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福娃爸”传(小说)

精品 【柳岸】“福娃爸”传(小说)


作者:980539319 秀才,1371.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6发表时间:2025-06-29 10:32:06

“福娃爸”并不特殊,一生务农,一个平头百姓,村里人却要为他立传,理由是他一辈子坚守在村里,就爱着一个农村。
   “福娃爸”出生在1950年,还真是生在了好时候。那时候,刚解放,他家分了5亩地,还分了一头大黄牛,一家人喜滋滋的,好日子恰像刚升起的那轮红太阳,有盼头了呀!
   他出生的那天,大黄牛也正在分娩。他爸既要照顾他妈,又要照顾大黄牛,忙里忙外,可忙得喜气洋洋的,心里像绽开了一朵花。他母亲刚生下他,他就在那土炕上哇哇地哭叫起来;这时,圈里的大黄牛也让小牛娃子落了地,躺在一堆草里正哞哞地叫着。他爸面向高天大笑,一边笑一边就说:“天赐双福呀,生了儿子又添了牛娃。儿子生得好,牛娃来得巧。这牛娃好像就是专意儿给我儿子送名字来的,那我娃的名字也就叫牛娃吧!”
   “牛娃”生在福窝窝里了,一家人都疼他。他妈奶水足,他就从来没有饿瘪过肚子。开始吃饭了,家里人又想着法儿地顿顿为他改善生活,营养赶上了,他长得个头比同龄的孩子们都高。到了上学的年龄,他爸用手拉着他去村里学校报名,老师问:“叫什么名字?”
   他爸说:“我娃叫牛娃!”还有几个也是来给孩子报名的家长就哈哈地大笑起来。
   老师抬起头看看,也笑了。说:“叫牛娃是小名,在家里叫行。如今孩子上学校了,再叫牛娃,同学们会拿他的名字取笑他,还是改个名字吧!”
   他爸问老师:“那叫个什么名字好呢?”
   老师低头思谋了一会儿,然后说:“现在全国都在大跃进,一派大好形势,我看就让孩子的名字紧贴着时代,叫‘跃进’吧!”
   从此,“跃进”就成了他在学校的名字。他个头长得比其他同学都高,班主任老师就让他当了班长。他带领全班同学排队,做操,打扫卫生,时时操心着班里的事情,班主任老师很高兴。
   1958年秋天,大炼钢铁掀起热潮。县上的几个土高炉每天都是浓烟滚滚,一堆一堆的木料填进去,一股浓烟冒出来,炉膛里就成了一堆灰。木料没有了,土高炉就要熄火,县上就急忙派人到农村里搜寻木料。寻找木料的人进村,一眼就看见了村里的那棵大槐树,高兴得挥起镢头就要砍,砍倒树可不就是一大堆木料了嘛!那时,大炼钢铁是硬性任务,为土高炉寻找燃料砍树也不需要和谁商量,再说了,村里干部都带着全村青壮劳力到大炼钢铁和修水库的工地上去了,村里只剩下几个走不动的老头和老婆了,他们管不了事,也就没有可以商量的人了。要砍就砍吧,啥都是一大二公,这树不也就是公有的资源吗,砍了谁管?
   可就在这伙人要挥起镢头砍树的时候,只见从学校大门口,“跃进”带着十几个和他一般大的同学哗哗啦啦地跑了过来,他们一窝蜂地跑到树下,紧紧用身子贴着树,手拉手地把大槐树的下半截围了个水泄不通。要砍树的人拉他们拉不动,举起镢头吓唬着要砸他们的头,他们不畏不惧,仍是照端端地站着不离开。直僵持了一个多小时,砍树的人对这伙小学生也不敢动真格的,这时又看见有几个老人佝偻着腰骂骂咧咧地走过来,他们也就只得灰溜溜地撤走了。就这样,村里的这棵大槐树没有进了那时的土高炉,劫后余生,以后也越长越枝叶繁茂,像一把巨伞撑起,绿森森地洒下一片阴凉,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
   1966年,村里红卫兵组织,夺了大队的权,生产秩序混乱。学校停课闹革命,搞起了串联。“跃进”刚升入镇里的七年制学校,学校停了课,他也没有随同学们到外地去串联,就又回到了村里。1968年,有知青来村里插队,村里人让“跃进”去照护知青,他就和那帮来村里插队的知识青年一起下地,一起娱乐,整日混在一起,知青们有什么事情都找他,对他都很贴心。知青中家庭或父母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常受到欺凌,稍有不慎,本村或外地来的红卫兵都会进行批斗。
   有一天夜里,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伙红卫兵,他们找着王菲对她进行批斗。王菲的父亲原是京城某大学名牌教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他们说王菲是资产阶级小姐,在农村来仍然生活糜烂,散播资产阶级思想,是无产阶级的死对头,要批倒批臭,还要把她带走去各村游斗。这时,只见“跃进”一个箭步冲上台去,一把把王菲拽了过来,用双手护着她,愤怒地说:“她不是坏人!”
   外来的那伙红卫兵见村里这个小伙子冲上来夺人,开始一惊,接着就一齐围了上来。“跃进”见这伙红卫兵人多势众,凶神恶煞般地对着他,他就抓起一把铁锨要和他们拼命,村里也有几个年轻人随着“跃进”去护王菲,双方剑拔弩张,眼看着就要打斗起来了。外来红卫兵的几个头头一看闹到了这种程度,也怕再闹下去出事,况且按上边政策,王菲也应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出了事也不好交待,于是,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急急偃旗息鼓,收兵回营了。
   王菲被保护了下来,她对“跃进”十分感激。慢慢地她就看上了“跃进”,喜欢他的耿直和敢于担当的性格,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好男人,嫁给这样的男人,一辈子不会受委屈。于是,两个人好上了。
   过两年,王菲的父亲平反了,他从京城来看女儿,知道了女儿的心事,他看“跃进”倒也是个好小伙子,只是想着女儿回京城要比在这穷山村里有前途,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要女儿好好考虑,千万不能草率。后来几年,政策允许知青返城了,王菲的父亲便积极为女儿办理了回京手续。王菲回了京城,也上了大学,可心心念念仍在“跃进”身上,她放不下“跃进”,脑海里经常浮现着“跃进”那刚直的身影。爱情就像一枚青涩的果子,让她忧伤,甚或流泪,但也在她心里绽放出一朵亮丽的花来。她在大学里学的农业,毕业以后,便不顾父母的劝阻,就又回到村里来,要和“跃进”一起好好作务庄稼,她觉着在农村适合她,在农村她会有大的发展,放飞梦想。王菲的父母一贯开明,见女儿意思坚决,也就同意了他们的婚事,两口子一起来到村里和“跃进”的父母见了面,协商着为他们热热闹闹地办理了婚仪。
   两年以后,“跃进”小两口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福娃。那些年月,生活艰难,虽然有王菲的父母经常接济帮衬,生活却仍是捉襟见肘。可在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互相支持,每天都过得波平浪静,甜甜蜜蜜,很有温度。
   改革开放以后,分田到户,“跃进”一家老老实实地在地里耕种庄稼。种地不交公粮了,政府还给各种补贴,他们种的庄稼长得茂盛,年年丰产,生活也一天比一天过得滋润。不几年,兴起了打工潮,一过大年,村里的青壮劳力便到城市里去打工,有人也约“跃进”两口子一起出去打工赚钱。可他们就是不愿意离开村里。有人就说他们死脑筋,还是那“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老辈子思想,跟不上时代;有人还表露出不解,说是“跃进”不愿意出去还能理解,这王菲是京城的姑娘,见过大世面,怎么也不愿意出去打工赚钱,真不开窍!不管别人怎么说长道短,他们每天总是早出晚归地在自家地里折腾。
   后来几年,他们开始栽种“红富士”苹果,果树长起来了,也开始挂果了。县上推广“大宁宁脆”苹果新技术,这是当前最好的一种高端优种苹果,王菲便进城找了几位果树专家学习,回来就和“跃进”一起对他们的果树一株一株进行嫁接,转化成了“大宁宁脆”苹果。疏花、套袋、防虫、防暴,他们又整夜地在田间值守。秋后挂果了,珍珠玛瑙般地挂满枝头,吃着又甜又脆,果形又好,产量又高,商家主动上门收购,年收入二十多万元。
   “跃进”和王菲都成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们的儿子福娃在外边学习了几年农业技术,回来也跟着他们一起在地里作务果树和庄稼。他们打从有了福娃以后,村里人就不再“跃进、跃进”地叫他了,都叫他“福娃爸”。福娃长大也安心在村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们家新盖了平房圈了院,前年福娃还娶了个漂亮的媳妇。
   福娃让他爸歇下来,他们俩口子接了班。年轻人脑子灵活,用科学技术管理果树,果树一年比一年结果多。县上举办“大宁宁脆苹果”评比大赛活动,评委们一致欣赏他家的苹果,果形端正,色泽艳丽,含糖量高,遂被评为全县的“苹果大王”,县长亲自发了奖状,还发给1万元奖金。
   村里人对这“苹果大王”的名号颇有争议,有人说这“苹果大王”的称号应该是福娃爸的,没有福娃爸哪会有这么一大片苹果树呢?也有人说这“苹果大王”的称号应该是福娃的,一代更比一代强,福娃掌握了科学技术,这“大宁宁脆”苹果产量高,品质更好呀!福娃爸听了笑着说:“这有什么呢?”
   村里人提议要给福娃爸立传,他嘿嘿地笑着说:“咱在村里一辈子,土里土气的,立个什么传呢?”
   村干部就问他:“那你守在村里一辈子,有什么感觉呢?”
   福娃爸仍是嘿嘿地笑,说:“我这一辈子,守在村里,根扎在村里,就是爱着咱们这村里嘛!”
   村干部听了,满意地说:“你一辈子爱着村里就是最大的主题,很有意义。为你立传,就是要把热爱农村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这是一种农村坚守者的精神传承,这不就对了嘛!”
   福娃爸这回不笑了,脸也绷了起来,想想,这还真是个严肃的事情……
  

共 35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福娃爸”传》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正能量的人物传记小说,通过讲述“福娃爸”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展现了一个农村坚守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朴实无华的精神品质。文中的“福娃爸”是一个典型的农村人物形象。他一生务农,坚守农村,从儿时保护村里的大槐树,到青年时勇护知青王菲,再到后来与妻子用心经营农田果园,展现出勇敢、正直、善良且极具责任感的性格特点。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始终扎根土地,这种坚守令人敬佩。作者将“福娃爸”的人生经历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得土地和牛,到经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分田到户、发展农村经济,文中诸多细节都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特征,如大炼钢铁时保护槐树、知青插队等情节,让读者在了解人物的同时,也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农村的发展历程。总之,文章以村里人要为“福娃爸”立传为线索,突出了“热爱农村”这一主题。通过描述“福娃爸”一家在农村的生活,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变化和美好,传达了对农村坚守者精神的赞美,强调了热爱家乡、扎根土地的优良传统,对引导读者关注农村、尊重农村劳动者,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编辑:纪昀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9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6-29 10:32:59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980539319        2025-06-29 11:41:50
  谢谢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6-29 10:33:21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980539319        2025-06-29 11:42:18
  谢谢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6-29 11:04:47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980539319        2025-06-29 11:42:44
  谢谢
4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7-05 15:55:02
  一幅绵长的农村生活画卷。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回复4 楼        文友:980539319        2025-07-07 06:30:02
  谢谢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