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 花开】冯家山(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 花开】冯家山(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064.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发表时间:2025-06-22 12:03:19
摘要:冯家山,是人们心中的灯塔,是历史的记忆,是社会的财富。

冯家山,这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已载入史册,在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都有了光辉的一页。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辰104周年,我组织人员去冯家山采风。
   夏天,一场雨过后,天气放晴,几乎没有一点儿热意,雨水把树上的叶子冲刷得十分干净,街旁绿化带里的小草,也被雨冲刷得焕然一新。
   从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温柔而明亮,把大地打扮得分外妖娆。一群群晨练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走着、跑着,广场不远处传来优美的音乐,那是一群爱好广场舞的人们在练习。
   大巴车从广场缓缓出发了,载着三十五名作家、文化名人以及参与冯家山建设者,驶向了举世闻名的冯家山。
   我虽没有去过冯家山,但喜欢冯家山。三年前搞过一次活动,我也写了几篇关于冯家山的文章,在报刊杂志和官方平台上发表过,也听过和读过岐山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三虎写的关于冯家山的《激情岁月》。
   大巴车迎着晨曦,风驰电掣地向前行驶着。向窗外望去,路边的树木一闪而过,那大片大片收割过麦子的麦茬黄澄澄的,一望无际,清晨公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
   车内一曲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歌曲,随着优美的配音,在车内回荡。拍手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共产党员胸前的党徽闪闪发光,那激动人心的场景,令人鼓舞。
   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太阳照着冯家山,这里虽说不上高山峻岭,但也是一座座山,山连山,岭连岭。采风人员下车后,微微的山风吹着,似乎让人觉得有些冷。办公楼门前的风景树,风姿绰约,还有那高大宏伟的树木,给这里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干净整洁的大院,带着丝丝凉风吹来,这优美的环境,第一时间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
   早已等候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使我们倍感亲切。顾不上游览风景,我们在领导和讲解员的带领下,步入展览馆。
   偌大的展厅,让人目不暇接。讲解员先播放了一段视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冯家山的美景,那一座座高山,一湖湖清水,在视频中栩栩如生,还有灌区总览沙盘,也映入眼帘。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把人们带到了那个峥嵘岁月的年代,让参观人员身临其境。
   五十三米高的大坝,牺牲的一百四十七名农民工,三班倒的工地,再看看十分珍贵的图片,催人泪下,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动情,也会落泪,也会心酸。那展现在眼前的打坝工具,是那样的原始,却又那样的亲切。令人不可思议,但又让人不得不信。
   展览馆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一个环节套着一个环节,图片清晰完整,每幅都敲打着采风人员的心扉。
   “冯家山,真是名不虚传,看来我们这次来对了,收获不小。”几位采风人员交头接耳地议论着。
   展览馆里,静悄悄的,只有讲解员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讲解声,安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见,人们沉浸在那个年代,追忆着过去的生活。
   下午,采风人员走向冯家山坝面,宽敞的大桥,连接着南北的通道。遥望对面半山上,一个连一个的窑洞,仿佛像蜜蜂的窝巢,那山连着山,洞连着洞,远远望去,洞口隐隐约约,高草杂树笼罩着窑口,半山腰树木林立,草树丛生。再次远远望去,坡那边一片黄澄澄不知是草是花的植物,如三四月盛开的油菜花,分外好看,用山清水秀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习习的夏风,带着山上嫩草味和花香味吹来,吹过大坝,拂过人面,给人以清爽的感觉。大坝下的水,一望无际,坝下面紧靠的一艘游船,静静地躺在那儿,据说因水位浅,长时间没有开船。
   冯家山,冯家山,真是名不虚传,不知谁又发出感慨的一声。
   太阳照着大坝,湖水碧波荡漾,坝面不远处人工栽植的风景树郁郁葱葱,树顶上不知什么鸟儿在欢叫着,不知是在欢迎这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是自己在调皮地戏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在宽阔的坝面响起,人们喜笑颜开,小音箱的音乐配上优美的唱腔,打动着人们的心。过往的车辆减速了,司机把头伸出窗外,有几辆车停在了大坝一角,下来几位客人,也来观看这扣人心弦的节目。一打问,她们原来也是一个县的舞蹈队,遇见知音,切磋交流,二次音乐又在坝面响起,这次又吸引了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的鸟儿,呆呆地望着这群难得的客人。
   不愧人称冯家山,山高气爽,层层叠叠的山岭,好像珍珠一样串着,仿佛是串在一起的宝岛,那山连山、岭连岭,山上翠绿的树木把山罩了个严严实实,山沟和坡上都长满了花草。采风人员坐在一溜风景树下歇息,畅谈这次的所见所闻,夸赞当年的英雄好汉战天斗地的故事。
   “冯家山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一位当年在对面窑洞住了四十天的老人,侃侃而谈。他耳不聋、眼不花,据他自己讲,一顿能吃一大老碗干面,再喝一碗面汤。
   他讲起了冯家山的故事,精神饱满,特别说到一位大英雄,名叫冯来娃,他是冯家山工地独一无二的人才。当年他在大坝上干活时,民工少,他是白天干三晌,晚上加一班。
   老人讲道:“那年工地上下连阴雨,要组织抢险队保护坝面,冯来娃报名后一人当两人干。一次事故中,他伤了脚,没等脚好又上了工地。他的事迹在冯家山人人皆知。”
   老人激动地说着:“那年他才十八岁,在这里干了四十多天,后来就当兵走了,在部队他还常打听冯家山,有一次探亲回家,他专门来这里看了一次。现在冯家山灌溉几万亩良田,都是我们辛苦奋斗的结果。”
   不知不觉树荫在太阳下移动了一大截,太阳又照过来了,树上的鸟儿又欢快地叫了起来。我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招呼人们赶快上车。
   回来的路上,人们又唱起了红歌,唱起了歌颂共产党的红歌。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设一个灌溉万顷田的冯家山。
   冯家山,是人们心中的灯塔,是历史的记忆,是社会的财富。

共 23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冯家山水库"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水利工程,他的建设可惠及8县136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解决旱地农业水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冯家山水库精神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也是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的精神。实现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充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动适应水利事业新要求、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冯家山精神的新内涵,做到"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大胆创新,追求卓越"。把这一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回来的路上,人们又唱起了红歌,唱起了歌颂共产党的红歌。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建设一个灌溉万顷田的冯家山。 冯家山,是人们心中的灯塔,是历史的记忆,是社会的财富"。 好文推荐共赏 【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6-22 12:06:15
  "冯家山水库"是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水利工程,他的建设可惠及8县136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解决旱地农业水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3 22:49:41
  谢谢德年黄土地编辑,编按写的好,写的实在,也挖掘的深。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6-22 12:07:05
  实现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充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动适应水利事业新要求、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冯家山精神的新内涵,做到"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大胆创新,追求卓越"。把这一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3 22:53:52
  再次感谢留言,老师文笔不错,写的真好,学习了。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3 22:55:25
  “ 他讲起了冯家山的故事,精神饱满,特别说到一位大英雄,名叫冯来娃,他是冯家山工地独一无二的人才。当年他在大坝上干活时,民工少,他是白天干三晌,晚上加一班。”写的朴实耐读。
4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6-24 09:54:43
  看了本文,很受感动,我不由得想起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今天的幸福日子,就是无数革命者奋斗出来的结果,牢记历史,缅怀英雄,珍惜今天!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