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我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垂柳(散文)

精品 【东篱】我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垂柳(散文)


作者:金刚狼 布衣,14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3发表时间:2025-06-29 06:09:17

1
   人的生活,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改变许多,以往常常在眼前浮现的花红柳绿,总会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段加工成一些异想天开。浮想联翩,或许,这就是一种改变。不自觉的,一个词就跳了出来:返老还童。我不是很老,虽说一只手就可以数清退休的时间,但那与老还是有着较远的距离。当下,流行这样一句话:有一种青春叫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这样做一个比较,那个“返老”,我还是扔掉吧,仅仅保留“还童”二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想想这样的诗句,我的心就年轻了许多。
   “举一隅而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孔子介绍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如果教育走上这样的路,那我宁可“还童”。甚至,我认为举一反三不仅仅是教育该遵循的原则,此刻我站在316国道上,看人来车往,看朝阳过顶,看一树树缀满绿色的垂柳在夏日的阳光下流淌天枢。那种迎风荡漾,那份怡然自得,那份坦荡荡,那份无忧无虑,那份阴雨狂暴烈日下的冷静。总是那般的在路边,站立一树风景。风吹柳动,风停柳止。有时会招来几只蚂蚁,披着黑褐色的装束,沿着垂柳开裂的树皮裂缝,旋转,攀爬。小小的足迹,总是那样轻盈,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突然停下来,抬起头,那对触角高高地擎着,像是要举起垂落的柳枝。
   我每天要在316国道站立四个时段,其中三个时段里,往往是顶着烈日炎炎。但身后的那棵柳树,总会适时地遮住阳光,我在柳树的庇护下也不是那么辛苦,有时还有一点小小的骄傲:天佑我也。这种满足,像极了小时候饿慌了,从书包里取出一块拳头般的窝窝头,僦着一瓢凉水,巴扎巴扎地填饱肚子。而后,又蝴蝶一样地飞了。
   站在316国道上,就是简单地组织孩子们过路。这儿有一条新增设的斑马线,我站在斑马线上,也有着傲视群雄的资本。理所当然地在身边攒簇着五六个孩子了,左右看看,在人流车流稀疏的时候,学着上驾校那会学会的几个交警指挥车辆的动作,有模有样地挥臂,在车辆减速时招呼孩子们走过斑马。虽然,有时也有一二车辆,嘴里嘀咕着从我身边绕过。我知道,那一定是在诅咒我多管闲事。必定是走了,并没有停下来,没有在地上画圈。孩子们飞过斑马,那就应该笑靥如花。
   忽然间,我有种想法,我应该感谢这个社会,因为在校门口架了一座桥,我才有了站在316国道的资格,也有了机会指挥千军万马过马路。依次衍生的是我的心性,那种得以改变的心性,“还童”在此刻是最伟大最温馨的词语。我和孩子们站在一起,就是儿童,一点不老。
  
   2
   我是一名十足的文化粗浅者,仅仅读了十二年的书,相当于现在的小学到高中。仔细回想。如果让我和一名高中生比学识,那我一定是垫底。我不懂微积分也不懂立体几何,更没有学过牛顿的几个定律,对于物体的运动和物质的成分,一窍不通。在读师范的那四年内,我们的主要精力是学做人、写好字,学习做一名老师所具备的教学教法,当然还有必备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但仅仅是关于几岁到十一二岁孩子方面的,不成体系。凤毛麟角的知识都是按部就班接触,其间将近一年的时间就是实习,学会怎样做一名老师。时代在限制着我的大脑,但时代又举起了我的臂膀。这不是一种矛盾体,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给予我的一种考题,需要经历来解答。理所当然,我对于柳树的了解也仅仅留存在认识这就是一种树,高级一点来说,还是能吟一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诗句。倒也值得我生活的海洋荡漾几片柳叶的自豪,算是一点知足吧。
   现在忽然就有了去认识柳树的心思了,并非一时的冲动,我想应该就是每天能看见柳树的原因。
   知识的缺陷并不可怕,与其生理缺陷相比,可以用“毛毛雨”来说。我坐在键盘前,自然就要敲击几下,这活可以活动活动手指。网上说:柳树是中国的原生树种,据考证,在第三纪中新世的山旺森林里即有柳属。柳树也是我国被记述的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围最广的植物之一,史前甲骨文已出现“柳”字。中国植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蜀鱼凫王封树定界。鱼凫王以鱼凫故都(今成都市温江区)土地上种植地域最广,易成活,易识别,好看且独具风格的柳树作为鱼凫古城的疆界。我最喜欢其中“易成活”三个字,那简直就是对我本人的一种认可,没有任何歧视的认可。
   记得小时候,自己就经历过许多的事情,从树上摔下来,划伤胳膊划伤腿,就在伤口上贴一些自家找的山野的几株草药,便也愈合了伤口。从棚上掉下来,脑袋摔个洞,血汩汩地往外冒,差点吓死母亲,慌忙的母亲在嘴里嚼几棵小草,按在伤口上止住血流,十几分钟后慢慢醒过来,“哇”的一声哭,让母亲的心落尽胸腔。高烧四十度,昏昏沉沉地从学校走回来,喝几碗柴胡水灯芯草药汤,烧就退了。一个冬季,穿的鞋总会有逃离三界的脚趾跑到空气里。现在想想,自己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柳树,易成活。亦有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我想这路,必须是儿时自己的曲折经历,这村,就是现在的生活境地吧。
  
   3
   易成活,的确是柳树的最大特点,诗云“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足以佐证柳树的易成活特点。但也表明了另一现象,那就是刻意与顺其自然之间的一种心理区别。我不是心理学家,更不是史学家,自然鉴别不出其中的内涵。而这句话所流露的酝酿效应,还是值得我们去品尝。于一种哲思的范畴理解,或许还真的“成荫”。是佛祖留给世人的一套哲学,是有志者的一种目光,是“志当存高远”的表达。
   我每天就站在316国道上,站久了,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株。“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个季节,正当春寒料峭,可柳树义无反顾,在寒风里吐出嫩黄的细叶,虽显得娇柔,弱不禁风,甚至会遭到寒风无情的撕扯。柳树就是那样,迎着寒风嘶吼而醒,成为春天的使者,成为风信子。因为他是最先在初春吐出嫩芽,给寒冷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所以在古人嘴里就称之为“柳信”。柳条在乍暖还寒的的时令里随风摇曳,舞出春天最早的华尔兹。尤其在河道,柳树吮吸着春天的甘霖,柳枝轻盈素雅地飘摆于河面,当行人路过时,留下淡淡的嫩黄装点人们的眼眸,轻摇着“吹面不寒杨柳风”感觉。
   在地质历史上,柳树是第三纪中新世的植物,大约在2500万年前就已存在,早于龙骨坡的人类太久了许多。基于一种古老,柳树更加温柔坚毅。
   小时候,我们都在贫寒中,没有什么可供玩耍的玩具。放学后,三五成群,赶着牛到山坡去,一旦碰到柳树,总要从其树枝上取下几节柳枝,沿着平展展的位置用镰刀画两个圈,轻轻地拍打圈住的枝条,用手拧下一段柳枝皮。然后做成柳笛,鼓起腮帮拼命地吹,便会发出清脆、嘹亮、悦耳的笛声。滴滴答答地吹一个下午。在这滴滴答答声中,牛儿鼓起肚皮,小鸟回家了,夕阳也在柳笛的悦耳声中从山梁上慢慢地沉下去,一切都会醉在笛声里。有时我们相互比赛,看谁吹得花样多,吹得好听,于是那一声声舒缓有致清脆入耳的柳笛声便伴随着我们阵阵欢笑弥漫着村庄的整个上空,那笛声中饱含着对播种着希望的春天的美好祝愿,也满含着对秋天丰硕收获的殷殷期盼。童稚的心灵被这动人心弦的笛声陶醉,听不出柳笛声的音符,但我懂得在这种声音里前行的主题。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大门外就是一条带子一样的大马路,沿着马路逆行一百多米,有一条小路直入河道。河水在宽绰的河道里流淌,马路下面有几百米沙地,躺着细细软软的沙子。沙地上这儿一簇那儿一簇的就是绿色的柳枝。柳枝是一簇簇的,高不过两米,但每一簇都有十几平米的面积。阳光炎炎的日子里,我们三五成群地躲进柳树丛,散漫地翻着书本。仿佛那一粒粒汉字与柳树有缘,竟快乐地进入脑海,真的记得住。有时折一些柳枝,挽一个圈,戴在头上,就是一顶十足的自然凉帽。读书累了,竟然会靠在柔软的枝条上睡一觉。总觉得,这一簇簇的柳丛,不是为了点缀沙地的,而是专门在这里守护我们十二三岁的这些孩童,那一片片深绿的叶片就是从书本上跃出的文字,串成串儿在轻抚我们的脸庞。
  
   4
   柳树,打小就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是后来长大了,在离家几十里地的地方工作,只是在节假日回几趟家,对于柳树的眼缘也渐渐地浅了。四季轮回,如今我再次以柳为伴,共同守望这一段学生上学下学的路。柳树站立成风景,而我,以坚守的姿态站立着。虽然其目的和意义不同,终究海是处于同一时空。
   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站在阳台上,侧身静静地瞩目着看大门外灯光下的一排排垂柳,感觉到心底的深情随着一曲遥远悠扬的曲调和儿时记忆的童谣在碰撞,那美妙的旋律在绿色的树枝上滚动,在天地间回荡,那一轮落日在笛声的陶醉里慢慢沉下去。大门外的垂柳,在夜幕的灯光里色彩各异,有的嫩黄娇羞,有的翠色流淌,有的黄绿相间,自是美不胜收。我发现了柳树的虔诚,谦逊,因为它总是低着头。低垂着柳枝,树叶一缕向着泥土。仿佛又让我回到了四十多年前那一群满身童稚气的小孩奔跑在家乡的田野,拽着牛尾巴沿着山梁绕弯。一起吹着柳笛无忧无虑地呼喊着,那笛声中装满了我们的梦想和生命中醇醇的味道,尽情地挥洒着我们的童年岁月,挥洒着山梁一样蜿蜒盘旋的梦想,伴着袅袅炊烟漫舞在小村的周围。是啊,时间已远去了四十多年,我早已告别了童稚的时代,童年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和久远了,甚至记不清当年的那些面孔。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家乡的柳树,最难割舍的仍是那翠绿玲珑悠扬悦耳的柳笛,它的声音在我心灵深处扎下了根,而且刻骨铭心,让我魂牵梦绕,让我痴心无悔。有时回到家乡,也会在回忆中做一只柳笛,却怎么也吹不出稚童的那份悠扬和欢欣,更吹不醒沉睡的山梁和站在枝头的小鸟。棵棵粗壮的柳树,还有那细细的柳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带给我坚强的信念,把纯美和甘甜溶合在奋斗的苦乐和沸腾的生活里。那悠扬活泼的笛声成了我童年时最美好的记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自然地想起。
   常常会早早地到达316国道,痴痴地守望着一排排的柳树,儿时的快乐就是记忆中刀刻的座右铭,根深蒂固。孩子的笑声来了,我急匆匆,三步并作两步,站在那份独一无二的树荫下,看车来人往,组织孩子们过马路。仿佛那一个个从斑马线上飞跃而过的孩子,就是我儿时柳笛中飘荡的音符,活泼、烂漫、无拘无束、悠扬而嘹亮。无意间,我的嘴角擎起一抹笑容,痴痴地。我觉得,此刻的笑容并非全部是为了孩子们,更多的是那荡漾在家乡村落上空飘荡的柳笛声。
  
   5
   孩子们走完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316国道,但那一树树的垂柳一样站在路边,低垂着柳枝,柳树把自己当作的真正的风景。忽然间,我发现垂柳和其他的树木有着不同。垂柳不像别的树木,光是想着自身一味地趾高气扬地向上生长,只顾自身的粗壮高大,从不想着别的树木。就像我老家池塘边密密麻麻植满的槐树,一棵棵都笔直高挺,在和自己的同伴无时不休地争抢着阳光,在春末的季节里,开放一树树、一串串能够吸引蜜蜂蝴蝶的槐花。而垂柳却是一边快速茁壮成长着,一边让柳条谦逊地下垂。平时,在没有吐绿的寒冬,也是那样低垂着枝条,像正立的士兵那样端庄威严。刚一吐出新枝嫩芽,最先想到的就是顾盼着脚下的泥土,树干长得越粗越高,树枝就垂得越低,甚至可以拂着地面。我感悟到了:那是因为垂柳知道自己是因为扎根泥土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才长得如此漾洒飘逸秀美迷人,它不停地随风摆动舞蹈,是在表达一种情怀,是真诚地向大地母亲的哺育之情表达着那份独有的眷恋,更是对大地的感恩和回报啊!
   垂柳是多情的。每当和风送暖流水淙淙的春季,垂柳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抑郁了一冬的喜悦,便忙着梳洗打扮,把细长的柳条不停地在水中拂荡,娇小的柳莺婉转地鸣于枝头,唱起春的赞歌和夏的序曲。在垂柳吐绿的时候,那河道里一棵棵的水桃,也随之而抒情,总是在寒风渐暖中挑起几点红晕,为柳叶的低垂击打着颜色的鼓乐。垂柳是无私的。夏季,烈日炎炎,垂柳以其博大的情怀扯起一道翠绿屏障,为过往行人送去无尽的清爽,我就是在垂柳的庇佑下站立为坚守。尽管秋天的柳树给人以凄凉之感,但它也有其独特的美,依然努力保持着绿色,与其他落叶树种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韧性和生命力。垂柳是坚韧的。每到北风卷地,大雪漫天的时候,垂柳以刚毅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挺立着那饱经风霜、宁折不弯的躯干,毫无惧色地迎着严寒的肆虐,默默忍受,悄无声息。就在这无声的沉默中她又孕育着无限生机,当冰雪消融,大地复苏时,垂柳依旧萌发、吐翠,装点自然,绿染世界。垂柳的坚毅还表现在干旱的季节,大地龟裂,站立的垂柳,尽力收拢那一树细叶,依然在风中摇曳着一树脆染,无声无息地为大地披绿装洒阴凉。尤其在我的家乡,每逢收麦时节,如果麦地边有一棵柳树,那一定会有几块早就被屁股磨得铮亮的石板,在柳树的凉荫下静静地等候。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这是不是对柳树的又一种赞美?我想,柳树早就在《诗经》里缠绵过,历经唐诗宋词的打磨,早就坚毅成一种禅意。“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何尝又不是一种豪放呢!既然自己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垂柳,何尝不学习垂柳的那种精神,低垂叶柳,向着土地而生。“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这是诗意,也是精神,我愿如柳一样,年年“还童”,老而有春,春催新生。
   我喜欢这样的自喻,可以向着土地而生,沿着泥土而行。
   哲学和诗学,可能都问到一个问题——我是什么?我是父母诞下的一棵柳树,守在欢乐的岸边,听着孩子们的声音,想老都不行。
  
   原创于2015年6月20日
  

共 554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垂柳”为线索串联起人生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很精彩。作者借柳笛,柳树下的读书时光的场景,将童年的生活诗意化,童趣童真的画面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烘托出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在成长过程中,作者将自己与柳树的“易成活”的特性紧密联系,多次生病、遭遇意外都能逢凶化吉挺了过来,展现了自己与柳树一样有着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不会轻易被打垮,与读者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将“我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垂柳”的主题突显出来。在316国道护送孩子过马路,将现实与回忆结合在一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体现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这种“还童”的心性,与垂柳也有着亲密的联系。文章大量运用古典诗词,将柳树置身于丰厚的历史底蕴之中,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使文章的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当阐述垂柳精神对自己的启示时,结合了更多的生活事例和个人感悟,将文章的主题内涵直接拔高,提高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诗意浓浓,韵味十足,颇具艺术性,佩服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过渡自然,层次分明,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抒情散文。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厚爱,希望精彩继续,祝老师开心每一天!【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9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6-29 06:13:03
  文章内容丰富,叙事具体,情感真挚,将“我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垂柳”表达的淋漓精致。其实,乡村长大的孩子,大都是如垂柳一般,和作者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精彩美文,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06:51:10
  感谢老师精彩点评,柳树是一种易活的树种,尤其是垂柳,那低垂的枝条和叶片,总给人一种想着土地的精神。给人一种低调,平实而又充满活力。只要有一滴土,都是柳树鲜活的理由。迎风而舞的枝条,绿茵如流,荡漾着生命的魅力。问候老师开心快乐,祝老师夏安吉祥。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6-29 08:24:55
  一种完美而形象的寓意,情感丰沛,真心真意,满满的回忆,读来让人心暖!好文!
回复2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08:56:13
  感谢老师对小文留墨鼓励,柳树的易活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生,而垂柳低垂,低调,敬畏土地,也是做人的准则,便也试着写出一种认识。问候老师开心快乐,祝夏安。
3 楼        文友:岚亮        2025-06-29 10:14:26
  碧玉一树高,万缕绿丝绦。柳树易种,易活,铺一匝绿荫,造一方风景。以垂柳喻人,讲述别样的人生,虽然平凡,却也诗意。拜读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11:08:04
  十分感谢老师对小文留墨鼓励,柳树是一种易活树种,像极了我小时候,一块玉米面窝头就高兴的屁颠屁颠的。现在又遇到垂柳,忽然发现垂柳低垂,其实就是一种低调,谦虚和奉献,也是做人的一个启示。问候老师开心,祝夏安。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6-29 10:35:58
  内容丰盈,以柳的坚韧顽强自喻,说明作者也是具有柳的风骨之人,不屈不挠,活出风采,活出璀璨的人生。大赞妙笔生花,韵味十足,问候金刚狼老师,夏祺!
回复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11:10:34
  柳树是一种易活树种,而垂柳低垂的枝叶也向着泥土,总有一种低调不张扬的风格,又有着敬畏土地的感觉,倒也让人开心快乐。问候老师开心快乐,祝夏安吉祥。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9 10:46:11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什么,像什么,从哪里来,走向何处去。这些的做人应该搞明白的问题,是哲学的,也是人生的。作者认为自己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柳,向水而生,在孩子们的欢乐中长大。顽强和有趣的生命力,才是我们应该喜欢的,作者每天几乎都要站在那条斑马线上,风姿如柳,把自己的春风洒在这条线上。找到人生的意义,人生就活出了滋味和价值。写得很美,细腻丰满。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11:15:18
  感谢老师对小文留墨鼓励,看着站在316国道边沐浴阳光的柳树,也给自己在烈日里一缕清凉。枝条叶片低垂,与世无争,平实而又淡雅 算是一种触景生情吧,结合柳树是一种易活树种,儿子家小时候的经历,也是易活,便也有着一种融入之感。问候老师开心快乐,祝老师夏安吉祥。
6 楼        文友:佳华        2025-06-29 10:54:50
  题目自带诗意,文风也颇具诗意。很喜欢老师关于垂柳的隐喻,自然而生,向着土地而生。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就是一棵柳树,扎根大地,遮一片大大小小的绿荫。
回复6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11:19:32
  感谢老师对小文留墨鼓励,柳树是路边的风景,但这份风景别具特色,不争不抢,枝叶低垂,向泥土而生,也是回归自然的一种精神。问候老师开心,祝老师夏安吉祥。
7 楼        文友:简柔        2025-06-29 12:56:11
  路边柳,童年柳,河边柳,门前柳,柳柳成画,柳柳成趣。人如柳,柳如人,彼此观照。一篇柳的的欢歌与赞歌。
回复7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14:37:17
  感谢老师对小文留墨鼓励,的确,柳树的风姿有时像极了自己的童年,无忧无虑,与世无争,倒也情纯情净,风吹柳动,风停柳止,也算是怡然自得。问候老师开心快乐,祝夏安吉祥。
8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6-29 14:23:04
  柳树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生命力顽强。自己是父母种下的一棵垂柳,这比喻充分妥帖。文章的写作,充满了诗性。感佩才情,拜读学习,顺祝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8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9 14:39:09
  感谢老师对小文留墨鼓励,的确,柳树易活,就像小时候的自己,随便的食物填饱肚子,也就活动开心快乐,悠哉悠哉的。问候老师开心,祝夏安吉祥。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