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一次有趣的实验(记叙文)
今天的科学课可太有意思啦!老师要带我们做一个超神奇的实验——让鸡蛋“逃瓶”!
老师变魔术似的拿出一个圆滚滚的熟鸡蛋,又举起一个玻璃瓶子。瓶口比鸡蛋小一圈,看着根本塞不进去。老师先把鸡蛋放在瓶口上,鸡蛋稳稳当当地“坐”在那儿,怎么推都推不动。“鸡蛋进去了吗?”老师笑着问。“没有!”我们全班扯着嗓子喊。“那为什么进不去呀?”老师又问。隗心祥抢着说:“因为瓶口太小!”上官子航立刻反驳:“不对不对,是鸡蛋太大!”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
这时,老师神秘地眨眨眼,掏出一张纸。“看好啦!”她用打火机把纸点燃,火苗“腾”地窜起来。接着“嗖”地一下把燃烧的纸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瞬间冒起黑烟。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老师迅速把鸡蛋扣在瓶口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拽着,“咕噜咕噜”地往瓶子里滑,把瓶口挤得变了形。“哇——”全班同学都跳了起来,我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错过一秒钟。
老师笑眯眯地解释:“这就是热胀冷缩的原理!纸燃烧让瓶子变热,空气变少,就把鸡蛋吸进去啦!”我们恍然大悟,一边点头一边记笔记。可新问题来啦:鸡蛋怎么出来呢?老师不慌不忙拿出一个塑料袋,把袋子拉长塞进瓶子里,再把瓶子倒过来,“呼呼”地往袋子里吹气。等袋子鼓得像小气球,老师“啪”地打了个结,轻轻一拉,鸡蛋“咚”地掉了出来!
最开心的是,做完实验我们还能吃鸡蛋!剥开热乎乎的蛋壳,咬一口软软的蛋白,我心里想:科学实验真是又好玩又能学知识!下次我也要在家试试,给爸爸妈妈表演这个神奇的“鸡蛋逃瓶”!
作者: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404班王乐诚2014年12月7日
【编者按】习作开篇以“超神奇”迅速抓住读者目光,将科学课上的鸡蛋“逃瓶”实验生动呈现。通过“变魔术似的拿出”等动作描写,以及“瓶口太小”“鸡蛋太大”的课堂争论,让场景充满画面感与互动性;“腾地窜起来”“咕噜咕噜”等拟声词,搭配“眼睛瞪得圆圆的”等细节,将鸡蛋入瓶的神奇瞬间刻画得活灵活现。不仅清晰解释了热胀冷缩原理,还描述了鸡蛋出瓶的过程,结尾以品尝鸡蛋、想在家重现实验收尾,既凸显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又展现其知识性与实践性,令人身临其境感受科学探索的奇妙。写得不错,请继续加油!【编辑:一文独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5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