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与文字结缘的岁月(散文)
一
童年时,我除了疯玩野跑之外,喜欢缠着长辈听《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西游记》……听得多了,记住了一些精彩片段。大人不在时,我就假模假样地坐在太师椅上,给小伙伴们诌上一段,看到小伙伴们眼睛都不眨地围在自己身边,心里甭提有多美了。
也许是耳濡目染的原因,到了读书的年龄,我的作文写得很好,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阅读,在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中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可是,在一次非常重要的作文大赛中,我却栽了一个大大的跟头。当时的考题是看图作文,给了一幅图画,图画意思是一个旅店为旅客提供便利,获得旅客的赞扬好评。我看了考题瞬间有了思路,将作文题目命名为“为民旅店为人民”,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志得意满地交了卷子。等大赛结果公布成绩,我的作文成绩却令所有的人大跌眼镜,排在了倒数几名。看我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语文老师把我的作文当堂读给同学们听。老师刚读了几句,同学们就笑得前仰后合,我臊得满脸通红,原来我把“旅店”的全部写成了“旋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整篇文章成了在同学中传了很久的笑话。从那件事以后,我对文字有了敬畏之心,生怕一不小再次重蹈覆辙,成为大家的笑柄。
30多岁的时候,我通过竞聘进入矿机关工作。因为工作原因与文字结缘,误打误撞地开始学习写作,在编辑老师的鼓励下,接连在企业内部刊物、市报、晚报上发表了几篇“豆腐块”,还在企业征文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一时之间,我是志得意满,飘飘然了。可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投出的作品如同泥牛入海渺无音讯,这使我苦闷异常。一位德高望重的编辑老师了解我的苦恼以后,拿出我的初稿与编辑修改后的稿件,逐一指出我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
老师的无私指导和亲切鼓励令我茅塞顿开,找到了写作的方向和道路。在他的谆谆教诲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学的温暖,让我重新燃起热爱矿山、热爱矿工、热爱煤矿文学的创作热情,而且倍加珍惜珍爱自己写出的每一个文字,努力写出好的作品赞美矿工兄弟的先进事迹和煤矿生活的闪光点,宣扬煤矿的新面貌。我的作品的质量和数量也逐步提高,后来,在机缘契合之下。每期刊物我坚持校对三遍,其中的重要稿件有时候要校对五六遍。有时候编辑还要临时替换一些稿件,这样计算下来,每一期刊物我相当于逐字逐句地校对35万字左右,而且都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校对刊物时熬夜加班成为了家常便饭。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由于专门给别人的文章“找茬”“挑事”,无形之中得罪了一些文友。妻子看着我越来越多的白发,多次劝我不要再干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了。正在我琢磨如何向《攀煤矿工报》文学主编开口时,忽然得知《攀煤矿工报》的一位文学编辑老师得了不治之症。他在病床上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积极病魔作斗争,在病入膏肓的情况下依旧以顽强的毅力依旧坚持在病床上修改书稿。面对在病榻之上依旧关心着矿区的文学事业的编辑老师,我的内心无比惭愧。从那以后,我摒弃了自己的私心杂念,不辜负编辑的信任和读者的厚爱,即使自身的工作再忙再累,我都咬牙坚持字斟句酌地为文学爱好者的作品“挑刺”!谁知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其中的甘苦冷暖自知。
如今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回想自己走过的与文字结缘的岁月,感慨颇多,也是收获良多,总结起来其实只有四个字,就是“用心写作”。
写作要有上进心。俗话说文如其人,通过品读作品就能够对作者的思想、情怀、境界有所了解,好的作品表达的思想就能够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认同。因此,我觉得要想自己的作品能够被读者接受,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有上进心,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不断丰富,境界不断提高,眼界更加宽广,才能够使自己的作品质量不断提高。
一个人的上进心,不是在文章中喊几句口号,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表现在主题的积极性上。
写作要有火热的心。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热爱能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觉得如果写作水平不够,那么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如果写作经验、技巧不足,那么可以通过实践去积累,但是我觉必须时刻要有热爱矿山、热爱矿工、热爱煤矿文学的创作热情。
写作要有尊敬的心。现在,社会上一些不了解煤矿的人,或多或少的还是对煤矿、矿工存在一些偏见。我觉得作为煤矿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理应尊敬矿工,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能够勇敢地承认自己是煤矿的文学爱好者、自己是煤矿的员工、是煤矿养育了我们!我们的作品应该来源于煤矿、扎根于煤矿,讴歌矿工坚韧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赞美矿工兄弟的先进事迹和煤矿生活的闪光点,宣扬煤矿的新面貌。
写作要有高雅的心。要想写出好作品,我们在平时还要自觉培养、保持高雅的爱好,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陶冶自己的情操,远离低俗、庸俗的趣味,杜绝媚俗的心态,还要勇于、敢于用自己的作品去抨击、去揭露、去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不良习俗。
写作要有真诚的心。我们作为煤矿的文学爱好者还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多与职工、群众、生产骨干、先进典型、优秀党员交朋友,贴近他们、融入他们、理解他们,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从他们身上寻找创作的灵感和源泉,我们的作品才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够得到矿工兄弟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