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宁静】夏至夕阳红(散文)
去年的夏至是个阴天,欣赏夏至夕阳景色的计划落空了,便等待今年的夏至,希望不再是阴雨天。
夏至这一天有诸多天文特色:中午十二点时,太阳在正南,这是真正的正南,连现在的电子指南针,都要以这一刻的位置为正南标准;另一个是太阳升起到落下的时间正好是12小时,白天和夜晚“平分夏色”。于是,这一天成了人们观测太阳,观测天相的最佳时间。据说,夏至节前后,黑龙江漠河地区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度过一个轻易经见不到的白天。很少听说有人在冬至到漠河追逐漫长黑夜,因为人们总是向往光明,憎恶黑暗,那怕这光明多么炽烈,黑暗多么柔顺。
我对这些常识的兴趣并不大,我在夏至欣赏太阳起落的期待,是希望看到夕阳的光辉照进我面向北方的书房。
十五年前搬家的时候,我把阴面面向北的一间房子做了书房,除了书橱书桌外,我在东墙上端端正正挂上了父母亲的大幅照片。在书房中悬挂父母的照片,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老骥伏枥”的精神寄寓。小的时候家里没有书桌,更没有书房,晚上是趴在屋里靠北墙摆放的红油漆柜子上写作业看“闲书”,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在我随着煤油灯摇晃的背影里,坐在炕上抽着烟袋,喝着浓浓的青砖茶,烟锅里的烟火忽明忽暗,烟火明亮的时候可以照见父亲慈祥的眼神,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希冀,一种宗族传承延续的希冀,当然更有儿孙辈比他过得更好的希冀。
作业看书的间隙,我会偶尔回过头看看父亲,柜子上昏暗的煤油灯的余光照到炕上,照到父亲的身上,他显得像一尊庙里的神像,庄严、神圣,但又不失父亲应有的威严。
我转回头来的时候,就觉得背后有一双期盼的眼睛在盯着我。不知过了多久,父亲会说:“夜定了,天不早了,该睡了。”于是,我会收拾起来,躺在父亲的身边,父亲会为我掩好被子,这样我便和父亲的鼾声一起进入梦乡。
现在有了自己的书房,但父亲再也不能看着我读书了,心里总有骨肉永别、哀思难抑、怅然若失的感觉。我虽已退休,但依然保留着一颗童心,总是感到精神上还处于孩童时代,父亲还督导在身边。总会认为学习奋斗之路才刚刚起步。每当在浩瀚的历史中遨游的时候,总觉得父亲烟袋中的火星还在闪烁,背后依然有父亲的注目,他为白发苍苍的儿子没有精神上的懈怠、没有忘记“好好念书”的叮咛而欣慰微笑。在“夜定”的时候,依然还能听到“天不早了,该睡了”的怜爱提示。于是,我把父母亲的遗像挂在书桌的背后,这就在心理上、精神上还原了童年的景象和意趣。
阴面的书房有一个缺点,常年不见阳光。我是十分希望这屋子也能有一缕阳光照射进来,那怕只有几分钟甚或几秒钟的时间。那样挂在墙上的父母亲就惬意多了,微笑也会变得更加灿烂。父亲在阳光下劳作了一辈子,是喜欢阳光的,但现在挂在见不到阳光的房间里,我的心里隐隐感到有愧。为了平衡这种愧疚心理,我便自己给自己,也是给父亲找一些没有阳光的好处和理由来:阳光自然是好的,自然是希望得到的,但阳光也有过分的时候。我出生在坝上高原,从父辈到我,整个坝上的劳作者都有被阳光灼伤的经历。我的脸是黝黑的,父亲的脸是黝黑的,那就是坝上高原阳光的赐予。出生时白白胖胖的孩子,在高原的太阳下生活一段时间,外露的皮肤就像涂了油彩,再晒的掉几次皮,鲜嫩的面色就会粗糙不堪。美若天仙的姑娘,只要敢于为了生活不把阳光放在眼里,很快就会变得风韵不再。人们都说高原人长得黑,长得粗犷,这其实是误会,高原人黑的罪过在于阳光的毒辣,而不在于高原人的基因。所以,我对着父亲的照片会自嘲:“咱和阳光的感情,有点像养子与后妈,既要依赖她的抚养和恩赐,又担忧她的耳光打到脸上来。见不着阳光,也算一件好事。”
无论怎样调侃,怎样自嘲,常年待在见不到阳光的书房毕竟是一种遗憾。
有一年夏至临近黄昏的时候,我推开书房门,忽然看到一缕淡红而明亮的阳光从窗户照射了进来,照射到了书房里,照射到了父母的照片上,我顿时呆立在了那里,这是那来的阳光?怎么会从后窗户直接照射进来?难道是进入了梦境?我走到窗前,向外望去,赤红的夕阳挂在西北的天际,美轮美奂,放射着撼动人心的温柔光辉,太行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淡然清晰的神采。我并没有做梦,梦中的太阳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这样流光溢彩的情调,梦中的太行山也绝非有如此持盈守虚的姿态。我恍然大悟,今天是夏至,太阳来到了最北边,下午七点左右,平时的阳面变成了阴面,而平时的阴面却变成了阳面。在这阴阳交变的时刻,我的父母亲,我的书房都接受到了阳光的恩赐……
苏东坡的弟子大诗人张耒有一首《夏至》:“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这一天,苍天滋养万物的功夫已经达到了极致,大道的运行方向得以改变。多少人茫然不知啊,阴气就是在最热的这一天开始在九州原野上慢慢生成。大地生杀的权柄已经由阳更换为阴,寒来暑往成就了新的一年。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也以夏至为节点,不再保持芳鲜活力。天道自然的变化是微小的难以被人感觉到的,大自然渐进变化的规律是永恒的、必然的。观测这伟大的变化,我还能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很感谢这夏至黄昏临近的太阳,他不仅消除了我把父母的照片挂在阴面房间的那一点惭愧,而且还启发了我对宇宙乃至生命的认识。在我眼里,夏至的天相就是天道的代表,他高瞻远瞩,展示着天长地久的道者哲学文化,天地长久,是因为他有着博大的胸襟,并不是为自己而存在,他驾驭着天地万物,一丝不乱地运行着春夏秋冬,平衡着阴阳两极。人们没有见到的、没有想到的、没有做到的、没有得到的,不是天道的疏忽和遗漏,而是没有把握的意识,失却了见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得到的机会。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人生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在阴面的书房直面太阳的机会这是多么的珍贵,谢谢了,夏至!
今年的夏至,我还会在七点时来到书房,和父母,和我的书房一起沐浴这夏至的光辉,这样我将不再有书房缺少阳光的遗憾,更不会有父母常年不见阳光的愧疚。
202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