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高考礼仪漫谈(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高考礼仪漫谈(随笔)


作者:严真 秀才,13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发表时间:2025-07-01 09:22:49

高考结束后,扁担女孩独自一人挑着行李,从容自若走出学校,与夹道接考的鲜花彩带,父母身着旗袍,手举葵花的情景,形成强烈反差。理所当然,不慕虚荣的女孩,体现出的自信自强精神,迅速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赞扬。相反,家长、学校组织的迎接仪式,却受到诟病,一言以蔽之曰溺爱。怎么说呢?我感觉有失偏颇。
   人生漫长,但转折只有几处,比如18岁,比如结婚,如今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社会共识,高考礼仪和成人礼、结婚礼同样被重视,因此,举办考生接送仪式,我认为,无可厚非。
   4年一次的奥运会,国家都会为健儿们举行隆重们的接送,而12年儿女们才逢的高考,父母殷殷祝福儿女,答卷满分,金榜题名,策划的仪式,只要适宜,绝无不妥。
   现在,高考前学校举行百日誓师,激励考生争分夺秒;考前,校长身着红色服装,率班主任校门口与考生击掌而别,同样是高考礼仪。
   其实,扁担女孩无意中所做的,也是一种告别寒窗母校的仪式,不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秀出了一份人生路上的优秀答卷。
   40多年前,豫北延津县的高考生,都是从家背干粮住校的,干粮是黑面窝窝,考试那天一位农村考生父亲,竟然送来36个煮熟的鸡蛋,老农说,六六三十六,大吉大顺。烈日炙烤下,儿子出来,平生第一次,大字不识的老农,给了高考儿子一个西方式的大拥抱,连读书的儿子都措手不及。孩子北大录取。这是当年老农给儿子的高考礼仪。现在看微不足道,当时可足够的奢华。儿子叫刘震云,后为著名作家,现为正厅级的河南省文联主任。小说《塔铺》有讲述。
   如今,且不说社会文化观念早已大大改变,况物质极大丰富,40年前生活处于贫困线下,温饱都是奢侈的老农,尚有高考仪式之举,今天即便更隆重、更热烈点,何错之有?
   今年我孙子高考,我坚持要去送考,儿子有车,我去纯属画蛇添足,但感觉如果缺席,自己的人生总有遗憾,试想孙子婚礼,如果我健在,没有参加,和高考不一样的道理吗?
   直到儿子最后讲,我到场很可能会增加孙子的考试压力,这才作罢。于是,我反复嘱咐考前一天,一定精心检查车辆,确保万无一失。但是,儿子并没有开他家的车,借了朋友的,我恍然大悟,儿子车牌照的尾号268,朋友的是566。高考分268谁不讳莫如深,而566本科胜券在握,这是他们两口的美好祝愿。
   章含之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是毛主席的英文家庭教师,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夫人,热烈喜庆婚礼上,因为错把装白开水的茅台酒瓶,拿来待客,浓烈醇香的酒成了淡而无味的水,以后二人仕途失意的日子,成为章含之终生解不开的心结。同样,既然高考送考,已奉为了庄重的礼仪,那就要任何细节都不能闪失。我儿子用心良苦。
   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焦灼的等待,成绩一旦公布,成为亲戚朋友的关注。似乎不问问对方“你家孩子咋样?考了多少分?”就显得漠不关心,缺乏人情。其实当今社会的谚语是:英雄不问出处,高考不问分数。原因是,分数高的家庭可能有炫耀之嫌,分数低的有惭愧心理,因此互不攀比,互不嫉妒、互不打扰,也是高考文明礼仪,也是对考生和其家庭的尊重与礼貌。
   笔者的朋友圈大都同龄,参加工作的工龄相差无几,但学校、机关、企业退休,养老金却不尽相同,记得起初,大家爱相互询问,打听,有的沾沾自喜,有的怨天尤人,有的抱怨不公,一段时间大家心生芥蒂,弄得都不愉快。这次有几个人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参加高考,俗话说,隔辈亲,过去聚在一起,他们的学习,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高考后大家都自觉回避守口如瓶,不谈分数,闲聊依然和谐融洽,这是智慧。
   几天来,网上热炒扁担女孩的分数,其实,女孩根本没有公开,我认为,如果真的敬重她,最好不要以讹传讹。扁担女孩的内涵,在于人生的自信自强的,品质优秀,因此,不论女孩是否被高校录取,关注女孩今后的路,远比猜测议论这次高考的分数更重要。
   鲁迅先生的文章犀利、深刻,我们暂不品味,且读先生《立论》里引述的一个小故事:某家人生了孩子,满月仪式,一人说,这孩子会发财。主人感谢。一人说,这孩子要做官。主人感谢。其实,当官发财都是礼仪词,未必实现成真。另位说,这孩子会死。遭到痛斥。实话实说,但有悖场合情理。
   高考前后,文明礼貌,讲究礼仪,不打扰,不议论,惟祝福考生,才是家长由衷欢迎,由衷希望的。尽管人人明白,祝福是心愿,变现还得靠实践。
  

共 17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高考礼仪漫谈》以独特视角探讨了高考相关礼仪,其亮点颇多:一是文章观点鲜明且辩证。开篇从扁担女孩独自挑行李与热闹接考场景对比引出话题,对于高考接送仪式,作者没有随波逐流地否定,而是肯定其合理性,认为高考作为人生重要转折,相关仪式如同成人礼、结婚礼一样值得重视,这一观点突破常规认知,展现出理性思考。同时,在论述过程中,又能兼顾不同方面,如提及送考时细节的重要性,以及高考后不问分数体现文明礼仪等,全面且客观地对高考礼仪进行剖析。二是在论据选用上,丰富且具说服力。既有当下社会常见现象,像学校的百日誓师、校长与考生击掌送别,以及家长为讨彩头在穿衣、选车上的讲究等,这些贴近生活的事例让读者感同身受;又有跨越时空的典型故事,如40多年前豫北老农给儿子送鸡蛋、拥抱的高考礼仪,以及章含之婚礼上因茅台酒瓶失误而耿耿于怀之事,从不同时代、不同情境来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可信度。三是从论证逻辑来看,条理清晰。先表明对高考接送仪式的态度,接着列举不同形式的高考礼仪,再通过具体事例深入分析礼仪背后的意义以及应注意的细节,最后落脚到高考后不问分数这一礼仪层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读者能清晰把握作者思路。总体而言,这是一篇对高考礼仪有着深入思考、论述较为出色的文章。【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01 09:23:19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01 09:23:37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7-01 09:24:40
  高考礼仪,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文章观点鲜明,值得倡导!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严真        2025-07-01 09:44:04
  感谢纪老师推荐,和精彩编按。祝你健康幸福!
5 楼        文友:老百        2025-07-03 08:28:17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6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07-07 21:11:33
  情之切切,其实,不打扰真是最好的祝愿。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