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丹枫】诗情画意传真情(随笔)

编辑推荐 【丹枫】诗情画意传真情(随笔)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发表时间:2025-06-28 08:14:36
摘要:原创首发

真好,昨天朋友何青春托人捎来一本《诗画录》合辑册子。
   这本合辑装帧精美,美观大方,扉页有朋友的亲笔签名。散发着墨香的合辑是她和丈夫刘建国先生的诗歌、绘画联袂作品集。印象中,认识刘建国先生较早些,我到县政协工作后,刘先生时任第八、九届县政协委员,当时我负责联系文教卫体界别,我俩工作中有交集。当时就知道他是当地书画界的翘楚,常有绘画作品斩获大奖。后来才听说他和何青春是夫妻,典型的郎才女貌。何青春又名何青,为了爱情她远嫁到修武,在县城一所高中教书,曾经到县委宣传部帮过一阵忙,平时喜欢写作、交友,阳光率真,性情中人。我兼任《百家岩》公众号编辑时,曾编辑过她的诗歌和文章,文字清秀隽永,很耐读。在朋友眼中,他们夫妻二人在生活中相亲相爱,在事业上比翼双飞,在艺术上互相切磋,青春曾坦言:“刘先生往往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每写完一首诗,我习惯发给他,听听他的感受。就像他也常常把他的画发给我,想要听听我的看法一样。作为夫妻,在柴米油盐之外,我们保持着诗与画的交流,彼此鼓励,并肩前行。”建国先生也说:“爱人何青往往是我作品的第一个观者,她或给予肯定,或提出不同的观点,我的不少作品都有她的功劳。”一时传为佳话,朋友称赞他们是神仙伴侣。
   那些年,曾多次受邀前往建国先生的画室品画喝茶,其实,我对绘画是个门外汉,对建国先生的国画作品不敢乱发评论,感觉他的国画人物小品很有意境。青春不仅散文写得好,但她的诗歌更有灵气,清新可人。翻阅合辑发现,书中共选录她48首诗歌,分为创作篇、休闲篇、山水篇三个章节。当然,每首小诗则配有建国先生精心绘制的国画作品,或人物或山水,可谓珠联璧合,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有人说,诗言志。其实,生活中不能没有诗。读青春的诗歌,不难看出她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被她写进诗歌里,从豫南泌阳到豫西北修武,千里之外的故乡每每让她魂牵梦绕。比如,《故乡的样子》《故乡的喜鹊》《南岗》《故乡日出》《祖父的村庄》《半座山岗》《老桐树》等,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细腻而丰盈的情感。常言道,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每个游子心中放不下的就是生养他的故乡,那里有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有他的童年快乐时光。在她的长短不一的诗行,也有对亲人的无尽深情,像《父亲展开干枯的手掌》《母亲》《槐花香》《立春--写给浩仁》等,诗歌文字不长,但意味深远,让人浮想翩翩,回味无穷。
   从泌阳到修武后,青春对异乡也充满无限热爱,如同热爱她的故乡,像《古村》《淹井河》《横河》。当读到《横河》这首诗时,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八年前我们一起去云台山横河村采风的情形。那是2017年4月23日,正值周末,我应邀与庚伦、青春、宜江同往横河采风。回来后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山顶上的横河》,后来在《河南思客》推送。可以说,是青春的诗歌重新唤回了自己往日的一段美好回忆。当然,她的诗歌内容多元,有对生活的赞美,有对人生的感悟,均是真情流露。
   记得那天收到朋友的合辑后,我在办公室向同事炫耀,并拍了一张合辑的照片发给了青春,同时附上两句话:“青春,下午好!伉俪合辑收到,多谢!”“天作之合,图文并茂,美不胜收,祝贺并欣赏!”稍后,她回复道:“没有书号,简陋的小册子,哥凑合看吧。”“办公室同事们评价很高,再次祝贺!”“谢谢大家的鼓励!”随后,自己又给她提个小建议,“如果下次再印刷了,感觉缺少一个目录,书中纸张可以选用淡黄色的,这样更悦目些,纯白色的貌似有点刺眼。当然,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嗯嗯,好,收到。谢谢哥!”
   今天上午,工作之余又一次翻阅合辑,当读到《故乡的样子》诗歌时,发现诗中有句“山岗安稳/可以藏起云雀的巢、搬藏的洞穴”,刚开始不懂诗中“搬藏”的意思。上网百度后提示说好像是指田鼠,有点意思。于是,给青春发微信求证,“第一次听说田鼠叫搬藏。”她很快回复我:“形象吧?把东西搬到自己洞里,藏起来。”还附一个笑脸。“感觉应该加个注释,害怕有人不明白。”“好嘞!让我在电子版上注释一下。”
   “画是视觉的美,诗是心灵的洞悉,画以形悦目,诗以情动人。”这是《诗画录》合辑序里开头一句话,写得很到位。是啊,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觉得,青春和建国先生他们就是拥有这样境界的人。为人低调坦荡,阳光向善,热爱并用自己的方式赞美生活,传递真善美。与他们相识,真是自己莫大的幸运。诗画写真情,感谢他们的诗歌和绘画,为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多诗情画意。
  
   2025-06-26

共 18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收到《诗画录》合辑为线索,将作者与何青春、刘建国夫妇的相识经历、交往细节、对合辑的阅读感受娓娓道来,如讲述在政协工作时与刘建国的交集、2017年横河采风经历等,通过具体事件和时间节点,让读者清晰感受到这段情谊的发展脉络,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画面感。通过对何青春、刘建国夫妇的职业、艺术成就、生活态度及相处模式的描写,生动展现出两人“神仙伴侣”的形象,使人物跃然纸上。全文处处流露着作者对友人的欣赏与赞美,对合辑的喜爱,感表达不矫揉造作,真诚而温暖,极易引发读者共鸣。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点明收到合辑,中间分别介绍合辑内容、作者与友人的交往、对合辑作品的赏析,结尾总结升华,表达对友人及合辑的赞美之情,层次分明,逻辑连贯。既介绍了合辑的基本信息、装帧特点、作品风格,又融入了对诗歌内容的解读、对绘画的感受,还穿插了与友人的互动交流,从多个维度丰富文章内容,让读者对合辑及相关人物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06-28 08:17:11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流汗的公牛        2025-07-01 10:09:10
  多谢老师点评,鼓励!夏安!
2 楼        文友:流汗的公牛        2025-07-01 10:08:50
  多谢编辑老师辛苦组版,问候,夏安!
是非成败转头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