终于抬起头:"那是《长歌行》,汉乐府里的名篇。你要喜欢,五十块钱拿走。"
  
   徐北没搭理老马,径自翻到另一页:"还有这个——\'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听听,两千年前的人活得比现在明白多了!"
  
   书店门上的风铃响了,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女孩怯生生地站在门口。老马立刻换上笑脸:"小姑娘找什么书?"
  
   女孩的目光却落在徐北身上:"您...您是徐北老师吗?"
  
   徐北头也不抬:"不是。"
  
   老马嗤笑一声:"别理他,这老东西就这德行。你是大学生吧?"
  
   女孩点点头:"我在现代文学史上学过您的作品,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您..."
  
   徐北终于抬起头,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女孩二十出头的样子,素面朝天,眼睛里闪着那种让他既厌恶又怀念的光——对文学的天真热情。
  
   "学文学的?"徐北合上书,语气缓和了些。
  
   "嗯,北大中文系大三,我叫林小雨。"女孩紧张地绞着手指,"我们老师上周还讲到您的《野马尘埃》,说那是九十年代最..."
  
   "打住。"徐北做了个制止的手势,"我最烦别人当着我面夸我。你要真喜欢文学..."他晃了晃手中的诗集,"不如读读这个。汉代人写东西,不装逼,不矫情,有一说一。"
  
   林小雨眨了眨眼:"《汉代乐府》?我们古代文学课上学过一些..."
  
   "学个屁!"徐北突然激动起来,"你们现在怎么学的?分析平仄韵律?研究历史背景?都是扯淡!诗就是诗,读它的时候你心跳加速了没有?喉咙发紧了没有?这才是真的!"
  
   书店里安静下来。老马摇摇头,继续泡他的茶。林小雨却出人意料地向前一步:"那...您能给我读一首吗?就像汉代人那样吟诵?"
  
   徐北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有意思!行,今天老子高兴,给你来一段。"
  
   他清了清嗓子,翻开《战城南》,声音低沉而有力: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徐北的声音在书店里回荡,带着浓重的北京腔,却赋予古诗一种粗粝的生命力。
  
   林小雨听得入神。当徐北读到"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时,她看见这个以叛逆文学闻名的作家眼中闪过一丝她读不懂的东西。
  
   最后一个音节落下,书店里安静得能听见老马茶杯里茶叶舒展的声音。
  
   "怎么样?"徐北又恢复了那副玩世不恭的表情,"比你们老师念得带劲吧?"
  
   林小雨深吸一口气:"我从来没想过古诗可以这样读...就像在讲故事,又像在骂人。"
  
   徐北咧嘴笑了:"小丫头有点悟性。"他拍拍手中的书,"老马,这本我要了。"
  
   老马伸出五根手指:"说了五十,不打折。"
  
   徐北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大钞拍在柜台上:"不用找了,剩下五十给这丫头买本书。"
  
   林小雨慌忙摆手:"不用不用..."
  
   "闭嘴。"徐北打断她,"就当是...对了,你手机号多少?"
  
   "啊?"
  
   "啊什么啊,留个联系方式。我看你对古诗还有点感觉,改天请你喝酒,咱们聊聊。"徐北掏出他那台老式诺基亚,"别担心,老子对你这种黄毛丫头没兴趣,就是找个能聊文学的人。"
  
   林小雨犹豫了一下,还是报出了号码。徐北笨拙地按着键盘存好,然后挥挥手就往门外走。
  
   "等等!"林小雨叫住他,"您为什么这么喜欢汉代诗歌?"
  
   徐北站在门口,夕阳给他的背影镀上一层金边。他沉默了一会儿,头也不回地说:
  
   "因为他们活得像个人。"
  
   那天晚上,徐北在他那间乱得像狗窝的公寓里喝得烂醉。电视机开着,播着某个文学颁奖典礼。他对着屏幕竖起中指,然后举起酒杯,对着墙上挂着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干杯。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他喃喃自语,又灌下一大口二锅头。
  
   手机突然响了。是条短信:"徐老师,我是今天书店的林小雨。您读诗的样子让我想起《史记》里说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如果您不嫌弃,我想请您来我们学校做个讲座,就讲汉代诗歌与现代文学。"
  
   徐北盯着手机屏幕看了很久,突然笑了。他摇摇晃晃地走到书桌前,翻开那本《汉代乐府诗选》,在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下:
  
   "给小林子: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老徐"
  
   然后他按下回复键,只打了三个字:
  
   "没兴趣。"
  
   发送前,他犹豫了一下,又加了句:"但可以请你喝酒。明天晚上七点,东四胡同口见。"
  
   徐北把手机扔到沙发上,又给自己倒了杯酒。电视机里,某位著名作家正在发表获奖感言。徐北举起酒杯,对着空气说:
  
   "感谢汉朝那些不知名的诗人,让两千年后还有个老混蛋能找着点人味儿。干!"
  
   窗外,北京的夜空没有星星。但徐北觉得,此刻他手中的酒杯里,或许就盛着一点来自汉代的星光。

共 27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北风歌》——当现代叛逆遇上汉诗风骨 徐北,一个游离于主流文学圈之外的作家,以犀利的文风和桀骜的姿态闻名。他拒绝谄媚市场,不屑于文学奖的虚名,甚至对所谓的“文坛”嗤之以鼻。然而,在旧书店的一册汉代乐府诗集里,他却找到了比当代文学更真实、更锋利的东西——一种赤裸裸的生命力。 《北风歌》是一个关于“相遇”的故事。一个厌倦了矫饰文学的作家,与两千年前的诗歌猝然相逢;一个活在解构与嘲讽里的现代人,却在古人的词句里找到了某种近乎信仰的共鸣。汉乐府里的直白、热烈、苍凉,恰好映照了徐北骨子里对真实的执念——不粉饰,不迂回,生便生,死便死,爱憎皆掷地有声。 这篇小说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徐北用他标志性的粗粝嗓音吟诵《战城南》,仿佛不是在读诗,而是在骂街、在嘶吼、在质问这个时代:我们的文学,何时变得如此畏缩? 而大学生林小雨的闯入,则让这场对话多了一重现实意义——当年轻一代对文学的理解越来越像“学术标本”时,徐北的狂放诠释,或许能撕开一道裂缝,让真正的诗性透进来。 最终,《北风歌》提出的问题很简单:文学究竟是为了被供在神坛上分析,还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像个人? 徐北的答案藏在酒里,藏在汉诗的残简里,也藏在他那句“因为他们活得像个人”的喟叹里。 ——或许,我们都该听听这阵从汉代刮来的北风。【编辑:白砥如】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