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故园的枣花(散文)

精品 【心灵】故园的枣花(散文)


作者:子隽 举人,414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7发表时间:2025-06-21 09:19:28
摘要:【原创首发】经年里,永远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枣花虽然一直固守着清寂自在的心性,而岁月却赋予了它的新意,让它有了新的神韵。枣花的花开花谢,早已超越了植物学本身的意义,成为一种长期积淀而来的文化符号。其花朵虽小如米粒,却因"枣"与"早"的谐音,衍生出许多美好的祈愿,比如:“早生贵子”、“早日富贵”等,将枣花的意象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天衣无缝。

初夏,枣花就会热烈地绽放。枣花的清香,随风儿弥漫在故园的田野和每一条山川。
   夏花灿烂,想必就是枣花的专属。密密匝匝的枣花,无论春天怎样的温暖,春雨怎样的温柔,它总是专注的守望着自己的岁月,不为春色所动。夏日来临,它倾其所有储备的能量,尽情地绽放。枣花,花中之微。米粒般的花儿,由浅黄色慢慢变成深黄色,深藏在枣树的枝杈或叶子的背后,安安静静,一点也不张扬。
   “所有的喜欢,都那样的短暂。”山里的人喜欢枣树,喜欢枣林,喜欢枣花。可一些细碎的花儿们,终不敌夏日阳光的炙烤,不敌干热风的劲吹,飞飞扬扬地凋谢,把有限的水分和营养留给相伴一生的枝叶。金黄色的枣花,落到山腰,落到堰边,落到房前屋后,以自己极尽浓郁的花香与夏日作别。
   那些依旧正在绽放的花儿,不辜负已默默谢落的花儿们的希望与托付,在某一个长夜,枣花竟突变成一粒粒绿色珍珠般的幼枣,那样的圆润和光滑,浓缩着继往开来的希望。它们借着夏季的火热,栉风沐雨,向阳生长,百日后,枝头那一串串幼枣儿,慢慢变白,变黄,然后红白相间。时至中秋,一片片,一树树的红枣儿挂满枝头,成为山里人最值得满足和喜欢的景色。
   城里人,没吃过枣的人很少,而没见过盛开的枣花,不曾闻过枣花盛开时独有的清香,不懂得枣花怎样蜕变成甜蜜的大枣的人却比比皆是。
   很多人喜欢枣树,那是喜欢上了枣树的灵性。一粒枣核落入泥土,就会长出一株蓓苗,无论泥土何以薄瘠,天气何以干旱,枣树的幼苗都会向阳而生,茁壮生长,不需要太多的呵护与关照。在流水般的时光里,蓬勃生长的幼苗,也会和枝干粗壮的枣树一样,悄然开花,默默留香,并结出三三两两的小枣,绿油油的凸在外面,像极了某种动物绿色的眼睛。
   进入夏天,天气渐渐的炎热,我总要前往深山的景区小住。山庄都建在半山腰或者山脚下,人们可在这天然氧吧尽情地呼吸,让身心得以无限的舒展。天刚蒙蒙亮,我打开窗户,让房前屋后的枣香穿堂而过,有的枣树刚刚挂果,有的枣树还在花期。地面和桌面上都会落下一层薄薄的枣花,室内的角角落落都氤氲着一股股枣花的清香。直面刚刚谢落的花儿,你一定会瞬间感悟到:花开是一种缤纷,惊艳了单调的烟火;花落是一种悲壮,勇往成就了岁月的底色。
   故园,也是枣的家乡。一条条山川,一座座山巅,随处可见丰茂的枣林。枣林,不但是故园最美的风景,也留下了童年快乐的时光。后来,客居异乡,偶然在某一处原野或者园林遇见一株或几株枣树,就会心头一动,一种“他乡遇故人”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痴痴地伫立在树下,直面盛开的枣花,在婆娑的花影里忽然感到:一些盛大的花事,或者某一个高光时刻,也并非全然大红大紫,五彩缤纷。眼前这些碎玉般的枣花,明知自己酿的是最甜的蜜,结的是最芬芳的果,却依旧那样的谦卑和静默,在炎炎夏日的某一个角落,自在地清寂成一幅画。
   悠长的夏日,枣农们望着盛开的枣花,平添了一抹收获的希望。五六月间,金灿灿米粒般的枣花,到了八九月便长成了红彤彤的枣儿。可用于煲汤、熬粥、做糕点。也可入药,补中益气、防衰益寿、固本回元。芒种节气很忙,既要夏收还要夏种,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沐浴着苍茫的夜色归来,喝上一大碗酸枣汤,立刻祛暑提神,疲劳不翼而飞。不曾忘记,在那个难以果腹的年代,为了能交上一两元的学费,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和三五个小伙伴们跑到深山的枣林,去摘些酸枣,埋在泥土里发酵,然后泡洗晾晒干净,卖到收购站,一年的学费就有了着落。经年里,一串串枣花,一个个烈日,已经成了一段永不会忘却的花事。
   老辈人常说枣花命苦,开得卑微,谢得无声。它虽然给人以甜蜜,却饱尝了成长路上足够多的艰辛与苦难。我分明记得,那些金黄色的碎花坠地时无声却有声。清早打扫院落,扫帚下那一串串枣花,并未枯萎,依旧保持着枣花的棱角和生机。目及着层层叠叠的落花,老人们说可以入药,便把枣花装入一个袋子,挂在树上风干。多少年后的今天,再想起此刻的场景,老人们放不下的不仅仅是那些已经谢落的枣花,更多的是不愿把那些星星点点的往事,碾做一季风尘而淡忘。
   经年里,永远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枣花虽然一直固守着清寂自在的心性,而岁月却赋予了它的新意,让它有了新的神韵。枣花的花开花谢,早已超越了植物学本身的意义,成为一种长期积淀而来的文化符号。其花朵虽小如米粒,却因“枣”与“早”的谐音,衍生出许多美好的祈愿,比如:“早生贵子”、“早日富贵”等,将枣花的意象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天衣无缝。
   枣花的物性,早已成了人文范畴的一种。在宋代诗人王溥笔下升华为“至小能结实”的生命礼赞,这也恰如人们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枣花蜜的酿制过程,也被人们解读为“苦尽甘来”的象征,每一次的付出,都会成为人生之旅的一束光。枣花形体的卑微与丰厚的回报,早已成了激励人们不惧风雨,勇往直前的精神图腾。
   在这枣花盛开的时候,站在故园之巅,登高远望,总会被花开成景,花谢成诗的枣林所震撼。惟愿枣花常灿灿,红枣盈故园。(2025年6月21日)
  

共 20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美文,讲述了枣树与枣花。枣花很小,盛开时如米粒,却有着浓郁的芬芳。花开时节,扮靓了山林原野,花未落尽幼枣初现,至秋天成就了满树的圆润与通红。枣花以卑微的细小,孕育了一番甜蜜。作者用惯常的手法,将枣花开放时的香,孕育枣儿时的美,枣儿成熟后的甜一一道来,让读者从平。中见证了博大。作品语言优美,描述清晰,角度新颖,引人深思。作品中对名人佳句的引用更增添了作品的厚重与文化底蕴,是一篇散发着原野清香与人生智慧的佳作。感谢作者带来的美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6-21 09:20:28
  拜读先生美文,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6-21 09:21:45
  从没见过的枣花,在先生作品中盛开了!谢谢!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子隽        2025-06-21 12:30:09
  太行山是盛产大枣的基地,枣花盛开时是一道极美的景色。欢迎社长到河北观光!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6-21 09:22:11
  恭祝创作快乐!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子隽        2025-06-21 12:31:08
  今日夏至,天气渐热,注意防暑!
4 楼        文友:子隽        2025-06-21 12:27:19
  谢谢社长写下精彩编后!并编发稿件!夏至安康!
这些植根于泥土的文字,在这里稍稍栖息,然后,与时光一起远行。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