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家园】房子之争(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家园】房子之争(微型小说)


作者:寒云温馨 布衣,11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4发表时间:2025-07-01 20:32:39

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哪能招来金凤凰。因此,要引凤,必先筑巢。对人来说,房子就是巢,是立命之本。否则,一旦出现杜甫所说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情形,人何以堪?
   九十年代初,能分到楼房的单位寥寥无几。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煤矿中学。煤矿是新建的,建成投产不过两年。矿里为了安置职工,建了成片的家属住宅楼。成家的职工几乎都能分到一套楼房,这是最大的福利,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少地方单位的职工通过各种关系调到了矿里,为的就是能分到一套楼房。
   我所在的学校虽然只有100多学生,可是教师却有30多人,多数人都是为了房子而来的。先期来的老师都分到了住房,后来的要排号。为了能分到房子,后来的人使出了浑身解数。
   教语文的汪老师便是其中的姣姣者。汪老师在地方学校教书时,曾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这称号就像金字招牌一样,很管用;没有这个称号,是很难调进来的。汪老师整天就呆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听课,很少回办公室,勤勤恳恳的,从不过问单位里的是是非非,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她家里家外的事都由丈夫老张包办。老张是一家企业的采购员,见多识广,左右逢源,能说会道,陪酒打麻将,样样都行。听说宋校长家装修房子,老张自告奋勇,帮着买材料,联系装修工,跑前忙后,着实费了不少功夫。可这功夫没白下,没过多久,老张便把家从乡下老家搬到了单身宿舍楼,汪老师两口子带着儿子独住一间。有人说这是宋校长一手安排的,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宋校长的丈夫是矿党委的副书记,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在单身宿舍楼,汪老师一家享受顶级的优待,他们家有电饭锅、电磁炉,可以自己做饭,而其他人只能按照宿舍规定,不能在宿舍里用电做饭,只能按时到食堂打饭。
   等了一年多,矿里的福利房分配方案终于下来了,给学校的是三个名额。
   在学校申请住房的有五名教师,个个都是通过关系进来的。教生物的李老师的小姨子是局教育处的副处长,他当时已超过了五十岁,不符合引进人才的政策,结果李老师愣把年龄改小了三岁,谎称自己是四十八岁,如愿以偿从地方小学校调到了矿里。教美术的田老师在地方学校是教导主任,为了得到福利房,舍家弃业,只身住进单身宿舍,与我们这些大学毕业生挤在一个房间;由于田老师来的晚,在五个候房人中排名最后,分房无望,他并不甘心,于是便找了中师的同学罗副县长,罗副县长亲自到矿里跑了一趟,找矿长协调,试图再额外给田老师争取一套福利房,结果也铩羽而归。田老师提出异议说矿里规定女职工不分房,怎么汪老师有资格分房呢?为平息这种质疑,校长解释说汪老师是按特殊人才引进的,所以要特殊对待;谁要获得过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也可以特殊照顾。这一招,果然使田老师以及其他那些质疑的人哑口无言。
   结果汪老师在学校的五个候选人排名第一,如愿选到了理想的楼层,三楼。
   田老师则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调转过来这二年,不仅家没照顾上,还出了一场车祸,险些丧命,本来光溜溜的脸上却留下了一个大疤瘌。
   其实,平时田老师也没少下功夫,乡下的土特产品没少往宋校长家里送,可是僧多粥少,心灰意冷的田老师只能打道回府,再找罗副县长把关系调回了乡村学校,算是白折腾了一回。
   老张更神气了,将楼房装得象宾馆一样,豪华的吊顶,新潮的墙壁纸,仿古的地板,一时间在矿里引领了装修时尚,不少人纷纷到汪老师家参观学习,有人不免好奇地问老张,“他张叔,下这么大力气装修值吗?”
   “那有啥不值的呢?房子是白来的,省多少钱,省下的钱干嘛,装修得立立整整的,那瞅着多得劲呀!”自此老张在矿里声名鹊起。一提到老张,大家都称之为能人,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求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老张常常喝的大脸红扑扑的,从饭店出来往家走,总是踉踉跄跄的。
   熟人遇到他,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张,又有饭局了?”而老张则咪着小眼睛,含糊不清地应着,“哦,朋友,一个朋友,求我办点事……”
   一天,汪老师听到楼上有吵架声,便叫老张上去看看。老张上去一问得知,原来老两口为儿子结婚的事意见不合。老张好一顿劝,老两口才和好。老两口见老张能说会道,自然感激不尽,真诚地邀请老张届时来参加婚礼,同时又说道:“他张叔啊,我们正愁没人招待娘家亲呢,到时只好请你帮忙啦!”老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放心吧!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结婚那天,老张喝的酩酊大醉,最后是邻居家人把他搀扶到了家,老张倒在床上,便昏昏大睡起来。汪老师并未在意,因为老张平时应酬多,喝醉是常有的事。等第二天早上去叫老张起床的时候,老张已没了生命迹象。老张去世那年,不过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汪老师深受打击,提前退了休,把房子也低价卖了,搬到了城里。老张的父亲本来身体很好,以为跟着儿子到城里能享点清福,可万万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局,这让老人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了这种打击,没到一年老人也病故了。
   有人说,老张当初如果不从乡下搬到楼里就不会有这事,这就是命;也有人说,就是房子惹的祸。
   福兮祸兮,谁能说明白呢?
  

共 20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微型小说,叙述一所煤矿中学分房之争的故事,为了能够分到一套楼房,大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汪老师在学校的五个候选人排名第一,如愿选到了理想的楼层,汪老师的爱人老张更是忙里忙外,可是却因为应酬喝酒身亡,汪老师深受打击,提前退了休,把房子也低价卖了,有人说这就是房子惹的祸。内涵厚重的小说,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7-01 20:34:46
  这篇微型小说,叙述一所煤矿中学分房之争的故事,为了能够分到一套楼房,大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结果却让人感叹,都是房子惹的祸。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