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芳华】惊叹于鸟(散文)

精品 【金文·芳华】惊叹于鸟(散文)


作者:笑君 举人,535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6发表时间:2025-06-25 14:55:19
摘要:文章描绘翡翠湖生机勃勃的鸟景,更点明人与鸟在此共享自然空间,互相成为对方眼中的风景,共同依赖天地万物,由此生发深切共生情愫。作者在合肥翡翠湖邂逅嬉戏的鸟儿:黑头蓝眼、灰白长尾,啄食如鸡,飞翔似羽。目光转向东岸广袤丛林,这里栖息着数量惊人的鸟群,以成群的黑羽小雀常见。它们常于晨昏活动,寂静中突如“炸锅”,鸣声汇成洪流骤雨。顷刻间,整群如黑云升腾掠过湖空,转瞬融入天际,旋即又迅疾归林,声迹全无。

偌大的翡翠湖,行走在任意一个角落里,都是惬意满满。当然,还有鸟儿们的陪伴。
   清晨,按着逆时针的线路,踏上虹桥,离别琴岛,向着东方迈进。走着,走着,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从湖面上飞来,直接扎入耳朵眼里了。我抬起头来,目光循着鸟儿们的声音扫去。哇——!几只鸟儿,前前后后,尾巴衔着尾巴;上上下下,翅膀拍着翅膀,错落地在一簇簇的水草上撒欢呢。
   我停下脚步,环顾四周,犹如置身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那个“野渡”之处。缕缕阳光,从枝梢上洒来。我的眼睛睁不开,只能斜着瞅。“野渡”哟“野渡”,莽莽苍苍的,好似真空。水面上,像是铺了一层晶露,闪现着一点一滴的光芒。湖岸与水草里,正冉冉地升腾着丝丝的雾气,恍若仙境。
   这鸟儿如同鸽子一般大小,头上的毛发漆黑如油,眼睛圆溜溜的,迸发着蓝色的光亮。一身灰色的羽毛,还带有白色的斑斑点点,柔顺得如同绸缎。最引人注目的是,尾巴很长,时不时地就拖在地上了。它们待在水草上时,就跟一只母鸡似的,一点头,一啄食,悠雅自在。一旦,展翅腾飞起来了,又好似一片羽毛,轻盈得让人感觉不到那还是一只鸟儿。
   这是什么鸟?别笑!我对鸟的认识很肤浅,几乎就是个“鸟盲”,根本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
   怪了。怪就怪在,它们无论是待在水草上,还是飞翔在空中,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似乎就没有停止过。那叫声,一波一脉,一跌一宕,一悠一扬,交错腾挪,曲折回环,像是几个女人窝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万马奔腾急”了,让人只能感觉那种激昂的氛围,却分不清“点数”与“波段”。
   “野渡”,是翡翠湖南侧的一个湾角处。南边是步行漫道,还是由沿水的木栈道与柏油路双道组成的一条岸线。岸线的内外,都是树木与草坪。西侧,岸与水几乎就是一体的。岸上则是一处漫坡,遍植各种树木,成为一片林子。即便,树底下还有几条小路,依旧不耽误树木的生长。
   明白了,鸟儿们是赶在阳光升起的时刻,从林子里飞出,到湖里打牙祭来了。要说鸟儿们就是为了觅食,可能谁都不信。起码,我是不信的。鸟儿们待在水草上的时间并不长,大多数的时候,要么在水面上追逐嬉闹,要么在空中飞翔欢叫。它们意欲何为?
   鸟儿们最喜欢聚集的地方,则是翡翠湖东岸的那片丛林。这片丛林,与一汪湖水隔着一条道路,面积比湖面小不了多少。高耸处,两座小山,比邻而立。低凹的地方,依山傍路,溪流淌过,还有一面湖泊,水清如碧,倒映成趣。整个丛林,形似湖外之湖,势若湖外之山。松、樟、枫、柳、桃、竹等各种植物竞相生长,根茎交错,枝丫环绕,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如同一片原始森林。
   丛林里鸟多,多到无法描述,不仅种类多,数量更是多得惊人。都是些什么鸟呢?依然不知其名,更不知其类。无论是高贵的、稀有的,还是普通的鸟儿,在我眼中,都是一个样。数量最多,经常可以看到的,便是那种全身透黑,大小跟麻雀差不多的鸟。这种鸟很有个性,喜欢群居,喜欢清晨和傍晚时出来活动。
   常常,我们从林子外围的道路上走过,只觉得一片寂静,什么声音都没有,根本就感觉不到里面埋伏着“千军万马”。顷刻间,它们“醒”来,林子里像是炸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了。俨然,这是鸟儿们唱歌的时候了。即便,它们的歌声有节奏,有旋律,有张弛,有……依旧分不清彼此,只觉得这是一股洪流,这是一派汪洋,这是连天接地的一场暴风骤雨!还有,它们轰轰烈烈地演绎着,不受任何东西的干扰,更不会顾忌周边物体的感受,是大自然最纯粹最自由自在的活动之一。
   人们还在愣神呢!鸟儿们汇集在一起,像是黑压压的一股云彩,呼啦一下子从树林里蹿了出来,既迅速又整齐划一,压根就没有停止或逗留的迹象,也不给人一丝喘息的时间,就飞腾到了湖空的上面。再放眼望去,它们已然融合在蓝天白云之际,看不见踪影了。
   稍后,人们还没有走远,正在东张西望呢。它们又如同一大块厚厚实实的云彩,飞回来了。更是不让人有丝毫反应,片刻之间就钻进树林子里去了。声音戛然而止,形迹瞬间全无,好似这个世界原来就是空灵的。
   这又是什么鸟呢?我依然不认识。有意思的是,这种鸟儿的生活习性跟蝙蝠好有一比,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蝙蝠躲在深深的洞里,天黑了才会出来,不折不扣的夜行侠。这鸟儿们在林子里,也不是非要等到天黑才出来,算不得夜行侠,却也有着夜行侠的品格与智慧。
   鸟儿们在林子里休息,在湖上透透新鲜空气,在空中看看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总之,这就是它们的生活常态。
   我们天天都在窥探着鸟们的隐私,仿佛知道了那些本不该让我们知道的事儿,就开心了,就满足了,就有了聊不尽的话题。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时时刻刻,人类也在被别的物种窥探着。如同看风景,我们看到了别人,别人不也在看我们吗?
   我在思考,人与鸟类是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的。我们都离不开蓝天白云,更不能失去风雨阳光。翡翠湖的存在,让我们知道了人与鸟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也萌生了一腔难以割舍的情愫。倘若,没有翡翠湖,人们不方便遛弯,鸟儿们也少了一个可以聚会的场所,一切也就无从说起了。
   2025年5月31日写于合肥巢湖北岸
   (原创首发)
  

共 209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非一般自然风物的浅唱低吟,它是在鸟羽的轻盈舞动中,探寻人与自然共生互鉴的深邃乐章。1、作者以饱含生命触感的笔力,将鸟儿形态、鸣叫、群飞之景细致呈现:水草间鸟群的嬉戏如“母鸡啄食”般安然自得,群鸟倏然腾飞又似“黑云”般壮阔震撼,更有鸣叫声如同“万马奔腾急”——这些摹写既见生灵百态,亦使翡翠湖的生态图景跃然纸上。2、更可贵的是,观鸟之趣最终引向“相互窥探”的哲思:人类赏鸟之际,自身亦成为他者眼中的“风景”。这种互为主体的生态意识,既呼应了传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亦深植于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3、文末将翡翠湖喻为人类与鸟类共存的“场所”,点明了都市生态空间的珍贵价值,成为城市人寻觅精神归途的生动象征。4、此文如清澈溪流,既可供自然文学爱好者品味生命的细微颤动,亦为生态研究者提供思考的独特样本。其舒缓叙述节奏中蕴含的哲思,恰如一帖温柔解药,专为渴望在喧嚣中觅得心灵绿洲的都市灵魂而备——每个人都能在此重拾与万物对话的本真能力。敬请阅读欣赏!【金文编辑:江西学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6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6-25 14:56:35
  感谢作者的创作!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2 楼        文友:江西学士        2025-06-25 14:57:25
  这篇文章是鸟语中的生态诗篇与哲思互照,期待更多精品佳作!
乌篷船,听雨眠,一蓑烟雨枕江南
3 楼        文友:笑君        2025-06-25 20:24:05
  江西学士用心了,谢谢!晚上好!!!!!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4 楼        文友:笑君        2025-06-25 20:25:31
  感谢江西学士社长的鼓励。辛苦了,奉茶!!!!!
以文字表达我的心声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6-26 09:32:04
  观察细致,形象生动。成功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描述鸟类的生活,文笔老道,文采斐然,引人入胜。美文欣赏,爱不释手,期待更多精彩!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5 楼        文友:笑君        2025-06-26 10:44:30
  谢谢晚秋社长的关注与鼓励。祝夏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