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文韵】因为一部书(散文)

精品 【文韵】因为一部书(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74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7发表时间:2025-06-27 12:39:39

我们金色大地文学社决定于2025年6月21日和阳光快乐群、包头市德慧智全纳公益协会联合在美丽的鹿城包头举办一场《坚守梦想热爱生活》的诗会。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所谓的东风,是在一年前我们举办《我们都是追梦人》诗会的时候,我就与吉林省梅河口市作协主席张咏霖老师、校长兼作家李云江老师约定,明年继续邀请他们,两位老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但是眼看时间已经到了今年6月15日,张咏霖老师和李云江老师说他们因为有急事,无法前来。张咏霖老师说是联系关于出版《二十位作家散文》事宜,李云江老师因为要到山东济南参加一个20日举办的会议。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我们也只有在他们不来参加的情况下,继续举办《坚守梦想热爱生活》诗会。这场诗会,原计划只演出一上午,大约二十几个节目即可,谁知经过报名,加上推荐,节目竟然高达五十多个,最后经过筛选,忍痛割爱了十几个作品,依然有四十三个作品需要演出。因此,最后经过和陈美霞老师、李秀丽老师、肖丽萍老师、冷月老师、刘德海老师商量,决定演出分为两场,早上九点至中午十二点演出一场,十二点半到两点演出一场。
   到了6月20日,我和刘德海老师、张青春副矿长开了两辆车从神木锦界出发,前往包头。行驶在高速路上的时候,李云江老师从济南打来电话,说想来包头参加诗会。我立马让刘德海老师帮忙给他订票。刘德海老师经过查询,说先从济南西站坐车到北京南站,然后换乘北京到包头的火车。结果李云江老师也通过查询后,自己购买了高铁票,从济南市区乘坐出租车到济南西站,又从济南西站坐高铁于中午一点半到达北京南站。由于北京南站到包头的火车买不到当天的车票,于是李云江老师又乘坐地铁一个小时,到达北京清河站。清河站依然买不到当天去包头的火车票,李云江老师又从清河站乘车到达河北张家口车站,在张家口车站,终于买到了去包头的车票。李云江老师是晚上十点半到达包头的,当天晚上我和刘德海老师、张青春矿长一起去火车站接的李云江老师。夜里我们为李云江老师接风洗尘,加上两位老师,一起又点了几个菜,吃了点烧烤,喝了两瓶酒。第二天全天忙忙碌碌举办如梦如幻热闹非凡的诗会。全场共有170多人参加演出,有九十多人在一起吃饭,还有70多人演出结束就要离开,因此我忙得不可开交。
   在演出结束后,李云江老师就提出要回东北吉林。我和刘德海老师咋说也不能让他走。李云江老师说,家里事情很忙,还有一位老师刘兴盛的事情也需要李云江老师去解决。我们就决定让李云江老师玩上两天,一天去包头市赛罕塔拉大草原,然后去黄河谣,游览完毕我们一起回神木,游览杨家城、二龙山、石峁遗址和高家堡古镇,游览完后,让他回去。
   连着两天的喝酒,刘德海老师由于心情激动而且高兴,天天喝得醉醺醺的,因此我就不喝酒,因为我要开车。
   第二天清早,姜秀兰姐姐给了我们热情的招待。接着,我和刘德海、李云江一起游览了赛罕塔拉草原后,姜秀兰姐姐又安排我们去了包头市知青小镇。会长史玉春老师非常隆重地款待了我们。之后,我们一起又去了黄河谣生态文化区。匆匆忙忙游览完毕,然后上高速,开往神木市锦界镇。回到锦界,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在锦界,我们在一起畅谈饮酒,当晚我和李云江老师住在燕子楼酒店客房部。
   第三天,我开车带着李云江老师和刘德海老师先去杨家城遗址,由于刘德海老师一直处于醉酒状态,因此我们让他在一个凉亭上躺着休息。我和李云江老师上山游玩得非常愉快。无论是游览什么地方,首先是和能够懂得的人在一起,才能共同交换意见,互相交流看法,推心置腹谈论自己的观点。李云江老师有知识有魄力,也有文化内涵,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让我认同,而且敬佩他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因此我们两个无话不谈,不知不觉竟然到了上午十一点左右,刘德海老师打来电话,说他的两位朋友在神木市陕西菜园子已经订好了饭菜,在那里等候我们。我们原以为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完,谁知道后来的景致非常广阔而且丰富,因此我们又游览了四十多分钟,下山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我们联系了刘德海老师,急急忙忙往回赶到陕西菜园子饭店,已经十二点半了,那两位朋友已经等了我们一个多小时。他们几个又喝酒,一杯三两的,喝到第二杯,我就劝住,说李老师来一次不容易,下午还要上二郎山。他们又喝了第三杯,最后还要喝第四杯,被我阻挡住了。最后我把刘德海老师和李云江老师拉到二郎山下,让刘德海老师休息,我和李云江老师登上了二郎山。我已经来过多次了,因此非常熟悉。虽然熟悉,但是每一次游览都有新的感悟新的感触。为了赶时间,我们上山下山总共只用了一个半小时,但我和李云江老师都感觉收获满满,兴致盎然。
   这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我们还要去石峁遗址和高家堡古镇。刘德海老师沉睡不醒,我几次催他,才勉强从车里坐起来。我开车前行。路上下起了雨,我心里祈祷着:千万不要下大了,让来自东北的李老师看一眼我们的石峁遗址和高家堡古镇。我计划晚上七点回来,已经安排了王霞老师、我的两个小兄弟,还有周总经理一起在三兄弟饭店招待李云江。后悔我不该说了一句:“小德子,你晚上就不要喝酒了!”小德子是我们对刘德海老师的昵称,没想到刘德海竟然不高兴了,说要下车去休息。我也没有理他,在一个红灯的时候,也刚好到了他住的地方,他就下车了。
   我和李云江开车继续前行,经过一个半小时,到达了高家堡古镇。由于我的手机没电,决定在路边一家商店里充一下电。店主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看上去很厚道,说不要钱。我说不要嫌少,给你两块钱吧。我就把手机放在她店里充电,继续开车向石峁遗址去。
   到了石峁遗址的山上,已经将近六点了。我拿出事先从一位老师那里给我准备的年票,要求进去。两位保安说,文旅局的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没有他们的话,我们不能让你们进去。我就告诉他们,问如何联系文旅局工作人员。两位保安指着门房值班室墙上的电话,我一看都是热线举报投诉电话。我说我不能打这样的电话,一打他们更不会让我们进去了。我就问他们的领导在哪里,能不能通报一下,就说有两位来自东北吉林的作家,明天要回东北,今天想看一下石峁遗址。原以为没有什么希望了,谁知道不到几分钟时间,保安就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他们打开门,让我们进去了。并且告诉我们,走的时候告诉他们一声。我们满怀感谢,走进了石峁遗址。我们一边走,我一边用我仅有的一点皮毛知识给李云江老师介绍石峁遗址的情况。当我们刚刚转到一半的时候,从大门口走进来一位年轻的姑娘。我以为是可能时间到了,是不是要赶我们出去,就试探地问她有什么事。女孩问我们是否需要讲解。在很多地方,讲解都是收费的,因此我就问,讲解需要多少钱。那女孩微微一笑,说,我是石峁遗址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讲解不要钱,是免费的。我和李云江感到特别高兴和惊喜。那女孩名叫冯歆迪,说话轻声细语,态度非常认真,讲解非常敬业。她没有华丽的语言,却特别真诚清纯,不仅敬业,而且专业。她一边讲解着石峁遗址的现有资料和实物,一边和我们交换思想,并且这位女孩特别好学上进,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对很多问题挖掘得非常细致而且深刻。在她讲解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被她的讲解所吸引,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石峁遗址的知识。从四千年前的人类生活到文字、绘画的起源,从头骨到骨针,从石器到玉器,真是让我们脑洞大开,增长了很多见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她讲解完以后,又帮助我们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出了大门,让我们自己再看一看。我们两个看完之后,就要给这位女孩和管理处的领导写封感谢信。我们出遗址大门,原来冯歆迪和她的领导杨瑞科长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们。我们表达了谢意,她们两个把我们热情地让到放映室,播放着关于石峁遗址的宣传片。我就在那里,当即写了一封几百字的表扬信,心中表达了我们对杨瑞科长的人文管理和冯歆迪态度认真敬业的感激之情。在简单的交谈中,我说我看过《石峁遗址之石破天惊》那本书。没想到,杨瑞科长笑吟吟地说:“那是我写的!”我顿时吃惊不小,真没想到,眼前这位美女,看上去不到四十岁,长发飘飘,非常秀气,竟然是一位作家。而且她还写出了好几部散文集,负责主编过一套大型文旅图书《神木》。杨瑞,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一个多么神奇的女子,没想到,真没有想到,她竟然这样优秀,又是这样卓越,竟然这样美丽,而且这样谦虚有修养有内涵。她热情地送给了我们一套《神木》共五本,又送给了两本散文集,一本是《我喜欢故乡本来的样子》,一本是《石峁遗址的二十四节气》。我们高兴万分,十分欣喜。李云江老师拿了一本《石峁遗址的二十四节气》,我得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神木》和《我喜欢故乡的本来样子》。得到这两部书,我爱如珍宝。虽然过去浏览过那本《石破天惊》,但并没有认真品读,如今认识了神奇的云端女作家杨瑞,才觉得她的每一行文字都恰如粒粒珍珠,不仅晶莹美丽,而且散发着书香。虽然已经很晚了,一天爬高上低登临了三座大山,但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悦,我和李云江老师都感觉到我们遇见了幸福之神,我们该有多幸运,能够遇见作者,得到免费赠书,得到意外开门,得到那么敬业的讲解。我们两个都不由自主地说:“我们今天真幸运!”得到这几本书以后,连着几天的所有忧愁和烦恼都被驱散了,激荡在内心的唯有感恩和喜悦,满足和幸福。
   连着几天,我认真品读着杨瑞女士写的散文,恰如一股流淌在内心的甘泉,清新而干裂,质朴而唯美,深情而纯真,柔情而坚定。读一部充满感情的书,就像和一个难得的知己在交谈,不仅是一种精神享受,更是一种灵魂的碰撞和交流。
   为了表达我对杨瑞女士和女孩冯歆迪的感激之情,这几天忙完工作,我也要把我的书给杨瑞女士和女孩冯歆迪寄上两本。
   我特别敬佩杨瑞的做人品质,因此也就更加喜爱她的作品。我又从网上购买了《石峁遗址之石破天惊》和《石峁遗址的二十四节气》,决定认真学习她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读它用真情写出的每一行优美文字。

共 39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场生动的文化之旅,全文主要讲述金色大地文学社联合多方举办《坚守梦想热爱生活》诗会的前后经历与文化收获。诗会筹备阶段,原定邀请的吉林作家张咏霖、李云江因急事无法到场,李云江后经周折(换乘高铁、地铁、火车)于诗会当晚抵达包头。诗会原计划20余个节目,因报名踊跃筛选至43个,分两场举办,共170余人参与,90余人用餐,场面热烈。诗会后,一行人开启文化之旅:游览赛罕塔拉草原、知青小镇、黄河谣等,期间李云江因醉酒需休息。后续探访石峁遗址时,遇工作人员冯歆迪免费专业讲解,又结识石峁遗址管理处杨瑞科长(作家),获赠《神木》《我喜欢故乡本来的样子》等书及《石峁遗址的二十四节气》,作者由此深感幸运,激发对杨瑞作品的研读热情。全文串联诗会筹备、举办及文化探索,展现人际温暖与文化共鸣。“因书相遇、因书生情”的意外之喜,让一次普通的行程成为跨越地域与身份的精神对话,展现了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温暖联结与精神赋能。推荐佳作共赏!【文韵编辑:绿叶红了】【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629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6-27 12:40:45
  偶然邂逅的书籍与作者,不仅填补了认知空白,更以真诚的互动和深刻的思想,将一次普通的旅程升华为心灵的双向滋养,展现了文学对现实生活的温暖联结。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2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6-27 12:41:11
  感谢老师的大力支持,问好!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6-27 12:42:07
  “一部书”既是具体的书籍(杨瑞的著作),也象征着文学与思想的碰撞。它让一次普通的游览升华为心灵的共鸣,让陌生的相遇凝结为长久的牵挂。
文学的道路上,虚心的学习,永无止境的冒险。
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6-27 16:06:38
  感谢绿叶红了社长亲自编辑,匆忙而写,免不了很多不足之处,敬请谅解。致敬绿叶红了社长!
5 楼        文友:笔名木子青        2025-06-29 20:09:03
  为优秀作品点赞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