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夏至的伤痛(小说)

编辑推荐 【家园】夏至的伤痛(小说)


作者:方仲贤 秀才,1018.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5发表时间:2025-06-22 16:15:11

夏至来临,天气由此一天天变热。每年夏至一到,心中便不由感到更加燥热,甚至有些惶恐不安。
   一大早出门锻炼,阳光直射身上,像倾洒了一身碎金,闪烁刺目。鸟儿啼叫一声便钻进树林不吭声了,似乎它们也讨厌夏至的到来。它们的叫声比那几个摆地摊商贩的吆喝还响亮,像是要在这热烈的阳光下吐吐怨气 —— 商贩被城管四处追赶,在积热中躲藏,只要一看到那身绿得浓郁的制服,遍身大汗便流淌出来。街边每一片叶子都像是被夏至的火点燃,大地也开始冒烟了。
   在这炎热的夏天,我不愿看到这一切,干脆走到城外田野里。翠绿的秧苗像是一群踊跃生长的孩子摇晃着头,正处在生命的蓬勃期。玉米挺直了腰杆,那穗子开始微微泛红,红得像少女的脸蛋,在微风中扭动着身姿。玉米的叶片宽大而厚实,像是母亲端午节给我包粽子的粽叶,香喷喷地伸向天空,仿佛在向嫦娥展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田边玉兰花也越发茁壮,那花朵未开时像怀揣着希望的小包袱,鼓鼓囊囊的,等待着蜜蜂来采。农人们戴着草帽穿梭在田间,额头沁出的汗珠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 夏至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大地给予的丰厚馈赠。在这样的环境里晨练,心情格外舒畅。
   练完一套太极,走到池塘边。六月的荷花像未出阁的彝家阿妹子,在水面上搂着红裙子。那粉嫩的花瓣像是她们娇羞的脸庞,在层层叠叠的绿叶衬托下,天生丽质。荷叶像是阿哥为她们撑起的一把把碧绿的伞,挨挨挤挤地铺满了整个池塘。露珠在荷叶上滚动,宛如阿妹哭嫁时的泪珠在阿妈身上跳跃;青蛙从荷叶中探出头来,发出一声声欢快的鸣叫,仿佛在为阿妹的幸福婚礼喝彩。
   然而,夏至的热烈背后,我也隐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因为从夏至这一天起,白昼开始慢慢变短,想她的夜晚逐渐变长。就像人生中老天为我安排的定数 “生离死别”。四年前,我向组织上申请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扶贫,分到悬崖村乡政府工作。因在县上机关对有些事总看不惯,常与领导顶嘴,便选择干脆离开,磨磨我的犟脾气,总会有一些悄然的转变。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岁月的智慧。它提醒着我们,在人生中,有些事个人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人家约起公款吃喝,你不去,可……
   在城市机关的角落里,我感受到了夏至的乏味。每逢周末,领导总要机关年轻姑娘们穿上轻薄的夏装,那五彩斑斓的裙子一同到郊外钓鱼,晚上一起吃晚餐,不醉不归。这现象并非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反而在群众中造成不好影响。莫如我在乡下同村民坐在树荫下,摇着蒲扇,谈论着百姓的故事,倾听他们脸上皱纹中的喜怒哀乐,在夏至的阳光下显得更加深刻,却也充满了生活的韵味。孩子们则在田野上追逐嬉戏,那无忧无虑的笑声像是银铃般在空气中回荡,他们才是夏至里最鲜活的风景。
   记得刚到悬崖村的第一天,6 月 21 日,也就是夏至这一天,一个叫阿依的彝族姑娘同村支书阿木约布到县城接待我,替我背上行李。
   到了悬崖村近处,我问阿木支书:“怎么没有路啊?”
   阿依姑娘笑了笑,指着那山坡上一层层钢管架的天梯说:“这就是到我们村的路。”
   “唉!好悬啊,又高又陡。” 我长叹一声,双手抓着钢管朝山上爬。
   一转眼,阿依早已爬上顶,而我却还在咬着牙像蚂蚁似的往上爬。
   从那天起,我有幸认识了这位在悬崖村乡政府工作的文学青年阿依。她是乡团委书记,我挂职任乡长,负责农村经济兼青年工作。
   七月,凉山一年一度的火把节隆重开始。西昌市广场中央,一座三米高的火把堆巍然矗立,宛如一座火焰的灯塔,照亮了整个夜空。阿依那天穿了一件镶边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颜色多为红色和黑色,象征着火焰和大地,两耳戴着银耳环,她拉着我跳了起来。她年轻漂亮,纯洁坚韧。
   特别从读到她的美文后,我有些心动了,23 岁的我第一次尝到了相思的痛苦。
   一年多后,我发现阿依瘦了许多。那天问她说:“阿依,你生病了么?”
   她从树桩上站起来看我一眼跑开了。
   那一晚,我又失眠了。
   一天,我见阿依坐在她家老屋的门槛上,望着对面的山,眼里有光,手里的笔在她笔记本上沙沙地写,不知她写些啥,反正看起来挺认真的。
   五四青年节,她去市上开会。我走进她办公室,打开她抽屉,拿起那本笔记,她写到她家里穷而上不了大学,看得我都哭了。她的文字就像山谷里的风,有点凉,但又特别真实。我突然想到自己来这儿快两年了,还未改变悬崖村的落后面貌,看到那些村上孩子因穷而进不了城里上中学,我感到愧疚。纳税人每月给我发 3000 多元工资,可我……
   第二年,我把老同学五哥赵天文约来这儿投资开发旅游资源。他再三推托,不相信我的话。我说:“五哥,你现在发了,不认小弟,但可以去悬崖村实地考察再谈投资一事。” 那天咱俩喝醉了,我用拳头捶他说:“五哥,看在兄弟多年交情的份上,这次你得帮我,我决不会让你这几千万打水漂的!”
   不到一年,五哥投资成功。悬崖村(阿土列尔村)以险峻地势和独特的景观吸引了许多游客,拉动了该村经济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三万多元。
   夏至那天,阿依姑娘找到我说:“方浩,你这次上调省上,希望常来这阿土列村。” 说到这儿,她捧着脸哭着跑开了……
   今天夏至,我离开悬崖村已两年了。那里有我的狂欢,有我的悲伤,在那儿我一次次深沉地思考。它让我们沉醉于生命的热烈与繁荣,也让我们意识到时光的短暂、责任的担当。在那些悄然流转的日子里,在那个特殊的节气里,我深切感受着悬崖村自然的魅力,也领悟着生活的真谛,如同那悠长的夏日时光,充满了无尽的可能与希望,而我同阿依姑娘的点点滴滴,也一天天铭刻在心,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共 22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 “夏至” 为时光棱镜,折射出城乡生活的双重叙事。作者在城市热浪与田野生机的对照中,铺陈扶贫岁月的生命顿悟 —— 钢管天梯上的攀爬隐喻人生困境,火把节的火焰映照着彝乡真情,而阿依姑娘笔记本里的文字,则成为刺破现实迷茫的微光。当夏至的昼夜更迭对应着扶贫成效与情感得失,自然节气便成为丈量生命厚度的标尺:在玉米拔节与荷露滚动的时序里,藏着比暑热更炽烈的责任担当,比蝉鸣更悠长的乡土眷恋。【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6-22 16:16:10
  文章以 “夏至” 为情感温度计,在城市热浪与乡野生机的温差中,熔铸扶贫岁月的生命诗学。作者以 “碎金般的阳光”“火把堆的火焰” 等灼热意象开篇,却在悬崖村的钢管天梯处陡转 —— 当阿依姑娘的红裙与玉米穗子的绯红重叠,自然节气便成了人生刻度。文中 “荷叶上的露珠” 与 “笔记本的泪痕” 形成晶莹的隐喻链条,让扶贫故事超越了地域书写:那些在火把节跳动的火焰、在天梯上攀爬的身影,最终都化作夏至日里 “大地给予的丰厚馈赠”,在自然时序与青春抉择的交响中,奏响乡土中国的生命赞歌。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