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难忘的麒麟镇及茶馆(散文)
我出生在安徽省枞阳县一个偏僻的小乡村,附近有个麒麟镇(后改为其林镇),据说;麒麟因“麒麟送子”这个美丽的传说而得名,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该镇为三县交界,(桐城,庐江,枞阳县)。我祖父喜欢抽黄烟,每逢阴历(3、6、9)赶集日子,他再忙也要抽空去其林买黄烟,带我去其林街玩。那条街道约二里路长,分上街和下街,一条贯穿枞阳县至合肥的公路穿街而过,路两边有草屋,瓦屋。沿街单位有供销社,粮站,食品公司,学校,汽车站,铁匠铺及住民和茶馆,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特别繁华。
听长辈们说:解放前,茶馆是农家户人家的住房,稻草屋顶土砖墙。家人整理出一间房,摆放二三张桌子,四周放着板凳和椅子。主人用柴锅,泥茶壶(也有铜壶)烧开水,桌子上摆放着大,小碗,茶杯泡茶喝,同时品尝油条,花生米,瓜子,等热情接待茶客。另外,有钱的商人也来到这青瓦平房的门面茶馆,室内清爽干净,桌椅板凳,茶具古色古香,喝着高档茶叶,吃着糕点围着桌子搓着麻将,推纸牌,嘴里谈着生意,主人忙着两脚不沾灰,迎接四面八方茶客。
这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还有浙江,江苏等地商贩)纷纷前来赶集,他们肩挑,手提,车拉带着家乡土特产品。如:老布,棉纱,米,肉,鱼,蔬菜,还有卖小猪、牛等等,其林街头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买卖交易生意繁华兴隆,小小其林街,矮矮茶馆,招来商机,给其林人们带来生财之道。
据说:在抗战时期,新四军利用其林街小小茶馆,在人群中宣传抗日,组织进步青年,学生积极参军投身北上抗日,涌现出抗战的英雄张铁民,施从云等。他们是爱国热血男儿,听从共产党召唤奔赴四面八方拼杀疆场,鞠躬尽瘁为人民。特别是有位青年在新婚第二天接到命令,紧急离开妻子和家人,奔赴山东省枣庄,在抗日前线拼命杀敌,英勇牺牲,血染齐鲁大地,舍生忘死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至今深受乡亲们称赞和敬佩。人们牢记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国泰民安,人民不忘烈士丰功伟绩,传承红色根脉,让烈士长眠在枣庄烈士陵园以鲜花陪伴。英雄烈士永垂不朽。
那些年,农村妇女非常辛苦,白天在田间地头干活,晚上点着煤油灯,挑灯夜战做鞋,纺纱,织布。
当年,妈妈在生产队干活(任大队妇联主任),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布鞋,奶奶坐在灯光另一边,右手摇动着纺车把,左手指头轻轻捏着雪白棉花,听那转动纺车“嗡嗡”响声,奶奶手指缝里流露出一条细细长线,链接着纺车纱锭,就像春蚕吐丝,随着一圈圈细纱增多,纱锭成为梭形状就完成了。妈妈白天干农活,晚上常坐在煤油灯下,为家人做鞋到深夜,看那一双双鞋子做好了,心里乐滋滋的。特别是奶奶夜间纺纱看到妈妈手拿三寸金莲,穿到自己小脚上,奶奶满脸笑容夸道,这鞋子做得好正合适。
每逢三、六、九赶其林集,妈妈总是在夜间鸡叫时起床,带我一道肩挑两袋纱锭前往其林卖纱,在那黑夜里我们走过田埂和地头,慢步通过小桥,穿过山岗来到其林街棉纱交易市场,看那市场人山人海,买卖棉花和棉纱人特别多,我家棉纱很快卖完,妈妈高兴地对我说卖了三十块钱,回家交学费,买油盐过日子。小小纺车摇出了一根根细纱,换来了金钱铺平求学之路。
怎能忘记70年代初,我有幸到安徽省财经学校上学。妈妈帮我整理好衣服,棉被,书包行李。我肩挑小红木箱和棉被,祖父送我到其林街乘汽车。在迈出家门槛那一瞬间内心无比兴奋,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不由脑海浮现出家住的是草屋顶房,土砖墙,泥巴路,生我养我故乡,一草一木,那一碗碗米饭,一口口清澈的水养育我成人。怎能忘记同伙伴们在那山头放牛,田间地头干活情景,还有教我学文化,打算盘,签写评语的长辈们,更有一年四季奔波在其林邮线上邮递员送报纸,刊物,入学通知书的叔叔们对我帮助和关照,使我这文化理论基础薄弱的汉子,在家门口学到了文化知识,吃苦耐劳,做事和做人,内心有说不完道不尽,思念和感谢之恩。
我挑着行李,同祖父边走边聊天,走过田畈翻过一座小山坡来到了高塥桥,远望此桥只能单人行走,行人互相牵让。我站在桥头看到两岸紫云英花,地头油菜花开放,香气扑鼻而来,让人沉醉在花的海洋,香气弥漫之中。
我伸头看小桥是两根长麻石板条架在河沟两端,水面不宽,听桥下清清河水哗啦啦地响,低头看那河水缓缓从脚下流淌,那感觉让人痴迷,美如画卷。
我们跟着其林赶集的行人,通过桥时祖父帮我扛红木箱,我抱着棉被一步步通过小桥。祖父坐在桥头抽了一会儿黄烟,我们继续向其林方向走去,这一路上祖父面带笑容说;你要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将来像你父亲一样耍笔杆子写出好文章,低调做人,说着在不觉中很快到达其林街。
那天是初九,其林街非常热闹,荒山草地竖立一根根长长杉树,松树,长长木板,家具等。草地上有许多人牵着大,小猪等待出售,猪不停“哼哼”,“咕噜”叫,人群中谈买卖生意声声入耳,我们只好绕个路来到汽车站放下行李等候汽车。此时,我叫祖父到茶馆喝杯茶,祖父说;不用喝茶了,看着西边公路汽车,手不停摸着小红木箱子,就像装满希望的百宝箱,对我说这小木头箱曾经是你爸爸在六安县读高中,我挑着箱子走了一天半,终于赶到学校开学……。看着前方汽车来了,我买了车票来到汽车门前抚摸着祖父手,他眼泪不停地转动,恋恋不舍。随着汽车喇叭声响,汽车慢慢离开车站,我透过车玻璃窗看到祖父站在茶馆门前向我不停地招手,仿佛看到老人家昭示我一路顺风,渴望我奔走远方,上学读书接受更好教育和美好期望,学成归来。
前年清明节,我回老家做清明来到其林街老表家,目睹老表正在柜台卖猪肉,看顾客手指猪肉处并说重量,他凭熟练刀技,瞬间一刀下去,那块鲜嫩猪肉在电子秤上称一下重量非常准确,顾客说有的人卖肉缺斤少两,你的手准人也讲诚信,也是个良心秤,赢得顾客们称赞。
那天吃过中饭,老表同我漫步街头,看那商铺,花园,在桥头观池塘鱼儿游荡,高高的樱花树花儿绽放,心情无比愉悦。他还说,其林老一辈非常重视教育,生活拮据情况下,节衣缩食,千方百计筹学费让孩子们上学,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崇文善学的优良传统。从而孩子们读书氛围非常浓厚。如今,老百姓早已过上小康生活,家家户户通公路,孩子们就近上学,幼儿园和小学均有接送校车,也有家人使用电瓶车,小汽车接送学生。在明亮教室读书,看那电脑演示屏教学,享受科技时代成果,党的阳光和温暖。
我们一路走着叙说着昔日往事。抬头望前方其林文化墙,看那高高文化墙上有名人照片及一行行文字书写着院士,科学家们勤奋学习,攀登科技高峰成果。从其林这块土地走出学子有:慈云桂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陆大道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一位著名地理经济学家;光明甫是民主教育家等。让我深受教育,获益匪浅。
看今朝,其林街公路宽了,路边楼房拔地而起(老茶馆不存在了),但是其林街商贸生意仍然繁花似锦,私人大,小汽车随处可见,小区花园鲜花绽放,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林街旧貌换新颜。
您用聪明才智,深厚文学功底,编辑出一篇篇小说和散文,让读者阅读精美文章,正能量作品,同时也从文字中找到开心和快乐。
祝;老师夏日安康,创作开心快乐。
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