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大丫回来了(小说)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大丫回来了(小说)


作者:赵声仁 举人,3276.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9发表时间:2025-06-27 11:57:05
摘要: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大丫,和村里的二傻哥两小无猜。初中毕业后,二傻种大棚,大丫去市里打工。不料,大丫在打工过程中,遭遇了好多不幸 ,与家人失联。最后,在二傻的连续寻找下,回到了老屋,和二傻种起地来。


   大丫是个苦孩子。
   月光爬上窗棂。窗前柿子树厚重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将斑驳的暗影投在玻璃窗户上。偶尔,有几声咕咕的鸟叫传进来,在这个老屋里打几个旋,就消失了。老爸的咳嗽声,也从东屋里穿过堂屋,闯进她所在的西屋,一股呛鼻子的旱烟味道同时冲了进来。大丫仿佛看到,老爸手中的旱烟桶子,忽明忽灭地闪烁着。
   “大丫啊,我看二傻那孩子不错,鼓捣着两个大棚,种玉米,种土豆,一年收入三四万呢。你要和他一起弄,再建个大棚,一年五万六万也说不定,比你在外边打工,还受好多窝囊气要强。”她爸说话了。她爸叫田中,种了一辈子地,身边就这么一个闺女,如今老了,愿意闺女每天在自己的身边。爸爸说的一块弄,就是嫁给二傻,一块过日子。大丫都四十岁了,在外边闯荡,和家里失联了好几年,婚姻有挫折。如今回来了,总得过正常人的日子呀。
   “爸你就睡吧!你年岁大了,我不会让你受罪的。我的事,你不用多操心!”大丫还是那样嗓门高,说话快。一番话,机关枪一样扫过来。
   “你命苦,都是爸爸不好。我能不惦记你么!”田中说着,又咳嗽了几声。
  
   二
   大丫来到人世,第一声啼哭后的十天,妈妈就离开了她,离开了爸爸。她现在也不明白,已经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了,爸爸、接生婆,还有邻居婶子大娘们,怎么还那么愚味呢?那时,爸爸是农业社的一个好把式,会扶耠子,会赶车,会烧白薯炕,赶集上店,买东卖西,都不在话下。又长得大眼睛,国字脸,挺拔魁梧的个头。经人介绍,北边燕山深处押库山的一个姑娘,就嫁给了爸爸。这个姑娘,叫甄燕,黑灿灿的爪子脸,一头秀发,身材匀称,快人快语,泼辣能干。生产队的男男女女,都说田中不知是哪辈子积的德,修来的艳福,说上这么一个好媳妇。爸爸兄弟四个,爸爸是老小,家里房子少,三个大伯先于他结婚,占去了正房。爸爸和妈妈入的洞房,就只有那两间东厢房了。
   爷爷当时说:“你们先委曲一年半载的,等生下小宝宝,就想办法给你们盖上三间正房!”
   妈妈率先说:“爸您不用急。厢房一样住。咱家里条件好转了再说。”
   很快,妈妈肚子大了。很快,她就在妈妈的肚子里,蹬小腿了。这时,妈妈还去地里割麦子。夏至过了十天的时候,她呱呱坠地了。是邻村的一个接生婆把她拽出来的,顺产。接生婆说,头一胎这么痛快的产妇不多,与甄燕没断在地里干活有关。大丫头八斤呢,可要好好养活着!拿了喜钱后,接生婆特意嘱咐田中:“可不能叫你媳妇着凉受风!要天天盖上棉被,把窗帘换上毛毯,别透风,门也别开!”一片好心。
   俗话说,打死不住东厢房。东厢房冬冷夏热,最不适合人住。过去有钱的人家,长辈住正房,小辈住西厢房,东厢房一般用于放些粮食杂物等。
   接生婆的一番真诚嘱咐,害死了甄燕。正是暑伏的天气,每到下午,阳光火一样喷射过来,窗户拉着毛毯窗帘,整个屋子密不透风,又被棉被紧紧包裹着,可怜的甄燕每天如同炙烤在火中一样。她要打开窗户,她要掀开棉被,都被拒绝了。田中说,挺过这几天就好了。她大汗淋漓,她出了浑身痱子,她喘不过气来。她终于没有挺过去,浑身抽搐,昼夜呓语,没出满月,就告别了大丫,带着四十度的体温,走了。诊断是中暑。
   宝宝还没有名字。田中说,小名叫大丫,大名叫田大丫。把接生婆说的大丫头,去个“头”字,这样好养活。奶奶和爸爸,用羊奶和小米米汤让大丫度过了哺乳期。大丫五岁时,爷爷没了,六岁时奶奶没了。田中悔恨交加,没再续弦,又当父亲,又当母亲,屎一把、尿一把地拉扯着她。她三岁的时候,爷爷操持把正房盖上了。就是她和爸爸现在住的房子。妈妈生下了宝宝,但没有住上正房。
   这些往事,都是奶奶在世的时候,和她说的。
  
   三
   大丫和二傻,是从小相互看着长大的,小学、初中都在一个班。二傻也姓田,住他家斜对门。五百年前,他们是同一个祖宗,父辈们之间,相处就非常好。二傻长相悲观,脸黑眼小,牙齿参差,个头高不过大丫,头发黄软而蓬乱。但他聪明能干,也老实善良。他爸爸是个种菜能手,从小学开始,二傻就帮着他爸爸一块下地,种菜浇园。二傻是正月的生日,比大丫大半年,大丫叫二傻为哥。大丫是个没妈的孩子。在从小到大,二傻父母和二傻,总是默默地关心着大丫。
   到了初中,大丫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了,长的很像妈妈,但比妈妈皮肤要白净。初中,他们是在社办中学读的。社办中学在村西二华里处,学生们走读,每天两个往返。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步行。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大丫的回头率颇高,好多男生,只要看见她,就无话找话搭讪两句。
   这时,如果二傻在旁边,总要半嗔半怒地说:“好好走路!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
   “嚯!你也是闲吃萝卜淡操心。大丫是你们家的?”小男孩们也反唇相讥。
   大丫对男孩们的殷勤,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哼哈两下算是回应了,在内心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但对二傻,她从心里感觉很亲切。他做出事来,总是给她别样的感觉,让她有种说不出的温暖和惬意。比如大丫的自行车是二八的,半新,二傻的自行车是二六的,八成新。二傻就推着自行车,来到大丫家,说:“咱俩换着骑吧,我一个大男的,骑二六的,不像。”一付不能回绝的表情。其实,二傻家的人个头小,二六的合适。大丫也没有客气,就把二八自行车推给了二傻。到了初秋,玉米棒子灌浆了,二傻每隔两天,就拿两个煮玉米,塞给大丫,说是妈妈叫他给她的。再过几天,玉米棒子老了一些,二傻就把煮玉米换成了烤玉米,给大丫拿来。这烤玉米,可是大丫最爱吃的,灶膛里煤火烤的,金黄色,外焦里嫩,喷香。大丫知道,一定是二傻帮他妈烧火时,特意给她烤的。到了秋后,他就给她送来烤土豆和烤白薯。土豆香甜,白薯甜香,各有特点,火候掌握得正好。这让她心里时常涌起一波波涟漪,一股股暖流,让她初中的时光总有阳光灿烂。春夏秋三季,二傻父母还经常打发二傻,给大丫家送来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等自家种的时令蔬菜。田中就换着样儿,给大丫做着吃。
   让大丫更佩服的,是二傻对他哥哥的照顾。二傻不傻,他的哥哥大傻,倒是个名副其实的傻子,智障。他们一共哥两个,哥哥大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小就语无伦次,香臭不分,经常到大坑边上、垃圾池里、坟地里捡垃圾吃,捡烟蒂吸。家里给哥哥预备好了吃的抽的,哥哥熟视无睹,还要到外边去捡。每天一眼看不到,哥哥就跑出去了。他吸烟特别狠,一节很短的烟蒂,他一直吸到过滤嘴冒烟了才罢手,结果手都被烫伤。父母都放弃对傻哥哥的约束了。而二傻却不愿他看到哥哥这样。他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哥哥房间,看到哥哥没在,马上出去四处找。他成了照顾哥哥的兼职保姆了。村里老的少的,提起二傻,都伸出大拇指。
   但二傻的命运也不好。初中时,他学习挺好,有把握考上县重点高中,到学校住宿读书。三年后,考个好一点的大学应该没有问题。但就在他初中毕业这年,他父亲在一次到外县赶集的途中,遭遇车祸去世了。他的妈妈身体本来不好,又遭遇如此变故,身子一下子垮了下去。他意识到自己一下子由一个初中学生变成家里的顶梁柱了。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中考,在家照顾母亲,看护哥哥,拿起父亲用过的锹镐锄钯,收拾起家里的四亩土地,种粮种菜。
   大丫的学习成绩远远跟不上二傻,根本没有考上高中。一下子结束了学生生活,她一时心里空落落的,宅在家里几天没有出屋。爸爸给她买来螃蟹大虾、荔枝山竹,她都没有吃多少。
   爸爸说:“要不我找校长说说,你复一年课,明年再试试。”
   大丫说:“不了,我的底子不好,白过年。”
   爸爸咂了一下嘴说:“那你总得有点事干啊!”
   她说:“我想想再说。爸爸我没事的,过这几天就会好的。”
   几天后,二傻来到了大丫家,说:“跟我种大棚吧,辛苦些,一年收入也够咱们过的。”
   大丫摇摇头说:“二傻哥,我不想种地,起码现在不想。你数数,村里还有几个青年人在家种地呀?你是没有办法,有母亲有哥哥要你照顾。我先跟爸爸在家待些日子,过段时间,我要出去打工!”
   二傻说:“也好。什么时候在外边干够了,就什么时候来找我!”
   “好的,二傻哥。”
   大丫毕竟是个心胸宽敞的姑娘,她很快就把上学的事甩在了脑后。今天帮着爸爸下地干一阵活,明天又约两个闺蜜看场电影,高兴了,又和几个老太太打几圈麻将,更多的,是陪着二傻去市里卖黄瓜、卖土豆,卖煮玉米,赶上合适的时间地点,二傻就在市里请她吃麻辣烫,吃小龙虾。这期间,她了解了不少市里的生活。转眼,二年就过去了,大丫已经十八岁,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姑娘了。
  
   四
   贴在树上、墙角、电线杆上的招聘广告,很有冲击力;四千五千甚至一万的月薪加提成,很有迷惑性;村里早出晚归去县城、去市里打工的年轻人队伍,越来越壮大,很有诱惑力。大丫看在眼里,动在心里:他们能干的,自己什么不能干?早有同龄的打工人员鼓动大丫:“凭你的模样,凭你的机灵,凭你的能说会道,哪个老板不喜欢你?赶紧趁着年轻到外边闯荡闯荡。外边的世界很精彩!”
   大丫所在的村庄,地处城乡结合部,距离县城、市里都不过十五公里的路程。她何尝不知道,这几年的发展,饭店、浴池、酒巴、KTV舞厅、足疗按摩等娱乐场所,在一夜之间,遍地林立,精彩纷呈。她正式和她爸爸提出了去市里打工的决定,口气是成熟而坚定的。她爸爸知道闺女的脾气和秉性,只能依她,但约法三章:一,必须靠双手吃饭;二、必须天天回家;三、交男朋友,要和爸爸打个招呼。
   “哎!”大丫答应道。
   她又去二傻家,说:“二傻哥,我决定去市里打工,挣钱给你买好吃的!没法陪你去卖菜了!”
   二傻早料到会有这一天,说:“社会上啥样的人都有,要多加小心,有人欺负你了,找我来。什么时候觉得没意思了,就回来和我干,二傻哥随时欢迎你回来!”有什么不祥预感似的,二傻眼圈红了。
   “记住了!”大丫哼着小曲走出二傻的家。
   这就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活。她先去了一个加油站,当加油员,三个月后,一个去加油的饭店老板看上了她,以一个月多给一千工资的优厚待遇把她挖到了自己的饭店,一年后,她又去了一家美容院,学习美容美发,计划手艺学成后,自己开一号。这二年的时间里,大丫兑现了对父亲的承诺,早出晚归,一天一个交待。每月交给爸爸一两千元,还经常买点好吃的给爸爸,给二傻哥哥送去。后来就回来很晚,有时到凌晨才回来,再后来,她就不天天回家了。偶尔回来,爸爸问起时,她就说加班,事多,夜间自己回来有危险,美容店老板她们合租了宿舍。再以后,就连续二三年没有回家,如同在人间蒸发一样,没有任何音信。
   田中急坏了,逢人便问,三天两头骑着自行车去县城去市里各场所去找。二傻,更是趁卖菜的空闲,深入酒巴、饭店、歌厅等地方寻找。都不见大丫的影子,音信杳然。
   村里就传开了。有人说在县城的一个酒巴看见过她,推销酒;有人说在市里的一个香港人开办的歌厅看见过她,当坐台小姐;有人说她在一个五星级饭店当服务员,专门接待高端用户;最让田中和二傻不原属接受的,是有人说她因为长得漂亮,在市里待了二年,愈发漂亮,气质也大有提升,当了一个大老板的小三。
   爸爸气得每天喘着粗气,二亩地也种不了,租给了别人,每天到湖边和几个老人抽鞭子分散精神。二傻则不信大丫会走上这步,充当这样一个角色,趁去市卖菜卖玉米的机会,到一些娱乐餐饮场所去探寻。他向这些场所的有关人员描述大丫的相貌,陈述她的性格,告知她的电话,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在大街上开着三轮电车,也不忘四处张望,寻觅大丫的踪影。他像一个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推断各种可能的线索。
  
   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二傻碰到了大丫。这天,二傻把土豆卖完,看时间还早,就又去了两家理发馆和两家歌厅找大丫,当然以失望告终,肚子却咕咕叫了起来,一看点钟已经下午一点多了,就近进了一家锅贴小馆。吃饭的高峰已过,餐厅里,只有厨师和服务员在用餐。他要了一盘锅贴,一碗鸡蛋汤。
   “小李,你把锅贴热一下,放碗鸡蛋汤端出来!”吃饭的其中一位冲里屋喊道。冷拼间有人答应了一声。
   这不是大丫的声音吗?怎么又姓田?莫非……二傻正疑惑间,一个高个姑娘出来了,她一手端着一盘锅贴,一手端着一碗鸡蛋汤。正是大丫。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大丫戴着卫生帽、穿着一件白色上衣,胳膊上戴一副套袖。她面容有些憔悴,两眼少了以前的光芒。她双手抖动了一下,鸡蛋汤洒了出来,她赶紧放在桌子上。两个人一时无话,站着对视了足有三分钟,之后全哭了。

共 676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女孩子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与成长,以及亲情、友情在她人生转折点上的重要作用。大丫自幼丧母,在父亲田中的独自抚养下长大。尽管家境贫寒,但父亲的关爱与二傻一家的默默相助,让她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温暖。大丫不甘于一辈子在农村种地,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决定去市里打工,开启新的人生。在城市中,大丫经历了从加油员到饭店服务员再到美容院学徒的转变,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机灵,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轻信了一个钢材老板的承诺,陷入了一场骗局,失去了清白,还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正当大丫陷入绝境之时,是二傻的出现,为她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二傻没有嫌弃她,而是用最真诚的情感和坚定的支持,鼓励她回家,重新开始。大丫终于放下心中的包袱,回到了父亲身边,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情的家。她意识到,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家才是她永远的港湾。而二傻的不离不弃,更是让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她决定与二傻一起种大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一篇构思精妙、主题鲜明的小说,大丫的回归,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家,更是心灵上的回归。她从一个懵懂的农村女孩,经历了城市的繁华与诱惑,经历了挫折与磨难,最终回归初心,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女性生活的不易,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和友情的力量,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让迷茫之人找到前行的方向。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7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6-27 11:59:58
  作者巧妙地将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相融合,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农村女性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的挣扎与成长。在描写亲情、友情的温暖时,文字质朴而真挚,情感细腻且动人,成功塑造了大丫、二傻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为之动容。作者的笔力堪称一绝,让这部作品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与希望的力量。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6-27 12:00:21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6-28 22:16:29
  恭喜老师获得精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