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巨流河》里的父亲们

精品 【江山·见证】【星月】《巨流河》里的父亲们 ——读《巨流河》有感(随笔)


作者:赵亚亚 秀才,261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4发表时间:2025-07-02 08:44:40
摘要:《巨流河》是百岁老人齐邦媛的回忆录,让我们跟随这位伟大女性的笔触,一起去认识三位父亲。

“爸爸去哪儿了?”曾是湖南卫视一档很火热的节目。为什么不是“妈妈去哪儿了?”
   《巨流河》是百岁老人齐邦媛的回忆录,让我们跟随这位伟大女性的笔触,一起去认识三位父亲。
   第一位,齐邦媛姥爷——裴信丞,主动出手,挽救女儿的婚姻。
   齐邦媛的父亲年轻时出国留学,被家中骗回来,娶了媳妇裴毓贞后,接着念书去了。孤独,压抑,丧子,大地主家的规程要把小媳妇裴毓贞逼疯了。齐邦媛在八十岁时回忆母亲早年的生活,标题是《牧草中的哭声》:裴毓贞见不到丈夫,他十年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幼子夭折了,裴毓贞只能在黄昏时躲在牧草丛中自责哭泣;裴毓贞精神恍惚,看着从南方飞回的大雁,在野地里痴望许久……
   唯一给裴毓贞慰藉的是她怀孕很想吃樱桃,暑假在家的齐世英在小贩那儿买了樱桃用长袍的大襟兜着回家。一兜樱桃,支撑了一个女子丛十九岁到二十八岁。红樱桃的光芒,如暗夜里宝石,璀璨夺目,那兜樱桃是裴毓贞爱情的信物。
   但齐世英的家书里没有单独给妻子的,裴毓贞也没有给丈夫写信的机会,她只有干不完的家务,只有如巨流河一样滔滔不尽的相思。她没有社交,无人可倾诉,每年回娘家二十来天已是皇恩浩荡了。
   这就是旧式女子的婚姻。与琦君的《橘子红了》里的大太太何其相似,劳累寂寞,过着活守寡的日子,那老宅子和橘子园就是埋葬青春和压抑人性的活坟墓。这名存实亡的婚姻让二十九岁的裴毓贞失魂落魄,手塞到柴灶里被烧竟不知疼……
   拯救裴毓贞于水火之中的是其父裴信丞。征得夫家同意,裴信丞亲自把女儿、外孙、外孙女送往天津,送到姑爷身旁。若女婿不是陈世美,愿意收留这娘几个,他就把女子交给女婿;女婿齐世英不要媳妇了要休妻,他就把女儿带回娘家。
   所幸裴氏父女这步棋走对了,女儿女婿从此一直在一起,生儿育女,尽管颠沛流离,但是裴毓贞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她曾告诉女儿:“有下辈子,我还是会嫁给他。他虽不是家庭第一的男人,但他还是温和洁净的真君子。”
   假如裴信丞没这样做,而是抱着“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态度,像《白鹿原里》冷先生一样,任女儿自生自灭,估计裴毓贞和冷秋月的下场差不了多少,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娘家永远是女子的底气。
   如果不是有头脑有经济实力的父亲在关键时候出面,裴毓贞的后半生会怎么样?不敢想。
   第二位,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为女儿提供高质量的父爱。
   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旧社会在南方女孩子意味着赔钱货。江浙女孩的陪嫁要很高,不然被婆家瞧不起,所以才有十里红妆。在北方,女孩被认为迟早会成为夫家一口人,在娘家姑且呆着,所以叫“姑娘”。姑娘出嫁谓之为“归”,归有光写到“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红楼梦》里大观园里的女儿们锦衣玉食,琴棋书画,似乎很尊贵。王夫人对王熙凤感叹:“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但钟鸣鼎食之家的女孩子结局怎样?贾敏嫁给林如海至死没有能回娘家看贾母一回,元春进宫“虎兕相逢大梦归”,探春远嫁是充当和亲的使命……她们都是家族利益的筹码。
   而齐世英留学日本德国多年,男女平等的观念入了耳也入了心。
   齐邦媛小时候得了肺结核,父亲带他去德国人开的医院诊治,又在疗养院呆了一年。花了多少钱呢?齐先生每月薪水的三分之一给了疗养院。齐先生珍爱女儿的生命。
   齐邦媛六七岁到天津和父亲团聚后,就被送往小学读书,烽火连天也从没耽搁女儿的教育,齐邦媛中学高中就读于南开,高中毕业考入武汉大学。齐先生让女儿在自己办的杂志社里读英文期刊,支持她参加学校的演讲赛,并为她搜集资料……齐先生给了女儿最好的教育。
   齐邦媛十八岁读大学第一次离家远行,齐世英冒着倾盆大雨亲自送她上船。那一幕,比朱自清的《背影》更感人。齐先生是国民党中央委员,日理万机,在女儿人生关键时刻选择亲力亲为。
   齐邦媛在学校面临大迁徙的时刻,她迷茫,她恐惧。齐先生给女儿写信:“你尽管跟着学校走,我在有生之年一定会找到你。”对于21岁的女孩子来说,那是多么郑重的承诺,父亲给了她如山的安全感。
   齐邦媛读书期间思想上的困惑,学业上的选择,齐先生都会高屋建瓴,给予指点。
   齐邦媛读大学期间,齐先生给够她足够的生活费,还有一笔“惜别费”。第一次去武大,临行齐世英在家中告诫女儿说:“如果有男生请吃饭,应设法还请,不可以占小便宜。”所以女儿和大上海的俞家少爷谈恋爱,俞同学的妹妹带她去置办行头,齐邦媛不怯场,也不掉价。因为她口袋里有钱,让富家小姐不低看自己。那是齐先生在经济上给女儿的底气。
   齐邦媛大学毕业,父女俩在去往北京的火车上长谈。女儿谈的是张大飞追思礼拜上的奇遇,父亲谈的是对抗战后东北局势的看法。父亲能理解女儿对张大飞如兄长如恋人如倾慕者的情愫,能谛听女儿在得知心上人殉国后的悲伤。这种倾听,是理解,是抚慰,是在帮助女儿走出人生的至暗时刻。在少女时代,我们有几人可以有幸和父亲倾心畅谈?又有几个男人理解女儿的情感世界?
   齐邦媛亦能在深层次理解父亲齐世英的政治追求,成为父亲一生的知己。齐邦媛的母亲是家庭妇女,可能理解不了丈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而女儿因为读了大学,见了世面,有了学问,有了情怀,对父亲的人生追求有着深刻的感悟。因此,齐邦媛虽然只在东北老家呆了六年,而且是从出生到六岁,按理说她不会对故乡有那么深刻的热爱和国土沦丧的疼痛,但是她的基因里继承了父亲的家国情怀,书中的字里行间都是爱国之情。特别是书名“巨流河”,就是家乡的河流名字。可见父亲对她的影响,流淌在血脉里。
   受困于时代,齐先生没有让女儿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继续读书,而是让她先就业找对象尽量离父母近一点儿,甚至齐邦媛结婚后齐老先生大事上都是把女婿的工作和心理感受放在第一位,有点大男子主义。但这种选择,让女儿嫁得好,一辈子婚姻稳定,家庭幸福。那是阅尽人世沧桑的父亲明智的取舍。
   《巨流河》里从始到终有一个英挺的背影,那就是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
   齐邦媛活了100岁,是作家,教育家,文学评论家。事业学术家庭均衡稳定,很大程度上源于她有一位好父亲。
   在100年前的中国,有几个女孩子会像她那么幸运呢?
   第三位父亲,齐邦媛的丈夫——罗裕昌,给了儿子们幸福的童年。
   在《巨流河》里,齐邦媛并没有给罗先生很多笔墨。但是,这位为台湾铁路电气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更是一位懂得取舍的好父亲。二人结婚的时候,罗裕昌的工作台北。当时铁路局台中电务段段长出缺,裕昌和妻子商量,想调到台中段。他认为,那里的段长宿舍很好,有相当大的院子在那里养育儿女比较舒服……
   别人都认为疯了。一个男子不把自己的事业仕途放在第一位,真是不可思议。
   但就是这一决定,让他们一家人在台中度过了17年的幸福时光。房子明亮,院子宽敞,大榕树枝繁叶茂。在这里,齐邦媛和罗裕昌生养了三个儿子,给了仨小子完整的童年,有纱橱婴儿床,满院子各形各色、大大小小、世代相传的猫,有后院那棵自成风景的大榕树。齐邦媛写到:“那榕树须子又多又长垂至地上,树干上有一个洞,每逢有他们欢的客人来了,我的三个儿子就到玄关,把他们的鞋藏到洞里,然进房说‘现在你走不了啦!’客人一定做大惊失色的样子……”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齐邦媛的幸福家庭,在台中小院扎根,这是罗裕昌先生给的。
   《巨流河》一书的照片上:齐邦媛三个儿子个头挺拔,穿着体面,眼神清澈。
   这就是杰出的父亲,为孩子为家庭做了正确的选择。
   读完此书,我想起了很多父亲:
   四十年前,一位老校长竭尽全力,让两个女儿考取中专。他的说女孩一定要有工作,不然出嫁后伸手向男人婆婆要钱,一辈子会被人靸在脚底下……
   二十多前,一位老父亲让女儿上大学,是高昂的自费生,为此被儿媳妇破口大骂天天找茬。晚年,老父亲终于享了女子福。这样的父亲,他应该拥有美好幸福的晚年。
   83岁核武老人魏世杰,把已经50岁的患精神疾病女儿的海燕依然捧在手心里,让无数网友为之深深动容。
   今天,女儿大多是父亲手心里的宝,但是一个女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得多高,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父亲。1920年,林徽因随父欧游,临行前林长民告知女儿:“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领悟我的胸襟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林徽因后来在建筑学、文学等方面有杰出的成就,源自于林父对女儿高水准的要求与期盼。父亲是山,他托举着女儿。高质量的父爱,是孩子特别是女孩一生的财富。
   巨流河滔滔不尽,它见证了百年中国巨变,也流淌着一代代父女深情。生命之流有尽头,爱的海洋却一直在荡漾。

共 35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巨流河》为切入点,通过剖析书中三位父亲的形象与作为,延展至现实生活中父亲对女儿成长的深远影响,将个人命运、家庭故事与时代背景相融合,展现出父爱的多元力量与深厚意义。主体部分围绕书中齐邦媛姥爷、父亲、丈夫这三位父亲展开,分别阐述他们在不同情境下对家人的付出与影响。最后结合现实中其他父亲的事例,总结父亲对女儿成长的重要性,整体采用“总—分—总”结构,层次分明,逻辑连贯。逐渐升华到对女性成长与父爱的探讨,点明“高质量的父爱,是孩子特别是女孩一生的财富”这一核心主题。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展现不同时期父亲角色的重要性,如旧社会中父亲的决策对女儿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以及现代社会父亲对女儿发展的托举作用,赋予文章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与人文价值 ,使巨流河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成为见证父女深情、时代变迁与爱之传承的象征。好文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2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5-07-02 08:47:14
  分析得很有深度,也很有特色,好文欣赏学习!
回复1 楼        文友:赵亚亚        2025-07-02 12:57:55
  谢谢编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