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文韵·暖】最后一个喜马拉雅人(外一首)

精品 【文韵·暖】最后一个喜马拉雅人(外一首)


作者:蒋玉龙 秀才,1027.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发表时间:2025-06-24 16:08:43

⊙最后一个喜马拉雅人
  
   那种感觉,不言而喻
   在海水还未消失前
   巨大的冰川已经消失了
   当一个人置身于核暴后的荒原废土,会是一种
   什么样的心情
   一百多年后,还是五百年后
   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时
   已成了焦土末世的地球,正在无尽的深空中
   狂奔。没有什么事物会在意
   其实,在意也没有什么用
   有些东西是不能拿悔恨来说事的
  
   直到经历过十亿光年的遥远后
   在星星的轨道上,心心相印的两颗心
   才有了相见的愿望
   可要经历怎样的时光?怎样的无尽遥远才能相见呢
   风不敢想象,那样的一个时候
   海岸线早已位移,石头也烂了
   海底的街道上,一个人的影子都没有
   只有孤独的水泥柱灯的杆子
   等着被时间照亮。而在被鱿鱼栖居的
   那个游乐场的中心,五色小鱼在吐着泡泡
   章鱼哥在砂砾中设下的埋伏,被一尾虎头鲨的掠过
   毁了。日落月升还在
   四季却不在,没有一处曾经的欣欣向荣
   不被打上岁月的烙印
  
   即便是喜马拉雅峰顶的雪,也毁了
   寒流不再从高原袭来,它从曾经被岁月掩埋的
   数十亿白骨中而来,在历经
   兜兜转转的千百次迂回后,有所发现
   而在全金属外套保护下的那个最后喜马拉雅人
   正在孤独的窒息里,濒临死亡
  
   ⊙万水千山
  
   在他们收起鄙视的目光前
   我只能把谎言说的更谎言一些
   尽管十里长街,已寻找不出
   一棵可供遮风挡雨的树
   那些鸟儿去了哪里?音响店
   被迫卖课外读物后,行情没能见好
   如今它在和一本《营销学》分道扬镳
   我不知道下一步它还能卖些什么
   或许它自己最为合适
   可我依然听到了
   从那些书本里散发出的音律气息
   很多时候,在忘我的状态中
   雨都在一直下
   天黑是后来的事
   整个霓虹璀璨也是后来的事
  
   我想。在音乐的节点上
   灯光的到来,不能定性为一种错误
   就像在往事面前
   风永远无需寻找来时的路
   我们也根本不该提及覆水难收,这个词
   暮色的雨水中,公园的长椅上
   还有流浪人在搭建梦想
   滴水在檐下汇集成无数的音符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
   谎言和真诚之间是不是隔着一道
   万水千山
  
   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网
  

共 9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第一首诗歌具有时空的前瞻性,末世之劫,时空跨度很长。当文明痕迹坍塌,连“最后一个人类”也在全金属包裹中孤独窒息。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下如此渺小与脆弱,个体在永恒消逝中有着孤独的宿命。这首诗有着人类建设的警醒意义。诗歌末世情景宏大苍凉。第二首诗歌,诗中在现实的衰败与情感的矛盾中撕扯:无树的长街、音响店卖课本的窘迫,书写着生活的凋敝;诗歌的巧妙在于,“谎言”与“真诚”的追问贯穿始终,又以雨落、音乐、流浪汉搭梦想的细节,勾勒出平凡生活里的诗意。最终提出“谎言与真心距离”的提问。其实,即便世界破落,那些未被磨灭的期待与温情,仍在岁月里留下一丝光芒。两首好诗,氛围,空间,流畅度都佳。力推佳作!感谢赐稿!【文韵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7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6-24 16:11:07
  诗歌中的末世景象,很具画面感。核爆后的废土一片狼藉,冰川早没了踪影。地球在宇宙里疯跑,有谁会在意——反正焦土末世,悔恨也没用。十亿光年过去,两颗心终于想见,可那时海岸线早偏移,海底只剩空荡的水泥柱,连章鱼的埋伏都被鲨鱼搅了。曾经的雪山也没了,寒流卷着白骨而来。最后那个裹金属外套的喜马拉雅人,正憋闷着快撑不住,孤独得像被世界忘了。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1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06-26 09:25:47
  感谢老师的精彩编辑和点评!“最后一个喜马拉雅人”这种类型的还是第一次试偿,算不上试验性。。。。。。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6-24 16:12:12
  滴水在檐下汇集成无数的音符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
   谎言和真诚之间是不是隔着一道
   万水千山
  
   这样有力的结尾,是铺垫与递进后的呼喊!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回复2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06-26 09:26:41
  感谢老师的欣赏!夏安。。。。。。。
3 楼        文友:笔名木子青        2025-06-25 13:22:49
  《最后一个喜马拉雅人》标题极具张力,为什么是最后,为什么最后一个是喜马拉雅人,带着这些疑问,有一览为快的冲动。果然,诗歌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冲击力与深刻的思考,在毁灭性的结果中,“假设”不能带给我们冲击力吗?即使假设是遥远的一种必然,都不能阻止人类的欲望吗。宏大中透着生活的哲理,诗歌具有双重象征,既是宏观的隐忧,又透着生活与人性的哲理,只有时间才能挖掘真相,其实这即是现实,也有人类的悲哀,认知总是在过后。
回复3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06-26 09:30:42
  这种类型的我也算是第一次写,一切都凭感觉,算不上有多创新,也算不上试验性,只是试偿而已。感谢老师的如此用心点评,汗颜。。。。。。。。
4 楼        文友:笔名木子青        2025-06-25 13:34:55
  《万水千山》以一种隔绝的姿势,让谎言成为谎言。这个时代好像谎言泛滥不足为奇了,倒是这首诗歌给了人类清新剂,在荒缪的道路上,回头是岸。音像店挂羊头卖狗肉,最后有可能把自己都卖了,极具讽刺。诗歌还是在后一节给人类希望,欲望出卖人类的灵魂,流浪汉的简单反而是人类的希望,最后一句反问,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回归,心灵的回归。
回复4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06-26 09:37:11
  “万水千山”是最近的作品,更多的是以点带线或以线带面写现实的一种状态。鞠躬,致礼。。。。。。。。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