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种不同的人生(散文)
下雨的时候,我们渴望艳阳天,日子晴久了,我们不免又讨厌起红彤彤的日头来;酷暑难耐的时候,我们都盼望着夏日早点过去,等到寒冷来袭的时候,我们又怀念起夏日的晴好;便是气候适宜的春天,我们也有嫌弃它的时候——空气湿漉漉的,人一整天都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
小的时候,总是梦想远走高飞去感受外面的大千世界;等你走遍天涯,却发现那个你曾经嫌弃的叫做故乡的地方,有着你怎么也剪不断的乡愁。少年的时候,总觉得外面的饭菜好吃,可是在外面呆久了才发现其实还是妈妈做的饭味道最爽口。居家的日子我们向往远方,想实施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行至远方感到疲惫时,我们又眷念家的温馨,狠不得插上翅膀早点归家。
北方的人们想去南方看看南方的细腻,南方的人们想去北方体验北方的粗犷;山里的人们想去看海,海边的人们想去内地游玩;吃惯了大米的南方人偶尔吃北方的面食会觉得很好吃,平常于天寒地冻的北方人到了温暖的南方也会觉得无雪的气候也挺好。
原来我们并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生活,其实,我们一直在追求另外一种不同的人生。
平凡的人们做着不平凡的梦,成功人士却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平淡低调一些;没结婚的渴望走进婚姻的围城,结了婚的又在羡慕单身的自由;打拼到了沿海城市的同学想着三四线小城市的安逸生活,居住在小镇的同学又在羡慕大城市的繁华。在经意或不经意的时候,我们都可能想过拥有另一种身份、扮演另一种角色、在另一种环境、过着不同的生活。
有时候你很难区分追求与逃避的不同,你说要去追求什么,其实不过是为了逃避什么;反过来说,你为了逃避现在的生活,难道不能说你是为了某种追求?
文学作品里会有这样的描述:鱼向往兽的自由,兽向往鸟的无束,而鸟却向往鱼的快乐,它们之所以想象另外一种生活,是鱼已经厌倦了水里的奔波,兽已经疲惫了陆地的追逐,而鸟已经恐惧于猎人的猎杀,它们都只是看到了他人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他人所承受的苦痛与艰难。
对另一种人生的向往,其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厌倦是人类天生的情绪,山珍海味吃得久了也觉得索然无味,皇帝当久了亦想着当平民是一种什么样的乐趣,当然向往达官贵人更是诸多平民的梦想,只不过平民比富人更加容易厌倦当下的生活。
无论什么样的生活,时间久了都会产生厌倦感。那些令众人朝思暮想的女神、明星,而她们的爱人也许正在思量着跟她分手离婚;那些人潮汹涌风景如画的景区,当地的人早已平常视之,甚至觉得游人千里迢迢来这里看景致有些不可理喻;第一次见到大海的人可能会激动得尖叫起来,住在海边的人则会对其大惊小怪而感到不解,这一切现象的始作俑者不过是审美疲劳。
厌倦之后衍生的便是喜新厌旧,这在人类的孩童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新玩具,一个小孩子不过几分钟的热度,兴奋劲一过便弃之不顾,直到有下一个新玩具的出现才能引起他的兴趣。虽然成人具有理性的控制力,他会努力控制喜新厌旧这种情绪,但是这种天性是改变不了的,区别不过在于人们自控力的大小罢了。
人生因为未知而产生新奇,因神秘而产生冲动,因为距离而产生美感,因为难以实现而产生欲望,即将实现或马上得到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相反实现与得到却成了我们厌倦的起点,这也大概是古人为什么追求一种未央境界的原因吧。
我们很多时候会想象自己走到人生的另外一条路上;或者想象这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自己,那个你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过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这种想象是我们追求另一种不同人生的内心反映,即便你白日里并没有主动去这样想,但是你一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过,那便是梦。
没错,多少人曾做过这样的梦:升迁、发财、和心仪的异性在一起、到某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实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愿望……梦这种潜意识的东西从来都不是没来由的,它可能是你时常挂念的期待,也可能是你内心深处从来不曾示人的秘密,但梦绝对是你内心的一种真实表现——所以对另一种人生的渴望从来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存在的。
许多人热衷于魔法玄幻电影、神话小说,孩子们之所以爱看童话,是因为作品里那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物、经常会发生奇迹的情节让他们十分满足,在身临其境中让自己体验了另一种不同的人生,在短暂的融入到故事中让他们找到了快感。其实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已经可能通过虚拟技术让人们体验到另一种异于现实的感受,如VR技术,就可让你在暂时的角色扮演中体验另一种不同的场景。
《人生从来就是一个似而非的悖论》,这是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也是以前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人们之所以一直在追求另一种不同的人生,是因为人性的复杂、价值观的多元化、人生的可选择性增多等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人是欲望动物,是各种欲望的诱惑让我们有想过另一种生活、想做一回别人,或者想象这世界上有另外一个自己的想法,虽然有些无稽但却是人们内心真实的体现。
我们一直在追求另一种不同的人生,这样导致的后果有两种,坏的一面是让人们见异思迁,会令一些没有自制力的人不择手段,好的一面是推动人们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努力,也促进了社会的进展。
人类的这种习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无关乎道德,纯粹的就是一种人性,从古到今一直存在,也可能永远都不会消失。